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古风飞
“哎!”看着长剑,他深深叹了口气。
这柄剑跟了他二十年,作为一介文官,他之所以一直带着一柄剑,并不是为了护身,而是因为自小他就有一个带兵打仗的梦想,他希望自己能够以文官的身份带兵出征。
然而这个梦想随着他辗转各地做文官,一直没有实现,到了如今,他已经老了,就快要辞官了,这柄剑也没有砍杀过一个敌人,甚至连剑刃都没有开锋!
回想起自己这一生,他觉得很失败!为了屈服,他不止一次告诫自己,自己只是为了生存,自己只是为了在官场上混下去,自己为了升官,能够为民当家做主。
可如今,他接替了前任布政使才不过三个月,却遇上了这档子事,这让他不得不辞官归乡。
说的好听点是辞官,但其实这就是在逃避,为了避免惹麻烦上身,他再次屈服了,没有去迎面面对,而是选择逃避,不得不说,这是失败!一次彻底的失败!
而他这一生,也注定是失败!
想到这,张经再次深深叹了口气。
第二日,幕僚看着上吊的张经与遗书,眼泪一下子全涌了出来,他不敢怠慢,直接将此事上报了,而他也在不久之后便辞世了。
大明京师,皇宫当中。
朱祁镇脸色惨白,不停咳嗽着。
一旁的宦官不停的给朱祁镇按摩着,朱祁镇这才好了些许。
然而当他拿起一份奏折查看时,他脸色铁青,气得浑身发抖,直接将手中的奏折扔到了地上,大骂道“混帐!混帐!难道做朕的臣子就真的如此不愿吗”
原来,朱祁镇收到的奏折,正是刚接任福建布政使的张经自尽的消息。
奏折当中虽然没有明言,可朱祁镇非常清楚其中原因,因为这是这个月他收到的第五份地方官员自尽的消息,有两人甚至还是地方主官,甚至有如张经这等从三品官员。
要知道这可是三品官员呀!整个大明有多少,现在居然死了一个,而且还是自尽的,自尽的理由也相当可笑。
当然,这是在朱祁镇看来的!
毕竟在他看来,做大明的臣子,就必须要对自己效忠,可是这些臣子居然为了逃避,居然选择自尽,这简直就是对不起他们读书人的身份。
“着人去通知于阁老过来!”
“是!陛下!”
生气之后的朱祁镇,再发泄过后,不得不召集内阁的于谦过来商议此事。
如此下去,他也怕出事,所以他不得不召集于谦来了。
汉华王国东阳城。
李江正在听取着徐云清的汇报。
“你的意思说,你认为大明福建可能会再次出现变乱,甚至比徐琰那次兵乱还要波及范围广”李江看着徐云清,有些不信道。
虽然朱祁镇的种种举措,李江都看在眼中,但无论如何,他所治下的大明,应该不至于出现这样的变乱猜对。
可徐云清报告的这个情况又不像是假的,如果有大量人员外出逃亡,这就说明当地百姓活不下去了,而百姓活不下去,就意味着动乱。
所以徐云清推测的还真有些道理,只不过李江还是有些不信,但必要的准备还是需要做的,一旦福建发生动乱,势必会造成许多流民,而这自然是汉华王国的机会,一个获得更多移民的机会。
其实,李江也承认,如果真如朱祁镇这样改革下去,各地的动乱肯定会发生的,而且应该还会不少,毕竟当地的士绅不会束手就擒,虽然不至于明面上造反,但是煽动各种势力还是有可能的。
就比如隐藏在暗地里的白莲教,就是最危险的一群人,这群人一直是以造反为目标,虽然朱祁镇以大军强势镇压他们,可是他们始终都有火种保留下来,一旦找到机会,就会死飞复燃。
这不,就当李江猜测时,随着福建布政使自尽,官场上出现混乱,各府各县也暗流涌动,几天之后,一场巨大的动乱开始了。
据说,有一群渔民带着武器冲进了县衙,斩杀了县令与众多官吏,而后又有不少人来投,甚至还有一些白莲教徒明地理支持,最终占据了县城招兵买马,很快就发展到了近万人,他们似乎准备了许久,不仅甲胄齐全,还装备了火器、火炮,开始攻打周边县城。
短短一个月之内,周边的县城就陷落了十几个,而且就连福建重镇泉州也被占领了。
要知道这个可是一个靠海的重要港口,如果得到外来势力的支持,这场动乱就会迅速再扩大。
因此,新上任的福建布政使、都指挥使、、按察使三位从三品高官,立即开始会聚到福州府衙当中,开始调兵遣将,准备镇压。
与此同时,上奏给朝廷的军情也以八百里加进,迅速送到了京师。
朱祁镇得到消息之后,福建南部已经彻底陷落了,三个府,二十多个县已经被叛军占领。
这次叛军组成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渔民,而幕后之人却是白莲教徒。
可以说,这次本就是白莲教徒精心密谋的一次动乱。
很显然,他们成功了!
对于这些,他们的对手,大明朝廷,却还不知道,不得不说,这群白莲教徒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已经吸收了多次教训,再加上一些白莲教徒开始做起了海贸生意,获得了大量财富,也因此买来了各种火器、冷兵器,准备了近五年,才有了这次动乱。
大明朝廷不清楚,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不清楚,比如汉华王国,作为兰芳社重点监察的对象,其实白莲教混在海商当中,这点李江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们在汉华王国没有生存之地,所以李江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如今,他们利用这次机会,一举攻占福建南部,这消息传到李江耳中时,李江也显得极为震惊。
“这些家伙!还真是造反专业户!看来,必须重新在汉华王国搜捕一下这些家伙了!”
(ps新书重生1997黄金时代求支持!)
。
第六百九十六章:张辅逝去!
就当李江念叨这些造反专业户时,此时的大明朝廷对此却是分成了两派。
一派当然是以内阁为首,他们是朱祁镇的忠实维护者,他们觉得必须派遣大军即刻进行围剿,尽最大努力将其一举击溃,甚至是歼灭。
而另外一波人则认为,应该分而化之,对于一般的渔民,应该特殊看待,不应该一刀切。
按理说,朝堂都已经被朱祁镇给彻底掌控了,不应该出现另外一种声音。
可事实上,连朱祁镇都没有想到,虽然朝廷已经是以内阁为首在运转整个朝廷了,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有内阁来处理,原来的一些职能部门还是存在的。
而且这些职能部门的官员都是从各地调任上来的,而且都是朱祁镇认为可以争取的对象,是可以依仗的。
而事实上,也正如朱祁镇所预料的那般,这些人忠诚于他,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很少有反对的声音。
然而,他们却与内阁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有心人认为内阁权力太大了,必须取缔或者加以限制。
而这次,他们也并不是反对内阁,而只是单纯觉得这样一刀切,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这些人都来自于地方,多多少少对地方的一些事物十分了解,与内阁的这些官员相比,显然在考虑问题上,要成熟许多,他们深知一刀切的后果所在,所以他们提出了与内阁不一样的意见。
朝会上,朱祁镇看着两拨人吵来吵去,也十分头疼。
但是两拨人倒是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对于这次的动乱,必须尽快镇压下去,以免局势再次扩大。
所以朱祁镇最终还是决定,先采纳另外一波人的意见再说。
只是就当这时候,朱祁镇还未下决定,大家就为派遣多少大军南下而争执了起来。
派遣当地驻军卫所镇压,已经十分不现实了,何况南军本就没有什么精锐,所以必须派遣北军南下,可具体派遣多少,又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一部分认为一万精锐足以,而另外一波人认为至少两万,而且必须速战速决。
这群人认为,这群人背后有白莲教在煽风点火,甚至暗自操控,必须以雷霆手段镇压下去,否则后患无穷。
然而出动两万大军前往南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军费开支不说,最为重要的是气候适应问题,毕竟北军很少到南方作战的,就是因为气候不适应。
这么多人前往福建,万一出现疫病怎么办
两拨人争论不休,朱祁镇再次头疼起来,他考虑再三,最终还是采取了折中办法,派遣一万五千大军南下,而主帅,他选择了一位年轻的将领,这便是神机营主将陈翔。
此人乃是勋贵之后,而且还是皇亲国戚,本身能力也极为提出,否则也不可能在三十岁就担任了神机营主将。
而且此人还参加了好几次对北方草原民族的战争,作战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是擅长火器作战,这次主帅,也是朱祁镇精挑细选的结果。
…………
几日之后,大军开始南下,而与此同时,英国公府上。
重新恢复身份的张辅已经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了。
作为三朝元老,张辅这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
然而到了朱祁镇掌握朝政,他逐渐开始边缘化。
虽然没能如历史上那般,战死在草原,但因为他不得不避嫌,主动退出,所以其地位迅速下降。
到了如今,他虽然被恢复了爵位,电脑已经只剩下一个空头爵位了,在军中虽然仍旧有着巨大威望,但是相比朱祁镇,他还是差了许多。
何况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没得救了!
而在这临死之前,其实他最想见的还是自己的那个不怎么艏待见的私生女。
或许是因为人死如灯灭吧,到了临死之际,他有些后悔了。
可现在自己那个女儿远在海外,就算是通知到,也已经来不及了,他感觉自己就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
第二日,一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师,就连皇宫当中的朱祁镇听完之后,也懵了!
“事情可否属实怎么一下子就没了”朱祁镇询问一旁的王振道。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已经派人确认过了!”王振也知道张辅的威望,自然不敢怠慢,听到消息之后,就迅速派人去确认过了。
“唉……按照国公之待遇下葬吧!”
朱祁镇叹了口气,说完这话,他又觉得有些不妥,连忙继续说道“追赠英王爵位!”
“是!陛下!”王振一听,也是一愣,死后竟然封王了,这可是开国功臣的待遇呀,就比如常山王、还有一些太祖时期的功臣,有不少死后都封王了。
可见,在朱祁镇心目之中,不管是他登基,还是亲政,还是之后的几次大战,张辅还是有大功于他的,所以死后封王一点也不为过。
而且,最后,朱祁镇还补充说道“让其长子继任英国公之位吧!”
这样的待遇是空前的,一般只有开国功臣才会不降爵位让后人继承,甚至有些开国功臣的爵位都降低了。
而张辅居然得到了陛下旨意,不降爵让子嗣继承爵位,可见朱祁镇对于张辅的心态是十分复杂的。
一方面,他十分忌惮张辅在军中的地位,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张辅的功劳,所以死后,他还是追封其为王,后人应有的特殊待遇。
当然,这样做,他也是考虑到汉华王国那位“国母”。
毕竟张娟是张辅的私生女,若是待遇低了,万一汉华王国拿此事做文章,大明也十分头疼。
再说,这也没什么,既然人都死了,其本身威望于地位也已经不存在了,朱祁镇也去了一个威胁,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只是,对于张辅去世的消息,如今还未传到汉华王国东阳城。
毕竟此前兰芳社已经没有这么多潜伏人员在京师了,即使得到了消息,也需要时间再传过去!
。
第六百九十七章:宁王?
随着张辅逝世,似乎一个时代即将终结一般,很快勋贵当中,不少年龄比较老的勋贵也开始逝世,甚至一个月,就有三位去世,其中爵位最低的都是伯爵。
得到消息的朱祁镇不禁叹了口气,如今的勋贵可不是以前的勋贵了。
相比之下,如今的勋贵就只是一群勋贵,地位与威望是有的,但权力已经被削弱到了极点,早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大权紧握了。
所以这几年内,朱祁镇也返放宽了对待勋贵的一些措施。
如今不少老牌勋贵相继去世,新的勋贵早就没有了父辈们的威望,因此,勋贵阶层已经不足为虑了。
只是就连朱祁镇都没有意识到,随着他相继打压文臣,提拔武将,打压勋贵,另外两方势力逐渐开始崛起。
这其中之一便是宦官势力,以王振为首的宦官势力,看似只是朱祁镇手中的一把刀,但其实势力已经增大了许多,不管是宫内还是宫外,东厂力量已经很大了。
而武官,也得到了很高的地位,尤其是朱祁镇掌握军权之后,特别依仗武将,尤其是边境的武将。
如此局势,倒是有些像大唐天宝年间的唐玄宗时期了。
………………
几大勋贵去世之后,其家族也开始分崩离析了,而朱祁镇除了下旨让家族当中长子继承爵位之后,便不管了。
而正是因为这份旨意,导致不少勋贵都极为寒心,可是现在他们已经不掌权了,所以也毫无办法。
倒是一些有能力的勋贵,他们已经看开了,不少人都决定参军去边境担任武将。
二此时武将阶层地位是很高的,与明末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甚至比起明太祖时期来,都还要高,这其实时非常危险的。
可是如今的朱祁镇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