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小公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然而这种感觉却没有被他抓住,这让痴虎儿有些懊恼。

    百行之间路虽不同道却一致,任何一项技艺无论是经营抑或是格斗、兵器。

    练至深处技艺已经烂熟于心的时候总会有所感悟,这种感悟抓住了对于技艺的理解就会更进一层。

    这种理解,被古人称之为“道”。

    找到这个感觉并抓住它的过程,则是被称之为“悟道”。

    “你祖上可是陕西铁臂膊周光祖老先师!”突然间,小公爷停下了脚步对着周子江问道。

    周子江闻言不由得一愣,随后抱拳拱手沉声道:“正是先祖……”

    “那怎的流落至冀北去了!”

    听得这俊俏少年将军的话周子江有些不高兴,但还是躬身抱拳答道:“元末时动乱迁徙至……”

    这俊俏的小将军似乎看出他不高兴了,笑眯眯的道:“温州陈钓翁可识得么!”

    “您……识得在下师叔祖!”

    &




第二百二十三章 诸众教习皆凶猛,解元举子尽认怂
    “是!!”

    熊烈山跨立着虎目圆瞪,以军仪咵咵咵的奔上高台猛然一个立正对着小公爷行了一记击甲礼。

    然后原地向后转,跨立。

    虎目怒瞪身前的武举子们,声若洪钟猛然咆哮。

    “熊烈山,京师人士!世袭府军前卫指挥使,自幼被选入府君前卫幼军习武操练。”

    “十五岁受先帝宪宗陛下秘令,随王襄敏、英国公往九边杀敌!”

    “两年一替,吾往三次!历大小五十余战,阵斩鞑靼一百八十三级!”

    一众武举子们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珠子,看着这熊烈山甚至不由得哆嗦了一下。

    开玩笑啊,整个大明谁不知道鞑靼乃帝国九边心腹大患!

    那些鞑靼骑兵岂是好相与的!当年英宗可是被他们堵在了土木堡上,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啊!

    “归朝后,添为当今陛下随身侍卫!”

    “三月前改任帝敕‘大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教习!完毕!!”

    “咕嘟~”一众武举子们艰难的咽下了口水,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规格居然这么高。

    弘治皇帝甚至把自己的贴身侍卫都派了出来给他们做教习,甚至亲任院长!

    这个规格已经是相当之高了,甚至远远高于国子监的教师规格。

    “陈侗、张龙、张猛……都上来!”

    小公爷那双丹凤桃花竖起,冷然怒喝:“告诉他们你的资历!”

    “是!!”

    “陈侗!金吾禁卫、锦衣卫世袭百户,受先帝宪宗陛下命往九边刺探军机、寻机杀敌!”

    “历三年、三十七战,阵斩鞑靼骑兵七十四级!”

    “归朝后考校授副千户,命往宫中执役调任当今太子殿下侍卫职!”

    “现添为‘大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教习,完毕!”

    陈侗说完,跨立着后退一步一脸肃然。

    “张龙,先帝时随成化六年武探花郭彦和平广西瑶、僮之乱!后调往九边执役!”

    “前后五年,历大小八十六战!平乱阵斩一百二十六级、九边阵斩三十七级!”

    “告归后入英国公府执役!”

    张龙跨出,对着台下怒目而视声若擂鼓!

    “后随英国公府小公爷剿倭,阵斩倭寇六十二级!”

    “又往扶桑平乱,灭国二十有八、阵斩一百七十八级!”

    “受当今陛下命,添为‘大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教习职!完毕!”

    张龙说完跨立而后撤一步,张猛昂首跨出声若奔雷炸响。

    “张猛,先帝时随成化六年武探花郭彦和平广西瑶、僮之乱!后调往九边大同府执役!”

    “前后七年,历大小一百三十七战!平乱阵斩一百六十三级、九边阵斩五十三级!”

    “告归,入英国公府执役!”

    “后随英国公府小国公剿倭,阵斩倭寇六十六级!”

    “又往扶桑平乱,灭国二十有八、阵斩一百八十七级!”

    “……”

    一个个的经历、战绩、身份……哪个摆出来,别说武举子便是武解元们也得怂上三分。

    这些个教习们哪个不是久经沙场,哪个不是杀的人头滚滚!

    最基础的是必然往九边执役过,阵斩打底都二三十级。

    三十六人的教习前后加起来的阵斩,都能赶得上一次大胜了。

    拢共算下来他们斩下的首级,仅九边所斩便近乎破千!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个教习们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整个大明,最为精锐的战士!

    “我,英国公府张螭虎!顺天府武举解元、应天府乡试解元。”

    等所有人都自报家门完毕了,张小公爷才缓缓站出来:“承习杨家梨花枪、周王内家拳、三丰真人内丹术!”

    “弱冠骑射、去岁下江南遇倭寇来袭!率亲兵江南剿倭,斩倭寇首



第二百二十四章 土造水泥亦牢靠,有人欲来捻虎须
    “这……少爷,这是啥玩意儿!真是我们之前磨出来的那些粉末!”

    小周管家嘴皮子哆嗦着不敢置信,之前小公爷让他搜罗来一些个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比如庄子里破旧的陶土瓦、盆罐子……等等杂物,还得要求洗干净晾干。

    又让找来一些石灰和石膏子,比较古怪的是让他全给用石磨碾碎还得细细的筛上好几遍。

    虽然不知道这是为啥,但作为小公爷麾下头号狗腿王小周管家从来不问为什么。

    他只管咱家小公爷需要什么,小公爷表示需要的小周管家二话不说撸起袖子亲自上!

    必须办的妥妥当当。

    事实证明,咱家英明神武、冠绝盖世、风仪无双、文武双绝……的小公爷从来不出错儿!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们能打敢杀无所不能小公爷座下第一狗腿王小周管家的人生原则就是:

    第一、小公爷说的就是对的。

    第二、如果小公爷说的是错的,请参看第一条。

    第三、如果你质疑以上两条,那咱俩就是生死大敌!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小公爷让他用煤烧出来的这些个细粉末,混合之后再用芒硝水和上竟然会如此坚固!

    “砰砰砰……”家里的老亲兵们拿着打桩子的木槌,吭哧吭哧的在小周管家哆嗦的嘴皮下砸击墙面。

    这道墙是小周管家亲自带人砌起来的,按照小公爷的要求打着地基砌上这混合灰土芒硝水擦的墙。

    “轰隆~!”终究,在老亲兵们气喘吁吁的砸击了半天后这墙壁坍塌了……

    张小公爷显然不是很满意的撇了撇嘴:“看来强度不是很够啊……”

    小祖宗啊,这哪儿不够啊!这简直是太够了好不好!

    几个老亲兵简直就想哭,小祖宗啊!咱爷们就差手都砸秃噜皮儿了,俩爪子都要抽筋儿了!

    您还嫌它不够硬啊!

    “算了,先将就用着罢!”小公爷有些意兴阑珊,摆了摆手道:“回头再试一下配比,看看能不能更坚固。”

    小周管家拼命的点头,张小公爷这才眨巴着自己漂亮的丹凤桃花轻叹道。

    “配方你拿着,让那些工匠们来制作……”

    却见张小公爷顿了顿,道:“回头我给你画个规划图,你先按照规划图修个新的张家庄子。”

    大明帝国皇家军械营造局的第一批工匠已经转籍了,原本隶属于工部的他们现在全部转了户籍。

    在张小公爷看来大明太祖在户籍这件事情上做的很二哈,尽管他是想要存留户籍。

    然而这么做却极大的限制了人口流动,同时也限制了各行业发展。

    工匠来了张小公爷自然是不可能让他们就这么白呆着,闲生祸患这个事情他可比谁都清楚。

    先让他们把水泥制作出来,然后按照自己的规划先盖一座张家庄子。

    好歹咱张小公爷上辈子也是混过建筑行业滴人啊,这辈子算是一定程度上重拾老本行!

    重修一个村庄而已,还没有达到旧城改造那种那么复杂。

    而且张小公爷是打算以此做一个样板,从建房到修路再到铺设下水道、地龙、化粪池……等等一并弄完。

    到时候那些个豪门贵戚、官宦商贾们来看,肯定也琢磨给自家亲族也这么修建一个庄子。

    甚至小公爷还打算自己修一栋宅子给家里大父,到时候这些个豪门贵戚们一瞅肯定也得修。

    有这样的施工队在手上,那银子还不得哗哗流水一般的来么!

    帝国皇家军械营造局这就可以算是自食其力了,任何部门都得有银子才能运转下去。

    总是让内库掏钱肯定是不成的,所以帝国皇家军械营造局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产生盈利。

     



第二百二十五章 翰林院里起冲突,江许擅长窝心脚
    “师兄莫慌!我已让人知会恩师了,些许贼子奈何我等不得!”

    李兆先这段时间也算是锻炼出来了,虽然没有唐伯虎、徐经他们几个练的多。

    更没有跟他们似的要去军训,但至少负重跑步、饮食调整还有格斗训练都是跟上了的。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尔等不是进士出身,便也算是有家学渊源!”

    却见一个年约四十上下,长髯国字脸穿着道袍一副官员模样的男子捂着自己的一只黑眼圈嚷嚷着。

    “与那勋贵子弟厮混一起,还自持武力殴打同僚!当真不为人子!”

    在他身边站着的一众道袍中青年们轰然叫好,却见他们二三十人带着一些个壮硕家丁。

    竟然是团团的将江潮、许庭光和李兆先他们围住,若非是他们三人和身边的几个家人能打。

    或许这帮人早就扑上来了,实际上他们刚刚也扑上来了。

    只是发现打不过,好歹江潮他们也是跟着小公爷练了体能拳脚的。

    虽然是人少但勇力、战力完全不落下风,且战且走竟是让他们拿不下来。

    却见发冠凌乱的江潮江天信站出来,咬牙切齿的狠声道。

    “你只提我师为勋贵子弟,怎的不提他才华横溢、写诗填词,考得南北文武双解元!”

    这话一出口,对面的那些个道袍中青年们顿时面皮涨红不言语了。

    “你们不过是觉着陛下不再听你们这些个翰林们鼓噪了,又不敢寻我恩师麻烦便来闹我们罢!”

    许庭光嘴角有些出血,呸了一口恶狠狠的盯着他们道:“冷嘲热讽说不过,便动手打人!”

    顿时这些个中青年道袍髯仕们虽然吹胡子瞪眼,却都不吱声的。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也不复杂,原本翰林会负责给皇帝做日讲官。

    就是给皇帝每天讲解儒家经典典籍,并且解读其中的寓意以达到潜移默化让他们接受儒家思想的目的。

    这同时也是增进帝宠、让君臣之间互相熟悉的机会,为将来入阁或外放做准备。

    本来大家翰林做的好好的,突然蹦达出来一个张痴虎做了一次保密的经筵。

    那次经筵完毕后陛下再也不愿意听翰林们做日讲了,即便是听很多时候要么钦点江潮、许庭光。

    要么就是其他翰林们讲不到一半,就推说有事让他们先行停讲。

    翰林们可没有资格知道当时经筵辩论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只知道现现在失去帝宠了。

    最可怕的是他们多次暗示甚至明示三大学士,甚至清流翘楚刘大夏、马文升皆无消息。

    这让他们无比的心慌,再加上弘治皇帝多次召见江潮、许庭光二人。

    他们二人又从来都是跟翰林院格格不入的,翰林们不喜欢他们身为玉螭虎弟子的身份。

    江、许二人更讨厌这些只知道假大虚空废话连篇的翰林们,双方互相看不顺眼自然无甚往来。

    这次的冲突也是积怨已久。当然,这是翰林们自己认为。

    简单说就是几个翰林故意在江、许二人行过时,拿起《太平御览神鬼部卷三》大声诵读。

    “向根叩头曰:‘小儿无状,分当万死。’叱祈曰‘汝子孙不能光荣先祖而辱如此,何不叩头谢之!’”

    江、许二人也是进士出身啊,怎能不知道对方这是在指桑骂槐!

    故意在他二人行过时诵读此句,一方面是骂他们恩师张痴虎是“小儿无状,分当万死”。

    另一方面则是在骂他们两个进士拜勋贵小儿为师,这是“不能光荣先祖而辱如此”。
1...7374757677...4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