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折克行往灶膛里塞了一根柴火,然后拍拍手道:“就和孩子犯错不认账一样吗”
“有区别吧。孩子犯错不认,更多的是怕大人责罚呵斥,而韩琦……谁能责罚他”
折克行没说话了,只是专心烧火。
沈安舀点汤尝了一下,麻辣味很足,但是猪大骨和蘑菇带来的鲜味却依旧在。
“完美!”
他觉得自己到哪都能养活妹妹,哪怕到了原始社会,他也能凭着做饭的本事,让那些原始人敬若神明。
“韩琦还是心虚了,不然不会晕倒。”
折克行突然冒出了一句话,让沈安不禁莞尔。
火光照亮了他的脸庞,看着格外的认真。
火锅架起来,公筷摆上去,然后配菜放在边上,随便取用。
折继祖觉得这个有些新奇,就兴致勃勃的看着他们折腾。
等吃了一片羊肉后,他被那股子麻辣的味道给冲的咳嗽不止。
沈安说给他弄一个清汤的,可折继祖却不肯,几次之后就适应了这股味道,吃的比谁都喜欢。
吃了个半饱后,折继祖就放下筷子,见沈安一边吃,一边还细心的照顾身边的妹妹,没有丝毫的不耐,就微微点头。
年轻人中有耐心的人不多,如折克行这种才是最常见的。
越是如此,就越显得沈安的与众不同。
他举起酒杯喝了一口,然后说道:“此次辽人杀光了西夏的使者,安北你以为西夏人会如何应对”
府州身处最前沿,西夏人和辽人一直把那里当做是眼中钉,只是多次出兵都没能拔除掉这个眼中钉。
这个眼中钉在一年四季之中,除去冬季之外,都是处于戒备状态,以防敌军突袭。
现在辽人和西夏在汴梁刀兵相见,他要根据判断来决定府州采取哪种戒备方式,甚至……
“大宋可能借机进攻西夏”
沈安摇摇头,觉得折继祖有些急躁了。
“西夏那边如今是没藏讹庞当权,他没有对李谅祚动手,这就是最大的错误,他会察觉到错误,然后惶然不安。”
沈安举杯向折继祖示意,然后抿了一点。
“所以他不敢吗”折继祖说道:“那么他不是枭雄。”
折克行最近跟着沈安读书不辍,闻言就说道:‘叔父,曹操也没称帝呢!’
沈安和折继祖都笑了,折继祖说道:“别想那些,没藏讹庞如何能与曹操相比。”
折克行有些失望的看着沈安。
沈安突然吸吸鼻子,然后在折克行做出反应之前把他的酒杯抢了过来。
“酒精!”
沈安面色大变,把酒精倒掉,然后毫不犹豫的抽了折克行一巴掌。
折继祖不解的看着他们,沈安解释道:“这是酒
第113章 文官们的牛皮
沈安喝多了,第二天起床后头痛的不行。
但他还是坚持着起来,然后去送折继祖回府州。
这年头的交通就这样,医疗条件也不好,所以出一趟远门很隆重,朋友亲戚都得相送。
为啥
因为就怕这一分别,再听到消息时却是永别。
所以当他赶到景龙门外时,见到十几人都聚集在一起,中间就是折继祖。
“诸位,府州再会!”
折继祖看到了沈安和折克行,他微微颔首,却不等他们,就带着麾下策马而去。
这是不想让他们成为众矢之的。
可事情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折克行还没注意,沈安却看到周围多了些人。
读书人。
“为何要为武人说话”
这些人缓缓逼近,神色冷漠。
“沈安北,你家也是世代官宦,为何要为武人说话。”
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单独走出来,目光锐利的盯住了沈安,说道:“吾辈不是嫉贤妒能,可你也读过书,传闻你的学业乃是上等,那么你难道不知道前唐武人作乱的危害”
另一人落后一些,他盯住了折克行,神色轻蔑的道:“若非太祖皇帝终结了乱世,武人依旧会是主宰,他们朝夕变化,犹如墙头之草,如何能信”
这些人的气势很足,甚至比昨天韩琦的气势都足。
边上看热闹的人不少,见状有人就唏嘘道:“这沈安也是读书人,只是跟着他那个爹爹学的亲近了武人,这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哦!”
有闲汉说道:“昨日他气晕了韩相公,这些读书人是来讨公道的。”
韩琦晕倒的事已经开始发酵了,在沈安昨天力压众文官的消息传出来之后,这才有了现在的质问和围堵。
沈安伸手拦住了折克行,然后说道:“都说武人不可信,那谁来统军”
他伸手指指当先的男子,问道:“你可会统军”
男子冷笑道:“我辈如何不会统军当年范公他们不就是统军了吗。”
沈安一听就乐了,合着这厮竟然是个棒槌。
于是他就淡淡的道:“下面的谁来领军那些军官谁来担任还有……文人统军,可胜了吗”
胜个毛线!
从太宗开始,大宋就经常被外敌吊打。至于文官领军,那都是方面的统帅,然后……
然后就没啥然后了。
到了后面皇帝也觉得文官统军真是有些扯淡,而且还坑爹,于是就祭出了太监这个法宝。
太监领军……竟然比文官还强些,这直接就撕破了文官们下马牧民,上马统军的牛皮。
众人一时语塞,那男子却森然道:“你无需转移话题,如今天下太平,大宋需要的是安稳。前唐流的血依旧腥臭刺鼻,乱世人如狗,千里无鸡鸣,那等日子还没过够吗”
沈安不知道这些人中有多少是抱着单纯的担忧和愤怒而来,他更不知道是谁把折继祖今早回去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身后的折克行已经开始蓄力了,一旦得了许可,今天这里将会被打断许多根骨头。
“你这是狡辩。”
沈安遗憾的放弃了武力攻击的计划,因为那会让他的处境很艰难。
但是这等程度的狡辩却难不住他,所以他很淡然的说道:“我说的是大宋,你说的是文武。大宋需要武人去守护江山,而文武却需要争出一个高下来。你只谈文武,这就是耍流氓。”
沈安见他们在发呆,就微微点头,然后带着折克行回去了。
一群读书人呆呆的站在那里,有人说道:“他这是胡说八道!”
“对,他心虚了,所以才急匆匆的走了。”
这话得到了不少赞同,一时间群情滔滔,都在讨伐着沈安的心虚。
就在这个群情滔滔中,一个声音突兀的掺和了进来。
“他也没说错啊!我们说要警惕武人,他说大宋需要武人来守护……他是站在庙堂上在说这话,错了吗”
一个矮小的男子皱眉在说话,边上的人都闪开了些,让他显得格外的孤独。
但他却丝毫未觉,就像是在殿试中回答题目一样的专注:“折家是忠良,忠良就不能折辱,不然谁会为了大宋效力”
他看着那些目光不善的同伴,叹
第114章 官家怕是有些弱……那个啥的症状
官家召了一队道士进宫,据说是要给未出生的皇子祈福。
里面不知道做的什么法事,反正赵祯为此辍朝一日。
这个……
包拯的弹章都准备好了,可最后还是撕成了碎片,然后叹息着说官家也不容易。
富弼等人都默默的处置着政事,破例没有去求见。
每一天必须要看到皇帝,这是宰辅们的信条。
今天他们却破例了。
等华原郡王府请了僧人进府的消息传来后,富弼冷笑道:“这是要作妖呢!”
韩琦还没恢复过来,显得有些没精打采的,闻言就说道:“这是想讨好官家吧。”
富弼沉吟了一下,说道:“且等老夫去看看。”
他找了个借口,一路到了宫中求见皇帝。
然后他被带着往右边去了。
皇城司就杵在那里,从外面看着就透着冷气,哪怕是大热天,可依旧感受不到一点热量。
前方一阵喧哗,富弼抬头看去,就看到一队道士在转圈。
法器作响,道人吟唱,香烟缥缈……
他微微摇头,觉得这不是好兆头。
沈安也觉得崇信佛道不是好兆头,至少帝王不能。
所以当他得知赵允让也找了几个道士进府时,就无奈的问道:“你翁翁这是要闹什么”
赵仲鍼很无所谓的道:“不知道,说是要为官家祈福,让那俩大肚婆都生皇子,只是吵的很,我爹爹那边的唢呐一加进来,那府里就没法待了。”
道士做法事的声响很严肃,可赵宗实那边的唢呐声却很喜庆,两者相加,那感觉真是难以言表啊!
他打了个哈欠,见折克行苦着脸在边上游走,不时把手中的书拿起来看一眼,就幸灾乐祸的道:“遵道,晚上还有饭吗”
按照沈安的规矩,背不出功课来,折克行的晚饭怕是危险了。
折克行瞪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小心被人说是弄邪法咒人。”
沈安正懒洋洋的靠在椅背上,闻言一下就弹了起来,然后一把抓起赵仲鍼就往外走。
折克行心中大喜,准备丢下书本跟着去,沈安没回身的说道:“你继续背书,回头考你,若是背的不熟,晚饭……你就喝水吧。”
沈安一溜烟就赶到了郡王府,一进去就看到几个道士在转圈。
“这叫做什么步来着,他们说很厉害。”
赵仲鍼说着就模仿了一下,结果脚下拌蒜,差点摔了一跤。
赵允让在边上坐着,手中还端着个茶杯,就像是个黑社会大佬般的。
“可是有事”
这里是空地,一队道士围着个案几转圈,看着有些神秘感。
沈安多看了几眼,说道:“郡王这是为何祈祷”
赵允让喝了一口茶水,惬意的道:“官家多年无子,我这里好歹也帮衬一把。”
说得好像祈福真的就能生儿子似的!
沈安腹诽着,然后说道:“这等事弄不好就是适得其反啊!”
赵允让本是在看着这些道人做法事,闻言眼中多了厉色,问道:“可是有人在说坏话吗”
沈安摇摇头,说道:“我说的是……若是生了皇女呢此刻的法事是什么”
要是两个都是生了皇女,不管你赵允让说的是如何的天花乱坠,旁人依旧会恶意的揣测,说没有生皇子多半是你今日做法事的结果。
赵允让的眼珠子一下就瞪住了,那两个大眼袋仿佛都在膨胀着。
沈安在他的注视下依旧很平静的说道:“世事难料,最好是顺其自然。”
赵祯为了这两个孩子修建了潜龙宫,还请了道人进宫做法事,可见期冀之浓。
在这个时候多一事真不如少一事。
赵允让不是笨蛋,只是觉得这一次肯定会有一个是皇子,所以才做了个姿态出来,表示自家绝对拥护新皇子。
“你说……”
他的脑子里在飞速盘算着这种可能,最后有些不敢相信的道:“这不可能吧。”
“谁知道呢!”
沈安真的不想到时候炮灰了赵允让,所以很认真的道:“小心……总是没大错。”
赵允让的眼中多了光彩,让沈安断定他还在做着子孙成为帝王的美梦。
果然,老赵身手矫健的从椅子上一跃而起,然后冲着那群道士说道:“滚蛋滚蛋!都赶紧滚蛋!”
那队道人正在严肃的绕圈,闻言竟然没有停顿一下,可见专心。
然后转圈的速度就降了下来,一个道人回身问道:“何事”
一群道人仙风道骨的站在那里,陡然让人觉得压力一增。
&n
第115章 泪水
?
“十三郎如何了”
沈安刚走,赵允让就问了问。
稍后老仆回来说道:“郎君很好,在听那个响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