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汉之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高起潜现在担任登莱平叛明军的监军,属于军中一言九鼎的存在,又有以吴襄、吴三桂、祖大乐、祖宽为首的关宁军大力支持很牛掰。

    四月初,兵部侍郎刘宇烈以督理的身份带兵来登莱平叛,这里还有朱大典和谢琏两个巡抚和几个知府。

    可是当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主将,下辖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韬、游击柏永福及故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等名将的六七千关宁军加入战场之时,所有的文官现在只能靠边站。

    明朝按理说是文官统兵又如何那是指在没有太监掣肘的情况下。

    登莱有个大太监,而且是个比较奸诈油滑的阉人,他跟袁崇焕如出一辙,擅长忽悠,很会左右逢源。

    年轻的皇帝认为他知兵予以重任,不知怎的关宁军众将如当年支持袁崇焕那样大力支持高起潜。

    有可能是关宁军在代言人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后有了危机感,他们急需一个有分量的新代言人,捧高起潜这个天子近臣正当其时,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

    再加上在高起潜带着人马来参战之前,明军的仗打得一团糟,连巡抚都能够被人家干掉了可见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以刘宇烈为首的文官自然就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

    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高起潜玩阴的,几次分拥有兵部尚书虚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正二品重臣卢象升的兵,最后导致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黄汉没办法不让吴三桂出头,毕竟这小子连认太监做干爹的事都做得出,完全属于不要脸的存在。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本领再不管道德、不要脸皮,神仙也挡不住他发迹。

    黄汉来个四两拨千斤,鼓动方正化带领他训练的京营六千人马和李若琏带上一些锦衣卫参与登莱战局,目的就是争功。

    这绝对不是挖坑让方、李二人跳,而是真的给他们创造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因为历史上的登莱叛乱是被以关宁军为首的明军平定。

    现在历史不同了,李九成、孔有德等等的叛军人马少了毛承禄、陈有时等等带兵加盟实力少了许多,而明军会多出方正化和李若琏训练的七八千新军参战实力强了不少。

    &nb




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计
    哨船以后进入长江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些载重三十吨的小船完全可以装载三五十人沿江而上直达石柱。

    顺江而下之时恐怕会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速度。

    黄汉知道历史上孔有德在李九成被打死的情况下成为了叛军老大,在崇祯六年海面刚刚解冻的二月初放弃登州带着大量金银财宝、火炮和家眷共计一万余人乘接近百艘商船、战船从海上逃跑。

    算计孔有德之时需要以防万一,也是为了杜绝历史出现了偏差导致登莱叛军提前跑路。

    因此“红旗军”哨船轮番全天候盯防登州水城,目的就是在叛军下海投奔建奴之时能第一时间获得情报,能够选择最好时机予以截杀。

    只是不知关宁军中少了射杀李九成的祖大乐,那自封的大元帅李九成还会不会死在阵前

    如果李九成不死,恐怕轮不到孔有德当叛军大哥,况且李九成还有儿子李应元作为接班人,只要晚死几年,接班人肯定是李应元,怎么着也轮不到孔有德。

    得到了黄汉的指点和承诺,方正化和李若琏以及娄允、艾国栋他们都高兴坏了。

    登莱叛军势如破竹的劲头已经被关宁军成功遏制,解莱州之围应该就在八月中秋前后,最后叛军会退防登州负隅顽抗。

    朝廷大军在莱州附件跟叛军相互炮击吃了亏,由于叛军炮火犀利故而屡次败北损兵折将,还导致崇祯特批派遣中官押送前线的六门红夷大炮被叛军缴获。

    现在登莱前线的明军大员们正请求援军、请求炮火。

    历史上也是因为登莱平叛旷日持久损兵折将,崇祯五年七月二十三日,震怒的崇祯帝将孙元化问斩弃市。

    神机营拥有众多火炮,皇帝暂时不同意派出神机营就是担心这些火炮再被叛军夺走。

    方正化乃是御马监掌印大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一,训练的新军编制是京营中隶属于御马监直管的勇士营、四卫营,人马足六千。

    李若琏是皇帝口谕命令他最少训练三千能够上在场搏杀的锦衣卫校尉。

    如今二人练兵小有所成,他们联袂请求率领新军准备用以战练兵的名义开赴登莱参战,皇帝会认为瞌睡送来了枕头,一定会给予褒奖,并且同意即刻发兵前往登州。

    崇祯信任方正化和李若琏,有了他们亲自带领几千新军跟拥有大量红夷大炮的神机营一同参与平乱,皇帝还有什么可担心

    认为此计一定行之有效的方正化拉着李若琏的手站起来举杯道:“黄大人,咱家敬你一杯!咱家就是佩服你足智多谋。

    人人只看到登莱流民遍地,粮食供应困难,看到登州墙厚城高拥有火炮几百门想要攻取谈何容易

    唯有你判断此坚城内积累了小半个山东的财富,打下此处几年内都不愁军饷。”

    酒意阑珊的李若琏碰杯道:“没啥说的,咱们是好兄弟,咱们去登州发了财绝对不会忘了老弟,吃了‘红旗军’的粮食会加倍奉还。

    区区叛军战斗力哪里比得上建奴,咱们这一次去登州又会得斩获不知凡几,哈哈哈……”

    黄汉道:“诸位记住了,登莱城高墙厚、炮火犀利真的难以攻打,但是叛军有个致命的短板,登州城中无粮。

    登莱叛乱已经接近一年,整整耽误了一年的粮食生产,导致缺粮严重。

    叛



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
    这不奇怪,登莱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家里的产业会小得了他家的织机和工匠怎么可能落后于其他家族!

    孙元化获罪未必遭受墙倒众人推的惨况,因为他是有组织的。

    江南是东林党人的老巢,党员孙元化的家小不可能被欺负了,况且孙元化的恩师徐光启还是当朝阁老呢!

    黄汉不要银子要新式机器、要先进技术孙家当然舍得给,况且虎穴城在几千里外的北方,开始生产布匹也谈不上跟松江府竞争。

    明朝的织布技术领先世界,织布机也是最先进的。

    黄汉买一部分样品回来动用大工匠加以研究,把易损件换成钢材,使用弹簧控制飞梭,立刻就能够使得织布机技术革新,直接提高生产效率。

    然后再开金手指使得珍妮纺纱机提前一个多世纪问世,以后布匹的成本会直线下降,布料便宜了会大量减少衣不遮体的汉人。

    价廉物美的布帛还会形成出口的拳头产品把他国的纺织业击垮,获得大量利润。

    北方的田亩只有一熟农作物,农闲的时间太多,必须给体系内老百姓增加凭借劳动获得报酬增加收入的机会。

    织布厂是个用工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可以使用大量妇女劳动力,而明末太多老百姓衣不遮体,冬天无法御寒,棉布的需求量巨大。

    况且黄氏在大规模建造帆船,传统的原材料大量使用竹子、草席的中国硬帆逐渐被西洋软帆代替,高品质帆布的需求一天天增多。

    进口帆布被西夷卡脖子是黄汉无法忍受的,因此黄氏要改造织布机生产帆布。

    以后用汉人独到的涂抹桐油技术防腐、防水生产出的帆布将要成为外贸产品去冲击西夷的市场。

    在京师逗留三天后,虽然皇帝没有下旨或传口谕来催,比较自觉的黄汉前往紫禁城再次求见皇帝准备辞行回宁远。

    崇祯得知黄汉求见的目的立刻传见。

    不夜城项目比较大,羡慕嫉妒恨不知凡几,黄汉认为不能独占利润,与其跟其他重臣、勋贵合作还不如直接便宜了崇祯。

    黄汉主动上奏皇帝,自己在外城搞了一个赚大钱的营生,请求皇帝为这个项目题写牌匾,这个牌匾当然是进入不夜城商业区的第一牌楼。

    皇帝以题字入股,以后每年都将要分润红利三万两白银。

    黄汉在外城大兴土木接纳了几千流民在做工,较好的缓解了京师郊外流民聚集的棘手问题。

    如此大动静皇帝当然心知肚明,他曾经下旨鼓励达官贵人此时去城外收留长随,鼓励大家多多雇工。

    黄汉请求崇祯给这个叫做不夜城的地方题字,皇帝根本没打算拒绝,他还希望树立典型让更多人效仿,要是再有几个如此规模的工程,京郊的流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谁知黄汉还不让皇帝白帮忙,他出手大方,准备每年送三万两银子入内帑,礼多人不怪,皇帝也不例外,况且崇祯皇帝日子过得苦,真的比较穷。

    人穷志短,本来就准备为黄汉题字的崇祯有了每年三万两银子的预期下笔更加有力,不夜城三个大字写得劲道十足。

    郑国昌不懂经营,见女婿在京师投入几十万两银子很是有些担心,谁知道不夜城项目变成了跟皇帝合营,皇帝还亲自题写了牌匾。

    &nbs



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势
    这万把人火器化程度高,勇士营、四卫营人马有六成都是使用火绳枪,也就是“红旗军”已经淘汰下来装备卫所军的鸟铳,其中有一千杆就是黄氏出品。

    方正化和李若琏当然知道“红旗军”的铠甲、武器值得信赖,京营将士们现有的铠甲大多数看起来光鲜,其实都是样子货,防御力不值一提。

    因此他们都购买了一部分“红旗军”制式衣甲,可是他们的银子太少,“红旗军”的衣甲、武器太昂贵,因此只能保证一两成战斗技能出众的麾下拥有类似于“红旗军”的装备。

    中秋节前后也是农忙之时,今年虽然遭受旱情,但是由于灌渠、灌井发挥了作用,收成达到了中下。

    平均一亩麦田能够打九斗余麦子,年景好的时候亩产平均能够达到一石二斗。

    保苗的紧急时刻军队里的战马、挽马全部参与抗旱保苗,连全脱产的正兵都有一小半人马参与了半个月,工厂除了技术工之外的所有人都参与了田间地头的劳动。

    没有人不理解,大家都经历过饿肚子的滋味,人人知道粮食的重要性,知道没了收成不知道会导致多少人挨饿,在有能力保住庄稼的情况下,人人不遗余力。

    相对而言,山海关外辽西走廊的旱情就小了许多,因为那里往东入海的河流多水量充沛有落差,完全可以带动水车提水灌溉农田,省去了不少人力、畜力。

    收获的季节到处喜气洋洋,在辽西走廊屯垦的卫所军每家每户都有十几二十石麦子可以出售,抛去借贷度日的粮食,结余十几石不成问题。

    今年“红旗军”的粮食收购价已经下来了,每石麦子给银八钱,这就意味着家家户户可以有超过十两银子的进账。

    经营得好的人家都会养些鸡鸭,种些花生、瓜果,卖给军队也能赚不少银子贴补家用。

    毫无疑问今年将要过上红红火火的新年,太多卫所军准备给儿女甚至自己添上一件新棉袄,经济条件好一些屯户的如今已经考虑是不是买一件鸭绒服,据说这样的冬衣轻便暖和,样子好看。

    小冰河时期比较冷,黄汉不遗余力发展鸭子产业不仅仅增加了食物链的品种还能够获得较多蛋白质,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生产鸭绒被和鸭绒服。

    今年养鸭子的屯户都有了不错的收益,明年鸭子的存栏量何止翻倍拥有大量的鸡鸭鹅在田间地头、小树林、荒地吃虫子还能够较好的减少蝗虫大爆发的可能性。

    预计明年填充鸭绒作为冬装的鸳鸯战袄就能够保证发给每一位正兵,届时“红旗军”在冬季深入北方作战保暖能力得到了加强,因为冻伤减员会大幅下降。

    已经不愁发展资金,家主黄汉拥有危机意识,从来不把银子看中,有一万两要想办法带动其他资本用出一万五千两。

    这不是自说自话,现如今来虎穴城经商的家族越来越多,高家就投资了不下于十万两白银,商贾在虎穴城经营绝大多数人赚到了银子。

    有了赚钱效应,新的商贾纷至沓来尽在不言中,日渐繁荣的虎穴城资金充裕,“红旗军”体系的产业升级在不间断进行中。

    虎穴城车辆厂进行了车轮革命,只可惜没有橡胶,后世的充气轮胎搞不出来,但是用钢铁制造的镀锡铁轱辘外包上牛皮和麻絮、软木等等填充物,弹性效果没有橡胶轮胎好但是杜绝了被扎漏气的隐患。

    第一批钢铁新式车轮当然是装备军队,木质的独轮车换了钢铁车轮后好评如潮,军人们反应推车之时轻松不少,载重量也大了两成。

    介于当下的路况,轻便、成本低、实用价值高的独轮车还是军队的首选。



第四百四十一章:请旨出击
    黄汉回到虎穴城已经是八月初,轰轰烈烈的秋收没几天就开始了。

    粮食太重要,保证颗粒归仓是这段时间的主题,军民、工人齐动手,整整忙了半个多月才告一段落。

    现在“红旗军”可谓兵强马壮钱粮充足,黄汉开始琢磨着为过年的福利搞些牛羊,经过小一年时间在燕山山脉东侧拉网,鞑子已经让出了辽西走廊西一百里以内范围。

    但是仅有这些黄汉认为远远不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是时候发动凌厉的攻势,要把辽西走廊宁远到山海关段西三百里的区域完全控制,这里不许存在鞑子,如果有只能是死鞑子或者是归顺黄汉,为“红旗军”放牧养牛羊马匹的异民族牧民。

    鞑子都不是什么好鸟,察哈尔、土默特的台吉春天还出兵讹诈大明,秋天平辽将军决定推着炮车去跟他们好好聊一聊,教教这些野蛮人礼仪。

    宁远总兵官黄沂州和薊镇总兵官平辽将军黄汉联合上奏疏送达天听。

    内容大体是这样,高台堡被不知哪个部落的鞑子袭击,刚刚收获的麦子被夺走一千余石,屯垦的卫所军死伤五十余,人口被掠夺走三百余,大牲畜被抢走几十头。

    鞑子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两位总兵官决定共同出兵大草原给予鞑子报复,夺回被掳走的人口和牲畜,准备出兵一万五千,现在已经是万军待发,恳请圣天子批准。

    黄汉还阐明了这一万五千人马绝大多数是新兵,此次挑选战斗力弱于建奴的鞑子开战,就是为了让新兵得到历练,争取让他们人人见血。

    天子看到了奏疏,思前想后认为黄沂州父子两位总兵官勇气可嘉,觉得先让新兵开赴大草原跟战斗力不强的鞑子开战达到以战练兵效果善莫大焉。

    兵部收到了请战书,几位大员有些兴奋,边将主动请战的例子已经许久没有发生了,黄家父子居然发动一万五千人马规模的大战真是大快人心。

    大朝会,朝议之时,皇帝公开问计群臣,顿时众说纷纭。
1...99100101102103...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