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草根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宝天使
“可是若是大部分的将领不同意督军的这个略显冒进的计划的话……”
“那么对不起了,张督军,你也要考虑一下大家伙的意见,总不能一意孤行,最终引起哗变吧”
郑继成觉得自己就已经很狂了,但是在这个山东,他也知道某些人某些事是碰不得的。
原本郑继成以为,对于张宗昌来说,他们郑家就是这个新任总督碰不得的存在。
像是以往的历届督军哪一家不是与他们郑家深度合作的。
虽然每一家都打着想要将本土的郑家军吞并的心思,但是没有一届的督军能够待到成功的那一天。
这可见他们郑家军队的实力与他们将领的忠诚了。
怎么到了张宗昌这里,就这么的跟别人不一样呢
这让年轻的郑继成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
而老成持重的郑金生却是没有表示出任何的愤怒,只是笑呵呵的应和了自己儿子所表达出来的意见。
“张督军啊,这件事啊不要太过于着急啊。”
“你看你,家都不曾安顿妥帖吧,好歹也要将公馆的扩建完成了之后,再跟军队上的这些人见见面啊。”
“咱们有什么想法,就放到军队联盟会议上来说嘛。”
“你看军部管后勤的,负责在前线布防的,新政府派下来的军方的观察员还有在其他各地收集资料的情报处的领导,你这都没见到吧”
“你把大家伙都召集起来,开开会,有什么建议与想法就在会议上提出来,让大家进行表决啊。”
“毕竟这个山东境内的民生与经济,全靠咱们这些军人来保护与维持的嘛。”
“你的一举一动,所造成的后果,可不是你在当初一个小小的辖区内所能相比的啊。”
“作为一省督军,一言一行都要慎重。”
“就这样,督军你先去把自家的事儿给忙活好了,咱们再来谈接下来的工作嘛。”
说完这番话,郑金生这个老东西特别自然的就在张宗昌的肩膀上拍了拍,就如同一个宽厚的长辈安慰一个不懂事儿的晚辈一般,充满了无奈。
这郑金生拍完了张宗昌的肩膀,也不等他有什么反应,带着自己的儿子就这么走了。
独留下一个端着酒杯的张宗昌愣在当场,用了许久才从这个场景之中反应过来。
嘿,这是怎么个意思呢
这是吃准了他没奈何他郑老儿是吧,端着年岁大的谱给他这里当祖宗了是吧
张宗昌将牙齿咬的咯咯作响,让经过他的身边想要凑过来套套近乎的几个人都开始犹豫了几分。
他们不清楚张宗昌为何会突然焦躁,只觉得这个新督军的脾气怕不是个容易相处的。
于是,这一晚上的接风宴对于张宗昌来说简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了。
可是对于好不容易能够光明正大的凑到一处的邵年时与王栓子来说,却是一个再碰碰头的好机会。
“怎么样,邵年时,怕不怕”
两个人躲在大厅一侧给客人们休息所用的待客厅内,将门外的扣锁一按,两个人就一人一把沙发面对面的凑到了一处。
邵年时给自己倒了一杯气泡香槟了之后,才开始回答王栓子的这个问题:“不怕,你王栓子都不怕,我邵年时怕什么。”
“你们本来就是扒了寡妇的门的,犯错的人是你们,若是他张宗昌不怕把自己的老底露出来让全山东人民来瞻仰的话,那我邵年时就算是被他给折腾死,我也是没话说的。”
这年头,没见过犯错之人还能如此理直气壮的。
王栓子见邵年时是真的傻大胆,他这可有点惊了:“我没想到你是真的不怕啊,我跟你说,从我知道他要来了,我这心里就是七上八下的。”
“今日你见到他本人了之后有种什么感觉”
邵年时手下一顿:“更加的无耻了”
“对!”王栓子一拍大腿,因着身上穿着灰色的军装,要好看贴合,故而天气已经凉了他也没在里边添一条棉裤,他这一激动可好,啪的一下拍出来一个脆响,自己龇牙咧嘴的嘶嘶摸索两下,忍着疼就继续说到:“对,我觉得他跟当年在丘村可是太不一样了。”
“变的更加无赖更加阴沉了吗”
“不,不仅仅是这样,我觉得他有点张狂,带着点疯癫劲头的张狂。”
“这咋说呢,用俺娘的话说,就是穷人乍富,兜不住腚,到处显摆,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能耐。”
“这样的人,很吓人啊,莫名的就觉得丢了丘村的脸。”
这话说的倒是有些新鲜了,邵年时带着点讶异就瞧向了王栓子的所在。
据他所知,这位主不是跟他那位大哥一样都是不学无术的代表吗
现如今竟然开始知礼了
这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这王栓子被邵年时这么一瞧,面上竟还有些不好意思,强撑着点气势对邵年时说到:“咋地了,只许你去读那个啥高等中学,就不兴让爷们我上进啊”
“俺,不是,我在家里可是跟媳妇学了许多字的,千字文,千字文知道吧,我都能背下来整本。”
“现在若是想要看着报纸啥的,都不用师爷给我诵读了。”
“那些字我全都认得,当中的意思我也能全看明白喽。”
“我媳妇说了,做人要知廉耻方能成大事儿。一言一行都要跟自己的身份相符合。”
“别瞧着我就是一个臭当兵的,可是咱们山东人最讲究的信义与是非,我还是分得清楚的。”
“俺不嘚瑟,就不会招了旁人的眼,你看我现在,不是挺好的。”
听得邵年时只想笑,向来前一阵听闻的王团长是个畏妻如虎的传言必然是真的。
说完了这番话,哪怕他们二人就坐在相对私密的包厢之中,王栓子还是下意识的将头往邵年时的所在凑了一凑。
“再说了,我那个媳妇,你也知道她的出身是啥吧”
“不瞒着你,就前几天,我让人跟她亲爹联系上了。”
嗯
&nb
第二百九十九章 青城
邵年时还是奇怪,自家人知晓自家事儿,别瞧着他与初家老爷这样的商人将生意做的那般的大,那他们的生意多数都是往外省市扩张出去才有了现在这番成就的。
就山东本土的实力,不是邵年时妄自菲薄啊,的确是大半的区域所在,都是穷到没有裤子穿的地步。
别的不说,那梁山,沂蒙山,还有王栓子所在的抱犊崮,简直就是穷困扎根的所在。
这边的人为啥那么多漂洋过海,背井离乡去闯关东的
还不是穷人无地可耕,无钱可赚,只能去那地广人稀的东北老林子当中垦荒讨生活了吗。
他岳父若是将视线转到了山东,那一定是胶东半岛那一片的。
依照城镇划分,无非就两个地方。
一处为青城,一处为烟城。
两地各有各的妙处,也各有各的发展,端看王栓子的这位岳父,打算要干些什么了。
所以,邵年时就开口问了:“老爷子想要做什么行当”
“工商业,时间段,收益快的工厂。”
不用问,这张怀芝选的一定是青城了。
因为烟城的发展方向,哪怕是洋人,也将其当成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庄与山庄,酒窖与猎场的散心的所在了。
两个城市挨在一起,靠海的海岸线都是相当的长,一上一下两个吞吐量差别不大的港口被日德给建立起来并租借使用着,而它们发展的侧重点之所以会如此的不同,皆是因为这两处地势以及出产是极为不同的。
说来也是奇怪,哪怕两个城市快要连接融合到一处了,因着烟城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正居于小公鸡的鸡冠子所在,渤海湾吞吐潮汐的入口前沿,这海面上再大的风,进了这湾里边了之后,也变得风平浪静了起来。
可它带过来的温暖的潮汐,富有矿物质的沉积土壤,却让这里仅存的一块靠海的平原区域变得愈发的肥沃了起来。
在这里随意插上一根葡萄藤,挂出来的果子就要比山东境内其他的地方要甜。
在这里的山头种上一片果林,甭管是烟城的苹果,莱阳的梨,歪脖的无花果,玫瑰香的葡萄都要比旁处的甜。
再加上这里的景色,那叫一个原生态,那叫一个美啊。
那些个凭借着炮火打过来的老外,都舍不得把这些山头给推平了,造那些轰隆隆的工厂了。
于是,一片片的海边小别墅,纯木质的,就在烟城的海边成片的形成了。
于是,一座座独立的小山庄,一个山头一座的就这么连成了一片。
再加上这些没见识的老外,在这里发现了甜掉牙的无花果树了之后,简直将其爱到了骨子里边。
那是命令烟城的市长,在美化城市环境的时候啊,就要多多栽种这种有用的树木。
因着这个原因,若是来到烟城这个小城了之后,你还以为这是去了国外了呢。
这一片片的绿荫大道,挂着香甜飘出百里的红绿果实,瞧着别提多么有异国的情调了。
到处少啥劫掠的洋大人们,大概也想着给自己寻摸一处能够稍微放松一下心情,顺便体现在他们的殖民之下中国的环境有着多么的舒适宜人呢,所以在霍霍烟城的时候,就没有霍霍山东旁的地方那么的厉害,莫名的就给胶东半岛的民众们找了一处能够稍微喘上一口气的地方。
而这个地方,也是为了防止青城的百姓与工人们实在是不堪压迫,若是能够放弃现如今的一切的话,逃难到烟城,成为那些农场主的佃农们说不定还能有一条活路。
那么为啥说是青城的百姓还需要这么一个标杆来对比着呢
因为与平原地区相对狭窄且山地居多无法建设多少厂房的烟城不同,青城虽然有山,而且还是名山,但是它相对平缓的地势以及辽阔的平坦的地势占据整个城市大半的区域的构造,让它成为了那些投资工商业,建厂房以及修建大型建筑的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
同样的,在一座又一座的工厂建立之后,在这个城市生活着的百姓们,也在向着工人群体在转化。
作为一开始并不拥有学识或者说是基本技能的普通青城百姓来说,他们若是去这些工厂去应聘的话,都是要从最苦最累的底层工人做起的。
待到他们做了三五年终于掌握了一两门能拿的出手的技术的时候,却发现长时间从事着重体力劳动的他们,已经无法再进行繁重的工厂的工作了,哪怕是技术工作也力有不逮。
到了这个时候,一个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的工人家庭就失去了他们最大的经济支柱。
若只是身体虚弱到还好,起码男人还能打打零工,再不济用这么多年当工人积攒下来的微博的收入,到一些小工厂主的小作坊里边做一些轻便的活计。
可若是在工厂里边,因为粉尘,化学制剂而得了重病,亦或是在操作机器的时候因为机械故障而造成了残疾……那么这个家庭才真是彻底的垮掉了。
而这样的家庭,在青城竟然不是个例,它甚至是占据着极大的比例的,若是一初来青城讨生活的人,在未曾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先去青城的贫民棚中去瞧瞧的话,他说不得立刻就背着行李返回那个仿佛很困苦的农村老家。
因为在这些棚子里,居住的全都是缺胳膊断腿的人,亦或者是那些无法走出房门的,因为重病躺在床上等死的人。
难道说他们不知道那些工厂主们是多么的苛刻每天一睁眼就在上工,机器开到深夜还在让他们加班加点的工作是如此的繁重
不,他们都知道。
但是他们为了那小工一个月12块钱,正式工一个月18块,熟练工一个月22块,技术工一个月36块钱的‘高额’工资,他们也必须咬着牙干下去。
有了这些钱,足可以供应一家四口甚至是五口基本的嚼咕,若是能够拿到熟练工的工资的话,每个月结余出来的钱,还能供应家中一个孩子去读读学堂,偶尔吃一顿肉,过年过节的还能裁一身衣,在贫民区里可以租上一栋独门独户的院子亦或者是只跟一家人口很少的人家合租一个整院。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在逼迫着青城的百姓们去成为那些可怜的被压榨的人们。
而这一切也不过是为了生存罢了。
沈度对于青城的工人到底过的是什么生活……实在是太有发言权了。
因为当初他的父母带着他一路逃到鲁西的起点就在现如今的青城。
更何况还是一个孩子的邵年时,见到的可不仅仅是青城工人们的惨状。
因着王栓子这一建议,让他不由的陷入到了当初有关于血与火的回忆。
所以,此时的邵年时有些恍然,可是他却无法因此而结束与王栓子有关于此的话题。
他只能勉力的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尽量的将对方岳父的打算给弄清楚。
“那么你的岳父想要去青城投资工厂了”
“具体是做什么的,他有没有跟你提一句”
“有的,有的。”王栓子说到这里还是有
第三百章 陈介夫
“你那岳父必须要找专业的人来做这些事情,济城做这一行当的人我却都有一点交情的。”
“你只需将你岳父看中的人选与我说一下,我就知道这件事儿是不是可为了。”
陈介夫邵年时是真没听说,但是济城干纺织的,他却是认识几位。
王栓子既是有心将邵年时拉上合作的贼船,自然也不会瞒着这位未来合作的伙伴啊。
于是他就给出了几个候选的人名“张启坦,耿友琴,赵寿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