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是。”黄炳成抬头,脸上全是鼻涕口水,他嚎哭道:“罪人是汉儿,是汉儿啊!罪人一直心怀大宋,只是想在辽军这边做内应……燕国公,罪人是汉儿呐!”
沈安笑了笑,“汉儿?”
“是,罪人家中原先是幽州的官员,后来被石敬瑭卖了……”
丑态百出!
沈安摇摇头,“带在军中,让他去劝降。”
种谔皱眉道:“这等人……不是说黄炳成是儒将吗?怎地这般不要脸?”
“大势之下,他不敢螳臂当车。”沈安说道:“大宋强大了,这便是大势,有几个逆势而为的?”
“某是黄炳成,都降了吧,别为耶律洪基卖命了,那是个暴君!”
“都出来!某是黄炳成啊!”
大同城中,黄炳成在呼喊着,渐渐的,许多辽军丢弃了兵器走了出来。
“万胜!”
当最后一个点被清理之后,欢呼声直冲云霄。
“攻无不克啊!”
监军们在欢呼。
“大宋国势煌煌,无可阻挡!”
汪群兴奋的脸都红了。
谁都没想过对西京道的攻伐会那么轻松,就像是一个破房子,被推一下就倒了。
沈安吩咐道:“留下人手驻扎,要提防上京道的辽军,其余的,跟随某去幽州,参加决战!”
“决战!”种谔的眼中全是欢喜。
……
“万岁!万岁!万岁!”
幽州城中,欢呼声震耳欲聋。
赵曙被簇拥着进城了。
两侧的百姓在疯狂的欢呼着。
“这些百姓上次还有些警惕,可此时看来,却和汴梁的百姓一般无二,朕很欢喜。”
赵曙看着那些狂热的百姓,心情极为愉悦。
“陛下,这便是大势啊!”富弼看了文彦博一眼,说道:“新政不断让大宋强盛,此消彼长,辽人就越发的衰弱了,趋利避害谁都懂,这些百姓自然就会心向大宋。”
文彦博淡淡的道:“本来就是我大宋的百姓,只是被辽人压制了百年罢了。”
这话假,但却让人心情愉悦。
“万岁!”
看到一个老人在欢呼,赵曙颔首道:“朕此刻只是在想着西京道的攻伐。耶律洪基已经得知了大宋北征的消息,他会倾国而来,沈安和汪群所部要尽快打下西京道,随后来会和,若是晚了,燕山路这边只能暂时采取守势。”
文彦博说道:“陛下无需担心,旁人臣觉得会慢,可沈安却不同,上次攻伐西北时,他堪称是侵略如火,快如闪电。”
赵曙点头,正在此时,就听后面有人在喊。
“大捷!大捷!”
“哦!大捷?”赵曙回头,就见入城的骑兵纷纷避开,有信使飞快而来。
“停下。”赵曙心中激动,“莫不是西京道?可这也太快了些吧?”
信使冲了过来,减速后近前,大声的道:“陛下,燕国公和汪殿帅联袂告捷,此战我军攻伐势如破竹,已然拿下了大同城,西京道全数收复!”
那些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就狂喜了起来。
“西京道被打下来了,哈哈哈哈!”
“打下了西京道,辽人就只剩下了中京道和东京道,要败了,他们要败了!”
“万岁!”
兴奋的情绪在不断蔓延,无数百姓涌出家门,一家子激动的在欢呼雀跃。
他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终结的希望,也看到了一个时代重新开始的曙光。
汉唐将会再现!
“万岁!”
无数双手在挥舞,气势如虹!
北宋大丈夫 第1886章 辽国的噩耗
幽州城中,赵曙刚安顿下来就开始研判战局。
信使在介绍此战的经过。
“第一战,国公令天武军出击,只是五千人,敌将萧定号称悍将,脾气火爆,于是就出击,想击溃天武军再回城。天武军下马列阵,萧定剩余的谨慎都丢了,令全军出击,随即被火枪打的措手不及,混乱不堪,国公率领大军赶到,顺势掩杀……”
“大同城的辽军弄了个内城,距离外城五十步……”
赵曙发现武将们都面色凝重,就问道:“这等不好攻打吗?”
都指挥使胡鑫说道:“陛下,我军攻上了外城的城头,随即就会被辽军弓箭以逸待劳的射杀,就算是顶住了,下去之后,五十步的地方,猬集无数将士,敌军随便扔块石头就能砸死人。”
使者说道:“是,可我军却是火枪兵率先登城,用齐射压制住了对手,随即弩手登城,覆盖了城头……敌军后续压根就没有抬头的机会,更遑论什么扔石头。”
“哈哈哈哈……”
大笑声显得格外的突兀,众人看去,却是曹佾。
“哈哈哈哈……呃!”曹佾得知好兄弟立下战功,不禁欢喜不已,被众人盯着后,就干笑了几声。
妈卖批!
你们为啥不高兴?
“哈哈哈哈!”
君臣这才放声大笑。
“好一个沈安!好一个沈安!”赵曙欢喜的道:“朕还担心,可他却把火器用的这般犀利,果然火器还得要他来指挥,好!”
“朕说了什么?”赵曙难掩得意之色,“朕可是说过沈安定然会很快横扫西京道?”
众人一怔,旋即就狂拍马屁。
“陛下明见万里!”
“陛下英明!”
“……”
只有曹佾在发愣。
这话是文彦博说的吧?
皇帝就能无耻吗?
看看吧,官家笑的这般得意,文彦博一脸‘官家英明’的便秘模样;富弼笑吟吟的,看似在幸灾乐祸……
“西京道一下,随即就是中京道,耶律洪基应当是准备好了。”赵曙看看地图,“出遵化,朕要和耶律洪基说说话。”
这话很是豪迈,文彦博问道:“官家,可要等沈安和汪群的大军前来?”
这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赵曙摇头,“耶律洪基已经出来了,辽人憋屈了数年,耶律洪基的威望已经跌落谷底,若是此次还是被动挨打,辽军的士气将会荡然无存。
所以他会主动出击,用以提振士气。若是我们不动,他就会打遵化,到时候我军反而被动。所以不如主动迎敌,以遵化为依托,可保护粮道。”
“陛下英明。”
这番分析很是让人信服,赵曙笑道:“这是一帮子武学的学生分析出来的道理。”
“竟然是他们?”文彦博有些难受。
武学的重建对于旧党而言就是一次挑衅,若是悄无声息的也就罢了,可武学重建后,那声势很是惊人,让人不爽之极。
不爽就不爽吧,这次出征,赵曙令曹佾带着一帮子学生随军,专司赞画。
这帮子学生整日就在看地图和消息,根据各方面的消息来分析敌军的动向,然后给出建议。
“陛下,臣怎么觉着这些学生比枢密院的那些官吏更管用呢?”
富弼亮刀子了!
上次文彦博等人想用他的女婿冯京来干掉他,算是兑子,后来这事儿没成,可梁子却结下了。
此次枢密院随行不少官吏,他们也有赞画的职责,但到目前为止,并未见到有出彩之处。
富弼的这一刀插的又快又恨,堪称是教主级别的。
文彦博含笑道:“术业有专攻,武学的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富弼笑道:“某听闻武学设立的课程很多,不管是赞画还是别的,都很是厉害。枢密院在文相的统领下很是了得,想来此次会大放异彩。”
这是明褒暗贬。
若是枢密院以后不成器,到时候富弼就会拿这番话来刺文彦博。
这是第二刀。
赵曙看了富弼一眼,觉得差不多了。
再插下去,文彦博浑身都是刀子,不大像话。
“出发吧。”
……
泽州。
庞大的骑兵队伍在行军。
耶律洪基就在中军,不断有消息传过来。
“陛下,宋皇已经到了析津府。”
“赵曙来了。”
耶律洪基看着苍老了不少,他眯眼看着一眼看不到边的大军,说道:“他想一战彻底击败大辽,重塑所谓的汉唐威严,可朕的三十万大军不会答应!朕不会答应!”
边上的北枢密使萧明银说道:“陛下,我大军出征的消息宋人应当也知晓了,臣以为宋人会出击。”
“赵曙不敢!”南枢密使耶律领冷笑道:“三十万大军,宋皇可敢直面?什么火器,在人海之前毫无用处!”
这一点耶律洪基是赞同的。
当人数无穷多时,什么武器都是枉然,直接用人海去淹没就是了。
“关键看西京道。”萧明银没和耶律领争执,说道:“西京道被宋人夹在了中间,此刻应当是被围攻了。”
“那是当然。”北院大王萧举说道:“否则宋皇不敢出击。”
南院大王陈进河说道:“西京道还在,宋皇若是敢出击,他们就能从背后给宋皇一击。”
这就是目前西京道存在的意义,牵制大宋的军队。
耶律洪基心中振奋,说道:“宋皇若是不敢出击,那咱们就直驱遵化,打下来,随后据此进攻。”
三十万大军出征,最好寻一个据点,不管是存放粮草也好,还是囤积兵力也行。
大军一路前行,下午开始宿营。
“要注意四周。”耶律洪基亲自巡营,四处查看情况。
“可有羊肉?”他在一个灶前询问。
做饭的军士揭开锅盖,里面是羊肉汤,香喷喷的。
“好!”为了这次出征,耶律洪基耗费了无数钱粮,准备的堪称是充分,还很奢侈的带上了许多羊。
羊群咩咩叫唤着,此刻草原上已经多了嫩草,它们一路啃食着。到了晚间,一部分变成了汤锅,一部分依旧活着。
耶律洪基的伙食自然不同,一大碗炖羊排。
细嫩的羊排带着一点膻味,对于许多人来说,羊肉没有膻味,那还叫做羊肉吗?
吃了晚饭,耶律洪基叫人来议事。
“宋皇领军大致定了,二十万不到。”
“宋军的精锐就那么多,再多的没用。”
“也不是无用,他们跟在后面,看似只是运送粮草,可一旦厮杀起来就会变成军队,陛下,要小心那些乡兵。”
耶律洪基点头,“朕知晓。不过此战要紧的是宋人的火器,他们的那个什么……火炮,无坚不摧,所以一旦发动进攻,就要果断,哪怕前方全是野狼,也得奋勇冲杀,告诉将士们,必须要拿出这等精神头来!”
“是!”
众人轰然应诺。
“西京道那边的消息来了没有?”
“陛下,还没有。”
耶律洪基点头,微微垂眸,眼下竟然出现了眼泡。
北枢密使萧明银说道:“陛下,您要注意身体才是。”
“朕的身体很好,无需你关心!”耶律洪基目光冰冷,就像是尖刺般的刺过去。
帝王的身体永远都是不可提的话题,大辽不是大宋,臣子以批龙鳞为荣,包拯更是用口水给帝王洗脸,一战成名。
在大辽你来喷个口水试试?
老耶保证会让你去给野狼洗个脸。
萧明银知道自己犯忌讳了,赶紧请罪。
南院大王陈进河是汉人,他拱手道:“陛下,消息里并未有沈安。”
耶律洪基的眉心跳了一下,劈手扔出了手中的茶杯。
呯!
陈进河脸上中招,被烫的龇牙咧嘴的,却不敢叫唤。
耶律洪基阴冷的道:“怎么?你怕他了?害怕和他对阵了?”
每次提及沈安的名字,耶律洪基就会怒不可遏,这次更是压不住火气,都动手了。
陈进河跪下道:“臣……不敢,若是可以,臣愿意去冲阵,杀了沈安。”
耶律洪基淡淡的道:“你若是能杀了他,那朕便让你理朝政又如何?”
这是许诺,谁干掉了沈安,那谁就是大辽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边上的萧举冷笑道:“他若是能杀了沈安,臣就能杀了赵曙!”
耶律洪基摆摆手,等群臣走了之后,就沉声问道:“那一对母子如何?”
他的身后悄无声息的出现一个黑影,“娘娘在宫中依旧是读书弹琴,太子有些畏惧。”
“知道了。”耶律洪基起身去歇息。
床自然是没有的,但下面垫几层皮子也很暖和。
他躺在上面,身上盖着走私来的大宋的棉被,想着的却是中京城。
在那里,他留下了足够的手段,若是太子和皇后敢谋逆……
“那就弄死他们!”
帝王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六亲不认,眼中只有权力。
他渐渐沉睡。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耶律洪基睁开眼睛,悄然拔出长刀,然后起身走到了帐篷的帘布后面。
“陛下,西京道的消息!”
耶律洪基松了一口气,说道:“进来!”
外面先进来的是宦官,他点了蜡烛,然后退在一旁。
一个信使进来,跪下就落泪。
耶律洪基心中一冷。
“陛下,西京道……丢了!”
……
晚安。
北宋大丈夫 第1887章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啊
夜晚的草原上,虫鸣细微。
帐篷内的喘息声渐渐小了下去。
使者不敢抬头,就听着那喘息声渐渐小了,但也近了。
耶律洪基提着长刀,茫然问道:“为何丢了?为何丢了?”
使者抬头,说道:“陛下,萧定出战溃败,随后沈安攻城,一鼓而下啊!”
“一鼓而下?”耶律洪基听到了沈安的名字,只觉得浑身在颤栗,那种焦躁让他想嘶吼,想杀人。
“为何一鼓而下?萧定是悍将,他是悍将!”
“陛下,应当是宋军用了那等细小的火器,其它的也不知,只知道宋军随后就往大同来了,压根就没有停留,可见是一鼓而下。”
“萧定该死!”耶律洪基骂道:“那个蠢货,只是吹嘘厉害,厮杀却是个蠢货!难怪当年会有那么多人说他无用!那大同呢?朕拨了许多钱粮弄了内城,难道无用?”
使者含泪道:“陛下,宋军的火器真是厉害啊!他们说宋军有一种细小的火器,却很是厉害,一排排的……”
“这是借口,都是借口!”
耶律洪基的眼睛都红了,只觉得一股子郁气在胸中回荡,却找不到发泄的地方。
他想到了石头记,想到了那个女人无声的鄙夷。
“借口!”
长刀挥动,边上站着的内侍人头落地,脸上兀自没有表情。他大概压根就想不到自己会被杀。
脖颈上的血冲了出来,帐篷内腥臭熏天。
众人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耶律洪基在喘息,此刻那股子焦躁都发泄出去了,但他却感到有些空虚。
“准备吧。”他收了长刀,再弄下去,臣子们就要人人自危了,到时候说不得会联手弄死他。
这便是大辽。
帐篷内血腥味太重,没法住,耶律洪基就出来溜达,身边是南北枢密使。
“大辽说是学了中原的许多东西,朕以为骄傲,可时至今日,朕才知晓,咱们只是学了个皮毛。”耶律洪基的声音听着很是轻松。
很诡异的轻松。
“咱们学了诗词文章,学了那些典籍,也学了那些文人的臭毛病。可骨子里的东西却没学会。”
耶律洪基苦笑着。
萧明银不解的问道:“咱们还有没学会的东西吗?”
“很多。”今夜的耶律洪基特别的轻松,让人觉得是不是每天给他杀个人祭天才好。
“宋人的许多东西我们只是学了个形,他们的那些最要紧的,别人都学不会,譬如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咱们都知道这话,可大辽危机如此,大部分人却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陛下,宋人也是如此吧。”萧明银觉得这话太过了些,“宋人当年输了,内部也是争斗不休。前阵子他们更是闹起了党争。”
“可有韩琦,有曾公亮,有富弼,有包拯,还有……沈安。”左右枢密使都是他的心腹,所以耶律洪基也能说些心里话,“哪怕宋人内部矛盾不少,可依旧有这些人在为了宋人在挣扎努力。”
“不管是匈奴还是突厥人,为何被汉儿击败后就一蹶不振了?”深夜有些冷,但耶律洪基觉得自己的思路很是清晰,清醒的不行。
“而汉儿却不同,你去看看汉唐,前汉覆灭,晋来了,那时候的汉儿就是军粮,两脚羊,该彻底灭了吧?没有,他们又再度爬了起来。”
耶律洪基踩着草地,觉得寒意从脚底升起,不禁打个哆嗦,“你看看前唐,灭了吧?大辽接着统治了世间,可……可如今宋人却再度站起来了。朕觉着,他们就算是被大辽彻底打倒了,也能再次站起来,为何?因为那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那些卧薪尝胆,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废寝忘食……这些话就根植于他们的骨血里,会不时冒出来。而我们却不同,只学了个样子,没人记住这些。”
“他们还有许多好东西啊!”耶律洪基叹道:“韩信胯下之辱,这是在告诉他们,暂时的失败不要紧,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终有一日能再度站起来。”
“这些才是汉儿骨子里的东西。”
耶律洪基的话带着不祥之意。
“陛下,咱们祖宗传下来的是骑射啊!”耶律领觉得这是个好趋势,“臣早就不满朝中那些人都跟着宋人学,臣以为该学的是骑射!”
耶律洪基回身看了他一眼,微微摇头,“你不懂。”
这是国家层面的思索,耶律领看不到,也想不到。
“汉人……”
耶律洪基低声叹息着。
第二天,大军再度出发。
“封锁消息。”耶律洪基选择了封锁消息,以免将士们得知西京道丢失的消息后丧失士气。
斥候不断传来消息。
“陛下,宋军往遵化来了。”
“哈哈哈!”耶律洪基爽朗的笑了起来,“赵曙来的正好。”
“陛下,臣愿为前锋。”
有人请战,耶律洪基摇头道:“数十万人的大战,要什么前锋,碾压过去就是了。”
“派出游骑,逗逗宋人。”这时候游骑也只是用来打击对方士气的工具。
双方不断在接近之中,游骑在厮杀,弓箭对弩箭,辽军吃了大亏。
“他们的神威弩……咱们还是没法拿到。”耶律洪基得了消息后很是遗憾。
“陛下,宋军的游骑增多了。”
这个消息让耶律洪基兴奋了起来,“要开始了,令各部准备。”
“多派游骑斥候。”
“左右两翼游骑要谨慎些,不可漏过敌军。”
“诸军整顿兵器。”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后,宋军开始准备。
赵曙就在中军,身边是文彦博和富弼,以及一群将领。
“陛下,燕国公和汪殿帅领军还有百余里。”
这是最新的消息。
赵曙点头,“三日吧。如此也好。”
众人不解,文彦博说道:“咱们先和辽军厮杀一番,等他们来了,那就是援军。”
“辽军号称五十万,臣估摸着该有二三十万。”富弼在琢磨着耶律洪基。
“斥候在不断打探消息,不过辽军浩大,没法算清楚。”
数十万人马,斥候要想数清楚,就得绕着跑,可这样的行径就是送死。
所以大宋这边只是凭着辽军号称五十万大军的消息来判断。
“陛下,武学那边说是有消息。”
“让他们来。”
这里是遵化城,赵曙就在地图前。
一个学生走了进来,行礼后说道:“陛下,我等这几日研判了辽军的规模,判定辽军该有三十万上下。”
文彦博问道:“为何这般推断?”
枢密院的这几日和武学学生在较劲,双方拿着各方送来的消息分析判断,然后送到赵曙这里。
学生说道:“从辽军的粮草运送来看,他们每日从中京城输送的数目,足够四十万大军使用。”
“那为何不是四十万?”枢密院的判断是三十五万以上。
学生说道:“密谍说辽军在中京城有四十万大军,可若是出了三十五万,那么五万留守中京道少了。”
“为何少了?”文彦博看似平静的问道。
“上京道的阻卜人距离中京道还远,就算是他们要突袭,也得先把上京道的辽军给剿灭了再说。”这是一个武将的分析。
一个宰辅,一个武将,看似很强大,可学生却很镇定的道:“不只是上京道的事,耶律洪基此人好大喜功,气量却小,而且善于猜忌,我等把他这些年的言行举止琢磨了一番,归纳出了一些……”
尼玛!
这是啥意思?
群臣有些懵。
“这五年,耶律洪基处置臣子的数目一直在攀升,从中层到上层,一直在向上清洗,为何?臣等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宫中。耶律洪基已经把宫中的人手差不多都换了一遍,这是为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