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汉之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平壤城内留下的守军将佐们绝大多数来自于登莱叛军,高丽兵也是跟着他杀人放火了三四年的存在,这些人手上的血案不计其数。

    孔有德懂如何守城,知道最大的隐

    隐患就是内部哗变、断水缺粮。

    留在平壤城内的人少了,只有军民六万,但是拥有战斗力的军人达到足五万,粮食能够维持一年的需要。

    平壤外围防线里挤了十余万军民,这些其实都是孔有德不信任准备抛弃的人,驱赶他们出城甚至于没给一粒粮食。

    姜新当然不会得到信任,他接到的任务是带着几千军民守卫城西一段战壕。

    而周洪谟、杨华征等等家小在盛京的将领都被孔有德获准带着家丁和嫡系进入平壤守卫城池去了。

    见孔有德撤得干脆连督战的家丁都不留,姜新心里腹诽,他认为事已至此抵抗是不会有胜算的,何不如献城投降赌一把征虏大将军法外开恩!

    “红旗军”一亮相建奴、鞑子就跑了,恭顺王就龟缩进平壤城,城外防线的军民怎么可能还肯做炮灰很快姜新身边就有了曾经联系过的几十将佐。

    举手投降是必由之路,原本以为还能够临阵倒戈得些战功的好事貌似没了指望,因为第二道防线里即便有不愿意归降的将佐此时也知道大势已去。

    他们不可能阻止大军集体投降的趋势,即便有个别将佐脑子坏掉了,想负隅顽抗,麾下也不可能追随。

    姜新派遣窦快带着三十人跑步去开城方向寻找“红旗军”,没办法他们这里连一匹骡子都没有,所有的大牲口都被孔有德的家丁牵进了平壤城。

    上一次在汉城外的壕堑网里等待投降之时姜新见到了炮火纷飞,至今还心有余悸,炮子不长眼,万一被误伤了岂不是太冤枉

    他千叮万嘱窦快,一定要在见到“红旗军”之时说明白了平壤城外没有抵抗,所有的军民都在等




第七百六十五章:双重祸害
    济尔哈朗和阿济格早在四月中旬就来到了大草原。

    他们没有急着赶路,而是寻找蒙古部落命令他们出兵参与劫掠明国,并且强调这一次不管蒙古人得到多少缴获,都归蒙古人自己所有。

    迫于建奴淫威,一路上遇见的鞑子部落都不敢拒绝出兵,这家几十、那家几百、大部落出兵几千。

    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兜着圈子在大草原走了三个多月终于使得协同作战的蒙古人达到四万余,其中就有鄂尔多斯孛儿只斤额磷臣的人马一千五百。

    额磷臣没有亲自领兵追随建奴入关,委派他的弟弟都哲类统兵。

    此时的鄂尔多斯部没想到他们一直被“红旗军”第一猛将憨子惦记着,不仅仅没有防范意识,还利令智昏派遣一千五百族中精锐远去延绥镇搞事情。

    黄汉得知情况发生了变化决定按照原定计划不受任何干扰,派遣信使去山西传达命令,要求憨子、杨大年等等将领在加强守卫的同时按期执行消灭、驱赶鄂尔多斯蒙古人的秋季攻势。

    强调陕西哪怕打翻了天,“红旗军”都不必派遣一兵一卒支援,防止被流寇截获,也不必往陕西千里运粮,可以大量收留从陕西跑出来的流民。

    黄汉此时庆幸自己当机立断从陕西撤离“红旗军”产业和大量工作人员,否则这一次被流寇和建奴双重祸害。

    西安城是否守得住真说不好,因为历史上的西安城就是被李自成夺取建立了短命的“大顺”朝。

    很明显建奴选择这个时间段去陕西搞事情,目的就是联合流寇。

    历史上建奴没有跟流寇联合,而是巧妙的利用了流寇,并且多次在流寇面临灭亡的紧要关头出兵打入关内,使得大明顾此失彼,导致流寇死灰复燃。

    现如今建奴明火执仗杀奔油水不大的陕西,其目的昭然若揭。

    关键是流寇愿意跟建奴联合吗

    黄汉认为流寇的头领没有民族认同感内心里根本没有华夷大防,他们接受建奴的帮助,接受建奴给出的官职十有。

    还有一点很重要,崇祯十二年前的流寇没有形成气候还属于一盘散沙,不是到了崇祯十六年的李闯贼时期。

    那时的闯贼有了政治纲领,杀了曹操罗汝才、革里眼贺一龙吞并了这两股流寇,又夺了洛阳取了开封拿下西安,这三座城池都是历史上的的帝都。

    自我膨胀得无以复加的李闯贼有了理想,认为他这个长相猥琐、瞎了一只眼、生不出子女的人渣会成为开国皇帝。

    很明显建奴、鞑子肯定释放善意刻意拉拢流寇,坏事做绝的流寇被具备兵力优势的洪承畴部打得东躲西藏,此时获得了救命稻草肯定会抓住。

    洪承畴命苦啊!松山战役由于黄汉横空出世不可能有机会打,但是他有可能面临被流寇主力和满蒙联军的夹击,是不是会被建奴活捉当汉奸还真说不好。

    平壤防线马上就被突破,届时又会有至少两千万亩耕地到手,大量移民必不可少。

    黄汉可不管大明是否雪上加霜,发布命令撤空洛阳、开封等等黄河之南二百里内城池的“红旗军”产业和工作人员,只留少量旗卫暗中活动,命令河南军情处的据点从开封迁移到襄阳。

    “红旗军”撤离陕西没多久不仅仅流寇越闹越凶,建奴、鞑子还打了进来。

    此时又在河南玩大撤退,估计会吓坏当地九成九的官宦,估摸着城里主动跟着“红旗军”撤退的老百姓会达到三成左右。

    从河南撤退相对于陕西,花费的成本少了许多,因为到达襄阳后就能



第七百六十六章:逼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派出了超哈尔后,红歹是做两手准备,因为接下来不外乎出现这几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性是,孔有德顶住了“红旗军”的攻势,真把战事拖入严冬,那么红歹是准备集中使用所有能够机动的骑兵亲自去平壤跟黄汉拼个你死我活。

    但是这未免太乐观,说实话,红歹是压根儿不相信孔有德能够守卫平壤超过三个月,如果他能够坚守一个月都让崇德刮目相看。

    崇德已经打定主意,只要守卫平壤的将领撑住一个月,即便最后还是丢了城池都不予处罚,更加不会祸及家小。

    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平壤没几天就丢了,“红旗军”全取朝鲜眼看着就会渡过鸭绿江,届时离女真人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不远了。

    那里虽然地理位置并不重要,但是政治意义非同凡响,到了这个地步清军不得不在赫图阿拉东的山林里跟“红旗军”进行恶战。

    最好的可能性是由于济尔哈朗、阿济格打得很,大明无法招架,只能抽调“红旗军”行军几千里救援陕西,估摸着一来一去一年时间就会没有了。

    多出一年时间,大清国会多出百门重炮,那时候也学着明军在城墙上架起大炮守城。

    攻击城池的“红旗军”会面临重炮轰击,还会在队列混乱之时遭遇满蒙铁骑突袭。

    这就是红歹是苦思冥想出的破敌良策,他曾经多次指挥攻打明军城池,明军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死守不出,全然挨打,主要原因是明军战斗力不行。

    而红歹是骄傲的认为,只要大清军炮火能够压制住“红旗军”火炮,满蒙骑兵就完全能够破阵杀得“红旗军”血流漂杵。

    不管什么可能性,崇德都需要大炮,没有大炮唯有等着挨“红旗军”的炮击。

    问题是成功铸造的大炮至今为止只有四十门,到了十月份才达到八十门,接下来由于天气寒冷无法继续铸炮,唯有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够继续。

    红歹是亲眼见识过宁武关下的那一场战斗,他自认为如果盛京遭遇“红旗军”攻击,他也可以组织一次那样的反击战。

    他知道明军那一种转运方便的小炮射程太短只有二百余步,而天佑助威大将军炮的射程能够打到七八里外,有效射程达到三四里。

    在盛京城头布置几十门天佑助威大将军炮轰击明军队列三轮,然后一两万骑兵发动集团冲锋,无论多么厉害的敌人都会被汹涌的骑兵铁流撕成碎片。

    关键是时间不够重炮太少,红歹是无比焦虑,他渴望能够熬过今年坚持到明年秋天。

    届时新铸造的天佑助威大将军跑就会达到二百门,加上原有的各种口径的火炮二三百门,足以应对“红旗军”的攻击。

    为了完成依托坚城跟“红旗军”进行炮战、骑战的计划,满清不仅仅发动全民炼钢,与此同时加固盛京城墙修建炮台也动用了不少劳动力。

    劳动力不足直接导致缺少田间管理,如今的麦田长势很糟糕,可以预见粮食产量会至少减产两三成,明年建奴的日子难捱了。

    已知孔有德部没有战马,用不着担心他们逃跑,介于兵力不足,黄汉根本没有布置四面围城,只安排两个千总骑兵在刘奋勇率领下以百总为单位不间断巡视平壤走遍二十里。

    安排了十几个固定哨位全天候监视平壤城里的动静,一旦发现城里的守军出来了及时示警,届时骑兵会及时赶到直接冲杀。

    多铎的一万三千



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过
    何洛会来平壤之前跟多尔衮密谈,拍胸脯表态一定不遗余力协助多铎把人马带回辽东,此时哪肯多铎去主动挑衅“红旗军”。

    其实何洛会早就劝多铎一走了之,可是这位年轻气盛的主子不纳忠言,一定要等等看,说要在“红旗军”攻击平壤城之时在他们屁股后面来一下狠的看看效果。

    没辙,人家是亲王,何洛会只不过是个甲喇额真,拿多铎的地位相差十万八千里,多铎不肯立刻撤退,他也不敢带着本部人马先走,只能陪主子干耗着。

    可惜等着“红旗军”攻打平壤抄袭人家后路泡汤了,“红旗军”不打平壤直接来攻打多铎的营寨。

    多铎怒不可遏,他知道“红旗军”来到平壤外的兵力不足以困住他的一万三千满蒙骑兵,现在压过来的目的很明显,不肯腹背受敌。

    看来便宜一把再跑路做不到了。空着手走吧!

    满蒙骑兵没有迎战带着五千左右包衣奴才往东而去,“红旗军”步兵、炮兵没有参与追击,当天就退回平壤外线。

    骑兵不紧不慢尾随了一整天,一直把满蒙骑兵逼退二百余里才安营扎寨,有几百条军犬参与巡营,被敌人成功突袭的可能性不存在。

    包括亲卫营骑兵在内,这一万余“红旗军”骑兵不会回去参加平壤城争夺战,而是作为一支机动部队参与围歼多铎。

    反正没有战马的孔有德部跑不了,平壤外围有刘奋勇亲自率领两个千总骑兵拾遗补漏足矣!

    孔有德苦啊!完成了春耕轮不到他秋收,眼看着麦子黄了,“红旗军”就杀来了。

    八月八日,也就是“红旗军”接管平壤外围阵地的五天后,没人担心被多铎部攻击,刘在旗、姜新等等带着十个千总卫所军和能够找到的汉民、高丽人接近二十万开镰收割麦子。

    平壤周边区域的年景一般,土地也不肥沃,绝大多数种植麦子,其余都是杂粮,没有种植马铃薯、甘薯,玉蜀黍这样的新农作物。

    平均一亩麦田的收成仅仅能够达到九斗,四百万亩耕种的麦田能够收获三百六十万石麦子。

    不足一百万亩种植杂粮的田地也估计能够到手不少于五十万石杂粮。

    有了这些粮食,可以养活二百万人口。

    因为朝鲜山多,战后会有大量山民或者跑到山里的军民被发现或者主动下山请求收留。

    预计拿下整个鸭绿江东到开城的这片区域应该能够发现至少一百万人口,加上出动的兵力十几万需要吃饭,结余的粮食能够满足移民五十万的需要。

    开城以南的囤区已经形成,大部分都是种植水稻,由于育种数量有限只少量种植甘薯和马铃薯。

    今年的收成错不了,平均亩产接近两石稻子不成问题,估摸着能够结余不少粮食,满足一百万人口的需求不成问题。

    夺取朝鲜后,“红旗军”体系的粮食充足可以大量接济内地饥民,转运他们来“汉江省”屯垦。

    建奴丢了这片土地又无法通过晋商购买粮食,明年春荒他们的日子怎么过

    天启年熊廷弼部署的计划是困死、饿死建奴,在后金人口由于严重缺粮大量死亡之时全力发动进攻彻底平定辽东,可惜他的计划虽然好没有一个上下齐心的政府也是枉然。

    在黄汉领导下的“红旗军”体系做到了如臂使指,封锁鸭绿江、海岸线,守稳薊镇、宣大、太原的边墙,使得建奴得不到一粒米、一个铁钉能够做得到。

    &nbs



第七百六十八章:铁了心
    孔有德阴森森瞧着张洪谟、杨华征等等道:

    “耿二昏了头,以为倒戈杀八旗军、蒙古兵四千献汉城投降肯定能够继续在大明高官厚禄。

    他也不想想,‘红旗军’中人才济济,犯得着给他留位置

    本爵估摸着耿二哪里是猝死,在前往京师路上的十几天受的罪恐怕不比张存仁少了。”

    善于见风使舵的张洪谟附和道:“恭顺王所言极是,耿仲明一顿能吃半只羊,体壮如牛从来没见过他生病,怎么可能猝死

    一定是‘红旗军’中的仇家做了手脚,毕竟他在登莱杀人如麻,仇家太多了。”

    杨华征道:“耿仲明真是不开眼,瞧他干了什么混账事倒戈之时跟三四千满蒙骑兵打了一天一夜,据说家丁死了过半,汉军、高丽军伤亡人数不低于四千。

    拿下汉城投降大明连落个好的做不到,死了人家还在唾骂。

    害得一家老小全部掉了脑袋,害得儿子被千刀万剐,大清国这边也唾骂他不忠不义。”

    孔有德道:“耿二做了傻事里外不是人,但是本王可以断定耿二被猝死绝对不可能是‘红旗军’中的仇家擅自行动。

    黄汉那厮治军严谨,麾下如臂使指,擅自杀害归顺大明的高级将领,在‘红旗军’中不可能发生。”

    张洪谟点头道:“是啊、是啊!耿仲明孔武有力三五个大汉也放不到他,如果没有预谋集体行动,耿仲明身在险地,肯定万般小心处处提防,怎么可能被个别人放倒!”

    杨华征道:“恭顺王,由此可见‘红旗军’明面上是优待俘虏,肯给予倒戈的将领封赏都是骗人的,一旦咱们真被忽悠过去了就会变成任人宰割。”

    孔有德恶狠狠道:“士卒们投降或者倒戈能够被赦免前罪获得封赏本王相信,但是包括本王和诸位将领投降过去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1...173174175176177...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