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女主是个狠角色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黯奴

    农忙的关键时刻,自己没帮上多大忙还要耽误冬阳干活,张狂就是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

    “嘿,我就不信了,你一个女人都能干的活儿我一个大男人怎么就干不了。你忙你的,给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保证爬起来去干活”,张狂赌气道。

    冬阳冷笑一声“是,你是大男人,大男人就该比小女人强。有本事你连这一小时也别耽误,直接跟我下地干活呗。”

    张狂不经意一句话暴露了一直根植于他心底的观念想法男人就该比女人强

    一直以来冬阳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观念,她用自己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自己并不比男人差,可是在某些人眼中,她的努力与付出都那么可笑,因为男人天生就该比女人强的观念依然根植于大部分人心里。

    张狂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忙描补道“媳妇儿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不想看你太累,想多帮你分担一点儿。”

    女主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冬阳甩他个白眼儿冷哼一声仰着高傲的头颅头也不回的离开,把一腔愤怒化作收庄稼的动力,镰刀挥舞的飞快,那凛然的杀气飞虫都不敢往跟前儿飞。

    张狂拖着腿扶着腰别别扭扭找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冬阳,吓的他都没敢靠近,只隔着两根垄割庄稼,生怕靠近一点儿冬阳一镰刀挥过来结果他的小命儿。

    说来也巧了,冬阳家的地跟李柏家的地中间就隔着两户人家,冬阳在这一片儿收,李柏就在不远的地方收。

    中间休息的时候李柏还主动过来跟冬阳聊天说话呢。

    李柏这人太老实,聊天也只会聊种地聊庄稼这些,特别质朴。

    冬阳不想搭理张狂,顺势跟李柏多聊了一会儿。

    两家种的都是黄豆,可李柏家的黄豆长得高豆荚密,产量比冬阳家的高很多。冬阳主动询问李柏种地的经验,争取以后也能把地种的跟李柏一样好。

    李柏也不藏私,有问必答,给冬阳出了不少好招。

    同样的地种一样的庄稼却不一样的收成,问题就出在犁地上。

    别人家的地都深翻再耕种,土质松软苗长势就好,再加上施肥拔草,秋天收的就多。冬阳家的地呢,因为地翻的不够深不够彻底,导致从一开始苗就出的稀稀拉拉,产量又怎么会比别人家的高。

    李柏鼓足勇气对冬阳道“明年我帮你犁地吧,咱庄稼人就靠种地生活呢,多收一点少收一点可是大事,你在这事儿上可不能马虎大意。”

    冬阳看看他,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一丝异样的神采,心道不妙,这小子对她心思不单纯,自己没那个意思就不能给对方留一丝丝的希望,那是耽误人家小伙儿,纯绿茶行为。

    她正要开口拒绝,刚才还怕的要命的张狂却已经凑过来,直接坐到她身边,拿她刚用过的水壶喝水。喝完推一推眼镜儿,温和的笑着对李柏道“春种的时候你也怪忙的,我们哪好意思麻烦你啊。回头儿我多跟村里种庄稼的老手学一学,春天我跟晴晴一块儿种,慢慢的总会变好。”

    他主动把自己和冬阳捆绑在一块,冬阳也没反驳,俩人什么意思已经很明显。

    李柏却还有些不死心,吭吭哧哧说道“温老师,你就在村里教一年书吧一年后你是怎么打算的”

    他问的不是个人的打算,是两个人未来的打算。

    说实话,张狂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不知道温小山会怎么选择。

    他们想要永远在一起,那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离开,二是留下。

    可不管是离开还是留下都必然会有一个人背井离乡,这对两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不管怎么样,我是不会离开晴晴的”,张狂没有直接回答李柏,而是坚定的说道“未来困难很多,不过我不怕,因为我对晴晴的感情是真的。”

    这个时候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还都挺含蓄的,他这样说已经挺直接,要是换个姑娘听了这话肯定要羞红脸,奈何冬阳不是别的小姑娘,她是一点儿没害羞,还挺淡定的说道

    “温老师说的没毛病,我跟他在一块儿确实会有很多困难。不过李柏,我要跟你在一块儿不也要遇到很多困难吗。别的不说,就三天两头上你家闹一场的那些个人就够让人头疼的,我应付不了,你要自己解决不了就找个愿意给你收拾烂摊子的媳妇儿,反正我不乐意给你收拾。”






第17章 累哭
    


    不是不能收拾,是不乐意收拾。

    说到底,还是人不对,还是没有感情。

    如果是张狂有那样的亲戚,冬阳会放弃张狂吗答案肯定是“不会”,因为冬阳心里有他。

    这个道理在场的三个人都明白,也正因为明白,李柏才觉得难堪。

    小伙儿也要面子,没有搁这儿讨嫌,借口去干活儿灰溜溜的离开。

    必须让李柏死心,哪怕会让他心里不痛快,那也没有办法。

    张狂朝冬阳嘿嘿一乐“媳妇儿,别生我气了呗,我真的知道错了。气大伤身,长寿的秘诀不是运动也不是饮食,是心态,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长命百岁。”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好好的道歉怎么整到长寿秘诀上去了。

    冬阳也懒得跟他扯这个闲篇,斜斜瞪他一眼“今天看你表现,在给我哭叽尿嚎的明天别来了。”

    张狂用实际行动证明人的忍耐力有多强大,明明浑身都疼他还是咬牙坚持着跟冬阳干一天活儿,晚上在冬阳家吃饭别说是端碗了,筷子都拿不稳,一个菜夹半天也夹不上来,眼睛能看着却吃不到嘴里别提多着急。

    “给,用勺吃吧”,冬阳去外屋地洗了个勺子放他碗里。

    都这种时候了还讲究什么啊,能把饭菜吃进嘴里就成。

    吃完饭他也没有着急回学校宿舍,而是懒哈哈的靠坐在炕柜子上跟吴老太太闲聊。

    吴老太太卧床不起也有挺长一段时间了,饶是孙女给她收拾的干干净净勤洗衣服勤洗澡,屋子里还是有一股子不大好闻的味道。老太太成天躺炕上闻不出什么来,可她心里明镜似的,光是从来看她的那些人的表情以及细微的动作上就能猜到是咋回事。

    家里进进出出的人不少,除了自己孙女,唯一一个没有露出嫌弃表情的,真的只有眼前这个小伙儿了。

    吴老太太人老心不盲,看人非常准。虽然以前一直不支持冬阳跟张狂凑的太近乎,可现下两个人已经走到一块儿她自然不能再阻挠,当下她最关心的是两个人的以后。

    闲聊的时候她很是委婉的问张狂“小温老师,寒假回家不家里人问起你在咱这边儿咋样你咋说啊”

    张狂吃的太饱脑子转的慢,没听出老太太的弦外之音,只老老实实回答道“应该是要回家的,没有大事儿怎么也得回家过年吧。咱这边哪儿都挺好的,我回家就跟我爸妈实话实说呗。”

    都回答完了张狂才琢磨出味儿来,尴尬的笑笑,又道“我也打算寒假回家的时候跟我家里人说我和晴晴的事情,晴晴是个好姑娘,我爸妈肯定会喜欢她。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想趁着年后都没开学带他们来村里看一看,见一见您和晴晴。”

    这可不是张狂临时编出来的瞎话,是下午他跟冬阳干活的时候商量出来的。

    不管以后是他留下还是她跟着离开,俩人的关系都得让男方的家长知道,不同意就想办法让他们同意,同意的话更好,还省了他们的不少麻烦。

    吴老太太很满意他的回答,满是皱纹的脸被笑容挤成一朵灿烂的菊花“你有打算就好,我就怕你们啥都不想就想着眼前过一天是一天的。你是文化人,家里条件也好,以后想怎么着都行。可我们晴晴不行啊,一步走不好就得让村里人指指点点一辈子,整个后半辈子就毁了。”

    老太太处处都为孙女考虑,张狂自然明白她的心思,言谈间也比刚才更加慎重。

    “奶奶,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放心吧,我不会辜负她的。指天指地的发誓没用,您就看我表现吧。”张狂郑重道。

    言语能迷惑人一段时间,只有实际行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心,张狂不想让吴老太太觉得他是个轻浮的人所以才这样说的。

    接下来的几天,张狂都任劳任怨的帮冬阳干活。过了最初难熬的两天,后面几天他已经适应劳动量,倒是没有那么痛苦了。

    两个人干活总比一个人有效率,眼瞅着秋收接近尾声,估摸着再有一天就能完活儿,两个人还没来得及开心,飘飘扬扬的一场大雪拍下来,把全村人都给急坏了。

    村里只有几户人家把庄稼都收到家里不怕霜不怕雪,剩下的人家都被这一场大雪拍傻了。

    那一粒一粒的粮食都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被糟蹋一粒都怪心疼的,谁家都不愿意有损失。

    于是,各家各户顶风冒雪的还是下了地。

    今儿个趁着下雪能抢收一点儿是一点儿,明天早上一上冻,那才真的是难收了。

    张狂和冬阳在地里连滚带爬的忙活一天,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把所有的庄稼都收回家。

    忙的时候不觉得怎么样,一歇下来整个人就跟要散架了似的。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得挺着,就得干活儿,就得努力生活。

    冬阳做饭,张狂蹲灶坑边烧火,晚饭简单但温馨,很有家的感觉。

    庄稼收到家里不算完,还得脱粒,这活儿也不轻松,好在庄稼堆放在自家院子里比较放心。村里只有一台给黄豆脱粒的机器,按麻袋收钱,没有钱就给粮食,总的来说村里人都能接受。

    冬阳排队算早的,隔天就轮到她家黄豆脱粒了。忙活这么多天,看着黄澄澄的豆子装进麻袋抬进自己仓库,那种满足感绝对不是言语能表达出来的。

    家里黄豆水稻全都脱完粒堆进仓库后,冬阳特别感慨的对张狂道“我真想留下来种一辈子地”

    张狂毫不留情的戳穿她“这会儿没重活了就觉得种地好了,不是你前两天累的晚上做梦都在哭的时候了”

    这么丢人的事儿他怎么知道的

    被累哭,冬阳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有被累哭的一天,真是丢人,打死她都不会跟张狂说的。

    家里就吴老太太知道这事,都不用猜,肯定是她告诉张狂的。

    “老太太也真是,怎么什么都跟你说啊”冬阳自觉没有面子,说话声音都比平时低好几度。

    同样被累哭过的张狂十分得意,贱了巴嗖的说道“我可是她孙女婿,你的事儿她当然会跟我说了。对了,你奶还跟我说过几天是你爷的忌日,她想去看看你爷爷。”





第18章 一个一个都不省心
    


    吴老头儿的坟在山里,去一趟可挺费劲。往年吴老太太腿脚好还能自己慢慢爬山过去看看,现如今老太太瘫了,想进山可不容易。

    可老人家就这么一个心愿,作为晚辈的冬阳和张狂肯定不能拒绝,那就只能想办法把人弄上山。

    冬阳家里没有牛也没有马,只有一辆板车,现下正是用牛马的时候去别人家借也不合适,那就只能靠人力把车拉上山。

    张狂不自禁的揉了揉自己的肩膀,给冬阳一个安心的笑“这么多庄稼我都能拉回家,拉你奶奶一个人肯定没问题,你放心吧。”

    说的倒是轻松,拉庄稼的时候都是空车上坡满车下坡,拉人上山可没有轻巧的时候,得费老鼻子的劲儿了。

    虽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可俩人上山的时候还是遇到了超乎预期的挑战。

    路不好走,板车很颠,老太太躺在车上并不舒服。

    爬上最陡的一个坡后,吴老太太还因为身体不适吐了一次。

    张狂和冬阳都觉得这样下去不适办法,于是张狂决定道“奶奶,我背您上山吧,晴晴拉着空车,多少能舒服一点。”

    别看老太太干巴瘦,一堆骨头也不轻,张狂背着她爬山两条腿一直在打颤,原本走一个多小时就能到的路愣是走了两个多小时。

    好在,人平平安安的背上山了。

    老太太有心里话跟老头儿说,把冬阳和张狂打发到一边儿去,过了二十多分钟才把他们叫过去。

    老太太眼睛红红的,一看就知道哭过了。

    “晴晴,小山,你俩一块儿给爷爷磕个头吧”,吴老太太招呼道。

    这个头磕了,就相当于吴家彻底接受这个孙女婿了。

    冬阳和张狂都没有觉得轻松,心情反而越发的沉重。

    恋爱、结婚,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儿,是两个家庭的互相接受和包容。他们两个人搭起一座桥,把两个家庭连接在一起,以后的日子,他们不仅要承担自家的责任,还要把对方的家庭担在肩上。

    上坟回来,老太太大病一场。

    村长帮着把人送到县医院,跑上跑下检查一番,小毛病查出一堆来。老人年纪大了,多小的毛病安到老太太身上都是大问题。入院三天,老太太的情况没有明显好转,医生给的建议是把人拉回家好好的照顾,省下的钱好好给老人张罗后事。

    冬阳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她有吴晴的记忆,自然能体会到吴晴对吴老太太的情感,说实话她真的不想再体会一次至亲离开的那种痛苦与悲切。

    还有一点,虽然他们离开后真正的吴晴也会保存她替吴晴经历事情的记忆,可那也只是记忆,不是吴晴自己亲身经历的,她会替吴晴觉得遗憾。

    张狂劝她“很多事情不是咱们能左右的,咱们尽量做好自己能做的,别让自己有遗憾就好。”

    他的劝说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可冬阳还是强迫自己打起精神面对这一切。

    她听从医生的建议把老太太接回家,后事什么的倒也不用特意准备,老太太早有安排。

    她要跟吴老头儿合葬,死后直接把她安排在吴老头儿的棺材里就成。

    冬阳更用心的照看老太太,为此,农忙假后恢复上课她也没有再去学校听张狂上课。

    张狂为了吴晴和温小山未来的路平顺一些,送了她一些书还有一本字典,让她陪在吴老太太身边的时候没事儿看一看,算是给吴晴积累知识。
1...4142434445...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