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火中物

    又收集到重要情报了。

    陈锋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冥冥中他心头大石轰然碎开。

    入侵者在他心中曾经无敌到令人绝望的形象灰飞烟灭。

    原来对方如此脆弱,也并不那么聪明,连自己如此简单的计谋都能迎头撞上来。

    就你们这种玩意儿,还真就是拿着大人给的枪的小屁孩,我能输给你们?

    人类的天性里对完全未知的事物总会充满警惕。

    当警惕心强到一定的程度,便会质变为无形中挥之不去的恐惧,譬如深海恐惧、太空恐惧、爬行类动物恐惧、巨大昆虫恐惧等等。

    可一旦跨过从不懂到懂的阶段,揭开其神秘面纱,无形恐惧自然烟消云散。

    现在陈锋也再无恐惧,所以他看到的不是取胜的希望,而是必胜的信心!

    他心头说不出的痛快,情不自禁的又想笑了

    然后陈锋冷不丁的反应过来。

    咦,我不是个死人了吗?

    咋回事?

    虽然死多成习惯之后,知道人死的瞬间会有个意识残留直至消散的过程,可这次意识残留也过于坚挺了点吧?

    是银河人类进阶体的特殊能力?

    真有灵魂?

    意思银河人类可以用灵魂状态活下去?

    完蛋,那我怎么回二十一世纪?

    正胡思乱想间,他突然觉得眼前视野越来越空洞,自己仿佛飞了出去,真空窒息感也早已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咦?

    他茫然四顾,却只见迷迷蒙蒙的宇宙虚空,甚至还从自己身下看到了球型战舰。

    这下陈锋真懵圈了。

    殉爆雷在自己口中炸裂,那么自己肯定先碎,顶多只能靠意识残留多看个万分之一秒的情况。

    这不但看完了全程,还飘了出来,怎么回事?

    咋的,我要上天?

    真灵魂出窍?思维离体?

    不可能。

    人类的思维不可能脱离大脑存在,这是科学铁则。

    陈锋突然冷不丁的回过头去,却正见着身后太阳系里依然平稳如故运行着的橙黄色戴森膜。

    它依然静静的漂浮在太空中,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着庞大的太阳光能。

    它看起来是如此的淡然,仿佛人类文明的存亡,刚刚爆发的大战与它全无关系。

    可这无比庞大的戴森膜上却又有无数道蕴含能量的丝线蔓延伸展到自己“身上”。

    丝线纠缠交集,形成了不稳定的短暂模拟人脑神经元组合的特殊量子结构,承载住了自己的意识。

    在自己心中,陈锋又隐约察觉到一股微妙的情绪。

    亲切、遗憾、痛苦……

    他悚然惊醒。

    人类利用生物技术制造出来的戴森膜,也产生了另一种超空间意识!

    难怪蕾穷尽方法都无法完全掌控戴森膜。

    纯粹只因戴森膜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可能也是天文学观察范围中,银河系内体型最庞大的半人工半自然生物发生了异变,也产生了基础意识!

    这庞大的生物膜结构里已经有了个初步思维,甚至拥有情感,所以蕾的量子智慧才无法渗透进去。

    现在自己这短暂却又真实的意识残留,是戴森膜在为自己输送能量,并共享存在感。

    陈锋老怀甚慰,谢谢你,让我多看了几秒。

    让亲眼看到了复眼者被炸碎的全程。

    不稳定的量子结构迅速崩散,陈锋的世界迅速暗了下来。

    他笑了笑,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有没有手,只远远的对着戴森膜挥了挥,心中念道。

    “下次再见。”

    一切重归于宁静,一片漆黑。

    ……

    2020年4月26日,清晨,洛杉矶。

    梅森学院对面的五星酒店顶楼套房卧室里,陈锋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的头有点沉,胀痛,脑子像是要裂开了一般。

    陈锋缓缓坐了起来,使劲睁眼,整个人摇摇晃晃的,有点天旋地转,身子很冷。

    他挥了挥手,用英语操控房间的智能系统打开电动窗帘。

    窗帘在轻微的嘶嘶声中分开,外面的清晨阳光洒了进来,照在他的身上,稍微给了点温度,舒服了些。

    陈锋开始大口大口的深呼吸,约莫三四分钟后他才缓过来。

    以前没出现过这种现象,陈锋不确定是36基因唤醒度的银河人类生命等级太高,导致身体打碎重建的过程不再那么简单。

    还是刚才临死前消耗太过,在重建肉身的过程中,把疲劳感也一并挪了过来。

    可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的超高浓度乳酸什么的又没跟过来,以至于疲劳感与身体的真实状况出现割裂感,未能适应,并导致这种如同醉酒的眩晕。

    想起这事,陈锋又试探着在心里喊了喊,“繁星?”

    没有动静。

    他再摸了摸脑袋,仔细感受,原本无时无刻不在的酥痒感消失了。

    他又蔚然一叹,从床上跳了下来,去到卫生间先洗把脸,镜子里的面孔有些苍白到惨无人色,不过正在迅速恢复。

    好起来了。

    。

    (iishu)是,,,,!




第275章 一手打造宇宙奇观
    【】(iishu),

    陈锋把脸搽干净,气色好了很多,再打个电话叫客房服务送十人份的早餐过来。

    在等待早餐的过程中,他坐到弧形阳台中的沙滩椅上,自己泡了杯速溶咖啡,双腿搭在小桌上,先远远的望一望钟蕾的寝室窗户,确定灯还关着。

    很好,学乖了,不熬夜了。

    然后他扭头呆呆看着远处正冒头的旭日,脑子里渐渐开始思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成败在此一举。

    如果自己这次的操作依然完美,不用指望太多,再稍微往前推进一点就好,那么至少能给人类找出两到三种必胜的策略。

    所以这次的总结很重要。

    又吃过早饭大约两个小时后,他从沙滩椅上坐直,摸出笔记本开始写写画画。

    虽然他现在的记忆力已经很强,但多年的义务教育让他养成了更相信手中笔的好习惯。

    他之所以选择用手写,而不是速度更快的打字,倒也是为了让自己在慢慢写的过程中多些思考,把决策做得更负责任。

    距离胜利越近,他就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既要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拔高人类的发展速度,同时又要尽可能的避免掉一切潜在的负面影响。

    虽然即便再输也能重来,可倘若能赢,谁又想输?

    比起过去,这次人类取得的进步简直不能以道理计。

    在与入侵者的对抗中,克制涉粒子炸弹成功、找到克制排斥力场与量子纠缠生物杀伤的办法、逼出丝状光束、首遇隐形蜻蜓战机便将其全数剿灭、勉强应对首次遇见的在可以造成空间坍塌的黑洞炸弹、封锁敌舰折跃能力、击碎流光护盾、涉粒子炸弹重创敌舰等等等……

    其中的每一项,都是陈锋过去无法想象的跨越式进阶。

    他甚至炸死了一个复眼者。

    用了七条时间线,死了七次,从连敌人的面都看不见就惨遭族灭,到也终于能让敌人付出血的代价。

    单凭此成就,陈锋足以自傲。

    最重要的是,文明的科技水平再度拔升,上条时间线里仅相当于21级的人类文明,这次至少达到了24级。

    人类文明对统一力、类曲率、黑洞、生物、反物质、质能转化、微观世界、宏观宇宙的总体认知均取得长足进步,正式步入卡尔达舍夫二级文明的中期阶段。

    如果不受外力干扰,再给人类以足够的时间,哪怕从此科技停滞,人类依然能将足迹洒满整个银河系。

    一千年,人类从07级文明起步,在被封锁五百年限制住发展的情况下,硬生生跨越17级的限制,抵达24级。

    除入侵者之外,陈锋并未与宇宙中的其他文明打过交道。

    甚至他与入侵者都不曾真个交流过,但在他如今的认识中看来,他下意识的认为别的文明要做到这步,少说也得以万年,甚至十万百万年为单位。

    每个阶段的科技瓶颈突破,可能并不像陈锋看到的人类进程中表现的这样简单。

    宇宙自有规律,在规律下,石油从腐殖质到黑色黄金需要的时间是至少两百万年。

    星球的诞生与泯灭,则是以几十亿年,百亿年为单位。

    但对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而言,从有史书记载的近古历史到发射宇宙飞船开发太空,拢共只用了几千年。

    人类从诞生到07级文明的短暂历史相较于地球四十六亿年的生命,只不过弹指一挥。

    从蒸汽火车到时速三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特快高铁,人类只用了两百年。

    从第一台每秒能完成五千次加法运算的,重达三十吨的二极管电子计算机,到人类进入摩尔定律的短期快车道,手机cpu吊打过去的大型计算机,人类只用了六十年。

    人类的时间跳跃太快,便误以为宇宙都这样快,可陈锋仔细一想,事实未必如此。

    譬如他在轰击敌舰内部能量输送管道时,就曾信手对这艘混杂了生物与机械科技的战舰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半衰期分析。

    当时数据一闪即没,他也没太在意,只晃眼一瞟。

    如今他重新回想,才发现这艘看起来崭新的战舰内部能量输送管道至少已有五十万年的历史。

    五十万年前,敌人就制造出了这艘球型战舰。

    当时的地球人还在干嘛?

    身上的毛发都未退却,还在拿着木棍与猛兽搏斗,可能连如何保存火种的技能都未曾掌握。

    所以,通过陈锋的暗中操盘,更有无数人前仆后继穷尽心智的奋斗,人类在上一条时间线中取得的进步,或许能称得上宇宙奇观。

    现在他要做的,是让这宇宙奇观的光辉更加耀眼,耀眼到就连太阳系屏障都无法阻隔。

    首先,下次继续保持这次的优良传动,把《世外之歌》的渗透和s菌的围剿摁在地上揍,揍到喘不过气来那种。

    他迷信赖闻明、谢尔盖和弗兰奇这些钉子户们能一如既往的给力。

    其次,继续贯彻对涉粒子炸弹的拿来主义,并且如果材料学等综合基础学科上再有进阶,甚至很可能他一过去就能直接开工。

    至于别的关于入侵者各种手段的针对性布置,陈锋决定对其进行放养,反正先做该做的事,最后能变成啥样,等揭开盖子时自然就知道了。

    陈锋学乖了,不再去构想得不切实际的精确,相信时间自然有其纠错能力与客观规律。

    他打算等下次过去的时候,重点把丝状光束、蜻蜓战机、黑洞炸弹、八足甲虫等入侵者的底牌也加入到作战情报中,不用再茫然的无的放矢,见招拆招,情况自然又有改观。

    就像这次,每种针对性的布置最后都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

    陈锋多次玩弄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人类的智慧值得期待与信赖。

    自己很重要,但其实也没想象的那么重要。

    记录下这些大方针的整体思路后,陈锋又将视野落回当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甭管这次未来还想多做些什么,都得从眼下这能利用的一个月全力构思,并逐步实现。

    他并未急着动笔,而是现在心中回忆了一下上条时间线自己最后的走向。

    他发现一个很僵的事实。

    在上条时间线中,自己的工作量安排得太满,几乎没有喘息之机,以至于堂堂银河人类只活了短短一百二十七年,丢尽了银河的脸面。

    现在基因唤醒度稍涨了一点,但根据繁星的分析,自然寿命恐怕不会有明显增长。

    如果把自己的工作量再加大,恐怕还得更短命,或者就是压根忙不过来,什么事都没做到极致,导致最后反而弄巧成拙。

    这次一定要把这个因素考量进去。

    事情很难,但他用了大半天还是缕清了思路。

    【第一事项】

    继续增加共计十种历史研究院帮他精挑细选出来的重大材料、能源、电子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成果。

    分别为可以制作碳结构电脑芯片的超纯碳单质技术、无衰减无限循环使用大容量电池技术、低衰减微波高负载输电技术等等等。

    这十项成果中,仅有五项产生在2050年后,另外五项则依然诞生自2030年到2050年间。
1...202203204205206...2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