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古风飞
可因为顾忌驻守在占城国的汉华王国大军五千人,所以联军并未深入到柬埔寨境内很远。
至于张辅所率领的大明三万大军则汇合南掌王国残余军队共四万人一路南下,逼近柳升残军所在地。
此时暹罗国、南掌国、柬埔寨三国边境地带,绵延几里的大营之中。
帅帐内,柳升独自一人喝着闷酒。
此时的他虽然对士卒宣称,他会带着他们在西洋开辟新的天地,在海外建国,大肆分封,然而还是有许多人不信,中途逃走的。
尤其是那些民壮,已经逃走了大半了,如今他麾下一共也不到两万人,除了五千多自己的心腹大军,其他人战斗力几乎为零。
“唉……”在深深叹了口气之后,柳升回忆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想到自己聪曾经的安远侯一步步落到今日地步,他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再次叹口气之后,柳升再次猛喝了一口酒,而后嚷外面的亲卫通知众位将领议事,商量接下来的去处。
此刻,他麾下大将不过十于人,千户百户也不过才七八十人,可以说指挥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没办法,谁让这一路下来,不仅仅士卒们大量逃亡,就连那些武官也开始陆续逃亡。
当十多位武将到来之后,张通第一个说道:“侯爷……咱们真的不能再这样逃下去了!不如咱们直接根汉华王国联系,投降了他们吧!”
一听张通此话,在座的其他大将纷纷附和道。
在他们看来,这样逃下去迟早要完蛋,不如去投奔汉华王国,或许还有一个好出路。
而且就目前局势来看,唯一能够值得他们投奔,也最适合他们投奔的也就汉华王国了。
而且汉华王国水师强大,即使是大明,也不敢说轻易攻打汉华王国。
再说之前柳升与汉华王国之间关系还算处的不错,如果去投奔,重用的可能性非常大,就算再不济也能当个富家翁。
他们可都听说了,在如今的汉华王国,因为地广人稀,那荒地是要多少有多少,就算不当官,也能好好的活下去。
然而,在座的众位大将这样想,可柳升本人却根本没有这个心思,准确的说是柳升拉不下这个脸面去投奔汉华王国。
他柳升是谁呀!那可是曾经的大明名将,安远侯,现在为了逃命居然要自降身份去投奔汉华王国一个大明番属国,而且他觉得自己一旦去了汉华王国肯定会被李江下令软禁,所以他觉得决不能去。
可他也清楚,在场的人都同意前往,如果你这时候表示自己不去,那说不定此刻衷心他的这些将领便会直接倒戈,砍下他的头脑去汉华王国。
所以这时候他心中谁也不愿意相信,而是打算暂时先稳住在座的人,然后想办法,带着一部分忠诚于自己的士卒,带着自己亲卫,携带大量金银逃离。
然而就在他为之计划时,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见一名斥候迅速跑了进来,斥候应该是探查到了很重要的情报,话都有些说不利索了。
“报……报……启禀侯爷!大明军队已经追过来了!”
“什么!有多少人马!”柳升一听,即刻站了起来,立即说道。
那斥候哆哆嗦
第四百四十八章摩擦不断!
瓦剌,史上建立过多个国家。元朝时期称为斡亦剌惕、明朝称瓦剌,清朝称卫拉特、漠西蒙。
瓦剌的意思是邻近者;后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瓦剌为主)
最初,这支蒙古族分支居住在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上游的八条支流地区),到了元朝时期便开始南下,定居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的西北部。
到了明朝前期,瓦剌在蒙古高原争战鞑靼部,明廷赐以汉文官印,命其统辖诸部,后多次进贡。也先取代北元皇帝脱脱不花而建瓦剌帝国,达极盛阶段,他被杀后瓦剌诸部分散于西域。
这就是原本时空瓦剌的历史,李江也仅仅只是知道这些,至于具体细节,他就不清楚了,何况这时空因为李江的到来,早就变得面目全非了,起码上次宣宗击败朵颜三卫时,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如今的瓦剌虽然如历史上那般击败了鞑靼,但因为大明此时死了皇帝,新帝刚登基,所以瓦剌大军急不可耐的开始了南下袭击大明边疆。
要知道如果放到原本历史时空,瓦剌需要到十年之后才会大规模南下,而且那时候还酿成了明朝时期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大同府外,偏东一百五十里处,一支浩浩荡荡的骑兵不急不缓的南下,观其人数至少有三万大军。
而这时候,大同府另外一个方向,又是三万骑兵。
两支大军一明一暗,互为犄角。
而此时大明的九边重镇其实还只是一个雏形,并未建立,只有到了弘治年间,大明九边重镇才正式设立。
而如今,北部边境从辽东一直到宁夏则是由九大藩王镇守。
要说这九大藩王的设立,就不得不提到明朝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大肆分封藩王了。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南京建国之后,由南控北治天下,北元残部依旧侵略骚扰着大明的北方。因此朱元璋特地设立塞王拱卫中央,防守边塞,抵御蒙古入侵。他们有着开疆拓土之责,据要塞而守进行屯田生产。
而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有着军事指挥权,王府护卫少的有3000人,多的达到20000人,而且这共有九位九位这样的藩王,因有着防御蒙古女真等侵扰的众人,所以拥有着大量的军队,盘踞在北方。
就李江所知,明太祖分封了秦王朱樉,建藩陕西西安府;晋王朱棡,建藩山西太原府;燕王朱棣,建藩北平府;代王朱桂,建藩山西大同府;肃王朱楧,建藩平凉府;辽王朱植,建藩广宁府;庆王朱栴,建藩韦州;宁王朱权,建藩大宁卫;谷王朱橞,建藩上谷宣府;韩王朱松,建藩辽东开原。
而兵力最多的是燕王朱棣拥兵十万,还有宁王朱权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更是骁勇善战为诸王之最。建文帝时期塞王格局就变得不同了,前有建文帝削藩,后有燕王登基称帝,迁徙塞王。
所以这时候,大明北部边境,虽然藩王势力还存在,但是实力已经大为被削弱了。
而且随着永乐后期,太宗朱棣数次北伐,藩王所属士卒进一步抽调,实力早就大不如前了。
本来这对于大明皇室而言是一件大好事,毕竟大明皇帝都深知藩王势力过强会威胁皇帝的位子,远的不说,就拿太宗朱棣,便是典型的例子。
因此不管是后来的仁宗还是刚刚驾崩的宣宗,都对边境的藩王极为提防。
也正是如此,导致这些藩王
第四百四十九章各怀心思
边境摩擦持续了一个半月,直到一支使团到达旧港,这样的摩擦才停下。
来者乃是大明的使团,只不过其中还混入了黎利与施信派来的人,这一支混合使团前来目的自然不言而喻,李江也没有跟他们摆谱,直接接见了他们。
旧港原本的宣慰司衙门之中,一番行礼之后,李江打量了站在他面前的三道人影。
领头之人,李江刚好认识,张辅的侄儿**,而其后一个是黎利派来的使者一个则是施信派来的使者。
那二人,李江自动忽略了,**此人心机颇深,李江明白他这次作为使者,必定是有备而来。
果然,**见到李江之后,就首先开口了:“拜见大统制,此行英国公派吾等前来为汉华王国与大明和平而来……”
“停……!我可以答应!但有条件!”
还未等**说完,李江便开口了。
事实上李江也猜到了他来的目的,所以根本不给**继续说下去的时间。
“大统制请说!”**对此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不慌不忙说道。
“若要和平很简单!双方合作移民,大明国内只要是流民或者是罪犯均可移民到我汉华王国来,我汉华王国可以给物资给钱!就算是将柳升交到尔等手中也可以!”李江望着底下站着的三人,微微一笑,沉沉说道。
“哦……此事关系重大,容吾向英国公禀明……不如吾先与大统制商议柳升问题!”
**说完,他身后的两名使者顿时闪过一道异色,但很快就消失了。
不过这还是被李江给捕捉到了,他惊异的扫了这二人一眼,默默不语。
片刻之后,他道:“柳升并不会在我汉华王国之内,据我汉华王国查探,他此时已入暹罗国,贵使何不如前往暹罗国!”
“大统制客气了!若是汉华王国与吾大明一起联合进攻,大明必当划一半地域与人口给汉华王国!”**说着,突然抛出了一个惊人的条件,这时候他后者两名使者顿时有些着急了。
但就当二人正准备开口时,却见李江道:“贵使可做主”
李江这么一问,**依旧不慌不忙答道:“自然可以!”
听得此言,李江再次陷入了沉思当中,一会之后,他看向了**身后二人:“黎利与施信也是这意思”
听得了李江询问,那两使者面面相觑,见**也望了过来,他们低下头,似乎也在沉思。
些许之后,他二人却是一个摇头一个点头。
点头的是那黎利派来的使者,而摇头的则是施信派来的使者。
黎利之所以没意见,是因为他本就不想掺和暹罗国之事,而施信不同,他的地盘夹在黎利与汉华王国中间,如果长时间下去,肯定是会拖死,所以他需要另找地盘。
可是现在很明显他派来的使者底气不足,所以在摇头之后,他又连忙道:“此事关系重大,还请大统制容吾回禀吾家主翁!”
“咳咳……还真是有趣!既然尔等无法做主,那便回去吧,派个能够做主的前来难道不好吗!”李江的嘲讽让在场几人都有些微怒,但没办法,他们身在汉华王国地盘之上,必须小心谨慎,以防自己身家性命被人取了。
…………
李江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赶走**三人,而是容许他们派遣下人返回禀明,再作商议。
三日之
第四百五十章攻城略地,势如破竹!
大明攻打暹罗国,这是暹罗王不曾想到的,可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尽可能调兵遣将应对大明的入侵了。
不过,他其实并不担心大明会真正占据暹罗国,大明离暹罗相隔了好几个小国,即使打下了整个暹罗,也会撤离出去,并不会彻底占据。
何况,暹罗王十分了解大明,准备的说暹罗王十分了解华夏历代王朝,华夏正统王朝一向是标榜自己为天朝上国,对于周边势力,也只要求其臣服或者成为番属国,并不会去抢占他人领土。
但汉华王国不同,暹罗王看得出,随着汉华王国的崛起,这个昔日的小国很快就张开了他恐怖的大口,开始吞并周围的领土,之前旧港被灭了,黎代国被灭了,那孤儿国被灭了,就连满剌加与满者伯夷也被灭了。
在这西洋诸国与东洋诸国之中,已经有近六成小国与势力被汉华王国横扫,覆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可以说,汉华王国是一个非常有侵略性的国家,暹罗王十分肯定。
如此一来,对于暹罗国的领土,汉华王国必定会视为囊中之物,而不会轻易放过的。
所以从始至终,暹罗王都觉得汉华王国才是暹罗国的唯一敌人。
可偏偏汉华王国这次只派遣了少量士卒,却派来了大量水师舰船。
没错!李江还是使用了那老一套,三班斧,先是水师开道,歼灭其水师力量,而后占据各处港口,然而切断国内的航运,再进行陆上登陆作战,水陆并进,横扫四方。
虽然这样的战术需要特定的条件,比如水师足够强大,而且必须靠近大海,但是在这西洋诸国之中,有哪一个小国不靠海,所以暹罗国的大军自然也被李江的这三班斧打的节节败退。
可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国内的柳升突然率领麾下残军发动了突袭,沿路与国内的一线反动势力合作,直捣暹罗国王都阿瑜陀耶城.
历史上的暹罗经历了大约四个历史时期,份别为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四个,而如今乃是大明初期,此时的暹罗国建都为阿瑜陀耶城.,所以历史上又被称为阿瑜陀耶王朝。
其开国时间大致与大明相当,但随着历代君王的统治与扩张,此时的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已经开始四处征战迅速发展壮大了。
就整个东南亚而言,也就只有缅人所建立的缅甸能够与之抗衡了,不过自元朝初期灭掉原本的蒲甘王朝之后,缅甸就四分五裂,最出名的就属于当今的勃固王朝与阿瓦王朝了,这两个王国分别统治着下缅甸与上缅甸,可以说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
到了大明宣德七年六月,此时的大明军队还在与暹罗王十五万大军抗衡着,而汉华王国水师已经横扫了暹罗国靠海的各大城池,而且大肆掠夺人口与财物,而柳升这位失败者,却是如鱼得水,靠着麾下那点残军与暹罗国内一些反动势力,不断攻击各大城池,最后居然神奇的杀到了阿瑜陀耶城下。
要知道这可是如今暹罗国国都所在地!
但事实就是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暹罗王抽调了大部分兵力前往边境去对付大明军队,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各大城池都有着那些反动势力的内应,所以这一路,柳升等人极为顺利。
在不到两个月之内,就杀到了暹罗国国都城下。
虽然如今的阿瑜陀耶城内还有着四万大军,但是柳升麾下也有三千多精锐与三万乌合之众,这样的兵力按理说是很难扣开阿瑜陀耶城的城门的。
但谁知道,随着暹罗国急剧扩张
第四百五十一章下毒之人!
此时的汉华王国东阳城内。
夜色正浓,城内打更的更夫正拿着打更工具一边喊一边往前行着。
一条小巷子口靠近一处大宅的位置,一道人影正隐蔽在黑暗角落。
此人身着黑衣,闷着面,背靠在墙壁之上,目光盯着打更的更夫。
黑衣人就这样一直看着,直到打更的人远去之后,他才松了口气,回头看了看后方的死胡同,又见宽阔的大街上毫无人影,他不禁抬头看了看皎洁的月色。
“谁......!”
突然他察觉到背后一丝凉风吹向了他脖颈,他立即轻声喝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