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谨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斯人若彩虹

    “放心!再也没有能让你看我笑话的时候了!”许姝心情似乎还不错,推开门坐的靠外了一些跟庄离说着话,“你最近这么闲东海王就没别的差事吩咐你”

    庄离叹了口气道,“我又不是早就跟着他的人,要紧的差事自然用不到我,要不是他怕被朝廷抓住了把柄,不敢动用自己的心腹进京,也不会找上我们这样的人,幸而我还有几分本事,每次的差事都办的不错,才渐渐有了几分信任!眼下他忙着囤积原料制造飞火弹,旁的便顾不上了,我也就闲了,正好这一路可以陪你慢慢悠悠的玩儿回去!”

    提起飞火弹来,许姝便想起当初周谨也拿走了一个飞火弹,想来周谨暗地里应该也会制造飞火弹的,一个两个的都在囤积武器,看来有些事大家心里都明白是不可避免的了,周谨要从柔然回来必然少不了一场硬仗。

    庄离常年行走江湖的,各色身份文谍都是齐全的,许姝也有周谨新给安排的身份,倒也不怕盘查,便一路沿着官道走,一来道路宽广,不会特别颠簸,许姝坐的也舒服,二来官道人来人往的,也不怕有什么歹人再横生枝节,就这么一路慢慢悠悠的终于在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回到了平凉城。

    “没想到还真的能回来这个地方!”许姝无限感慨道,当初她将挽风的一切都安排妥当,说是让挽风在平凉等她回来,其实她根本就没有再打算回来这个地方了。

    “你那婢女我早就送走了,院子倒还空着,今天晚上就去那儿落脚吧!说不定还得在那儿住几日,看




341、抵达
    和亲的队伍历时半年终于在冬月十五这一日抵达了柔然的王城,柔然是游牧民族,早年都是随着季节驱赶着牲畜随着河流牧草四处迁徙,随着柔然政权的建立,势力渐渐扩大,便开始学起大胤来,选了一处牧草最为丰沃的地方建立了都城,将族民都聚集在一起,只是依旧没有改掉以帐棚为居所的习惯,城里虽然也能看到似大胤那般的青瓦白墙的屋子,可更多的还是帐篷,便是连王宫之内也是以帐篷为主。

    郁久闾丘仑可汗亲率柔然王族的成员迎接长安公主一行人,十多年前作为质子被送入柔然大胤平宁王也在其中,为了表示对大胤的尊重,郁久闾丘仑可汗让平宁王跟随在他左右去迎接长安公主。

    说来周谨也是辛苦,本来行程就落后了和亲使团很多了,为了治许姝的眼睛又耽搁了,好不容易将许姝托付给了庄离,便日夜兼程的往柔然赶去,终于还是赶在和亲队伍抵达之前到了柔然王城。

    “公主殿下一路舟车劳顿甚是辛苦!本汗已经按照大胤的习俗安排了接风宴,公主殿下先稍作休息,接风宴上再叙话也不迟!”

    长安公主早听闻柔然人粗鲁不堪,只当这郁久闾丘仑可汗也是一个长着络腮胡子不修边幅,说话低俗的中年男子,不曾想却是看上去精壮高大,精神抖擞,说话也如何大胤人一般温文有礼,还体贴有加,本来满心抗拒的长安公主不由放下了戒心,甚至对眼前的郁久闾丘仑可汗有了几分好感,便柔声道,“入乡随俗,可汗不必如何费心!”

    郁久闾丘仑可汗见长安公主长相俏丽,肤色白皙嫩滑,不似柔然女人那般丰腴,颇具纤柔之美,且看着性子温柔,便有些喜欢了,“公主客气了,公主和诸位远道而来,备些薄酒招待也是我柔然应尽的地主之谊!”

    “那就有劳可汗了!本宫代诸位谢过可汗了!”长安公主盈盈一拜,郁久闾丘仑可汗虚扶了一把,将身边的周谨介绍给她,“这位是大胤的平宁王,公主应该是听闻过他的名字的只是从未见过他而已!”

    “见过皇兄!”长安公主又对周谨一礼。

    周谨还礼,“见过皇妹!”

    郁久闾丘仑可汗道,“听闻公主喜欢读书,所以这些日子本汗特意让平宁王教了本汗一些大胤的礼仪,万幸没有怠慢了公主!”

    原来郁久闾丘仑可汗是为了迎接自己才特意学的大胤的礼节,也算是有心了,长安公主更觉得满意了。

    郁久闾丘仑可汗又道,“公主的住处已经安排好了,是平宁王看着布置的,就烦请平宁王引着公主前去吧!”

    “好!”周谨应下,引着长安公主等女眷跟着他走了,“皇妹这边请!”送嫁的其他人员自有柔然的官员领着下去休息了。

    阿那图见方才郁久闾丘仑可汗对长安公主的态度很是谦卑,心下不满道,“可汗何须在一个大胤的女人面前如此谦卑,这不是坠我柔然的威风吗我柔然难道还不如他大胤不成”

    郁久闾丘仑可汗看了眼阿那图,见他满脸郁气,便知这和亲路上他定然是受了不少气的,只是眼下没时间细问他,只得先安抚他了,“大胤最喜欢小题大做了,那一批大胤的官员还要回去复命的,能说几句话就将他们敷衍过去何乐而不为呢大胤也不全都一无是处的,有些东西还是值得学学!”比如这表里不一装腔作势他可就是从大胤人那儿学来的。

    阿



342、为母
    柔然人对周谨的印象是一个文弱书生的形象,面白肌瘦,文质彬彬,很是符合他们对大胤人的一贯的认知。

    周谨在柔然生活了这么多年,还能够平安无事也是费了一旦心思的,努力给了营造了一种他对柔然毫无威胁的印象,努力朝着柔然人对大胤人共有的认识方面去表现,努力成为柔然人眼中最普通的大胤人那样。

    周谨在进柔然王宫之前将林恒留在了宫外照应,宫中所用的皆是普通的服侍的仆从,其中一个人除外。

    苏铭和雪槐一样精通易容术,是在周谨离开柔然时扮做周谨的模样瞒天过海,苏铭能假扮成周谨不仅仅是因为他会易容术,更是因为他与周谨身形相仿,再经过练习,他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气都与周谨有七八分像,是以才能瞒过柔然这么多年,只是不扮作周谨的时候,说话便又是另一副腔调,完全不同于周谨。

    “王爷回来了!”听得帐外周谨的声音,苏铭仿佛看见救星一般迎了出来。

    周谨点头对他道,“你妹妹也来了,找个合适的机会让你们见上一面!”

    苏铭欣喜的谢过,“谢王爷!”又指了指账内低声道,“贞太妃来了!”

    难怪刚刚苏铭见到自己一副如蒙大赦的模样,原来是因为贞太妃来了。

    “你下去吧!”周谨摆摆手,自掀开门帘进去了,苏铭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长吁一口气,他扮作周谨的时候便怕这贞太妃,做他自己的时候就更怕了,这怕也不是就真的怕了,而是实在是被折腾怕了呀!

    “嗳,你回来了呀!我听说大胤的使团到了怎么也不来给你请安呢好歹你也是先帝唯一的血脉,这些年委身柔然为质,保大胤边境安宁,为大胤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身为大胤的臣子,怎么连一点儿为人臣子的本份也不懂!”

    一见到周谨,贞太妃便喋喋不休的开始说了,一口气说了一大串,好不容易住了口,拿了茶来润喉,原是渴了,只是喝了两口茶又接着说了,周谨忍不住打断了,“在宫外已经见过了使团的各位大人了!诸位大人一路风雨兼程甚是辛苦,我就让他们先去休息了,稍后会来给您请安的!”

    周谨知道,贞太妃的不满并不是像她口中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使团的人没来给他请安,而是因为这些人没来给她请安,没把她这个贞太妃放在眼里!

    贞太妃听了果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嘴上却风轻云淡的,“谁稀罕他们来看我这个老太婆了有这份儿心就很好了!转眼来柔然也十多年了,大胤还是头一次派人来,可得好好招待招待,对了,来的都是些什么人”贞妃进宫不过及笄之龄,如今也才三十出头,离老太婆尚远,如此不过是自谦罢了。

    “除了长安公主和一众世家女子外,使团诸臣以礼部何侍郎为首!”

    “何侍郎哪个何侍郎”贞太妃想了想,终究因离京多年实在想不起这么号人物来,原先她还在大胤的时候便对这些不关心,如今更是记不起来了。

    “罢了,计较这个也没用!”贞太妃摆摆手,转而凑近周谨道,“今日柔然王庭要设宴迎接长安公主,明日我设一小宴慰问大胤来的诸位使臣,到时候你装的可怜一些,叫他们知道我们母子在柔然过的艰辛,



343、问底
    多年来与贞太妃的相处,让周谨将贞太妃的性子了解了个透彻,三两下便用激将法激的贞太妃忘了她来找周谨的初衷。

    因常年被压抑,贞太妃性格暴躁又偏激,只是贞太妃并不笨,多少有些头脑,知道有的事是做不得的,是以往往一时头脑发热做了什么错事,缓过神来之后便会去补救,所以这么多年来才没酿成什么大祸。

    今日她被周谨几句话气糊涂了,许下了承诺,待消了气回想起来便觉得自己不该置这一时气,为了争这么口气,就要自己下半辈子都熬在这鬼地方实在是不值当,可是她才在周谨面前夸下海口的,转头就反悔的话让她日后在周谨面前还有什么脸面可言,是以只能痛心疾首的歇了再在大胤使团诸官员面前哭诉的心思,连晚上给长安公主接风洗尘的接风宴也称病没有出席,周谨便也以照顾贞太妃为由缺席了接风宴。

    在使团众人前来给贞太妃请安时,贞太妃按着她的品级一丝不苟的着装,坐在那儿接受众人行礼时的礼仪倒是一丝差错也没有,贞太妃出身荣国公府,正经的大家闺秀,只要脑子不犯糊涂,她还是一个高贵得体的大胤太妃。

    长安公主并没见过贞太妃,乍见之下十分吃惊,眼前这位贞太妃至少也应该有三十三四岁的年纪了,可是瞧着面相却只有二十四五一般,面如娇花,青丝如云,眉眼灵动,毫无老态。纵然作为皇妃,姿色当是不差的,可是面相年轻到这种地步还是让长安公主吃惊,柔然苦寒,按道理来说不是应该显出老态来才对吗

    贞太妃昨儿才与周谨大吵了一架,今儿也提不起兴致来应付众人,便草草的受了众人的礼就将人打发了,何侍郎却留了下来,“皇上有密信一封予太妃娘娘!”

    “哦呈上来!”既然已经不能在使团面前哭诉装可怜了,贞太妃便将太妃的款摆的十足。

    何侍郎双手奉上,婢女用银挑子拆了信封,将信纸展开递到贞太妃手上,“太妃娘娘请过目!”

    贞太妃这才接过信来,看了两眼不由有些后悔刚刚的心不在焉了,早知道这些世家女是送来给她做儿媳妇的,刚刚就该仔细观察一番的,不过人既然都来了,又跑不掉,日后再细看便是!

    “皇上有心了!”贞太妃合上信纸,婢女又接了过去塞回信封里,并拿着信封退下了,贞太妃又接着道,“难为皇上还记得有王爷这么个侄儿,挂念着他的婚姻大事,赐下良缘,只是皇上可还有别的什么交待”

    何侍郎思忖了半刻,忖度着贞太妃口中所谓别的交待莫不是指这些世家女谁做正妃,谁做侧妃如此想了片刻便道,“除了这封密信,皇上再无别的旨意了,一切全凭太妃和王爷做主!”

    贞太妃之前与大胤去信吵着闹着的无非就两件事,一件事是她想还朝,一件事是周谨的婚事,如今周谨的婚事解决了,自然就该解决还朝这件事了,贞太妃所问的别的交待便是指皇帝可有交待何时接他们母子回去,何侍郎显然会错了意,只是却也能从的话中品出大胤并没有接他们母子回去的打算,脸上便蓄上了怒气,素手一拢,斜视着何侍郎道,“大人一路辛苦了,如今已入冬,大雪封路,使团也回不去了,想来是要先住下来等过年了天色暖和了再动身不是”

    &nb



344、凭何
    贞太妃盘问了何侍郎足足两个时辰,总算是问完了她想知道的所有的信息,心满意足的放走了何侍郎,在心里盘算了一个主意便去寻周谨了。

    苏铭远远的看见贞太妃来了,忙入内去通知周谨,“王爷,太妃娘娘来了!”

    周谨刚好写好了一封信,封好了交给苏铭,“送出去吧!”

    苏铭接过信忙出去了,赶在贞太妃抵达营帐前走了。

    贞太妃进帐直接撵走了所有的下人,开口第一句话便是,“你要立黄大小姐为正妃!”

    周谨瞟了眼贞太妃,没接话,贞太妃的兴致却丝毫不受影响,依旧高昂。

    “我刚刚从何大人口中打听到这七个世家女中属黄大小姐家世最好,与你最为般配,娶她为正妃最合适!之前太皇太后都打算立她为大皇子妃的!”

    “家世”周谨低哂,“太妃莫不是忘了,这里是柔然,长安公主都下嫁了,家世再好,在这儿也无用武之地!”

    贞太妃得意道,“怎么没用你娶了她,让她给她家里去信,让她的父兄在朝堂上进言,迎我们母子回朝!黄家是大族,族中在大胤任职的族人超过一百人,三品以上的大员有六人,黄家在朝堂上说一句话,呼者百应!”贞太妃从来没放弃过还朝的想法,她做下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能早点儿回到大胤,她受够了柔然的凄苦,受够了柔然人的粗鲁,她无比怀念在大胤的时光,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回到大胤,如果回到当初,她一定会选择削发为尼,也强过来柔然受尽折磨。

    周谨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贞太妃,不知道是被贞太妃的“精妙”的算计所折服,还是被贞太妃的天真所打败。

    “怎样既然是皇上送来给你的人,当然得用好了才对得起皇上的一番心意!”贞太妃满面得意,昨儿才被周谨好一顿训斥,今日总算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便急急忙忙来周谨这儿炫耀了。

    “这些都是何侍郎告诉您的”

    贞太妃点点头,“这何侍郎倒是知礼,我问什么便答什么!”

    “何侍郎离京也有大半年了,京里如今的情形只怕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了!”

    “什么意思”贞太妃隐约觉得有些不安了。

    周谨悠悠道,“黄家若是真如您所说的那样势大,黄家的嫡长女又何至于被送到柔然来”

    “这……”贞太妃一时愣住,对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黄家又怎么可能舍弃嫡长女呢

    “难道是那何侍郎打量着我不能回京检验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便故意用假话来骗我这七个所谓的世家女莫不是都是破落户里出来的”

    “即便真的,黄家也未必能为您所用,它连嫡长女都舍了,还有什么别的不能舍的黄大小姐被送来柔然,要么就是黄家得罪了人,被人拿捏住了把柄,要不是就是有更大的利益交换,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黄家都是不可能按照您心中所想的那样上书的!便是其他六家,自从他们的女儿被选中开始,他们各自的情形也会发生变化的,我早说过了,您趁早歇了回朝的心思吧!”

    贞太妃突然暴怒了,“凭什么!当初说



345、贤淑
    “臣女是想着太妃娘娘在柔然这么多年,必然想念家乡的口味,所以特意做了这梅花糕,还望太妃娘娘不嫌弃臣女手艺粗鄙!”萧三小姐面带羞怯的将手中的食盒递给贞太妃的随侍婢女。

    “你这般有心,哀家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嫌弃呢”贞太妃打量了萧三小姐一眼,觉得看着十分顺眼,想着刚刚何侍郎说过的话,这萧家家世虽比黄家差了一截,但是胜在萧家姑娘体贴贤惠,相比较之下黄家的姑娘除了家世就再无旁的优点可,只是正如周谨所说,在柔然,家世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如此说来黄家的姑娘反倒还不如萧家的姑娘好了,只是除了黄家和萧家,别家的姑娘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形,看来给儿子娶亲这事儿急不得,得打听清楚了才能做决定,儿子已经不听话了,再来个不孝顺的儿媳妇,她在柔然的日子那就真的过不下去了,这儿媳妇的人选可得好好挑挑,足足有七个,又跑不掉,慢慢观察便是,如此盘算着,贞太妃看向萧三小姐的眼神便带了几许深意。

    萧三小姐又举了举另一个食盒道,“臣女也做了些梅花糕给王爷,还请太妃娘娘代为转交!”

    贞太妃随手点了身后一人,“你把这食盒给王爷送去,就说是萧三小姐亲手做的!”

    随从上前从萧三小姐手里接过食盒,萧三小姐将食盒交到那婢女手上,又交待道,“这梅花糕要趁热吃才好吃!”

    婢女点点头,萧三小姐捏了捏她的手,婢女身子一颤,捏了手心,提着食盒退下了。

    贞太妃招呼萧三小姐道,“你随哀家去哀家的毡帐里坐坐吧,给哀家讲讲京城里如今的光景,这么多年了,怕是好多地方都变了呢!”
1...7374757677...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