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口亥口束欠
高句丽大王高伯固大怒,聚拢五部人马,杀奔扶余而来,同时令东沃沮,东濊,北沃沮等部领兵支援。
尉仇台随后聚拢人马前来支援儿子简位居,两人合兵一处,有两万余骑,那边高伯固也是带人杀到,人数足有三万余骑,两边斗在一起,混战几日,互有胜负。
不几日其他几部高句丽属下藩属带人来援,高句丽这边人数一下达到了五万余骑。
尉仇台不敢交战,急忙催促冯习接应,冯习趁机索要马匹粮草,尉仇台无奈又给了冯习两千头牛羊,一百匹马,
第十一章 纳贡称臣
高句丽的城池并不是石头结构的,而是木制结构的,毕竟其他的部族有的还住在山洞里,他们也是因为接受了部分中原文化,进行了农耕才定居了下来,也没有那个人力去建石质的城市。
不过这也给高句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臧霸带的五百人在高句丽的各个部族聚集区不但杀人,还放火,就是不与正规部队正面接触,一番烧杀下来,让高句丽损失惨重。
消息传到高句丽王这里,让他一下苍老了许多,最近又得知扶余骑兵绕过大寨袭扰后方粮道,虽然寨中粮草充足,而且自己手下部队的人数依然多于冯习,但是前次一战,直接损失了一万五千余骑,人心浮动,高句丽王怕再打下去可能会出什么别的乱子,于是派出使者到汉军与扶余联军的营中求和。
冯习要求高句丽等部都要向汉纳贡称臣,重新归属玄菟郡,并且归还治下原来的汉民,扶余王则要求了牛羊两万头和三千奴隶,使者不敢多言,回报高句丽王。
高句丽王面对冯习和扶余王狮子大开口,无奈只能再派使者谈条件,表示可以答应纳贡称臣,但是牛羊和奴隶数量需要减少,并且希望退兵。
冯习自然不会上当,表示条件可以谈,兵也可以退,不过高句丽王需要亲自到冯习营寨来谈。
无奈高句丽王只好亲自到了冯习的营地,虽然知道自己实际上是人质,不过自己不来条件肯定是谈不下来了,而且高伯固知道汉人虽然狡诈,但是还不会明目张胆的杀了自己,那样会失信于其他部族。
经过一番勾心斗角,冯习又基本达到了目的,也不想闹的太大,条件很快就谈妥了。
毕竟自己虽然是掌管兵马的,但是并没有得到上面的同意,只是准备先斩后奏,毕竟能重新得到周围部族的臣属,稳定了周围环境算的上大功一件了,虽然近几年附近没有战事,但是大汉时局不稳,这些部族又都是多年不纳贡处于独立状态,对边疆时刻构成着威胁,更何况这些土地以前就是大汉的领土,被他们不断的侵蚀了。
高句丽王很快派人送来了牛羊一万头,和各族的纳贡称臣书,同时送归了一万名之前侵占汉地领土后得到的普通汉民,冯习于是放归了高句丽王。
本来高伯固私下给了冯习不少金银和一百名高句丽族女子,不过冯习拿出来跟扶余王分了,冯习可不想让高句丽王挑拨离间,毕竟跟扶余人刚刚打了胜仗,正处于蜜月期,以后说不定还有利用价值,而且冯习还要要求扶余归附,高句丽给的牛羊冯习也是希望分点的,毕竟冯习最缺的就是粮食。
尉仇台收了女人和金银十分高兴,自然同意了冯习要求他重新归属的要求,牛羊在冯习答应不让扶余王纳贡后,也分了冯习三千头,虽然冯习之前趁机敲诈了自己,不过冯习缺粮是事实,自己得到的最大好处其实是削弱了高句丽的势力,经过一番战斗损失也并不大,尉仇台自然还是十分高兴的答应了。
称臣书信到了州里,刺史也不好责怪冯习,只得如实上报汉庭,灵帝见了自然十分高兴,虽然纳的供都被冯习扣下了,不过灵帝对那点东西根本不在意,相反,因为书信提及粮草不济,缺乏战马,灵
第十二章 张举叛乱
收了各部的纳贡,高句丽赔偿的牛羊,加上从扶余那里得来的,冯习手下牛羊一下有了一万多头。
冯习因此打算开通贸易,希望能从中赚点收入,自己这玄菟郡实在是太穷了,不靠自己只靠其他地方的救济现在可能还行,以后诸侯割据时代开始了,自己还没收入来源肯定要饿死,仗都不用打自己就玩完了。
不过冯习并不准备走普通的路线,而是要搞海运,这个时代虽然历史上没听说过有类似的事情,但是不代表不能做。
最起码东汉末年,内地比较乱,很多人就避祸到了辽东地带,而冯习手下刚好又有一个人也曾经这样过,不过因为冯习的到来,这段历史没有发生,这个人就是太史慈,没错,太史慈从山东跑到辽东避难,所以很可能走的就是水路。
所以冯习的打算就是开通玄菟郡通过海上,通往青徐的商路。朝鲜三韩地区多产盐铁,盐可以运往大汉内陆各地,铁和冯习手中的牛羊自然可以运往青州,徐州,换取粮食和其他自己需要的各类物资,也是趁着这几年还算相对安宁,等过几年冯习很可能就想换也换不了了。
这些自然是交给自己的大总管徐德去做,问清楚了太史慈知道的水路,再弄到船事情就很简单了。
冯习自己当然是忙于召集扶余各部派遣精骑前来协助自己,响应皇帝的号召,而且冯习清楚自己根本不用去西凉,因为有张举,张纯两人,等平定了他们两人的时候,北宫伯玉估计早被韩遂弄死送到汉庭领赏了。
不过冯习还是要准备的,毕竟还是要打仗,只不过是在幽州附近,不是西凉了。
太史慈,吴敦,尹礼,刘民被冯习留下守卫玄菟郡,毕竟是自己老家,高句丽又是刚被自己击败,还需防范,然后还把兵马都留下了,只准备带五百骑和扶余各部的三千骑前去。
一切计议好,只等来年开春就发兵了,冯习打完高句丽已经是186年入冬的时候,辽东地区比其他汉地都要冷,自然是来年开春再出发了。
难得的休息时间,冯习本想从高句丽王送的女人中找个合适的让自己放松一下,结果发现高句丽人的习俗是女的会在部族里自由交换,说白了跟女支女差不多,冯习顿时没了兴趣,然后又因为缺钱,冯习干脆开了个妓院,生意还挺好,不少扶余人会光顾。
扶余王知道后还特意又送来了一百个以前抢来的高句丽女子。
高句丽王那边知道了自然非常恼怒,可是自己新败,威信正是非常低的时候,不适合打仗,自己也十分忌惮冯习手下人马,所以只能忍气吞声。
冯习自然不在意高句丽王怎么想,本来冯习就没打算和平相处,只不过现在没时间,也没法直接开战。
难得的闲暇时间,冯习给盖县的魏氏父子写了封书信,问候一下,报了个平安,讲了一下自己在玄菟郡的经历,同时让魏氏父子注意安全,同时送了些特产高丽参孝敬魏老爷子。
年前冯习收到了魏熏的回信,都是关心之语,冯习感觉非常亲切,同时魏熏也表示青州地区有小股的黄巾贼又在作乱,如果又形成上次的规模,自己准备来投奔冯习,一起建功立业,魏老爷子也同意,毕竟年纪大了,有了退休的打算。
&nbs
第十三章 连破张举
冯习后撤当然不是要逃跑,是的话就是临阵脱逃,人头不保了。
冯习没想到的是张举原来只有不到一万的郡兵,竟然一路壮大到了十几万,自己这点人马肯定不够打的,就算敌人都是三流部队,光乌桓一万多骑兵自己就受不了,辽东也都是平原,自己带着这些骑兵去对耗完全没意义。
所以冯习回玄菟郡进行了一次换防,只留了昌豨,孙观和少量新招的士卒守城,还在城墙上布置了一些假人做疑兵,防止其他部落乘机劫掠,同时关闭了通商,禁止边界的出入,防止走漏了消息,然后派臧霸带三千扶余骑兵渡过辽河支流,进入辽东郡内,在公孙瓒被围的附近进行骚扰。
冯习则带着太史慈,吴敦,尹礼乘船准备绕到渤海郡境内。
公孙瓒被围在管子城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期间公孙瓒几次看见了臧霸的部队,不过都是一闪即逝,丘力居也因此不敢全力攻城,张举派了几次兵马去追臧霸,都没讨到好处,有一次还被埋伏了,损失了不少人,张举也不再对臧霸追击,只是臧霸出现就摆好阵势,而臧霸一看这情况也是调头就走。
公孙瓒在城上看的清楚,心说冯习这小子还懂得疑兵,但是光疑兵有什么用,我还是被困在这完全没可能突围,不过管子城有条河从城内流过,公孙瓒没事整天看着河,还真想到了冯习的去向,明白之后也是稍微有点希望,命人严加看守城池,只说援军不日便至。
冯习最终却是没有在渤海郡登录,改为更冒险的右北平地区,然后向北突袭了无终县,扼住了张举军长城内的连接处,同时袭击了一批张举运给张纯的粮草,张举知道后急忙率军来援。
辽宁半岛上的水系比较发达,无终县东面二十里处有条河流,河水虽然不急,但也有好几米深,假如冯习在河对岸布阵,张举也不好正面渡河,不过张举的探子回报,冯习的兵马都在城里坚守,城上旗帜极多,张举心想他兵马少,又是偷袭劫后,怎么敢随便跟我打。
于是命人渡河,不想刚过去三五千人,一员大将从河上游沿河杀来,正是太史慈,张举兵立足未稳,缺乏指挥,登时大败,沿河而逃。
无终城内冯习也带兵杀出,张举急命停止渡河,命人去下游接应。
这边张举败兵逃了十几里,看看后面追兵未至,正要渡河,河岸下又杀出来一队人马,乃是冯习派吴敦埋伏于此,在此截杀败军,冯习料定张举如果渡河,可半渡击之,乃于上游埋伏,敌军若败,必然沿河而走,于是在这里埋伏了吴敦一支人马。
张举军已经丧胆,也不管吴敦有多少人马,就开始四散逃跑,有跳河的有往回跑的,都被吴敦和杀到的太史慈杀了个干净。
张举一战损失了四千多人,退后三十里安下了寨。
这边冯习一刻不停,留下太史慈和五百骑兵,命其埋伏于沿河地带,并四处派出哨兵,张举要渡河就带人杀出,如果敌人强行渡河就杀一阵直接弃无终城来寻冯习。
冯习则带着吴敦,尹礼连夜赶到平谷和雍奴中间地带埋伏了起来,同时命人假扮张举士卒给张纯送信,让其派人从后袭击冯习部队。
&nbs
第十四章 平辽
天气渐渐变的越来越冷,丘力居此刻已经带着本部一万余骑赶到了虒奚以北的附近地区,距离渔阳城只有一日的路程便可到达,到时候三面大军夹击,对方又是在多平原地区,很难逃脱,那时自己就可以一扫大军连日来的阴霾,杀汉军一个片甲不留。
只是丘力居再往南行军不多时,南面不断有张纯军的败军涌来,丘力居忙命人抓来一个问明情况,却是气的丘力居咬碎了银牙。
原来就在昨天夜里,因为孟益的悬赏檄文,张纯军又连续的一味死守城中,仅有的一次出击还是大败,因此城内士兵大多军无战心,人心浮动,时间久了终于产生了哗变。
张纯在夜里被无数的哗变军士斩杀,砍了脑袋,渔阳城也被开门献给了汉军,此时丘力居再赶去渔阳城已经无济于事,相反,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此时肥如的张举尚有五六万人马,与汉军还有一战之力,不过丘力居已经不准备再打了,张举靠不靠的住不说,他手下这些人马已经是乌桓仅存不多的战斗力了,如果再折在这里,乌桓族可能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不被赶出塞外,也只能完全的融入汉人中去,而真的出了塞外,也很难在匈奴人和鲜卑手下存活。
想到这里,丘力居带着乌桓骑兵,到渔阳城下投降了。
肥如的张举听闻张纯被杀,丘力居投降,恼怒痛苦,恨自己不能成事,心知死守也不会有援军再来帮助自己,于是连夜带人逃入了乌桓境内,不知所踪。
于是历时将近一年的张举,张纯叛乱彻底被平定,汉军付出损失十分微小,大破叛军十数万人。
消息传回京师,朝堂之上难得的一派喜气,这是东汉末年,命运多舛的汉室难得的好消息了。
加上西北的北宫伯玉之乱也已平定,灵帝难得的心情不错,而且在孟益的奏章上灵帝也是又看见了冯习的名字,功绩孟益自然不敢贪墨,这次自己是领军,基本就打了个酱油没损失什么人马就赢了,平白得了个大功劳,孟益当然不至于坑害冯习,孟益也不想冒着冒犯灵帝的风险去招惹这个现在是灵帝眼中红人的人,自找麻烦。
灵帝于是加封冯习为护乌桓校尉,比两千石,领玄菟郡太守,总领东北方各部族。
虽然新封的官职还没有冯习原来的玄菟郡太守职位大,但是护乌桓校尉是有实权的,有自己的府制,手下也有常设的兵马。
护乌桓校尉原来的治所在上谷郡,冯习为了方便就上表搬到了辽东郡,因为自己要监督的不止乌桓一部,鲜卑和扶余各部都归冯习节制现在。
辽东太守的位置因为张举的叛乱也空着,之前泰山郡太守的位置灵帝封给了太监封谞,于是灵帝大手一挥,太监赵忠领了个辽东太守的职位,所以当然的就是冯习代为管理辽东了。
不过冯习带兵打仗夺军功的好日子很快到头了,时间来到了188年,汉末的人气王,刘虞来到了幽州,担任幽州牧,此时的很多州因为刘焉给灵帝的进言,已经变成了牧首制,州的权利变的十分巨大,而幽州作为军事大州,刘虞手底下更是控制着十万人以上的部队。
冯习自然受其节制,而刘虞又是个老好人类型的,打出了安抚外族,互相通商,共同繁荣的旗号。
所以冯习再想对外再发动战争是十分困难的。
不过冯习也没打算继续打了,自己新得了官职,又有军队建制,自然是先招兵买马训练新军
第十五章 讨伐董卓
新来的刘州牧不但搞各种政策安抚百姓,还准备削一削幽州各地的兵力,幽州各个司长兵事的官员又都是靠地方财政来发粮发饷的,这直接导致公孙瓒不能扩兵了,自己手下这两千多人能干嘛?外族哪个不是动辄上万骑,甚至几万骑的。
公孙瓒头一次感觉自己的前途十分的渺茫了,于是公孙瓒修书给了鲜卑东边部族的首领轲比能,言明辽东周边各族经过连番大战,损失比较大,幽州也是防守空虚,轲比能如果来,自己也不会阻拦。
可惜公孙瓒的建议被轲比能一口回绝了,令公孙瓒更加恼怒。
此时正值春天,确实是劫掠的好时间,不过轲比能对幽州的州牧刘虞和胡乌桓校尉冯习都有耳闻,两人在边境各族中的威望都非常高,所以虽然公孙瓒的建议轲比能很心动,之前自己也有打算,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
188年在各势力蠢蠢欲动中很快过去,到了注定不会太平的189年。
由于种种原因,灵帝去世,士人决定诛杀宦官,宦官也密谋铲除外戚势力,汉皇城内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最后又引来了在外掌兵的董卓。
乱世,就此拉开了序幕。
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很快因与董卓不和,来到了渤海郡,被任命为渤海太守。
由于董卓的专权,在洛阳的士人纷纷离开,被严重触及利益的士人集团很快发起了对董卓的讨伐。
董卓之前也是有对各地势力进行封赏的,但是很可惜,士人并不领他的情。
袁氏二兄弟很快发檄文招天下各路诸侯讨董,当然大多数响应的都是袁绍,只不过目标一样,袁绍在北,袁术在南,就算作了两路的讨董大军。
其中北路军屯于酸枣,另有张扬一支屯河内,南路军袁术会合孙坚屯鲁阳,颍川另有孔伷,联军声势浩大。
董卓最近派女婿牛辅讨伐河东的白波军又新败,就采用郑泰建议迁都,其中不少官员阻止,董卓更是在洛阳又持铡刀,杀了不少人,甚至废帝刘辨亦被鸩杀。
在丁亥日开始,董卓以车驾先送献帝西迁。又以步兵、骑兵逼徙洛阳数百万人到长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马踏死、饥饿而死、遭抢劫而被杀的堆满道路。董卓则留在洛阳毕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将他们杀害,没收财产,死者不计其数。又派吕布掘开先帝帝陵及公卿以下的冢墓,没收内里的珍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