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好事啊!
我枢密院扬威了!
宋庠心中得意,可随即就想到了当时的话。
“就翻看了一遍”
唐仁点点头,很是老实。
他觉得自己学不来沈安的那股正直的气息,所以就只能装老实。
宋庠的眼睛一亮,再问道:“就是那个……”
有鸿胪寺的人在,他就隐住了心算的名字。
曹仁抬头笑了,很谄媚,可却多了些东西。
自豪,以及自信。
“是。”
宋庠一下就惊住了。
当初说是让枢密院挑选人手学习心算,他觉得这事儿太漫长,起码得学个半年一年的,就丢给了杜子陵。
昨日唐仁只是牛刀小试,竟然这般厉害
宋庠激动了。
“你学了多久”
他记得好像才十多日。
这……
十多日就能培养出一个心算人才
这个发现顿时就像是核武器般的炸昏了宋庠。
每个衙门最头痛的就是计算、核算,大宋非常大,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让任何一项工作都变得非常的浩大。
而计算、核算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枢密院就是如此,拥有一大批专职计算、核算的小吏。
可即便是如此,人手依旧是不够用。
“下官学了十日。”
宋庠觉得自己现在得了痒痒病,却没东西能挠到那个地方,这句话就像是一个痒痒挠,一下就搔到了他的痒处。
“十日”
他很严厉的问道:“若有谎话,老夫这里可不饶人
。”
“是十日。”
唐仁很坚定的回答道。
宋庠呆住了,边上那个鸿胪寺的官员大抵也猜出了些什么,同样呆住了。
“老夫有事,你等自便。”
宋庠一溜烟就进了宫,等见到赵祯时,第一句话就是:“官家,那心算多教些人吧。”
当初推行心算时,枢密院和三司都有些不情不愿的,赵祯也憋着,就等着心算发威,然后这两家跑来求自己。
按照他自己的推算,这个时间应当得是一两个月,可这才过了多久
他心中大乐,面上却不显,“为何啊”
宋庠想起当时的态度,就有些尴尬:“……枢密院礼房主事唐仁昨日查出了鸿胪寺的错账,很快。”
赵祯依旧是淡淡的问道:“有多快”
朕也会不爽,不爽就会让你们难受。
宋庠老脸一红,“翻看着就一路算了下去,就像是看书。”
“哈哈哈哈!”
赵祯心中大快,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他当初被沈安憋屈了一次,现在都还回去了,只不过对象变成了宋庠。
宋庠只能是尴尬的站在那里,然后辩解道:“初二时沈安在文试上独身击溃辽人,臣当时震惊不已,可事后想来这门秘技定然要多年学习,所以……”
“所以你就觉着此事不着急你就觉着沈安的秘技有问题”
宋庠低头,这是认错的姿态。
赵祯乐够了,觉得近期的郁闷都消散了,才说道:“唐仁
第230章 无事献殷勤
好事不出门,但升官发财的消息却不算在内。
枢密院礼房主事唐仁发达了。
这厮学了沈安的心算之术,然后在审核鸿胪寺的账簿时大发神威,只是看了一眼就揪出了一个贪腐的家伙。
立功了啊!
据说官家笑的眼睛都没了,然后一迭声说要升官,然后就升官了。
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伴随着唐仁的泪水,京城里处处都是肠子悔青的痛苦煎熬。
那些听闻是沈安的车夫上课,然后就退出学习班的官吏们已经在吐血了。
那些没报名的官吏已经痛苦不堪,觉得丢失了一个升官的大好机会。
唐仁就在这些情绪中走进了沈家的大门。
“找谁”
姚链很正常的问道。
一种亲切感让唐仁不禁说道:“唐仁求见待诏。”
“等着。”
花花跑了过来,警惕的盯着唐仁。
初夏的风在院中席卷而过,让人感到凉爽,果果就随着凉爽跑了出来。
“花花……”
她见到陌生人,就歪着脑袋看着他,好奇的问道:“你是谁”
小小的女娃脸蛋红扑扑的,看着让人只能想到一个词。
——生机勃勃!
唐仁的心情渐渐开始激动,说道:“唐仁。”
“唐仁”
果果把花花召唤在自己的身边,然后得意的道:“是来求哥哥的吗”
若是成年人说出这句话来,那就是羞辱人。
可这话从果果的嘴里说出来,唐仁只感到了可爱。
他点点头,果果就带着花花往后院跑。
“哥哥……”
沈安出来了。
“你这是”
沈安笑眯眯的走过来。
“待诏……”
唐仁瞬间想起了自己从踏入官场到现在的日子,各种委屈一起奔涌而来。
若是无你,某哪有今日的机会啊!
“哎哎哎!”
沈安疾步上前,一把拽住了要下跪的唐仁,说道:“这是……惹祸了跪什么跪,有话就说。”
听着这亲切随意的话语,唐仁终究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沈安一脸黑线的看着他在哭。
“我说一个老爷们哭个啥”
等唐仁终于发泄完了自己的情绪,这才哽咽着说道:“待诏,刚来的消息,陛下亲口说了,让下官接任副承旨……”
“若非是待诏,下官哪会有今日,下官发誓,此后就是待诏的人……”
可是我只喜欢女人,不喜欢男人啊!
这货说的沈安都笑了:“这是好事啊!赶紧回家去,一家子弄顿好吃的庆贺一番。”
送走了感激零涕的唐仁,庄老实说道:“郎君,这是助力,不该推却。”
唐仁接任了副承旨,这就算是正式走上了宦途。他主动来表示感谢,沈安就该趁机把这人给收拢了。
“这时候去弄这些太早了。”
沈安现在根基不牢,弄这些过早。
而且他就算是不表态,唐仁也跑不了。
因为他的身上已经被打上了‘沈’字印记。
所以官场不能随便站队,站错了地方,再想回来就是二姓家奴。
那些说某位官员今日站队这个大佬,明日站队那位大佬,多半是吹牛笔的。
当年某位号称能在三只鸡蛋上跳舞的大佬后来不也是站不住了,最后被鸡蛋打的鼻青脸肿。
得其利,隐其行。
这是目前沈安要干的事。
所以他很得意。
直至包拯被弹劾的消息传来。
“那些人说包拯先是把张方平给弄了下去,然后又把宋祁给弄下去了,就是想担任三司使。”
赵仲鍼带来了最新的八卦,很是火热。
沈安觉得这事儿怕是有些误会吧。
“那个……张方平不是我先和他闹腾起来的吗”
是张方平先弹劾沈安,然后才被引爆了以权谋私的事儿。
怎么能说是包拯呢
赵仲鍼无奈的道:“包拯下手最恨,弹劾的最凶。而且他是御史中丞,御史台在这两起事情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肯定就是包拯的事。”
包拯当时骂张方平不要脸,算是比较激烈的。
“宋祁一案包拯也是冲在最前面,言辞最为激烈……”
沈安不知怎地就想起了包拯当时的话。
——老夫若是去了,你就经常去看看包绶。
宋家当时两兄弟都是宰辅,老包弹劾宋祁是冒着风险的。
一旦被反扑,说不定就卷铺盖被赶到某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去做官,以包拯的身体,怕是熬不了两年就得去了。
这事儿有些尴尬了啊!
“怕个屁!”
沈安觉得这种程度的弹劾撼动不了老包,所以就抛在脑后,然后和赵仲鍼说了些心算的事。
“翁翁说郡王府的都要学,还得考试,那些叔伯都哭笑不得。”
大把年纪了还要学习考试,而且还是和自己的子侄们一起,这尴尬的滋味……
沈安不想学习,真的,老包前阵子让他‘重新’学习儒家经典,书都买好了给他送来,一起送来的还有包拯自己的学习笔记,这玩意儿要是放在后世,少说得能换一套海景大别墅。
欧阳修也叫人送来了自己对一些教科书的批注,让沈安有空就好生学习。
拳拳之心啊!
沈安把书本一丢,然后就去梦里会周公。
就在他睡着的时候,宫中来了消息。
“郎君!官家令包公为三司使了。”
卧槽!
沈安的睡意全被打消了。
“官家这是啥意思讥讽包公怕是不能。”
那就是老包走运了
沈安有些得意。
老包做宰辅,好事啊!
可包拯却推拒了,很坚定的推拒了。
宫中的赵祯已经接到了不少奏疏,他对富弼说道:“此事有些蹊跷。”
富弼点点头:“陛下,要不包拯那边还是不动吧。”
这是一个稳妥的建议,避免矛盾扩大的建议。
可赵祯却摇头道:“本来朕并未想过让包拯接任,可他们既然提了,那朕还真觉得合适。”
宰辅们都傻眼了,合着本来不是想让包拯接任三司使的啊!
消息传出去能让那群弹劾的人吐血。
曾公亮觉得这个话题还是少说为妙,就出来说道:“陛下,国子监的人建言,说能否把心算之术在国子监里传授。”
富弼赞道:“国子监里面的学生们若是先学了心算,以后
第231章 大公无私的沈安
郭谦认真的在看着沈安。
“你年少,可却做了不少事,那些事有好有坏,可汴梁的年少一辈人中,无人能出你之右,堪称少年俊彦。”
沈安神色淡然,并未有丝毫得意或是动容。
这个少年并不轻浮!
郭谦叹息一声,觉得自己当初凭着传闻就拒绝了沈安,此事做的不大地道。
“你既然在陛下的身边为官,那应当知道大宋的三冗,而冗官导致的问题最多。”
官员多了,一件事被分解开来,你做这里,我做那里,相互扯皮,本来一个人就能弄好的事儿,最后一群人去弄,那效率能高吗
不能!
“那些增添官职的借口很拙劣,但人手不够是用的最多的,沈待诏,若是心算之术能进国子监,于国于民有大利,老夫……恳切拜谢。”
他再次躬身,并准备这次不行就下次再来。
“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