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两个嫔妃在一起交流着香露的使用心得,其中一个拿起小瓶子仔细看着。
别看了,再看也看不出个花来。
咦!你看看你来看看。
另一个嫔妃问道:看什么?
我怎么觉着这瓷瓶子厚了些呢
我看看哎!真的要厚实一些哎!这商户看来还挺实诚的,这是担心咱们不小心摔了瓶子,到时候可没地方补去
天空中一只大鸟飞过,呱呱的叫了两声。
老包的生日来了不少人,沈安拎着个十足真银的佛像去了。
人不少,老包忙的无法分身,沈安在堂下拱手就准备撤了。
大堂里坐了不少大佬,沈安都不认识,也不想认识。
那个沈安!
包拯今日六十大寿,那脸上看着也多了红光,精神倍好。
沈安闻声上前一步,躬身道:恭祝包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康健,心想事成。
大堂里的人瞟了他一眼,然后又各自开始闲聊。
这些人怎么和菜市场的大妈一个德性啊!
沈安心中鄙夷,包拯抚须笑道:怎么没带你妹妹来?老夫就喜欢看个小孩子,看着就觉着自己小了几岁。
可爱的果果总是受欢迎的,沈安拱手道:今日包公家中高朋满座,小子能到此已是幸事,怎敢扰了您的清静。
包拯知道沈安在此多有不自在,就说道:如此你且去,改日老夫再教导你。还有,身体康健还好,心想事成就难了。老夫如今就想有个儿子,只是老了,却是不能喽。
这老家伙
沈安笑道:定然能成。。
说完他也觉得不靠谱,就躬身告退,算是完成了祝寿的过程。
可他的身后却有些气氛尴尬。
希仁这是
有人就试探着问包拯为啥会对沈安青眼有加。
包拯笑道:这孩子是个争气的,一人背着妹妹从雄州到汴梁,沿途经历了多少凶险。如今他在汴梁也买了房,还雇佣了几个仆役照顾他们兄妹的日子,谁家的子弟这般能干的?老夫保证去官家那里保举一二。
众人一想也是,稍后有人来请赴宴,大家纷纷起身而去。
阿郎
沈安才走到大门处,就见一个老仆往大堂冲了过去。
而在后面,一个妇人抱着个襁褓跟了过来。
包拯听着声音不对,就冲了出来。
老仆跌跌撞撞的跑过来,老泪纵横的道:阿郎,你有后了!
包拯一怔,随即见大儿媳崔氏抱着个襁褓过来,就纳闷的道:谁家的孩子?
崔氏抱着襁褓福身道:阿舅,这是孙氏生的是您的孩子。
我
难道哥是预言家?
沈安回身站在大门内,看着包拯的身体在颤抖,就知道怕是真的。
然后他就默念着:让我发财吧!让我发财吧
包拯的身体摇摇晃晃的,老仆赶紧过去扶住他,欢喜的道:阿郎,是你的孩子!
包拯看向了崔氏。
崔氏含泪道:孙氏归家后才发现有孕,儿媳就去等她生出来之后抱在了房里,就等着今日给阿舅报喜。
包拯马上就一头栽倒下去,幸而被人抱住了,然后老仆奋力在他的人中那里一掐,这才悠悠醒了回来。
众人都呆呆的看着这一幕,不知道该说恭喜还是惊喜。
沈安也有些发呆,甚至是震惊了。
老包竟然这般老当益壮?
沈安不禁暗自佩服,然后悄然离去。
这寿宴大概是要变质了,变成庆贺包拯喜得贵子的聚会。
只是宫中的官家会不会觉得更憋屈
回到家中,果果正在描红,很乖。
哥!
沈安过去摸摸她的头顶,说道:果果好乖,中午咱们做好吃的。
好。
果果乐了,陈大娘都笑了。
奴见过许多人家的孩子,就没见过咱们家小娘子这般招人疼爱的。
果果昂首道:漂亮!
嗯,漂亮!
沈安找到了庄老实:再准备一份孩子的东西,稍后送到包公府上去。
庄老实不解的道:郎君,这是为何?
老包没孩子,这全汴梁的人都知道啊!这礼物送给谁去?
沈安也觉得不可思议,说道:包公的亲儿子。
啥?
包拯喜得贵子的消息震惊了汴梁城的同时,也让这个春天多了些暖意。
那些单身的男女都在等着媒婆出手,有钱没钱,找个婆娘回家暖被子也好啊!
沈安觉得应该没自己的事,可第二天就有媒婆来敲门。
沈郎君一表人才,家产丰厚,最近可是有不少小娘子看中你了!
媒婆没贴膏药,也没甩手绢,就像是隔壁的妇人,只是笑意盈盈。
沈安还在发蒙中,这个我才十四岁啊!
哎哟!
媒婆没甩手绢,可还是甩了甩手,表情夸张的道:沈郎君哦!咱大宋十六就能成婚,不过咱要先定下来,不然好女人可都被抢走了。
沈安最后叫人送了些礼物给媒婆,却婉拒了她说亲的事。
那个我这样的,喜欢的小娘子不少?
等媒婆走了之后,沈安有些不解,同时也有些暗喜的问道。
陈大娘哎哟了一声,说道:我的郎君哎!像您这般年少就能白手起家,挣下这么个大院子的少年,京城里还能有谁?
庄老实也笑道:郎君您长得英俊不凡,那些小娘子难免会动心。
沈安摸着自己的脸,觉得谈不上英俊不凡。
但是咱有京城的房产啊!
想起后世的京城一屋难求,沈安就浑身舒坦。
哥竟然是个钻石王老五?
第41章 雄州沈家
包拯竟然多了个儿子?
赵祯简直就是不敢相信。
陈忠珩早就得了消息,只是和皇后通气之后,觉得该瞒着皇帝一天,免得他一口气上不来
他仔细看着皇帝的神色,见没有恼怒,才敢承认:官家,包拯的小妾孙氏在被送回家前就有了身孕
这个老家伙,竟然六十岁了还能有儿子。
陈忠珩就担心皇帝会想这个,于是就偷窥了一眼。
包拯有后了,可喜可贺,来人。
官家。
外面进来了一个太监。
赵祯笑道:让皇后准备些东西送到包拯家去,算是我家的贺喜。
皇帝仁慈啊!
陈忠珩觉得大宋的官员真的有福气,等那孩子长大些后,肯定还会授官,这就是啥?
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赵祯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一言不发的去了后宫。
皇帝来了
皇帝没有皇子,谁生下皇子谁就是大佬。
想想吧,当今官家就是一个宫女生的。既然宫女能生,那咱们呢?
一时间赵祯就如同一片绿叶,被无数鲜花包围,第二天就称病罢朝了。
皇帝被宫中的女人榨成了渣渣,沈安却如同是**点钟的太阳,精神头贼好。
跑起来!
沈安在前,果果在后,花花在最前面。
两人都跑不过一条小狗,花花不时要回头等一等。
跑完步,沈安开始跟着姚链练武。
两把木刀在一攻一守,沈安的身量小,无法当头劈斩,所以看着气势不足。
我砍!
流星斩!
霹雳斩!
幻影旋风斩!
我的腰
沈安大汗淋漓的扶着墙在听着马屁。
郎君您一看就是练武奇才,小人这里有些家传的杀人招数,郎君您只管尽力学几年,保证就是万人敌
小人当年第一次练刀,只是您一半的力气,而且练了一炷香的功夫就累趴下了,郎君,您这就是天纵奇才啊!
姚链说的很是诚恳,于是沈安也觉得自己就是练武奇才,准备早晚刻苦练习。
洗漱完毕,沈安准备去找老包私下贺喜。
老包昨天说想见见果果,沈安自然会满足他的要求。
哥,包公很凶。
果果依然记得夜市的包公,从内院嘀咕到了前院。
不是我吹嘘,当年我五岁时就开始练刀,从天麻麻黑开始,一直到天大亮,这才能歇息
果果觉得哥哥的心情变了,变得很差。
沈安一路都板着脸,等到了开封府府衙后才好些。
有人说北宋的官员宵衣旰食,以前沈安信,但现在不信。
包拯坐在桌子后面,手中拿着一本书在看,完全没有当朝大佬的进取心。
而且竟然还是一本游记。
包拯把书放下后,沈安拿起看了一眼,觉得很有趣,就顺手收了起来。
包拯指指他说道:你就是个雁过拔毛的,果果可别学你哥哥。
老包看着精神忒好,一把抱起果果就舍不得放手。
人到了这个岁数还能有儿子,而且还是在准备断子绝孙的情况下生出了儿子,这感觉
反正沈安觉得老包没学范进中举后发狂真的算是镇定了。
包公老当益壮,喜得贵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沈安漫不经心的说着恭喜的话,包拯逗弄了果果一会儿,给了她一个拨浪鼓,然后让陈大娘带出去玩耍。
拨浪鼓自然是他在路上买的,准备下衙回家给才一岁的儿子玩耍。
可怜父母心啊!
沈安觉得老包可怜,可老包却乐在其中。
他瞥了沈安一眼,不屑的道:一看你就是有事想求人,说吧,扭扭捏捏的像什么样!
沈安尴尬的道:这不见到汴梁城中大些的宅子都有门匾,小子也想弄一个,只是这笔字不大能见人,就想着您那龙飞凤舞
好了。
老包喝了一口茶,然后气定神闲的道:你想写什么?比如说沈家还是汴梁沈家。
所谓的门匾,实则大多是夸耀自家,还有些自恋是世家传承的,甚至还会挂个堂号。
沈安说道:沈家倒是简洁,汴梁沈家却不对,还是雄州沈家吧。
包拯惊讶的看着他:你还是想为你爹爹挽回声誉?
沈安笑嘻嘻的道:不是挽回,而是平反
包拯定定的看着他,良久叹道:罢了,老夫给你写。
沈安变戏法般的弄出了一张纸,包拯没好气的道:你也就给自家弄脸面才上心吧。
沈安笑嘻嘻的伺候笔墨,老包凝神静气,刚写了雄州两字,沈安不禁赞道:好字,一字千金!
包拯写完了沈家两字,然后伸出手来。
干啥?
沈安拿起纸在吹着,觉得这四个字要好生保存,等以后子孙败家了可以拿去卖了换钱。
一字千金,四贯钱。
沈安看着这只有些老人斑的手,打个哈哈道:回头啊!回头我送上门来。
接着他就冲着外面喊道:果果。
哥!
沈安听到妹妹的声音就放心了,回身拱手道:多谢包公,小子下次请客喝酒。
这小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