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霸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tx程志
自东吴孙权筑铁瓮城,置京口镇开始,京口镇都是南朝一个重要的兵镇,东晋之初,京口居民多为幽﹑冀﹑青﹑徐﹑并﹑兖诸州侨民。民风勇悍,桓温谓京口兵可用,所以在成为荆州刺史时,在京口招募部曲,平定成汉,造就了西府军赫赫之威名。虽然说在后世,谢玄的北府军非常有名,可是事实上,同一个兵源而成的桓温之西府军,其实也不差。步骑水陆大军四万灭成汉,然而又展开三次北伐,西府军桓温北伐,其核心主力人马并不多,仅仅四万余人。虽然第三次北伐失败,事实上第三次是属于战略决策的失误,而非战斗力的问题。当时西府军更是吊打鲜卑、氐秦。一举收复洛阳,进逼关中。当然,谢玄镇京口时,组建的北府军更是盖过了桓温的名头。
但是不可否认,无论郗鉴还是桓温、再或者谢玄,他们依靠的都是同一种兵源,那就是幽﹑冀﹑青﹑徐﹑并﹑兖诸州侨民。也可以说了北方诸州侨姓百姓保护了东晋。在此时京口镇的冯记百炼精铁铺。京口镇内的冯记精铁铺有着数十年的历史了,自郗鉴镇京口时就开始在京口镇内落户,历经郗鉴、庾亮、桓温、何谦等五六任镇守将军而不衰。
冯记铁铺的规模不大,其中最初仅一名冯姓老铁匠带着的三个徒弟。如今冯铁匠早在二十年前故去,而主撑冯记的则是冯铁匠的三徒弟严虎。平时严虎带着十几个徒弟,在京口镇内以打造各式兵刃为生。然而今天冯记里头却出现了不少人。
而今天平时几乎连面都不怎么露的严铁匠此刻异常恭顺的站在下首,主座上换了一个四十余岁的文士。这个文士虽然其貌不扬,是那种扔在人堆里,看了第一眼绝对不想再看第二眼的人。可是这个文士身边的四名护卫武士绝对不是一般人。那咄咄逼人的杀气,让人不敢直视,显然他们不是一般人。
其实,他们自然不是一般人。这个文士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却大有来头。而是魏国前“天聋地哑”的大脑刘召。要说刘召,也是冉闵的心腹,暗中掌握“天聋地哑”二十余年。但是中国有一个传统,那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冉闵的故去,刘召的地位非常危险。冉明把“天聋地哑”、“天眼”、“虎组织”以及谢艾的“青眼”四大情报组织柔和在一起,成立了皇家特卫。
新成立的皇家特卫,直属皇帝,位比九卿,显然非皇帝心腹不可充任。张平暂时当皇家特卫校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过渡。张平也乐得如此,罢不得退居二线。可是和张平不一样,刘召在仕途上有着极强的上进心。现在他的职权几乎被杜聪取代,刘召自然不甘心。为此,他则想获得冉明的信任。刘召不是冉明的嫡系,一时间想获得冉明的信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刘召却详细研究过冉明,发现冉明对人基于两种用人准则,一则用其才,二则用其忠。既然暂时无法获得冉明的认可,刘召退而求次,一心想利用这次机会,向冉明表现自己的才能。
“刘司马,咱们是不是再加把劲,这个何谦总摇摆不定,对我等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刘召摇摇头道:“现在也不得把何谦逼迫太狠了,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
“可是这么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啊!”旁边的穿玄色劲装武服年轻人却是皱眉:“某来之前已经得到杜长史的亲自吩咐,务必说服何谦,如果刘司马有所顾虑的话,我大可一个人去游说何谦,请刘司马帮助一下前期牵桥搭线的工作就可以了!”
刘召听到这话,眉宇间闪过一丝不经意的怒色,但是他掩饰的很好!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看似年轻,但是身份不简单,此人名为竺瑶,乃是杜聪在皇家特卫中设立的情报处内务第二科的三等秘书官,该科负责处理国内交涉事务,其兼管该科的乃是杜聪。
冉明搞出来的皇家特卫其机构其实和后世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差不多,皇家特卫直属四处,既情报处,行动处、管理处、装备处。皇家特卫四总处虽然不多,但是机构却是越来越庞大,尤其是情报处,已经发展为拥有十多科级下属机构。第二科就是掌握国内交涉事物,事实上冉明主要的是把情报处第二科,打造成类似后世国安部的机构。
这个最关键的问题是竺瑶是杜聪的人。刘召和杜聪根本就不对付,任何组织和机构都不可能铁板一块,虽然皇家特卫新组建,可是由于是四大机构合并而成,自然是派系众多,矛盾重重。
刘召皱眉道:“如今情况紧急,迟一天都有着迟一天的风险,我们已经查出了何谦所部其实只有丹阳太守、广武将军何邕、枞阳太守、扬武将军朱崇安,高塘太守、武威将军王黄乃晋之死忠,拉拢不得,召打算对他们采取行动!”说道这里,刘召露出意思狠色:“他何谦不是爱惜羽毛吗某倒是想要看看,这三个司马聃的心腹死后,这个江州督护他还能当得下去”
听到刘召长如此话语,竺瑶又一次皱眉,说实话他对这些“天聋地哑”的人很不感冒,哪怕他是杜聪的人,但是却不代表他竺瑶会效忠杜聪。残疾人在历朝历代都受歧视,当然竺瑶也不例外。特别是“天聋地哑”的那些人动不动就爱打打杀杀的,这成立以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他们手中了,这和心中推崇君子之风的他显得格格不入。
&n
第962章封爵镇南王
第962章封爵镇南王
何谦道:“莫非叔宝要北上”
“非是北上,乃是东进!”
“东进”
“不错!”
刘召道:“晋将亡,晋国各谋生路的人不在少数,召这一次南下,定斩获不俗。”
听到这里何谦更是骇然,东晋的情况有多少恶劣,何谦其实也非常清楚。像出身义阳周氏周勰本无反意,但是为了保全家人,只得委身从贼。现在魏国兵马大举南下,那么投降孙泰也是投降,投降魏国也是投降,更何况投降魏国也可以获得一个官身
在这个时候,大厦将倾,谁不会谋取自己的前程
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忠诚,就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一旦筹码够了,那么背叛起来,也没有任何压力。汪精卫为何降日当汉奸还不是因为他是国民党总裁,却被老蒋死死的压制住,没有实权,不甘心居屈人下而已。
何谦再一次冷哼一声:“这些多余的废话就不用继续说下去了,想必贵使前来可是带了条件来谈的,直接把条件说出来,合适就谦就改旗易帜,如果不合适大家就战场上见!”
刘召听着这话,却是没有表现什么意外之色,依旧是面带微笑道:“既然何帅急着想要知道我们的条件,那么我也就不再多说了!条件有三个,其一,转武为文,一州刺史之位,掌民政,州限江、交、广、荆、益可任取其一。”
何谦道:“此不妥,谦出身虽然卑微,但是也算乞活将门,对于民政陌生,却熟悉军务。”
乱世之中,有兵有将才是草头王,没有兵马,谁会正眼看你这点何谦看得比较通透。
刘召道:“其二,所部改编,按照魏**制编为一军,下辖三营,何帅可为寇军将军,所部驻防朔州。”
何谦摇头道:“那其三呢比如一州之督护”
“督护倒不可能了!”刘召道:“我大魏没有督护之职,将军若选其三,那就是封爵南充郡公,赐田三千亩,食邑四千户,赏三千万钱。”
何谦开始深思起来,封爵南充郡公,食邑四千户,赏钱三千万。听上去似乎不错,事实上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坑。魏国的王爵爵位虽然没有晋国多,可是候爵以上却多达四千余位,至于伯、子、男这些爵位都加上,至少一万出头。任何东西只要多了,都是白菜价了。爵位也是一样的。
何谦其实也知道魏国的一些情况,像爵位这个东西在东晋非常值钱,也有特权,可是在魏国却仅有一份俸禄。既没有插手朝政的权力,也不可以影响封邑的政务,完全就是罢设。至于食邑的收入,魏国和晋国其实都差不多。晋国的税重,但是人均地少,而魏国四千户所拥有的土地,至少是东晋万户自耕农所拥有的田地。咸和五年(330)实行丁赋,一亩三升。三四六年后改行口税,一口三斛。就是每个人收三石粮食,四千户按照每户五人计算,这一年下来就可以收六万石粮食,每石粮食均价六百钱,每年就可以收三千六百万钱的税。当然除了田税,还有服役,在役法上,东晋规定“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丁”,这与西晋同。“男年十六亦,年十八正课,六十六免课”。这比西晋役及十三岁以上要轻。特别是关于“其男丁,每岁役不过二十日”,已开北朝与隋朝规定每年役期之端,二十日与隋同。另有“又率十八人出一运丁役之”的规定。当然也可以不服役,以日二十钱替代。
食邑中的无论是役钱还是税钱,赋钱,全部收益都归封爵者。这样粗略计算下来,一个郡公一年可以得到食邑供奉,四千四百万钱。可是魏国却非常坑了。魏国的税制基本上是采取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每年各地都会在监察御史的监护下,进行计算收成,然而根据收成进行抽成。百姓收三十石,官府取其一。由于魏国分田亩数比东晋要多,百姓收入自然会多,这四千户人家,基本上平均可以收入六十或七十石粮食,甚至比东晋征收的粮食更多,风调雨顺,就可以收至少八万石粮食。收入在四千多万钱左右。
但是这四千多万钱却不是食邑个人所拥有,中央财政虽然不抽这些税,但是却会让地方官府按照需要开支,如果修桥铺路、办学费用等等。这些税款,基本勉强保住地方官府收支,至于余额,基本上不用想了。如果当地地方官敢给食邑个人预留税款,那么这个官员在考评的时候绝对是差评,升官不用想,不是去西北吃沙子,就会发配到辽东堆雪人。所以魏国的勋贵们,基本上只有一个爵位俸禄。
对于何谦来说,一个公爵只是名义上好听一些,事实上他并不能获得多少好处。至于在食邑内安插自己的部曲,那也不可能,全国上下无数御史和言官都盯着各勋贵的封地,一旦这么做图谋不轨的帽子就会盖上来。有罪没罪,慢慢审查吧。
至于部队改编,魏国是采取非常严厉的军政分离,将士分离。每一名士兵都会在银行开一个户头,军饷发放都是直接到帐。将领根本没有插手的机会,自然谈不上如何笼络将士。而且士兵委员会虽然不会干扰将领的具体指挥工作,可是一旦徇私舞弊,拒绝执行军令,或者投降、叛乱什么的,那些士兵委员会的成员就会在第一时间夺权,抓住和直接杀掉叛将。可以说一旦何家军接受魏国的改编,何家军就不会再姓何了,而是彻底姓魏,忠于冉氏了。
这是何谦不能接受的,至于成为一州刺史,掌握民政之权,何谦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奈,让他带兵打仗,他虽然不算是一流名将,至少也算中上之资,可是治理地方,却是完全没有经验了。
刘召自然清楚何谦想要什么,何谦虽然没有称霸的野心,可是却有割据一方的心思。何谦最理想的就是表面上效忠魏国,在自己的地盘上事实独立,军事最多向中央报备,而财政最多向春秋时期一样,定期缴纳一定的税赋。
然而这个条件,对于一心想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天下的冉明来说,自然是不会接受的。冉明早已经皇家特卫明确的指示,这种投降条件不能答应。刘召道:“天下虽大,都是大魏必得之地,不会让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何谦已经准备端茶送客了。但是刘召下一句但是却是让何谦停了下来。
“晋国原二十一州,大魏是必得之地,这二十一州之内自然不行。但是这却不代表其他地方不行啊”刘召道:“何帅麾下将士不少,三万五千将士需要吃饭,地方小了养不起,不知道越裳能不能容纳何帅麾下将士就食”
听到这话何谦脑袋快速运转着。越裳也是百越的一支,拥有“金齿”、“银齿”、“黑齿”、白衣”、“白夷”、“摆夷”等称号,当然最主要是越裳国是宁州最不安定因素之一。周仲孙的部曲主要职责就是弹压越裳一国。
当时,冉明虽然不清楚越裳是哪一个国家,可以看了地图之后,突然发现这个越裳国建立在缅甸缅中省内比都,区域大体就是缅甸掸邦中南部和缅中省大部。主体民族应该后世掸族的祖先。
这个民族非常好斗,也最不安份。他们时降时叛,汉族官员不懂当地民族语言,不熟悉当地民族文化,难于沟通,往往产生误解。同时,这些部族又被特殊的地理因素分割在不同的闭塞地带。最终在南北朝时期了奴隶制的部
第963章天下一统华夏复兴
第963章天下一统华夏复兴
数千士兵在皇家特卫人员的带领下,开始四处行动,首先行动的是,皇家特卫行动处成员,他们针对了影子的眼线,以有心算无备,把影子的多个据点快速攻破,根本没有给影子反应的时间。同时,大量士兵也开始软禁了不在拉拢之列的晋国高层人员,就连王述和王坦之也被堵在床上,当了俘虏。凌晨时分周仲孙心腹将领王买率领部队攻击了左卫军军营,何谦秘密调来的三个营跟着进城袭击了右军军营,当晋国左右两卫军共两万余名士兵还在睡梦中时,就被四个军营两万余人马包围,所有敢反抗的将士皆被格杀,其余人员乖乖做了俘虏。
说起来也非常有意思,卫将军王彬,也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叔父。按说王司马共天下,这个王氏是最不可能投降的,因为魏国绝对不会允许一个与皇族并列,甚至凌驾皇族之上的家族存在的。但是王彬见魏军攻来,立即下令建康各军投降,甚至还击杀了多名忠于司马聃的将领。
等太阳从天边升起的时候,少数在建康城内活动的普通民众发现今天和以往有些不太一样,前些天虽然城内也紧张兮兮的,时刻可以看见大队士兵走来走去,但是今天他们却是发现这些士兵们的神色有些怪异,而且这些士兵们左臂上系着红色的布条。
“现在司马恬已经死了,而左统军也大部投降。建康已经在我们的掌控当中!”周仲孙的神色如常,不过脸色疲惫,双眼也是顶着黑眼圈,显然是一夜都没有睡过。
何谦有点不自然的道:“我部两个营已经包围皇宫,但是谦没有下令进攻。”
“皇宫不用进攻了!”周仲孙道:“两个营恐怕有点薄弱,再加两个营,用四个营围禁卫军八千人,应该够了。”
刘召笑道:“周将军这次当居首功,召这就为周将军请功!”
刘鹏道:“请功的事情还是先缓一缓,我们现在虽然占据了主动,但是却没有渡过危机。晋军主力仍在,不仅司马晞手中还有七八万兵马,就连桓秘和米利手中还有三万余人,特别是水师大都督更是关键人物,若是他拖延魏国征南军主力渡江,咱们可是要面对司马晞、米利、桓秘等十数万兵马的进攻。”
“这倒是一个问题。”
就在这时,突然一名士兵过来汇报道:“诸位将军,刘先生,俘虏中有人大呼请见,称诸位将军若不见他,必定后悔。”
刘召笑道:“是谁这么大的口气”
“江东独步王文度!”
“居然是他”刘召自然清楚王坦之的底细。不过刘召却不敢怠慢,因为王文度可是与郗超齐名的人物,别说是他刘召,恐怕冉也不能苛刻对待他,因为这家伙的名声太大了。如果王坦之愿降魏国,按照王坦之的现今地位,至少需要一个侍郎级别的官职。
刘召虽然级别不高,可是他的性质决定了他是这次兵变的主使人。所以刘召正式接见了王坦之。王坦之见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某可说降晋主,助吾皇陛下统一天下,结束乱世。”
战争都是残酷的,都是没有半点怜悯的,哪怕司马聃是冉明的徒弟,而且与冉明私交不错,但是在战争中,冉明却没有心存半点怜悯同情之心。
晋国此时很弱,内有孙泰叛军,外有强敌。原本局势就非常被动,可是冉明呢,根本不给司马聃喘息之机,要知道即使没有魏国南攻,司马聃光凭手中的力量,想平定孙泰叛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千万不要小看一支由破产农民组装起来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拼起命来是相当恐怖的。而冉明拿出的却是相当豪华的阵容,魏国征南方面军近三十万人马佯攻,这绝对是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佯攻了。同时担任海路突袭的则是目前魏国仅有的战略机会部队,一旦魏国此时需要用兵,冉明手中除了能抽出射声军之外,就剩下御林军了。
说起来有意思,冉明对东晋重视的原因就是因为,东晋历史上发生的叛乱不少,无论是王敦还是苏峻,都没有把东晋这个看似弱不经风的王朝掀翻。当然,从立国之后,无论是哪一个王朝占据中原,都不忘统一天下,石勒含恨失败,石虎铩羽而归,慕容俊更是为了南征,逼反了国内,最后被迫中止用兵。至于苻坚再南征,更是弄得损兵折将,草木皆兵。在冉明看来,这个东晋简直就像不死小强一样,所以也不由得他不慎重。
早上寅时三刻,司马聃在睡梦中被宦官叫醒。司马聃这才知道建康发生了兵变,叛军包围了皇宫,控制了建康,随时都有可能请魏**队入城。在这个时候,司马聃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沉默了半天。事实上司马聃最多的还是感慨,当初冉闵仅剩下一城之地,兵不过万八,将不过数员,局势比晋国恶劣多了,可是为什么冉闵可以在绝地中杀出重围,从而玩了一个经天大逆转
“难道冉氏真的是天命所归”对于皇帝就是真龙天子的说法,司马聃是不会相信的。和一些顶级政客一样,他们不相信什么天命。司马聃就是在感叹,自己的当初冉闵的情况何极一样,为何下场会如此悬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