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汉之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马祥麟




第一百五十六章:连降三级
    当天晚上,孙承宗大营也有许多奏本送往京师,有直达天听权限的文官武将都写了奏疏,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

    御史、给事中平时闻风就需要奏事,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在场的文官武将不上奏本,往轻了说那是怠政,往重去追究那是渎职。

    第二天六百里加急就把一份份奏疏送到了紫禁城,勤政的皇帝当然不会放过任何六百里加急奏疏,刚刚看了两封密奏就气得脸色苍白。

    崇祯喃喃道:“竖子敢尔!无法无天了。”

    在一旁侍立的王承恩听见了皇帝发怒吓得缩了缩脖子连大气都不敢出。

    崇祯按耐住心头火气,一一看送来的奏疏,最后把郑国昌和秦良玉的奏报仔细看了三遍,若有所思,情绪慢慢的平复。

    他为了稳妥起见,又翻出来马世龙的奏疏细看,心里有了一杆秤。

    那日“红旗军”在承天门前的亮相映入脑海,那些彪悍的骑士皇帝至今都没有遗忘。他自言自语道:“制衡很重要啊!‘红旗军’人马还是太少了些,现如今还不足以制衡辽镇。”

    他看了看王承恩,道:“王伴伴,那永平守备只有区区一千余人居然敢对祖少保不敬,日后他麾下如果有千军万马又该当如何朕还能委以他重任吗”

    王承恩何其聪明,哪敢回答如此敏锐的问话,他立刻跪下道:“陛下,奴婢不敢妄议朝政。”

    崇祯急需有人商议,一时间失了分寸,居然问王承恩的看法,他笑了笑不再言语。

    第二天,崇祯立刻召集重臣平台议事,阁臣和六部尚书都已经得知了“红旗军”和辽镇的冲突,当然有人力挺辽镇,毕竟他们分润了不少辽饷。

    也有人认为辽镇活该受到教训,他们大多数是没有或者不屑从辽饷中分到一杯羹的大臣,温体仁、梁廷栋等等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天子开口了:“诸位爱卿,昨日晌午永平守备营跟辽镇发生了冲突,居然大打出手,死了几百兵卒,此事该如何处置”

    早有腹稿的梁廷栋立刻奏道:“黄汉年少轻狂处理事情确实有失偏颇,但事出有因,其忠勇可嘉不畏强权。辽镇娇纵如今已是尾大不掉,敢对祖少保横眉冷目者少之甚少也。”

    崇祯不露声色道:“岂止是横眉冷目啊他居然敢兵戎相见,辽镇折了一员副将那是事实吧!”

    梁廷栋道:“非也、非也,去年祖少保被麾下裹挟不知不觉就跑出了山海关,由此可见此人有多么糊涂。今年祖副将也犯了糊涂,一不小心被建奴哨马袭击枉送了性命。督师大人已经说明了情况。”

    梁廷栋一席话说得比较风趣,这些重臣如果不是已经修炼成精,恐怕要憋不住笑出声。

    但是话音人人都听明白了,这引发崇祯和许多大臣深思,祖大寿的所作所为一一浮现在大家脑海。

    去年底,东奴兵临城下,京城恐慌一片,正是朝廷需要精兵猛将效死力之时,祖大寿却带着朝廷最倚仗的一两万关宁军跑了,如此做派连分了辽饷的官员都接受不了。

    此时梁廷栋有意无意旧事重提,自然把祖大寿推向了朝廷的对立面。

    礼部尚书温体仁出班奏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以为祖大寿确实糊涂之至,经过这番教训想必他应该会清醒一些。

    孙督师处理事情老辣。此事不宜深究,陛下可下旨申



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袭永平
    郑藩台的家小已经跟随黄汉的家人去了开平镇临时居住,毕竟那里根本没有被战火洗礼,深宅大院何其多也。

    郑秀娥和几个识字的郑家婢女一直主动帮着才十一岁的黄义和他的两个姐姐黄馨、黄颦管事,黄家毕竟现在人口众多,进出的粮食、物资、器械的记账就需要不少人手。

    郑国昌一直在打听滦州知州杨濂的消息,现在已经能够确认在滦州城破之时杨濂横刀自尽,杨家满门五十余口只有十几个奴仆逃了,杨家公子和杨夫人等等三四十口都死于非命。

    这个消息得到多方证实后,郑国昌感叹老友杨濂时运不济的同时也在替爱女考虑,他已经给夫人去信,吐露了自己想把秀娥嫁给黄汉的意图,也想听听结发妻子的意见。

    毕竟郑家乃是士大夫而且是朝廷高官家世显赫,下嫁嫡女给一个赳赳武夫恐怕会引起非议,搞不好会贻笑大方。

    郑夫人接到丈夫的来信同样叹息了杨家一番,然后就找来女儿秀娥告诉她杨家遇难的惨事。

    郑秀娥早在正月里就有心理准备,此时倒不是显得太过悲伤,有可能也是她根本不认识杨家公子故而没什么感情的缘故。

    她反过来安慰母亲道:“母亲,要是我郑家没能在去年大年三十赶到九里台村避难所,结局恐怕未必比杨家强,这一切的始因都是因为建奴作恶,怪不得谁来。”

    郑夫人乘机问女儿道:“秀娥,你父亲感激黄家长子黄汉的救命之恩,想着把你许配与他,不知你意下如何”

    郑秀娥羞得满脸通红,低头道:“女儿全凭母亲做主。”

    郑夫人道:“黄汉带领‘红旗军’杀了千百建奴,正是替杨家报仇雪恨之人,娘做主把你许配给他,杨家泉下有知也应该能够安然。”

    “娘,女儿嫁到黄家也一定会不遗余力支持夫君练兵保家卫国,再也不能让杨家的惨事发生在永平府。”

    “女儿不嫌弃那黄汉是个武人娘就放心了,这就回信给你父亲,让他早日把婚事定下来,以免夜长梦多。”

    “现在大明用山河破碎风飘絮来形容都不为过,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哪能抗击东奴,武人崛起那是早晚,连哥哥都去军中效力就可见一斑。”

    “这倒也是,黄家的人都很齐心,不仅仅是铁匠在打造器械忙,连女人们都在忙着缝制鸳鸯战袄,为娘闲着也是无趣,也经常去帮忙呢!”

    “是啊!黄家用人还是很有门道的,那些工匠在黄家干活人人都肯下死力气,比以前在永平府城里看到的工匠卖力多了。”

    帮着黄家管事的郑秀娥倒是洞察入微,现在黄家拥有铁匠的人数再次暴增,因为开平镇的匠户都被“红旗军”征用,跟任何时候朝廷征用工匠都不同。

    黄家不是让工匠们白干,而是采取发月饷的雇工模式,这个举措使得工匠们感激涕零,人人下死力气干活,他们生怕由于出工不出力失去一个月挣八钱银子并且每天管饱饭的工作机会。

    黄汉知道历史走向,虽然有他搅局,但是大方向没变,他相信以“红旗军”加白杆兵的实力,留在关内的后金军全部集中起来攻打也无法撼动这小一万人马。

    此时的后金军早就不是去年刚刚入关时的模样,他们没有了战心,根本不可能跟在浑河打出军威的白杆兵硬撼,因此这一支队伍完全排除被建奴主动攻击的可能性。

    &nbs



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
    秦良玉经验丰富,她就曾经多次带领白杆兵打夺城战,只不过不是对阵建奴,而是对付大西南扯旗造反的土司。

    她当然知道蚁附攻城的残酷性,此时出言阻止黄汉冒进乃是一番好意。

    帐中文官武将都在瞧着黄汉,秦妡怡也忽闪着美眸看着黄汉,心中难免腹诽这个愣头青不知天高地厚。

    黄汉胸有成竹,他当然不能放弃夺取永平的首功。

    抱拳道:“藩台大人,秦将军、诸位大人,卑职曾经参与攻打遵化,又带兵奇袭罗家寨,无一例外都是采取奔袭夺城,其目的就是打建奴一个措手不及。

    况且那帮通古斯野人刚刚开化不久,根本不懂得如何守城,所做的布置都不得要领,面对突然袭击往往都会自乱方寸。

    卑职为了这一次能够完美夺取永平府城,‘红旗军’早就有了多种应对之策,一举夺城不在话下,请诸位大人成全。”

    黄汉拿出以前的功劳来说明问题,其他文官武将还真的不好辩驳,毕竟人家是成功者是胜利方。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这个愣头青是不知天高地厚还是他真的已经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郑国昌见黄汉猴急的样子,想起他打仗都是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从来就没见他吃过亏,又得知“红旗军”已经做了准备,并且有了多个计划不再阻挠黄汉建功。

    他一本正经下达军令道:“黄汉听令,本官命令你为大军先锋官即刻率领本部人马奔袭永平不得有误。”

    黄汉大声领命道:“卑职遵命,一定不辱使命!”

    这时马祥麟出班施礼道:“藩台大人,末将请令愿带领本部骑兵协助黄将军为大军先驱。”

    有马祥麟带着白杆兵骑兵自愿去协助黄汉,郑国昌当然乐见其成,道:“有劳马将军,本官准了。”

    见小马超主动要求成带领为数不多的骑兵加入先锋营,黄汉很高兴,根本不介意白杆兵分润到夺城首功。

    秦妡怡见黄汉真的带两千余“红旗军”去袭击永平心里不由得捏了一把汗,见哥哥也带着不到三百骑兵跟去更加担心。

    她的美眸瞧向母亲秦良玉,希望她能够出言阻止这两人冒险。

    谁知秦良玉正在小声跟郑国昌交谈根本没有往秦妡怡那边瞧。

    老夫人当然是阐述城市攻防战的残酷性,她认为在攻城方跟守城方士卒的战斗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攻击方需要五倍以上兵力才能够稳扎稳打。

    黄将军的兵力跟守城的建奴相差无几,“红旗军”纵然很能打,面临攻坚也发挥不出。

    郑国昌其实不知黄汉准备如何夺城,他仅仅是因为信任黄汉而做出了决定,听秦良玉说得郑重,不由得心里打鼓。

    他只能自我安慰也顺带着安慰秦良玉道:“秦夫人放心,老夫及其了解黄汉,他带兵从来不肯吃亏,他准备打哪里时事先问他如何布置也不会得到满意的回答。

    老夫有预感,‘红旗军’这一次还能带给咱们惊喜,因此不问过程单等着看结果。”

    啊还有如此点兵排将的道理秦良玉哭笑不得,只是郑国昌军令已经下达,而黄汉已经一溜烟跑了,此时再阻挠很明显不合时宜。

    “红旗军”早就整装待发,黄汉领到将令一刻也不耽误,人马往永平方向全速前进。

    &n



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战
    两军打得胶着之时往往就是如此,阿玉什带着一百披甲人及时出现在滦州南门城头乱砍乱杀,顿时提振了守卫者的信心。

    明军登城大旗一倒,靠着一股血勇杀上城头的兵丁们立足未稳,他们的士气顿时受到了影响眨眼间陷入混乱,又被建奴打了下去。

    刚刚稳住形势还没有等后金军喘口气,明军又开始用红夷炮轰击城池。霎时间城墙倒塌,已经摇摇欲坠的滦州南门城门楼子被摧毁。

    这些后金军比较顽强,依旧在瓦砾间大砍大剁,攻防战进入白热化,蚁附攻城的明军伤亡惨重。

    那穆泰估计靠滦州的这点人马肯定守不住城池,连忙派遣哨马疾驰永平期望阿敏出兵攻击明军后路,争取靠野战大胜明军。

    阿敏知道驻防滦州的三位固山额真的人马都是精锐,数量跟永平驻军相差无几,连他们都开口求援可见形势多么严峻。

    娘的,老八没安好心啊!怪不得让老子带人来这里,他这是准备玩借刀杀人。

    阿敏现在能够调集的披甲人不过一千五百,滦州被数万明军攻打,他哪里有多少增援人马派出。

    只得硬着头皮派遣甲喇额真巴都礼点齐四百披甲人三百能够骑马、勉强可以骑战的旗丁火速驰援。

    他叮嘱巴都礼见到图尔格、纳穆泰几个固山额真后跟他们商议,如果滦州实在难守最好选择放弃。

    还是如历史般,阿敏送走了巴都礼的七百人马后,也点齐了本部人马,他不是准备亲自去救滦州而是为往迁安跑早做准备。

    这小子思量,入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还没捞到什么东西呢,就这么走了岂不是白来富庶的大明关内一趟。

    这时伪巡抚白养粹、知府张养初等等汉奸赶来了。

    阿敏知道大明官员大多数骄奢淫逸,选择主动投降大金国的软骨头更是如此,此时见到了白养粹一众汉官仿佛见到了白花花的银子、水灵灵的美女。

    这些汉奸发现阿敏集合兵马觉得事出反常,他们已经得知明军攻击滦州的消息,还从哨马口中知道白杆兵和“红旗军”已经在杀奔永平府城的路上,一个个如同惊弓之鸟。

    汉奸们担心阿敏亲自带领人马去救援滦州,又害怕他抛弃永平府城自顾自跑了,因此急匆匆赶来看看。

    已经主动剃头当上了大金国永平巡抚的白养粹哭丧着脸带着哭腔道:“贝勒爷,赶紧布置人手固守城池,并且派出信使请求大汗早发援兵!如果晚了,明军围城信使可就出不去了。”

    阿敏从来没给过任何汉奸好脸,他打内心里就鄙视这些人,对八弟重用这些尼堪的做派嗤之以鼻。

    他骂道:“蠢材!你个死尼堪胡扯什么让八旗人马再入关就是为了救援我等有可能吗即便老八犯傻,人马要赶来这里需要多少天本贝勒等得及吗”

    张养初弱弱地问道:“如若没有援兵,凭永平城里的人马恐怕守不住,不知贝勒爷有没有妙计啊”

    阿敏没好气道:“明军打来了你们紧张什么,大不了再投降过去。”

    白养粹赶紧表忠心道:“贝勒爷,话不能乱讲,本官得到大汗厚爱,是大汗册封的大金国永平巡抚,自当为大金国尽忠职守。”

    阿敏瞧着人模狗样的白养粹厌恶之极,见他还抬出八弟说事儿更加恼怒,骂道:“狗屁的巡抚



第一百六十章: 夺门而入
    蚁附攻城的准备工作早就完成,随军杂役扛着云梯搭上城墙,“红旗军”刀盾手步兵开始举着皮盾口里衔着短刀登城。

    一部分步兵推着两架破城锥来到城门洞,悬挂着的一头包着钢铁的巨木一下一下撞击着城门。

    攻城流程都是这些天“红旗军”演练多次的科目,包括卸载独轮车,组装两架破门锥。

    每一个战士和随军劳力都知道自己应该出现在什么位置,做什么。

    两架破城锥构造简单,就是由木制的十二个轮子支起和三排三脚支架,内部悬挂着一根巨大的原木,大约四百余斤,长度足四步,撞击端包着一个尖状铁头。

    外围有牛皮和涂了桐油的厚布遮盖,足以防备箭矢直射,原木在内部前后摆动,往城墙或城门撞上击。

    在撞上城墙之后,木桩会摆动回来并再往城墙继续冲撞,这种撞击力可以破开由厚木板制造的城门甚至石头垒砌的城墙,为大部队打开一个可作攻击的缺口。
1...3435363738...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