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古风飞
“正如文书当中所说的那般在原占城港抓捕的那几个人,便是将你耍的团团转的人其中一人甚至你还见过他便是彭东千”
李江的话,让蓝英暗自嘀咕道“居然是他怎么会是他了”
彭东千,他当然十分清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极为看重他,因为他不仅仅是旧港的巨富,而且还将自己的货栈开遍了整个汉华王国,即使是大明北部奴尔干都司城内,都有设置,不仅如此,他还积极配合兰芳社在各地的情报传递。
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会是耍的他团团转的幕后黑手,这着实出乎了他的预料。
“大统制这怎么会他为何如此他拥有大量财富,吃穿不用愁,同样,他也有着一定的权利,为何他要”
”为何他一定要处处与兰芳社作对,与汉华王国作对是吧你看看这个吧他其实是袄教徒而且还曾经去过帖木儿帝国”
李江说着,从怀中又掏出了另外一份文书递给了蓝英,这是一份审讯记录,他落在兰芳社手中,虽然咬紧牙关没有开口,可是他麾下之人还是把事情的经过与彭东千的真正身份给供了出来。
这样的结果,是彭东千自己万万没想到,他是狂热信徒,可是他的手下却并不是,因此他的身份也因此而暴露了。
甚至,为了完成袭击东阳城,假货帖木儿帝国的目的,他还亲自坐镇东阳城指挥,只不过因为偶然的一次意外,计划失败,他不得不迅速溜回了旧港。
可以说论起逃命的本事,没有人比得上他,他还非常熟悉兰芳社的运作,更对蓝英的办事方式颇为熟悉,否则他也不会这般轻易逃脱兰芳社的追捕。
只可惜,他算计了一切,却还是算计不了老天,没想到一场风暴,他所在的船翻了,而偏偏这么巧,在前往占城港时,被人给救了起来,而救下他们的商船船上有着两个兰芳社探子,自然而然他便被占城港驻守的汉华王国舰队给团团围住了。
也正是如此,他才这般戏剧性的落网了,不得不说他的运气还真的有些背
再说此时,蓝英拿着另外一份文书看完之后,随即道“居然会是这样原来如此看来,这些袄教徒都是一些危险份子,大统制不如将这些人统统”
“呃这样做不妥杀了他们,那只会带来无尽的麻烦,或许将他们送到澳洲大陆或者美洲大陆杳无人烟的地方,才是他们的归宿”李江抿嘴一笑,却是神秘道。
“送离那也是一个好办法,只不过,这些人都分散在各处,要想把他们都找出来却是有点困难”
蓝英的担忧,却让李江再次微微一笑,拿出了第三份文书递给了他“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作为袄教在汉华王国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他手中可掌握着不少名单光是这些就够你抓了”
“啊”蓝英接过文书一看,发现这上面至少列了上百人,而且不少人的名字都十分熟悉,这让他再次震惊了。
“没想到吧这袄教已经对咱们汉华王国渗透这么深了各方都有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如果不是因为彭东千的暴露,恐怕即使是你兰芳社都很难查到”
李江这么说当然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袄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宗教,拥有着很长久的历史,传入到华夏也有不少年了,至少也是隋唐时期就有袄教徒存在了,而且唐朝时极为兴盛,到了如今这个时代,袄教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虽然没有兴盛起来,但在华夏还是存在庙宇的,只不过传播随着明教的禁止,所以极为衰败。
实际上,袄教在整个中亚随着天方教兴起,早就失去了往日的地位,而且因为帖木儿帝国是信仰天方教,而奥斯曼帝国同样也是如此,所以他们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因此不得不逃亡海外,甚至是华夏。
同样,他们也因为教派关系,不得不挑起一些事端,目的自然是为了让自己的宗教东山再起。
而李江对于宗教,一直是持不反对不支持的态度,只要不危害国家,那也没有什么。
可现在,袄教却如此行事,李江怎会容忍,所以他必须将这些人驱逐送走。
。
第六百七十章:兰儿妃子!
蓝英在东阳城待了三天便离开了,他是带着李江的指令离开的,有了那彭东千的口供与名单,要想将那些人一一抓捕,那再简单不过了。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蓝英还是决定亲自指挥进行部署抓捕。
对于这些,李江并未过多去关注,这些事情他已经交给蓝英去处理了,如果这次再出现纰漏,李江可不会这般迁就了他了。
也是作为兰芳社的实际掌控者,蓝英毕竟劳苦功高,一次两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他有些得意忘形,大意了。
不过,如果屡次失败,出现纰漏,那李江可就不会轻易放过了,他必须给民众与百官一个交代。
而且,作为一个专门抓情报的主官,出现这样大的纰漏,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揭过去的,他必须戴罪立功,否则李江这次都不好跟百官们交代。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当蓝英再次回到东阳城时,此时的他非常兴奋,他来到大统制府后,详细对李江汇报了这次的抓捕情况。
“大统制这次一共抓捕了三百一十三人其中有富商三十四人官员二十七人,其余人都是一些小角色其中那富商当中,有好几个资产近百万”
“什么资产近百万可抄家”李江一听,也是一惊,他之前也了解过其中名单之中的人,但是却没想到这些人这般有钱。
而有钱就意味着权利,如果他们真的对汉华王国造成危害,那么所产生的影响是空前的,只不过,这次他们并未违法犯罪,如果贸然抄家抓捕,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也许是看出了李江心中的担忧,蓝英紧接着又道“大统制请放心,这次抓捕他们,还查抄了一些信件,信件的内容足以让他们抄家坐牢了”
“哦这些信件可是与这次袭击东阳城、旧港之事有关系”李江一听,立马猜测道。
蓝英随之点头道“不错这些信件不仅仅涉及到了彭东千对他们发号施令,让他们在各地制造混乱,甚至还嫁祸其他一些势力,混淆视听而且他们真正的目的,还不是为了让帖木儿帝国与汉华王国结仇,而是想要颠覆咱们汉华王国,取而代之”
“什么这是真的”李江彻底愣住了,如果真的如此,那这次他们就彻底无法翻身了,毕竟这样的罪行,无论是那个国家都是不可容忍的,颠覆汉华王国就等同于造反呀
“哼这群狼子野心的家伙原本我还担心百姓会有异议,现在好了他们自己找死省了我好一番功夫这次你把查抄的信件全都带回东阳城咱们必须公开,让汉华王国所有国民都知道,这些人罪不可赦”
“是大统制”
再聊了几句之后,蓝英匆匆离开了。
而李江也开始召集一众大臣,商议这次抓捕的后续事宜处置办法。
这次抓了这么多人,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是空前的,尤其是那些富商,他们的影响力一点也不亚于朝廷重臣,尤其是许多涉及民生的富商,他们被抓,许多人就失去了主心骨,不少人都惶恐不安,生怕自己也会受到连累。
好在,过了几天,李江以汉华王国大统制的身份,对整个汉华王国所有国民发布了一份公告,公告详细叙述了此事的经过,并且将证据也一一公布给众人观看
除了这些,他还将后续的处置事宜也一一公布了。
对于首犯,自然是判处斩立决,而从犯则一一流放,而那些被蒙蔽之人,则进行劳动改造,至于那些无辜者,则全部释放,既往不咎,并且将他们的财产收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他们这些为其打工的人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除此之外,为了以防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无论是何人信仰教派,必须进行登记,否则不予承认。
这样一来便可杜绝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浑水摸鱼,而且还可以控制信徒的人数。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李江想要将信仰与政治分开,这样一来便可让官员更加纯粹。
换而言之,他将下令,只要是官员,除了信仰本土宗教外,其余宗教都不得信仰,而且即使是信仰本土宗教,也必须是泛信徒,而不能是狂信徒,否则不予提拔。
如此一来,就能保证官员不会受到信仰影响自己的判断力,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明京师皇宫之中。
这时候的朱祁镇十分高兴,而高兴的原因是因为一件事。
原来,就在这几天,选妃之事已经告一段落了,尽管选取的几人没有一个是他最喜欢的,但是还是有一个让他心怡的,这个女人年纪比他还小一岁,但是却长的十分不凡,甚至可以说让人迷恋。
他喜欢的不行,每天都是和她呆在一起,就连国事都差点误了。
好在,朱祁镇毕竟是一个好皇帝,他虽然迷恋,可经过于谦等人的劝说,还是恢复了原来的作息规律。
只是有一点,让大臣们十分担忧。
那便是册封那个名唤兰儿的女人为贵妃甚至是皇后之事。
按理说这事乃是皇帝家事,他们不应该管,但是因为这个名叫兰儿的人身份比较特殊,所以不得不谈个让人产生怀疑,而且这个兰儿心计很不一般,这让大臣们更加担忧了。
的确,作为罪臣之女,按理说是不应该被选而为妃的,可是事情偏偏就这么凑巧,机缘巧合下,她就成为了妃子。
而且还受到了陛下的喜爱,这是大臣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当然,这也就算了
如果这个女人省心一点,大臣们也不好说什么,可是自从她进宫之后,其他女人就备受冷落。
也就是说,皇帝只喜爱她一人,这就导致其他女人,皇帝碰都不碰,最终导致大臣们担心子嗣问题会不会受到影响。
皇帝子嗣事关社稷,这绝对不是家事,所以大臣们觉得必须管
。
第六百七十一章:魏国公!
作为大明的臣子,家事与国事,两者之间其实是存在必然联系的,就如这皇帝选妃以及太子人选,乃至是后宫妃子都是臣子们关注的重点。
如今,当今陛下过分宠爱兰妃,这是大臣们所担忧的,虽然大明的外戚没有东汉那般强大,但要是妃子倍受宠爱,那么其妃子的娘家人,自然也会受到照顾,而且后宫干政可是大忌,大臣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当今陛下宠爱某位妃子,这是他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以于谦等人纷纷上书,希望当今陛下能够克制。
可是这次,他们的想法非但没有被采纳,还惹怒了朱祁镇,因为在朱祁镇看来,这是他的家事,大臣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干涉。
所以朱祁镇下旨斥责了他们一通,并且还警告诸位大臣,不要再干涉他的家事了,尤其是与兰妃有关事宜。
这下,所有大臣彻底愤怒了,他们原本以为朱祁镇这位大明皇帝是英明神武,是大明的中兴之主的,现在倒好,为了一个女人,竟然如此不顾大臣们的反对,这种涉及国本的事情,让不少大臣都觉得必须继续上书,唯独于谦微微摇头,不再干涉此事了。
因为他了解当今陛下的性格,那就是倔强,认准的事情,即使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所以即使上书也没有用,还不如想点其他办法来制止后宫干政的事情发生。
他觉得,宠爱某位妃子也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只要当今陛下不是为了女人而放弃江山社稷,不让后宫干涉朝政便足以。
事实上,于谦也是没有办法,他主持的内阁有着许多事情要处理,他实在没有什么心思来管这事了。
可是今年开恩科的高中的那些进士可不这么想,他们都是年轻气盛的年轻人,所以对于此事,都十分欠考虑,觉得自己必须继续上书,务求能够让当今陛下采纳自己的意见。
可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是一些什么,相比那些重臣,他们还不够这个资格。
所以自然被朱祁镇三令五申斥责,甚至是降职,这才刹住了这股“上书风”
到此时,这些激进的年轻大臣才明白,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相比大明朝臣与皇帝的冲突,此时的大明江南地区,也是风起云涌。
自从朱祁镇派了人来查抄贪腐之事后,一脸抓捕了不少官员,虽然有不少人差点造反,但是在神机营的强势威慑力下,他们也不敢乱动,最终乖乖认罪伏法。
只不过,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当那位福建水师总兵远走倭国之后,他便在倭国混得风起水涌,此时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倭国了。
而且他更是杀得倭国血流成河,初步估计,至少有数百万人因为他的征战而死在了这场大战当中。
对此,李江一直只是让人继续关注,并未去阻止。
倭国的人口实在太多了,如果不消耗一大半,即使占领了,也很难长久。
而且,如果让华夏的人占据,就算将来成了气候,李江也不会后悔。
再说此时的大明江南,镇江。
作为大明对外的几个港口之一,又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之一,这里的水路一直都是极为发达的。
这还不是最为重要的,原本的几次下西洋,其实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只不过,因为长乐港与其他几个地方也是下西洋的发源地,这里也并不是那般出名。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江南地区的贪腐官员被一一清理,镇江这个地方便出现了很大变化。
最大的变化,便是整个江南地区的水师,都被调到了这里,而且不少商船也被征调到了这里。
至于为何会如此
原因非常简单,那便是朱祁镇这个皇帝下了圣旨,他说要在镇江这个地方驻扎重兵。
目的说是为了镇住江南暗地里的那些阴暗势力,但许多明白人都知道,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现在,大明几乎所有上层人员都知道,这位小皇帝自登基以来,都是非常不安分的,从树立威望,到亲政,最后甚至是大肆贬斥朝中大臣,提拔年轻官员,开恩科,组建人员众多的内阁,这些可以看出,他对大明祖制改革的决心。
由此可见,朱祁镇是铁了心要把祖宗法不妥的地方统统改掉,并且将权力全都集中到他自己手中,不管是朝政大权,军权,还是地方权力,甚至是南京的另外一个朝廷。
没错
作为太祖时期的都城,应天府南京城可是大明另外一个都城所在,相比北方的京师城,应天府城,也就是南京城也有着一处皇宫,还有着一整套朝廷班子。
也就是说大明有着两套朝政系统,有着两大帮官员
虽然此时应天府朝廷的官员基本上都不管事,但是从法理上来说,应天府这套朝臣班子确实有着一定权力,而这种权力对于江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