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田间小农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曼莎11

    “那小子家送什么来了”谁知道刚从外面进来的洛将军听到什么姜公子家送来的,又想到儿子说自己喝的那些茶都是从姜家拿来的,一时好奇,也就问了出来。

    下人恭恭敬敬行了个礼,道:“回将军,就是这些新鲜的天麻。”下人指了指旁边的天麻。

    洛将军一听,还以为是什么呢!天麻这东西,要是普通人家是吃不起的,可他们这些大门大户的,还会少了这些吃食吗顿时没了兴趣,但还是随眼看了过去。

    只见袋子里的天麻,白嫩嫩的,有女子的拳头大小。看起来,很是招人喜爱。

    吃了这么多年天麻,他也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天麻。

    “这真是天麻”洛将军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洛夫人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好像说他明知故问。

    对于自己家夫人跟自己不合,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从大儿子出事后,她就对自己诸多看不顺眼。

    不是没见过好东西的洛将军,完全不在乎妻子对自己的看法。弯下腰,拿了一个天麻放在手里,看了看到:“这么好的东西,还这么新鲜,拿到厨房去,今晚咱们就吃天麻炖鸡。”

    &




第167章 悲催的洛云安
    这一晚,将军府的晚餐上,有了新鲜的天麻炖鸡汤。很久没食欲的洛将军,居然吃了两碗饭。

    就连平日里很挑嘴的洛云惜,今晚也不停地说着,那汤很好喝之类的话。在将军府,除了有洛云硕在的时候,其他时候,绝对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

    “娘,回头你让厨房的多做做这个汤,味道很好。”吃过饭,洛云惜拍了拍自己胀鼓鼓的小肚子,对着母亲道。

    洛夫人没好气地点了她的小脑袋一下,笑着说:“你以为这汤天天都能有啊!这汤里有什么,你知道吗”

    洛云惜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洛夫人道:“这是新鲜的天麻。”

    “天麻是什么”不爱学习的洛云惜,很明显很多东西,她不懂。

    舞刀弄枪的,她倒是很在行。

    “姐,你真笨。天麻都不知道。”洛云安难得看姐姐有不知道的东西,也难得姐姐不知道的东西,他正好知道。

    洛云惜被弟弟这一说,顿时有些恼羞成怒。跳过去就要收拾洛云安。

    可年纪小,个子小的洛云安,哪里是她的对手。看到她过来了,立马跑到洛将军身后,拉着洛将军的衣服道:“爹,救我!”

    洛将军是最见不惯一个儿子这么较弱的,整个跟娘们儿似的。一把把小儿子提过来,丢出去,道:“一整个娘们儿似的,你看看你二哥。”得,在他眼里,洛家人,从文的,永远是娘们儿。真正的男子汉,就应该像自己,像老二。

    洛云安小眼里一眼的委屈,就差掉金豆子了。

    可是,看到父亲不离自己,母亲哪儿也没人敢护着自己。洛云安又一次认命了,他不知道,这次要被姐姐蹂躏成什么样子。这一刻,他又开始怀里姜子铭了。他在将军府的时候,姐姐从来不敢找自己的麻烦。

    洛云惜见弟弟没人护着,开始上前,各种欺负。

    在家里,她敢欺负的,也就只有弟弟。二哥那煞神,不找她麻烦就已经很好了。每次见到二哥,她都跟见了猫的老鼠一样,到处乱串。

    三哥看起来和善一点,但也不是个一个小个子能欺负的呀。唯有弟弟,自己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

    洛夫人跟洛将军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洛夫人虽然心疼小儿子,但在将军府,最不缺的就是儿子了。被女儿欺负欺负,那就没事了。

    真不知道,该为洛云安感到悲哀,还是心疼。

    在这样的家庭,他们兄弟三人的地位,注定没有姐姐的高。

    可怜兮兮的洛云安,只能认命地任由姐姐欺负。

    姐弟两的打闹,洛将军没在意。他现在想到的是一件事,那就是姜家现在是不是已经开始在收天麻了。

    洛将军是一个有些贪口腹之人,今天喝了这个梦天麻鸡汤,他就开始在想,要不要跟连家小子说说,让他带个信去,给自己家留下一些。

    其实,最近皇帝因为南方瘟疫的事情,有些焦头烂额的,挺身边太监说,皇帝已经好久没好好吃饭了。

    他想,这任皇帝是个好皇帝,一心为百姓的皇帝。这样的皇帝,他愿意辅佐,也愿意为了他的健康,找些东西给他补补。

    作为一个皇帝,特别是一个好皇帝,寿命本来就不长。他勤政爱民,用脑过度,折损的寿命。

    想到就做,吃过晚饭,他居然还出门。也不递帖子,直接进了人家连大人府上。

    看门的下人们也都习惯了洛将军这直来直去的行为。

    只得跑汇报自己家大人。

    &



第168章 拿人手短
    詹掌柜走的时候,姜瑜儿让阮婶打包了一下成品天麻给詹掌柜带走。詹掌柜不肯收,姜瑜儿却开口道:“詹叔,这些东西,可能在别人看来很贵重。但在咱们庄稼人眼里,它也就跟粮食一样,只是可能它会比粮食金贵一点罢了。”

    听了姜瑜儿的话,詹掌柜也不在推辞,收了下来。

    “丫头,你们家这些天麻,打算什么时候送去铺子里”临走前,詹掌柜忍不住问了一句。

    姜瑜儿笑了笑道:“很快了。等簸箕里这些晒干就能送货了。”

    “有多少”

    “这个不确定,等问称要呢!”姜瑜儿笑了笑,又说。

    其实,这些东西,如果是在前世,她大概也能猜出个大概,最多也就一两斤的差别。可这个时代不一样。前世的一斤是十两,一公斤是二十两。而这个时代,一斤是一斤六两,用的是杆子称。

    “好一句问称要!丫头,叔等你的好消息。”詹掌柜也是哈哈一笑,接着又是摇了摇头,一脸可惜的道:“可惜了半夏。”

    “是挺可惜的。”姜瑜儿依旧是笑盈盈的样子,这样子的姜瑜儿,给世人一种好像在她脸上看不到笑容,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那些大个一些的,放到土里,也不会再长个头,而且长出来的二包也没有小个的好。”

    “哦还有这种事”很明显,詹掌柜是不知道的。

    “是啊!所以说可惜啊!不过今年真的是太忙了,没时间拾掇,等明年了,一定把那些大个的全拾掇出来,卖给詹叔您!”

    “好好好!叔就等你的半夏。”詹掌柜也是笑咪咪的,所谓的是,霍霍钱。做生意的,如果一天拉长着一张脸,谁愿意跟你做生意。

    詹掌柜走后,阮婶一脸肉痛地看着姜瑜儿:“小姐,你这也太大方了,这天麻可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你这样一下子就送了那个掌柜的那么多,你就不心疼啊!”

    看到阮婶一脸肉痛的样子,姜瑜儿又是一笑,道:“阮婶,所以财去财来。这天麻是咱们家自己家种的,跟地里的红薯是一个道理。羊毛出在羊身上,咱们送一些给他,迟早,也能赚回来。”

    阮婶明显不知道这些生意经,但姜瑜儿都这样说了,她一个做下人的,也只能听着。

    今天詹掌柜走的时候,姜瑜儿还拜托了他一件事,那就是帮忙留意下好大夫,她要给姜小雨治病,争取把她的失声症治好。

    她现在是看不出来什么,可时间长了,没人跟她说话,村里的那么多小孩排斥她,渐渐地,她会自卑,会难过,也慢慢地,会自闭。

    詹掌柜由于拿了姜瑜儿的好处,乐呵呵地答应了下来。

    对于姜瑜儿来说,天麻什么的,只要有种子,有地方,她依然能种出来。可她不会医术,治不好姜小雨的病。

    而且,钱财之类的,都是些身外之物,生不来带,死也带不走。不如一家人健健康康的。

    相处了这么久,姜瑜儿已经把姜小雨当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家人,她跟小妹妹一样,姜瑜儿会很用心地教导她。将来,她长大了,姜瑜儿会好好地陪嫁她,让她嫁得风风光光的。

    前世,姜瑜儿虽然有个弟弟,但两人因为年龄相差太大,而且相处时间不对,没什么感情。不知道家里有这么多亲人是什么感觉。现在,她懂了。

    她在这里,有哥哥弟弟,还有个一个可以当成小妹妹来养的小丫头。

    她很开心,也很满足。

    为了让他们都能过得很好,她得努力。虽然不能让他们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却也不能过着人下人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人命如草芥。有权有势的人,想要拿捏你,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切这个时代,笑贫不笑娼,她不想做个穷



第169章 姜瑜儿的短板
    那个被开玩笑的人也不生气,笑着说:“那妞妞,叔的是不是悄悄的私下里给叔啊”

    姜瑜儿一本正经地道:“没有呢!”

    又有人开腔了:“富贵,你的一份就分给咱们算了,这样也好显得咱们村的人都有优势,比他们的多呢!”

    “就是,就是!”

    一群人,笑着,闹着。

    李封一个个的把月钱发给了他们。

    从瘟疫后,姜瑜儿家的月钱又加了不少。因为在石山上跟煤矿这边的活比较累,每人每天给六十文。

    这样一来,一个月,也差不多二两银子了。

    这要是落到以前,也差不多是够一家人,一年的吃穿了。

    可现在,一个月就能挣这么多。村里人也不在害怕以后给儿子娶媳妇儿时,拿不出来聘金了。也再也不用担心,以后嫁女儿的时候,没能给女儿办一个像样的嫁妆了。

    因为家里田地也不过,妇女没带着几个孩子也能忙活完。可能会比以前会苦一点,但日子比以前有了盼头,也比以前过得有滋味了。

    很多人家,以前是过年才能吃上一顿肉。现在已经是隔几天就会去肉摊上买上一些肉回来,打打牙祭。

    以前家里人,总会把好的让给子女跟老人,年轻人都喝汤。村里也流传了一句话:吃肉管三天,喝汤管七天。

    后来,不知道谁嘴巴溜刷一点的,自己给改成了:吃肉管三天,喝汤管七七四十九天。

    现在,村里再也不用过那种喝汤管七七四十九天的日子。

    人们生活有了盼头,做事也带劲儿。

    用村里几个老人的话来说,那就是这些年轻人,走路都带风了。

    拿到月钱的,回到家,就把收入直接给了自己家的媳妇儿管着。

    其他村的,有老父老母在,管钱的是父母。可张庄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男人挣的钱,都给媳妇儿去管。

    一家子,也不会因为这些小翁小利给吵得不可开交。

    其实,这一切,都是里正跟几个长老的功劳。

    张庄村很穷,但他们都相信一句话,只要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把日子过好。

    只是,他们的想法是很多,不过多年过去了,日子也不见有所起色。直到姜瑜儿的到来,姜瑜儿开起了石场,石灰窑。

    累了一天了,晚饭后,阮婶心疼地给她准备了一桶热水,让她先泡个热水澡。

    “谢谢阮婶!”阮婶拿着桶出去时,姜瑜儿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子,道了声谢。

    阮婶转过身,认真地看着姜瑜儿道:“大小姐,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在姜家,没那么多主子要伺候,也没那么多复杂的事情要处理。

    可能比大门大户家会累一些,但阮婶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单纯而又快乐。

    翌日一早,姜瑜儿还没起床,门就被阮婶给敲响了:“大小姐,张三顺回来了。”

    一听说张三顺回来了,姜瑜儿就来了精神。张三顺回来,代表着事情有了个结果。

    姜瑜儿顾不上自己还没睡过的瞌睡,哒哒哒起床,连脸都来不及洗,就跑了出去。

    看到那一车车的青砖拉进村子。很多村民都来围观,以为姜瑜儿家又要盖房子了,用的还是青砖。

    盖砖窑的地方,姜瑜儿早就选好了。地也买了下来,一直荒废着。

    现在,那些青砖就这样,被张三顺指使人搬到了那块空地上。

    姜瑜儿回家洗漱完后,连早餐都来不及吃,自己跑了过去。

    手里拿着一张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东西,据她说,是砖窑的图纸。

     



第170章 新学开学
    学子们要学东西,那就得自己从家里搬来一套座椅。

    条件好的人家,可能会给自己的子女做一套新的。有些条件勉强一点的,就从家搬来一套平日里吃饭用的座椅。再不济,有些学子就只能站着听课,趴地上练字。

    但这样的人家,既然连桌椅都没有,又如何能供得起孩子上学

    但传说,张庄村以前就出过这么一个人,家里穷得解不开锅了,但依然还是供他上学了。

    那孩子成绩很好,没辜负父母。中了举人,正准备进京赶考,村里人都给了一些盘缠,却在路上,出了意外,被匪徒给要了小命。

    村里人现在因为条件好了不少,想要送孩子去上学的,早在牛阿爷家丁好了给孩子读书用得书桌了。

    现在,家家户户,都等着什么时候来夫子,然后从家里把那套已经准备好了的书桌给孩子搬到学堂里来。

    也不是说,张庄村的人,都会把孩子送到学堂。有些人家就觉得,让孩子去上学,还不如让他那着粪筐去路上拾掇下牛粪回来。如此一来,张庄村能上学的孩子,也少了不少。

    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的,是家长觉得,让他学得几个字也好。给压着去的。

    有些孩子,想要上学的,父母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给压了下来。这部分孩子,也只能眼馋地看着同伴们,或欢欢喜喜上学的,或迫于父母的压力,逼着上学的。
1...3536373839...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