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草根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宝天使
在跟邵年时闲聊的时候,那态度就好了太多。
乐镜宇就像是对自己的晚辈一样,带着点亲近的问邵年时到:“对了,既然都已经合作了。”
“我能冒昧的问一句,初家因着我乐家的入侵的这个契机,将自家的胶改良成什么样了”
“果真是要比咱们这种传统秘方还要细腻吗”
“可是我这方子已经在古法的基础上做过多次的调整与改进了。”
“真正是一点儿别的办法都没有的。”
“年时啊,我这么问不是觊觎初家的方子,我只是出于一个药材行中的老医者的身份,十分单纯的感到好奇啊。”
“你只需要跟我说说大概的方向与方法,至于内里的配比,添加了什么,你都不必告知与我。”
“我只是一时心痒难耐,实在是想要知道哪里还有改进的余地罢了啊。”
乐镜宇说的十分的诚恳,邵年时也相信这位的人品还不至于要来窥探初家的秘方。
邵年时可以肯定这位乐七爷的确是没有歪心的。
但是没有坏心眼邵年时也不会对对方说出任何有用的信息的。
因为他不会,他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改良之法,他连个汤头歌都不曾背过的人,是没有改良古方的本事的。
至于当初在谈判的时候,说的那一番半遮半掩的话……
嗨,这不是兵不厌诈,虚虚实实嘛。
做生意本就是试探身前,刺探前后的过程。
说话留半句,剩下的全靠对方的理解吗。
至于初家有没有针对乐七爷的入侵进行过配方改良的尝试
邵年时可以肯定的说,有过,而且到了现在也不曾停下来。
但是改良的过程顺利吗
没有,因为到现在,老师傅们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所以,这不是乐七爷加入嘛。
那么在高端阿胶市场上,对方给予初家的分成比例已经与原本初家自己售出的利润相持平了。
若是再将老铺当中掺上一股的话,说不定在北方市场的钱景会更好一些。
所以在木已成舟的现在,自己也没必要再含糊着说话了,邵年时索性就说了一个明白,而当他将现在的情况给说完了之后。
这位原本还抱着一点求知的心里的乐七爷,却是哎呦一下瘫倒在了自己的凳子上。
“我就说嘛,我就应该多想想的。”
“我就是被你们这又是风霜雪雨,又是刀剑无情的给弄糊涂了我。”
“我只需要好好的琢磨一下,就应该知道你是诓我的啊。”
“不过算了,不算冤枉,毕竟你为了对付我,拉我上你初家的大车,可是费了不少的工夫了。”
“我这不但没损失什么,反倒是占了不少的便宜呢。”
“我原本那一点点的犹豫还真是对了。一个房子的调整那得多长时间的尝试才能完成的啊。”
“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因为外敌入侵的压力就给瞬间的改变了呢”
想到这里的乐七爷心里不知道为什么竟是有些松快。
自诩也算是医学界个中翘楚的他,那被别的天才超越的心,在此时也就莫名的踏实了起来。
但是,邵年时在听完了他的抱怨之后紧接着说的话,又让他瞬间紧张了起来。
因为邵年时用极为松快的语气说出了让他有些毁三观的话语。
“初家的老医生以及老供奉们虽然在精品胶的领域不曾研究出什么来。”
“但是我自从接收了初合堂的阿胶生意了之后,就指派了两三个小兄弟做的低端胶的研究与尝试却是有了挺不错的进展。”
“这进展与药材无关,纯属商人追逐利益的灵光一闪罢了。”
“众所周知,阿胶在北方地界,那是不亚于燕窝的高端滋补食材了吧”
“阿胶为什么会卖的贵”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一整张最上品的黑驴皮到了最后也只不过才能熬制出不大点的一小块胶来。”
“不是工艺的局限性,而是这胶不熬成这样,它产生不了药效啊。”
“就是因为精华的浓缩性以及药材炮制的废工废料性,才让阿胶的价格居高不下。”
“但是,不是所有的作坊都能熬出像是咱们两家这么好吃的胶的。”
“市场上品质一般的阿胶简直就是比比皆是了。”
“若是按照七爷这样从医多年的人,像是那种吃到嘴里带着腥气,喝到口中还有杂质的胶,怕是连出作坊的门都不成的。”
“但是现如今的阿胶市场上,大批量的往外发的,走行商商号的门路在药铺之中流通的,多数都是这种平庸的胶。”
“难吃,却是有一定的药效,再加上最为重要的一点,大概就是有对比的廉价了吧。”
“这种胶,就连那种小商人家的家眷,在需要滋补的时候,都能买上一块回去慢慢的补补。”
“也就是因为价格便宜,这种胶的销量竟然着实的不错。”
“与乐七爷的宏济堂相比,我初家的初合堂反倒是这种胶最近的销量不错。”
“然后我在研究各个药铺字号里的胶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改良中档,甚至是低档胶的口感的法子。”
“七爷也知道,那些抵挡的胶有多么的难吃。”
“当初我为了研究山东胶行的情况,真真是吃了不少家的胶。”
“为了能让我一天多吃进去几片别人家的胶,我就开始琢磨着往当中添加一些能改变口感的东西。”
“就因为这个,药铺中的老大夫还特别的不认可呢。”
“他认为除了蜂蜜与羊乳之外,阿胶还是吃纯熬化了直接服用的好。”
“我虽然不懂任何的药理,但是听坐诊的大夫说,阿胶多数都是用于滋补的药材。”
“那么像是这种可吃可不吃的东西,对于收入一般的家庭来说,是不是就没什么必要入口了”
“但是我若是将这其中的成本给降下来,并且让大多数人知道,吃这个东西花的钱不多,却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很。”
“你说那些手中还有些许闲钱,亦或是真的对于健康十分重视的人,会不会就买来吃了呢”
“然后,我就照着这个思路去拓宽了一下,并对济城周围的药材品消耗市场以及食物补品市场进行了一些小范围的调查。”
“而我调查的范围也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的。”
“比如说能够买几朵银耳,舀一斤大枣,回去炖个汤羹的中产收入与职员家庭的人,他们愿意在滋补品上花费多少的银钱。”
“然后我就得到了一个具体的数值,不高,却也绝对不低。”
“大概是在原有阿胶浓度之上,稀释二十倍左右之后,就是对方能够承受的吃胶的价格了。”
等同于一块大洋的东西稀释成50个铜板的渣渣。
真正的成品做出来,一两里边大概也只有两三克的胶溶在里边了。
&nbs
第二百四十三章 面试
事情到此,才算是真正的解决了吧。
待到回到济城,剩下的自然有初家的各路人马与乐镜宇配合。
而他这位救急而来的邵经理大概也可以功成身退,应着当初他与初老爷曾经定下来的,去济城初等中学的三年级报道。
若是初等升高等的考试通过了,那么他就可以直接入学济城高等高中,读完三年的高等中学,就可以拿到一个十分正规的中学毕业证书了。
那么邵年时深造的心思是从何时兴起来的呢
这事儿就不得不说一下邵年时兴起心思的根源,初家二小姐初雪的了。
作为一个只见过两回面的小姐,邵年时想要接近对方的心是十分的急切的。
但是,作为初家的管事,他是没有机会也没有资格与一位家教慎严,自身也十分的克制守礼的小姐认识的。
所以,想要去了解这位小姐,邵年时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与初家的二小姐读同一所中学。
听知晓内情的人讲,初家二小姐的学业是按部就班来上的。
从初等小学三年,高等小学三年,初等中学三年到现在,正好不辍学习了九年。
依照了解她的人的意思,这位小姐是要继续读下去的。
初家老爷的作风有些老派,但是只瞧着家中不缠小脚以及让女子读书这两条来看,其实内在是十分的开明的。
所以他们家中并不曾信奉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
若是初小姐愿意出来读书的话,怕是要出国也是应得。
那么这自然就给邵年时预留出了机会。
只同窗之谊这一条,他的身份与地位就又与初家的二小姐接近了一些。
再加上他在离开聊城之后,原本就读的私塾因为工作太忙的缘故也停学了许久。
邵年时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信条,总不能因为忙碌就给断了啊。
于是,他在百忙之中让自己的小兄弟们帮忙打探疏通了济城的初等初中。
这初中本身教学的质量并不算多么的出众,当初之所以能够办起来的缘故,也是因为它在教授完初等中学的知识之后,延续在后边的就只剩下两年制的商科了。
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以培养出学习优异的高等中学的学生,自然的,就算是培养出来勉强毕业了,怕也不是能考上高等大学与学院的料啊。
然后,正在筹措上学事宜的邵年时就通过人打
打听到了这所学校。
为自己拿到了一个正规的学籍,作为凭证,他的考试成绩若是足够的优秀的话,他就可以借这所学校作为踏板,去考他心心念念的济城高等中学了。
那里有他的初雪,若是能跟初家小姐分在一起,将是何其的快哉
早就做好了打算的邵年时睡得很熟,待到第二天一早就与乐七爷坐上他先前租赁下来的马车,直奔着济城而去。
待到入了初家,将一切都交代妥帖再从其间出来的时候,却以过了大半的时日,若是手脚不利落点,这济城最好的高中怕是就要关门了。
邵年时想到这里也不耽搁,拎着手中的箱子先回家收拾了一番。
在他那间由初家提供的单间儿里边将他平日惯穿的长衫脱下来,只在内里穿了一条白细棉的背心,一条同款的短裤,外边就套了一身薄料子制成的中山装。
样式是比照着济城中学的学生制服做的。
给他准备这身儿衣服的老裁缝的铺子就开在了中学的对面。
那里承接各种校服改裁的活计,不少家为了换穿的方便,一般在发了新校服的时候,就会将校服留在老裁缝的手中,比对着再多做上两三身。
毕竟济城中学是省城管理最严的学校。
在校内,上课的时间,必须都要着统一的制服。
而邵年时今日做这一番的打扮,为的就是给咨询和面试他入学事宜的先生留下一个好印象。
毕竟他的求学履历并不怎么漂亮,不是正统的西式教学的6,3,3,当中直升高中的。
对于他这样半工半读的学生,先生们多少都带着一些偏见。
因为就如同老师们都喜欢好学生一样,在他们的眼中,像是邵年时这样的,已经带上了大人的是故与油滑了。
像是这样的学生,见识过了社会上的繁华,又怎么会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读书深造呢
若只是他一人心有旁骛的话也没什么影响,怕就怕这些心眼儿已经很多的社会人会将他们象牙塔中纯洁的未曾见识过人性之恶的好学生们给带偏了啊。
所以,对于他们这种外来申请考学的人,甭管成绩如何是由谁推荐的,负责招生和办理入学的先生是一定要见上一面的。
很巧,这一批中考之前的面试,就定在了今天。
穿好了衣服,在梳妆镜前将自己冒出来几根的唏嘘胡茬给刮的干干净净。
因为跑得
得过快而有些桀骜的头发打理的熨熨贴贴了之后,邵年时瞧着镜子之中干净单纯的自己就露出了他平日里最常见的笑容。
八颗雪白的牙齿,笑的灿烂而单纯的表情。
这是邵年时无往不利的武器,任谁见了也要心生几分好感的。
“嗯,状态不错,咱们现在出发!”
邵年时将中山装立领最上面的一颗扣子扣好之后,就将一斜跨的蓝色布包背在了身上,换上一双软底又透气的布鞋,叫了一辆黄包车,直奔着济城中学而去。
拉他的车夫很是热情,下车的时候还替他遮挡了一下额头,待到邵年时快要进了济城大门的时候,那车夫还跟他张罗了一句,给出了一个小人物的祝福:“客人,好好考啊。”
听得邵年时先是一愣,跟着哑然一笑。
都说这个城市里边消息最灵通的是丐帮的兄弟们。
但是现如今看来,真正掌握着这个城市第一手的消息的,反倒是在这个城市之中到处奔跑着的黄包车夫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