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古代农家生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柳川羌
薛正堂也不勉强,反正他是大字都不识一个的,所以如果他儿子能考上这个嵩明书院自然是最好,要实在是考不上那也就算了。他不勉强,毕竟人各有命。
薛恒考上嵩明书院这的确是一件大喜事,之前薛恒跟林舒都没有打算将这件事情说出来就是想安安静静的去书院里面报道。毕竟现在他们一家人已经成了桃源村的重点关注对象了,但凡是有一点风吹草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到他们的身上。
所以当薛恒考上嵩明书院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低调一点,最好是不跟其他人说。他们自己一家人在家里悄悄的庆祝一下就行了。
不过薛恒如今却将这事告诉了薛松仁兄弟俩只怕这件事情应该也就瞒不了多久了。毕竟考上嵩明书院这可是一点大事,也是一种荣耀。
“那是不是要准备好好的庆祝一下”薛绍想要借着庆祝的理由跟薛恒拉近父子之间的关系。
薛恒倒是很平淡,“不用了,我跟娘一起商量好了,到时候就请霍青叔他们几家人过来吃顿饭就行了。”薛恒道。
已经想好要跟跟自己儿子拉近拒绝的薛绍被泼了好大的一盆凉水,只觉得自己的心里都凉透了。儿子这么不可爱,该怎么办急,在线等。
林舒到大厅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薛恒已经将自己考中嵩明书院的消息告诉大家了。
她的意思其实也跟薛恒的差不多,那就是能低调就低调,不过请相熟的几家人过来庆祝一下还是可以的。
“哎呀,恒儿可真是厉害。”罗氏倒是比林舒还要激动,她这辈子最羡慕的就是读书人了,所以她才会这么竭尽全力的也要将自己的两个孩子送进村塾里面。现在听说薛恒考进了嵩明书院,自然很是高兴。
“就是能入学而已,至于能不能学出来,还要看他自己够不够努力。”林舒觉得学习这方面自己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她也就只是在最初的时候能帮着薛恒检查一下。现在薛恒学的文章她虽然认识,但理解的却已经比不上薛恒了。
林舒能做的就是尽量的为薛恒创造出最好的条件来,至于其他的就只能靠薛恒自己的努力了。
薛恒虽然没有当场承诺什么,可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已经给自己下定了决心。
罗氏在林舒这里学会了肉夹馍就想要自己回去试一试,刚才林舒教她做的时候,她是基本上已经学会了。不过倒是不是在自己
第三百二十五章 送食盒
思前想后之后罗氏还是觉得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就不要去县城里面了,在镇上找个地方也是可以的。
对于罗氏这种小心谨慎的态度林舒也不能说不对,而且罗氏考虑的也很合适。不过即便是镇上那也是有十来里路的。走的慢的人至少也是要花一两个时辰的,更何况到时候罗氏还要带着这么多的家伙事儿一起去肯定就更加不容易了。
罗氏又沉默了,她倒是愿意吃这个苦力将东西都驼到镇上去,可这关键是到了晚上的时候还要把东西给驼回来。这一来一回的就要浪费不少的工夫,因此罗氏又犯了难。
“那就做个板车,到时候自己推着去。”林舒能理解罗氏有自己的考量,不愿意多费钱财的想法,所以也是竭尽所能的帮着罗氏想法子。
自己做个板车的这个想法得到了罗氏的认同,自己做个板车只需要提供木材就行了。反正丈夫也跟着木匠干过活儿。虽然不说干的怎么样,但起码做个板车出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罗氏顿时就有了信心,至于薛正堂他有的选择吗罗氏让他做板车那他不就得乖乖的做板车,除非他是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太过舒坦了,所以才会想要跟罗氏别苗头。
当天晚上罗氏就回去跟薛正堂商量这个板车到底应该怎么做了,当然在商量做板车的事情之前,还是的先要帮林舒他们过来烧饭。
至于另外一个烧饭的人当仁不让的就是柳氏了,尤其是在柳氏听说薛恒进了嵩明书院的时候,那是恨不得将薛恒抱起来亲两口。
现在柳氏看薛恒的眼睛那都是发着光的,看的柳氏的两个儿子嫉妒的不行。觉得他娘这分明就是嫌弃他们兄弟俩了!
柳氏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两个儿子的嫌弃,甚至还跟他们说了,你们俩也别说我嫌弃你们了,有本事你们就像薛恒一样进嵩明书院读书啊。你们要是能进去,那我肯定是不嫌弃你们的。
这俩孩子一想到自己的成绩,顿时就觉得自己还是让他娘嫌弃的好。毕竟就他俩的这点儿本事,别说是去嵩明书院了,就算是在村塾里面不被先生嫌弃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至此,他们看向薛恒的眼神又变了。这就是一个变态啊,明明都是一起念书的,怎么这薛恒就这么厉害不过他们也就只是想了想,毕竟要他们像薛恒这样手不离书的,他们决计是受不了的。
其实说薛恒很用功这个说法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薛恒并不是死读书的人,有时候在家还会帮着薛蓉一起放鸡什么的,也会帮着林舒干活儿。只是他对自己的时间很有规划,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他都是计划好了的。所以才会不管他做什么看上去都是有条不紊的。
虽然林舒他们准备宴请几家为薛恒稍微的庆祝一下,但他们也没有准备大肆宣扬,只是说薛绍回来了,正好请大家一起过来聚一聚。
当然知道内情的人自然也就知道为了林舒会邀请他们来了。
宴席的时间定在了正月二十九,这一天也算是一个好日子了。
林舒请了霍青一家,薛仲齐一家,薛仲良一家,三叔公一家,二房的两口子跟下河村的张壮父子。当然老宅的两位林舒也派人去问了,不过董氏说既然薛绍这个当儿子的心里都没有他们这对亲爹娘了,那他们还是不出现碍他们的眼了。
林舒也没有勉强,这是你自己说的话,她有什么好过意不去的。
见林舒真的没有再派人来请他们过去的董氏气
第三百二十六章 抱怨,送礼
或许是因为薛正明脸上的算计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了,所以薛绍也是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转身就走。
薛正明见薛绍竟然要走,连忙就去拉他的肩膀。
“老三,我说你怎么回事咋就要走。”
薛绍觉得自己刚才搭理薛正明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他做什么不好,非要去搭理薛正明。
“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不过薛正明的气力当然没有在军营里面呆了好几年的薛绍大,薛绍只是稍微一挣脱,薛正明立马就松开手了。不过松开手之后的薛正明的脸色可就不怎么好看了。
但薛正明也明白了,薛绍如今是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这个当大哥的放在眼里,要不然刚才的时候他也就不会这么做了。薛正明的心里那个气啊,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薛绍离开之后,薛正明一肚子气的进了院子里。
却听见他娘正在跟他爹抱怨,三房的人小气,请那么多人吃饭,竟然就给他们送来这些没人吃的剩菜剩饭。这时候薛正明已经明白了,感情老三就是来给爹娘送吃的。
一说到吃的,薛正明的这心里又动了。他都好久没有吃到肉了,既然是三房送过来的,那伙食自然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其实薛正明的心里也是有怨气的,这林舒他们请客的事情其实他还是知道一点的。毕竟二房的两口子都被请去了,他就算是再不知道也还是知道一点动静的。
原本他想着既然薛绍他们连二房两口子都请去了,那肯定是不能忘了他们大房的。谁知道林舒他们竟然连跟他们提都没有提,白白的害自己空欢喜了一场。
薛正明的心念一动,连忙进了上房。他娘嫌弃老三一家送来的饭菜不够好,他不嫌弃啊!
当看见食盒里面装的饭菜的那一瞬间,薛正明在心里深深的鄙视着他娘,这么好的饭菜他娘竟然还嫌弃这些饭菜没分家之前就连过年他们家都不一定能吃上,当然即便是分家了他也只是吃过了一回。因为实在是太贵了,他根本就舍不得那钱。不得不说薛正明跟董氏是母子俩,虽然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小气这一点却是一模一样的。
“哎呀,看来我运气还算是不错的,没想到爹娘这里竟然有这么多的好吃的。”说着薛正明就要伸手去捻,不过却被董氏给一巴掌打在了手背上。
董氏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那是有怨气的,当初她被关进大牢里面的时候,这个大儿子那是立马就要吵着闹着跟他们分家。后来分了家,等把他自己手里头的银子都糟践的差不多的时候又想着来给他们认错,说什么以后会供养他们,让他们将手里的银子先借给他们大房的人做生意。
董氏就是再怎么糊涂也知道这话不过就是她大儿子随便说出来糊弄她的。她当然是不会愿意相信的了。
“这是三房送给我跟你爹吃的,你也好意思下手”董氏说道。
薛正明的脸色一向都是比城墙还厚的,这会儿有这么多的好吃的在自己面前。他哪里还顾着自己的脸皮
“娘,话不能这么说,老三他们送过来这么多的吃的,你们一顿也吃不完啊。正好我帮着你们一起吃,这不是挺合适的吗”薛正明觉得自己这就是在为他爹娘考虑。
薛老爹气的深呼吸了几口气,怒道:“你给我滚出去。”
薛正明敢跟董氏嬉皮笑脸的,但是却绝对不敢跟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以开设窑厂
“说不定咱们薛家还真能出一个状元郎呢!”三叔公笑的脸上的褶子都是清晰可见的,却依旧是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薛恒的喜爱,足见三叔公有多么的重视读书人了。
其实往上数几代里薛家也曾经出现过一位举人,只不过当大家都一位那位举人老爷会一鼓作气直上青天的时候,竟然出家当和尚了。这对于薛家来说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让薛家从金河镇的名家一下子变成了人人嘲笑的对象。薛家也从镇上搬到了桃源村,这一晃一百多年都过去了,那些已经被尘封的往事自然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至于三叔公会知道那也是他小时候听他爷爷对他讲得,所以他才知道原来自家曾经还出过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不过他对自己的这位曾祖却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当初全族人都对他抱了这么大的希望,结果他却一声不吭的就剃度出家了。因此纵然他的祖父曾经说过那位曾祖是多么的满腹经纶,他对这位曾祖依旧还是喜欢不起来。
可能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应该就是看到他们薛家能出一位真正的读书人,造福他们薛家。而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至族人于不顾,当然他也知道即便是将来薛恒真的读书有成只怕是对他们薛家也没有太大的归属感。只因为他们从前做的事情实在是过分,只怕这孩子的心里不记恨他们已经是好的了,想要这孩子记着他们的好,只怕是万万不可能了。
但如今他慢慢与他们交好,将来就算是这孩子对薛家没有什么归属感,但总归还是会有一份想香火情的。如果薛家人有什么事求到他的面前,他也不至于会置之不理。
当然这是三叔公自己的想法,他是薛家辈分最高的人,如今也已经是儿孙满堂了,想的自然就是他们薛家这个大家族了。
“借三叔公吉言了。”其实林舒对于薛恒是不是能考上状元真不是台在意,她可不认为这状元是那么好考的,要知道这科举每三年才会开一次。每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那都是人才中的天才。大魏国虽然比不上自己的前世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家。可近亿人还是有的,而且这个时代把比起自己的前世更加看重读书,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读书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在这么大的竞争压力之下,想要脱颖而出有多么的困难可想而知了。
因此林舒对于薛恒一向都是鼓励为主,能考上最好,考不上也不要勉强。她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养出来的儿子最后成了孔乙己。
饭后除了霍青跟张壮留下来之外,其余人都被薛绍送了回去。
当然之所以他们会留下来也是因为林舒有事要跟他们商量。
“之前做的瓶子都怎么样了”之前林舒给张壮下了四千个一斤装的瓶子的单子,因着张壮之前一直都是做大型缸的。所以这小的一开始没上手的时候做的的确是有些慢。这快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也就才陆陆续续的供应上了八百来个,距离林舒的预期值还是差了一大截。
“已经安排了人手,只是想要很快的上手只怕还是不行。”如今家里做这些最主要的还是靠着他跟儿子张鹰,至于找来的学徒工现在也只能是打打杂,真让上手恐怕还是不行的。而且一开始就让上手他也是不放心的,毕竟现在林舒这里的单子差不多已经是自己最大的客户了,所以绝对是一点差错都不能出的。
“得要加快速度了,这两个月可能我这边还要给一笔
第三百二十九章 准备离开
当然之前建造作坊的时候也是花了不少银子的,但她每个月给段明安那里提供的粮食也能得到不少的银钱。不过这对于林舒来说也只是一笔小收入而已。
而且段明安那边林舒已经说清楚了,暂时就先不提供了。好在段明安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粮食来源,即便是林舒暂时不给他提供粮食,他也还是能撑一段时间。
只是段明安的夫人对于林舒不再给段明安提供粮食还是颇有微词的,认为林舒这么做实在是不合适。怎么能突然一下就断掉了呢
但段明安很是明白当初要是没有林舒的出现,别说自己东山再起了。很大的可能就是自己一蹶不振,最后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自己能有现在的成就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林舒。所以他对林舒是充满了感激的,如果不是林舒的话他是不可能会有如今的成就的。
而且他现在除了镇上的这一家粮店,另外还在临镇上也开设了一家。
当然虽然林舒不再给他提供粮食了,可是他却觉得总有一天自己跟林舒还是有机会合作的。所以没有必要现在就撕破脸。
林舒也因为觉得自己临时毁约对不住段明安,主动将原本十五文钱一斤的粮食降价到了十文钱,而且一次性就提供了两万斤粮食给段明安,也算是大手笔了。
而且有了这两万斤的粮食,段明安至少也能支撑上几个月的时间。
霍青回去之后就将林舒给了自己一百两银子作为年终奖金的事情跟家里人都说了。
林老太是最没有想到的了,本来霍青每个月带回去的工钱就已经是他们之前好几年的收入了。现如今林舒又一下子给了霍青一百两的奖金这就更是让林老太吃惊了。
尤其是之间林老太还怀疑林舒让霍青帮忙找人是不是有心思想要将霍青给换掉。现在看见摆在自己面前的这些银子却是臊红了脸。儿媳妇跟自己说的果然是没错的,林舒对他们家真的是仁至义尽了,她怎么还能这么怀疑人家呢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大青,你可得好好帮人家干活儿,要不然就对不起人家对你的信任。”林老太道。
对于他娘的态度能这么快就有所转变,霍青还是很高兴的。
“放心吧,娘。我都知道的。”的确,如果不是有林舒的话,可能如今他还在镇上干着苦力活儿呢,哪能像现在这样
“相公,这银子咱们明年就买成地吧!”自从去年桃源村掀起一股买地的风潮以后,如今桃源村的好地基本上已经都被人给买走了。不过也有很多桃源的人将主意打到了邻村去。反正只要离得稍微近一点,是不是在桃源村,根本就无所谓了。
“也好。”对于柳氏的这个提议,霍青是赞成的。他们家今年也已经添了十亩地,但是庄户人家那里会有嫌弃自家地多的而且他们依靠的就是地吃饭,只要有了土地,这日子就算是再难也是能熬过去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