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许多百姓都在外面等着,堪称是翘首以盼王师。
养鸭人指着前方时,那些百姓起身高喊,“杀呀!”
养鸭人不悦的看着那些人,然后得意的看着鸭群纹丝不动。
“这比最强悍的将士还要守军律,堪称是不动如山。”
官员们已经开始酝酿诗词来歌颂鸭大军的军纪,养鸭人喊道:“杀呀!”
说来奇怪,百姓呼喊鸭子们没反应,养鸭人喊一嗓子,顿时就沸腾了。
大军冲杀过去,百姓们都齐声欢呼起来。
“那人回去了。”
韩琦一边含笑看着大军厮杀,一边低声和沈安说话。
“仙源?”沈安满不在乎的问道。
“对。”韩琦笑道:“仙源此次也遇到了蝗灾……安北,不只是仙源,所以……别的地方怎么控制?”
“我们需要更多的鸭子!”沈安认真的道:“韩相,大宋需要来一次协同作战,而目标就是蝗虫。”
大宋立国百年,但从未有过这等协同配合过,所以韩琦一听就心动了。
“若是遭遇敌军入侵,这等协同就会有大作用。”韩琦的目光看到了这种能力的好处,“好,老夫这就上奏疏,快马送去汴梁。”
沈安回身,闻小种悄然而来,“郎君,那人出来后去寻了胡西呈,不欢而散,随后往仙源去了。”
“那等人……”沈安冷笑道:“瑕县的蝗灾最为严重,在这等时候,自然优先处置。至于仙源,那只能等下一批。”
……
赵曙在担心京东路的蝗灾。
“官家,吃点吧。”他昨夜就没吃饭,今日早饭也就是喝了半碗汤就说饱了。
高滔滔弄了点心来,可赵曙却只是摆手。
他在看着奏疏。
“京东路在汴梁的边上,一旦蝗虫席卷而来,汴梁也无法幸免。”赵曙疲惫的道:“这是劫难,就在大宋积蓄钱粮的关头,我只希望能尽快结束。京东路那边原先造反的就不少,只是零星,若是有了大灾,我就怕会席卷一路。到了那时,还奢谈什么北伐。”
高滔滔把碗放下,说道:“您放心,韩琦去了,沈安也去了,他们定然能镇压地方。”
“韩琦下手果断,沈安用兵神速,他们二人一起,就算是有什么变故我也不担心,唯一的担忧就是蝗虫,哎!”
赵曙把碗推开,“早些年的蝗灾,所过之处地里的庄稼荡然无存,百姓流离失所,如今大宋刚有了兴盛的模样,却又来了……让我心中难受!难受啊!”
他摆摆手,神色黯然。
这是犯病了。
一个蝗灾还无法动摇大宋的实力,可赵曙的病却最怕这种牵挂和担忧。
高滔滔叹息一声出去了。
没多久唢呐声再度回响在宫中。
高滔滔心中担忧,就让人去告诉了庆宁宫。
赵顼在看书。
常大娘在身边伺候,现在她的胆子大了些,也敢抬头看看。
“大王,圣人那边来人了。”
“让她来。”赵顼放下书,喝了一口茶水。
飞燕进来时,宽大的身体直接挡住了大半房门,让室内昏暗了一瞬。
“大王,官家心情不好呢!”
“为何?”
“为了蝗灾之事。”
赵顼点头,“知道了。”
稍后他让人把消息传到了政事堂,韩琦不在,曾公亮说道:“这是焦虑了,官家忧心灾民,哎!真是仁君呐!”
包拯看了他一眼,觉得老曾总是习惯性的在韩琦走后想表现一番,可往往事与愿违。
果然,曾公亮起身道:“谁与老夫进宫一趟?”
宰辅要结伴才能去见帝王,这是规矩。
包拯起身道:“老夫陪你去。”
二人顺利进宫,见到赵曙时,他正闭目养神,昭君在给他按摩头部。
见昭君满脸的横肉,曾公亮不禁为官家感到了些伤心。
人说帝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个有些吹,但赵曙就守着高滔滔一个人过日子,这日子也未免太清苦了些吧。
外面有点钱的人都会去弄个小妾什么的,再有点钱就能养歌姬了,歌姬歌姬,平时唱歌,闲时那个啥。
官家真可怜!
而站在另一边准备接力的是一身横肉的飞燕。
哎!
连包拯都为之叹息。
圣人真是……哎!竟然弄了这两个女人在这里伺候官家,这不是存心让官家闹心吗?
“何事?”
赵曙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这种从精神上散发出来的疲惫让人感同身受。
“官家,蝗灾之事,臣以为……”
“官家……”外面一声欢呼传来。
曾公亮已经在路上打好了腹稿,准备借此机会给自己加分。
可才将开口,外面就传来了陈忠珩的喊声。
这喊声听着全是欢喜,不,是惊喜。
而且脚步声一听就得劲。
赫赫有名的陈忠珩速度啊!
嗖的一下,陈忠珩就冲了进来。他突然止步,但冲势实在是太猛了些,于是人依旧在地面滑行。
咻……
飞燕早就想表现一番了,见状就冲了过去。
陈忠珩自信能控制住自己的冲势,能停在距离赵曙两步的地方,可飞燕的横空出世却是意外。
他极力想停住,可不管用啊!
于是他只能咬牙看着那庞大的身躯不断逼近……
呯!
陈忠珩觉得自己撞到了一堵墙,然后被弹飞了出去。
嘭!
陈忠珩倒下了。
赵曙看着这一幕,不禁哭笑不得。
飞燕弹飞了陈忠珩后,见他倒下就没动静,心中一紧,赶紧过去查看。
“陈都知?”
陈忠珩哎了一声,然后伸手道:“起不来了,起不来了。”
他只觉得浑身都散架了,飞燕单手拉着他,只是一提就把他提了起来。
这个场面实在是让人很无语啊!
陈忠珩平复了一下,说道:“官家,首战告捷,首战告捷啊!”
赵曙的老毛病犯了,这等时候最有用的药就是好消息。
“辽人偷袭?”
赵曙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然后眉间多了冷肃。
“不,是京东路。”
“是蝗灾?”赵曙只觉得紧绷的头皮松了些,微笑道:“韩琦和沈安果然不负朕望,好。”
“官家,这是奏疏。”
赵曙接过奏疏,刚开始还有些松散,突然就坐直了身体,眉间全是喜色。
“好!大军建功!”
曾公亮和包拯不知道什么大军,包拯是胆大的,就问道:“敢问官家,可是出动了禁军吗?”
朝中同意韩琦调动京东路禁军的批复才将出发,这是啥意思?
“是鸭大军,哈哈哈哈!”
赵曙笑道:“京东路的蝗灾越演越烈,韩琦情急想调动禁军,可却不及鸭子。沈安当初收了那些鸭子,连朕都在笑他儿戏,可那些鸭子到了京东路之后,横扫蝗虫啊!
看看,这是韩琦的奏报,那些鸭子如同大军一般,军律严明,顺着列阵一路吃过去。一只鸭子一日就能吃百来只蝗虫,沈安此次弄了三万余只鸭子过去,一日下来就是三百多万只蝗虫,若是让百姓扑打,一日能扑打多少?”
赵曙扬扬奏疏,愉悦的道:“韩琦说了,现在京东就缺鸭子,奏请朕下令去各处收购,让韩绛来,宰辅们,重臣们都来!”
“鸭子能灭蝗?”
曾公亮讶然道:“这个倒是出乎了臣的预料。当时沈安出手收购鸭子,臣还以为他是胡闹,谁曾想鸭子……竟然能如同大军般的绞杀蝗虫,让人惊叹。”
赵曙发自内心的呼出一口郁气,说道:“朕饿了。”
曾公亮和包拯相对一笑,然后说道:“臣请告退。”
赵曙说道:“他们马上就来了,你二人无需回避。”
飞燕见他肯吃东西,欢喜的出去,稍后竟然弄了一大碗汤饼回来。
赵曙一脸黑线。
曾公亮和包拯侧身过去。
这里马上就要开朝会,你竟然给官家弄汤饼……
这心得有多大啊!
赵曙板着脸道:“胡闹!”
呵呵!
陈忠珩很乐呵,甚至还有空想了一下自己的晏月。
某的晏月啊!明日某就出宫,给你带好吃的。
飞燕福身道:“官家,是圣人叮嘱他们做的。”
赵曙神色一僵,然后干咳一声,“知道了。”
帝王当朝吃汤饼,哪朝哪代有过?
大宋朝就有了。
群臣来时,就见到了一个精神抖擞的赵曙。
“沈安带去的三万余只鸭子,在京东路立下大功……”
随着赵曙的解说,重臣们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画面。
铺天盖地的蝗虫在肆虐,然后一眼看不到边的鸭子列阵,一声号令就冲杀上去。
毫无疑问,沈安立功了。
文彦博想起了吕诲最近的牢骚,说是最近新党越发的气焰嚣张了,该想个法子给他们一下。
他对此不置可否,看着吕诲他们准备了几把软刀子,其中就有针对沈安的。
可如今呢?
他看了吕诲一眼。
吕诲神色茫然。
韩琦和沈安在京东路初战告捷,他们此刻若是捅刀子,包拯就敢拎着笏板抽人。
吕诲下意识的看了包拯手中的笏板一眼,想起了当年被他一笏板抽晕过去的那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大宋朝中的十大武器之一:包拯的笏板,攻击力九,伤害九。
北宋大丈夫 第1687章 全鸭宴(为新盟主‘亂’贺,加更)
“三司能出多少钱?”
赵曙问道。
韩绛毫不犹豫的道:“陛下放心,能买多少鸭子,三司全数付账,绝不含糊!”
“好!”
赵曙就欣赏韩绛这种态度,“该节省时,能直面朕的呵斥而不动摇。该花钱时,哪怕咬牙也要四处筹措,韩卿……”
众人下意识的看向了最前面的那个位置。
韩琦不在。
“你很好。”赵曙很欣慰的道:“如此就去买,韩琦在奏疏里建言鼓励各处养鸭,朕准备行文各地,让当地官府鼓励百姓养鸭……大郎。”
赵顼出来,一脸的纯良。
这是一伙儿的!
赵曙看到这个纯良就想到了沈安的纯良。
“大宋近些年来的蝗灾大多发生在何处?”
这个问题在场的大多都不知道,所以就好奇的看着赵顼,想看看这位不显山露水的皇子知道多少。
赵顼从容的道:“陛下,大宋立国百年以来蝗灾不断,其中开封府,河南府……”
一连串的府名被报了出来,最后赵顼说道:“其中以京东、京西、河北、河南、河东等地最为频繁,灾害也最重,臣以为,可在这几处地方多养鸭子。”
赵曙满意的颔首,等见到群臣有些惊讶于自己儿子对于蝗灾的了解时,就更多了几分欢喜和得意。
“可有建言?”赵曙只是顺口一说,可赵顼却真有,“陛下,敢问朝中可知道如何养鸭吗?”
呃!
这个问题问的很突兀,赵曙笑道:“多半不知吧。”
这里的都是重臣,大伙儿都是从小苦读,养鸭子……这事儿不沾边啊!
赵曙问道:“难道还有什么讲究?”
“是。”在沈安收购鸭子之后,赵顼就和他聊了许久,随后去了养鸭户实地考察,心得颇多,“陛下,百姓家中养几只鸭子也就罢了,若是数目多一些,圈养养不起,没那么多食物……”
赵曙捂额,“是了,若是地方官府强令百姓养鸭,百姓本就是勉强温饱,哪还有多少东西去喂鸭子?错了错了,朕险些犯下大错。”
说着他看了吕诲等人一眼。
新政在地方实施不断有各种消息反馈,正面的不少,负面的也不少。
而负面的起因最多的就是官吏。
若是没有赵顼的提醒,他真的行文下去,那真的会成为害民之法。
他不禁暗自心惊,提醒自己以后做决策要再三思虑。
“今日多亏了大郎。”
曾公亮赞道:“大王聪慧,臣为陛下贺。”
“臣为陛下贺!”
新党的官员们都觉得有些后怕,而旧党的官员们却不知道该是什么心情。
“那鸭子……罢了!”
赵曙叹道:“此等事要以利诱之,不能强令。”
赵顼说道:“陛下,其实也用不着地方……臣最近去看了那些养鸭户,又去琢磨了一番,有些心得。”
“哦,那你可说来。”赵曙的心情轻松了些。
“圈养不行!”赵顼首要否决了这个,百姓若是圈养鸭子,每日的饲料都没法解决,“而最好的法子就是跟着水源养鸭。”
“水源,有何好处?”韩绛对这个比较关切。
“好处颇多。”赵顼说道:“百姓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养鸭。小河小溪,湖泊池塘都能养,每日早上把鸭群赶去,下午再赶回来。鸭子会在水源里寻觅食物。它们什么都吃,甚至连草都是它们的口中食……只需晚上喂一顿就是了。这样比养鸡还轻省。”
“竟然这般吗?”赵曙心动了。
但包拯的反应更快,他出班道:“陛下,若是如此,百姓就能多了个挣钱的活计,利国利民啊!”
赵曙点头,笑道:“可还有好处?”
“有。”赵顼说道:“鸭子的粪便是上好的东西,能肥田。”
啧!
这确实是个好处。
“鸭子的全身都是宝。”赵顼就像是个猎手,一步步的挖了个坑,把猎物引诱进来,“鸭肉自然就不说了,鸭子的脏器也全是美食。”
咦!
殿内传来了嫌弃的声音。
大宋著名的美食家曾公亮皱眉道:“鸭子的脏器……不好吃吧?”
“好吃!”赵顼很认真的道:“不信可去试试。”
“哪里?”在场的少说有一半人想去尝尝赵顼说的美食。
大宋人爱美食,从苏轼的身上就能看出大吃货帝国的雏形正在生成。
但凡有美食,虽千万人,吾往矣!
“还有鸭毛。”赵顼决定要给他们一次洗礼,“鸭毛还能做箭羽吧,鸭绒暖和,比棉衣都暖和……”
赵曙心动了,“若是这般,百姓自然愿意喂养。”
曾公亮忍不住说道:“陛下,臣觉着,眼见为虚,咱们要不……大王,那鸭子的脏器何处有?”
“沈家!”
曾公亮不出意外的笑道:“果然是沈安。陛下,臣觉着不如去看看。”
赵曙点头,随即就带着宰辅们出宫了。
稍后到了榆林巷,庄老实轻车熟路的接待了君臣,等听到是要做鸭子时,就笑道:“正好家里有几只鸭子,要不就叫二梅弄两只。”
“好!”
君臣坐下,自然有人奉茶,庄老实就在边上陪着。
陈大娘在门外出现了,庄老实见了就告罪出去,没好气的道:“有何事不能等过会儿再说?”
陈大娘没好气的道:“我倒是能过会儿说,可你却不好过。”
“什么意思?”庄老实火了。
陈大娘冷笑道:“那几只鸭子是小娘子带着大郎君喂养的,你去杀了试试?”
我去!
庄老实一下就懵了,“老夫哪里知道这个?那个……”
他冲着陈洛招手,等人过来后吩咐道:“赶紧去买几只鸭子来。”
陈洛苦着脸道:“外面的鸭子都被咱们家买的差不多了。”
“重金!”庄老实豪迈的道:“用重金去买几只来。”
稍后陈洛就不知道从哪弄来了几只鸭子,随后曾二梅出手,弄了好几道菜。
“官家,烤鸭费功夫,今日就没法做了,您看这个是红烧鸭肉,加了些东西,对身子再好不过了。”
“嗯,味道不错。”赵曙尝了一下,很是满意。
“这个是炒鸭杂,下饭。”
“这个也不错。”赵曙满意的道:“如此这鸭子果真浑身都是宝啊!”
“这个还有。”陈洛又送了一道菜进来。
“官家请看,这就是鸭脖和鸭头,下酒的利器啊!”
“试试!”
赵曙弄了鸭脖,一啃,就赞道:“滋味极好,美味,美味。”
曾公亮吃了不禁说道:“吃这等美食怎能无酒?”
富弼说道:“此刻并未下衙!”
工作时间喝酒,这个不妥吧。
赵曙莞尔道:“朕也喝一些。”
于是就着一顿鸭子美食,君臣就开喝了。
沈安不在家,包拯就是主人,他一边陪着吃喝,一边看着外面,等看到陈洛端着个盘子进来,不禁喜道:“可是腰子?”
“是。”
陈洛把盘子送进来,众人一看,竟然是鸭腰子,还有鸭掌,甚至还有几条鸭舌。
啧啧!
这沈家竟然把一只鸭子全被做成了菜品,果真是如饕餮一般的穷凶极恶啊!
等一番尝试之后,曾公亮说道:“老夫厚颜……”
庄老实微笑道:“曾相请说。”
曾公亮笑道:“老夫吃了一顿鸭餐,竟然无法自拔。那个……这些作法可能传出去?”
这是要菜谱的。
庄老实笑道:“沈家从不敝履自珍,外面最近出了些美食,都是沈家传出去的,诸位相公稍待。”
稍后他拿着几张纸过来,一人一张。
“这是作法。”
“好!”
一群宰辅竟然为了几道美食这般下脸,赵曙看不下去了,起身道:“如此就回去吧。”
出了沈家后,赵曙说道:“去看看那些养鸭人。”
众人喝了一点酒,正好血脉畅通,于是一同去寻了养鸭户。
等养鸭人战战兢兢的把自己的要诀说出来后,众人看向赵顼的目光都不同了。
“大王贤良。”
曾公亮赞道:“旁人如臣,对待朝政是知道的说,不知道的也说。臣自从进了政事堂之后,政事不少,可闲暇也有。臣闲暇时会去看看书,和友人聚会。
听闻大王读书刻苦,闲暇没有臣多,可大王却利用这些闲暇去查探民情……”
几个宰辅都点头赞许着。
有这样的皇子,大宋的未来就有了保障。
“臣等为陛下贺!”
赵曙不禁哈哈大笑,回宫后把今日的事儿给高滔滔一说,高滔滔欢喜的道:“大郎如今越发的有出息了,都是官家教诲的好。”
“我却没怎么教导他。”赵曙嘴里谦逊,可神色却颇为得意,“我最看重的就是大郎能为百姓着想。新政……”
他沉吟着,“我行新政,得罪了许多人,大郎以后如何?怕是也艰难。我们父子成了那些人的对头,难呐!可今日大郎一番话,却让我忧虑尽消,你可知为何?”
高滔滔见他病情好转,心中欢喜不尽,“是为何?”
“他知道做事要为百姓考虑的道理,如此百姓就会支持他,等以后我为他栽培些支持新政的臣子,那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哈哈哈哈!”
皇子如此,他就算是此刻驾崩了,这个大宋也依旧能持续前进。
……
感谢书友‘亂’的盟主打赏。第五更送上,大家晚安。顺带求月票。
:。:
北宋大丈夫 第1688章 漫天的美食
仙源县隶属于兖州,这里的传闻颇多,比如说黄帝出生于这里,少昊在这里建都……
这等地方堪称是人杰地灵,这不后来就出了一位影响世界的贤人。
贤人自然不朽,泽被子孙。子孙此后就在仙源这块地方繁衍生息,日渐庞大。
“蝗虫不少。”
静室内,两个男子随意的坐着,身边有茶,茶筅还在湿漉漉的,可见刚才是斗了一波茶。
上首浓眉的男子笑道:“别担心这个,咱们家不愁吃喝。”
下首的男子目光沉凝,“是不愁吃喝,可若是再不管,今年咱们家的收成……他们先前去看了,能有两三成就是祖宗庇佑了。两三成……那些种地的吃什么?”
“此事……”浓眉男子看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咱们家要做出表率来。”
“可……”男子挑眉,浓眉男子冷哼一声,“京东路蝗灾,若是咱们的佃农饿死,你信不信,有人就会趁机弹劾。”
“谁敢?”下首男子微微昂首,一股子狠厉的气息就出来了。
“沈安!”浓眉男子缓缓伸手,修长的手指头轻抚茶杯,“他如今就在瑕县,那人……难说。”
“他没这个胆子!”男子不屑的道:“他可以和司马光他们闹腾,可以和那些士大夫闹腾,可我家却不同,他沈安若是敢对咱们家下手,有他的好果子吃!”
浓眉男子微微摇头,这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他皱眉道:“镇定!”
脚步声放缓了下来,稍后一个男子进来,却是在瑕县和沈安暗战了一番的青衣男子。
“郎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