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田间小农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曼莎11

    这次引水一事,城子的母亲是非常反对的。只是看村里这么多人都去了,她反对也就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了。

    只是在叮嘱家里所有的孩子,到时候引水回来后,千万不能去玩水,必须乖乖听父母的话。

    城子也是因为这件事,现在落下了阴影。整个村里的男子都会泅水,唯独城子不会。

    一是他害怕,二是家里父母不允许。现在他的孩子,母亲也不让去河边玩水。

    上次小丫丫的事情,更是让母亲坚决反对孙子辈的去河边玩。

    “城子叔,这次你放心。我问过我爹了,这水是从竹竿子里流出来的,在出水的地方放个木塞,用的时候扒开,不用了就塞上。很安全。”二叔公的孙子顺子。他之前也不明白这其中的原理,跑去爷爷的房间问了才知道,院里这个东西还能这么用。

    现在村里一些男子去砍竹子去了,像他们这样的小年轻,都跟着一些中年的一起挖埋竹筒的水沟。

    都说人多力量大,这挖沟引水的事情,一个村的人行动起来,也就三四天的样子就完工了。

    看着第一股水这样白白净净地流淌在村头,村民们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几个老人看到从那竹筒里流出来的水,也高兴得不行:“好啊!在我有生之年,还真看到了,等我百年之后,可以跟老婆子炫耀说,咱们村的水都不用去外面挑了,直接到家里来了。”

    “你啊!什么事情都想到你家老婆子。”一个老人也打趣道。

    “嘿嘿!我这不是高兴嘛!”

    “哈哈哈!高兴,大家都高兴!”二叔公跟四




第230章 有了消息
    “妞妞!这一碗,你就接下了。你不接,咱们都不敢喝啊!”有个活泼一点的男子高声玩笑道。

    “对对对!你不喝,我们可不敢喝啊!你看几个阿爷在看着呢!”一个跟姜瑜儿同辈的男子也笑道。他家里是有家室的人,但村里人就这样,起个哄,一些小玩笑什么的,实属正常。

    姜瑜儿见众人都这样说了,自己再推辞那就矫情了:“既然大家都这样说了,那我今天就装一回大头,这一碗水,我先喝了。”说完,接过顺子手里的碗,一口喝了下去。

    顿时,一股清香流连于舌尖,竹子特有的香味。

    记得前世那些村民们自己引回去的山泉水,前几天是不能喝的。那股浓浓的塑料味儿让人望而却步,只是,没想到,自己在这古代第一次给家里引水用的竹筒,居然还有这种效果:“好喝!大家伙快尝尝!”

    “来来来,给我也来一碗!”

    “给我也来一碗!”

    “别急,别急,都有,多有!”一些小字辈的孩子在出水处不停地给长辈们接着水,脸上都洋溢着令人舒心的笑容。

    姜瑜儿看了,心里居然有了一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觉。

    “这样真好!”不自觉间,姜瑜儿竟然说出了口。

    “是啊!真好!妞妞,怎么村一直这样下去,会更好!”里正站在姜瑜儿身边,听见了姜瑜儿的话,眼睛也是看着那群人,有喝水的,有接水的。他们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真诚。

    “里正爷爷,咱们都会好的!”姜瑜儿也跟了一句。

    主管到接到了村里,接下来就是挨家挨户地把水牵引到家里了。第一次看到这样引水的,大家都很好奇,但现在,更多的是欣慰。

    老百姓有的是力气,但能省力的时候,大家没有谁会不想着怎么省力。这水管到了家里,以后就不用在去挑水了。他们可以把挑水的时间节约出来,做些别的事情。

    就连城子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在家里挖一口井安全,也比在家里在家里挖一口井方便。

    “娘,这个法子真的好!”城子不由得对母亲开口道。

    “确实是个好法子呢!城子,咱们现在日子过起来了,以后要惜福知道吗”城子娘语重心长地道。

    “我会的娘!”姜瑜儿家孩子多,看到新进屋的水管,大家都好奇得不行。不会说话的小丫丫,也手舞足蹈地带着狗蛋儿玩得有些过头了。一身都是水。

    阮婶看了,呵斥了两个小家伙一顿,给他们换了干净的衣服。只是,没多久,这两个孩子衣服又变得湿漉漉的了。

    “唉!真不知道大小姐把这东西弄到家里来。是为了方便我,还是方便你们几个”阮婶一边呵斥完两个孩子后,给他们换衣服时,嘟啷着。

    “对对对!都是我的错,我就不应该把这东西弄到家里来,省的这一个个的都不省心!”姜瑜儿刚跨进屋,就听见阮婶的话,调笑道。

    阮婶看到姜瑜儿进来,笑道:“大小姐这法子是省事了,可这一个个的皮猴子却事更多了,今天都已经给他们换了三次衣服了。”阮婶一边说着话,手边也没停息过。

    “辛苦阮婶了。他们现在也只是好奇,等好奇过了这段日子,也就不喜欢去玩了。”

    她不知道的是,人从胚胎开始就在羊水里泡着,直到出生。

    像狗蛋儿这么大的孩子,水是他们最



231.第231章 姜瑜儿的玉米
    九月中旬,是个丰收的日子。

    村子里家家户户下田收割今年种植的少的可怜的稻子,因为村里的地,大部分都种了药材。这些药材,都是要入冬后才能药用,现在还不是丰收的季节。

    而姜瑜儿却有些哭笑不得了。

    看到眼前的玉米地,这真的是玉米吗看看那包才多大一个还有,为什么没有人给它收拾好,说好的一窝里面只留两根的玉米呢这五六根的是个什么事

    还有,谁来告诉她,谁家的玉米杆长得还没人高这样的玉米,她怎么留种

    “你们……”姜瑜儿无力吐槽,之前一直忘记了这件事。现在想起来,本想来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几条没干浆的玉米回去煮玉米棒子,谁知道,眼前的种种,差点没让她土出血来。

    长工们看到了姜瑜儿生气的样子,也知道这次可能搞砸了。但还是站出来勇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对不起大小姐,我们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种。当时你交代的时候,我们还以为你一个小女娃不懂得种田。所以就把这个跟小麦成了一样的了。谁知道它长起来却是这个样子。”

    姜瑜儿也知道,这个不能怪他们。他们以前没见过这个东西,自己也没交代清楚。手边事情一多,就把玉米这件事情给忘记了。要是早点想起来,兴许还有的救,可现在,哪里还有救

    这地里,能找出来的玉米棒子都不能留种。别说是留种了,恐怕是吃也没什么营养吧!

    最后一狠心,道:“割了吧!有玉米粒的留下来,没有的全部丢到鱼塘那边养鱼。或者晾干,养马养牛。这可是很好的饲料。”

    兴高采烈去收割,垂头丧气回来,说的恐怕就是姜瑜儿这样的吧!回到家里后,姜瑜儿把自己关在了屋里。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是不是太顺了点,所以这后半年来,才会这么不顺

    先是歹人进村,接着是走出了地方,去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穷村落。最后因为自己的一个无心之过,还得人家家破人亡。再是因为自己的一个无心之过,让人起了歹念,虽然是有惊无险,但最后遇到了罗天教的教主罗天,那一掌却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现在看看,原来已经会丰收的粮食,却成了那个鬼样子。姜瑜儿开始在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好运都用光了。

    人其实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总会把一些不好的事情归功于自己的头上,然后在想自己为什么那么倒霉。

    其实,每个人都不是说倒霉与否。有些东西,运筹帷幄,面面俱到,都可能会有漏洞。更何况,有些因素可抗拒,而有些外在因素,却不是自己的所能控制的。

    比如说,人心。

    阮婶看到姜瑜儿把自己锁进了屋里,叫了好几次都没理,也着急得不行。

    到了晚饭时,几个孩子都回来了,姜瑜儿依然没有半点反应。阮婶一个着急,跑到了姜二柱家:“二夫人,求您去看看大小姐。她从响午时回来,一直把自己关在屋里,怎么叫都没人理会。我担心大小姐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罗氏一听,哪里还坐得住,从姜瑜儿出事后,平安归来。有些事情,她也就想通了。现在,也不是以前那种半死不活的了。

    姜瑜儿说得多,太阳不会因为某个人不在了而不再东升西落,日子还是要过的。

    死了的人是死了,她毫无知觉,可活着的人,难道也要



232.第232章 婶不好啦
    最后无奈之下,姜瑜儿只能跟着姐妹俩回了屋,两人这才放心地拿起学堂发下来的课本,认真地看起来。

    “敏儿,花儿,你们不懂的,记得拿过来问我。”姜瑜儿知道她们学起来有些吃力,所以好心地提醒道。

    两个孩子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表示她们没有问题。

    她们现在那怕是看着书,也是在监视着姜瑜儿的一举一动。她只要有一个什么举动,她们俩反应就会很大。

    看到两个神经质的孩子,姜瑜儿有些内疚,自己干嘛不好,反思自己也不能把听觉也关了吧!其实,姜瑜儿也觉得挺奇怪的,怎么他们叫那么大声,自己没听见。难道说,自己跟电视上说的一样,元神出窍了

    想到这里,姜瑜儿自己都觉得好笑,也觉得自己神经质。

    直到姜瑜儿睡下了,姐妹俩才松了一口气:“姐姐,你说大姐姐她会不会等我们睡下了,又自己一个人跑出去”花儿睡下的最后一句,问都有些囫囵吞枣,模模糊糊的。

    “不知道!”敏儿明显也困得不行,回答着妹妹的话,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听清楚了,或者说,她应该连自己的这句话算不算是回答妹妹的都不好说。

    翌日一早,两个孩子醒了个大早,看到姜瑜儿的床上没人,顿时吓得有些魂不附体起来:“姐姐,大姐姐去哪里了都怪我,不该睡那么死。”花儿看到姜瑜儿的床上没人,已经吓得快哭出来了。

    敏儿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比花儿大一点的她,在某些事情上,就要比花儿沉稳很多。比如,此时:“花儿,你先别急,咱们找阮婶跟哥哥他们问问。”说话间,赶紧套了衣服,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就往外跑。

    “阮婶,阮婶不好啦!大姐姐不见了!快找……”只是,出门时,看到姜瑜儿正好好地坐在餐桌旁吃着早餐呢!没说出来的话就这样咽在了喉咙里。

    “姐,快走,找阮婶。”花儿比较矮,被敏儿遮住了视线。没看到正在吃早餐的姜瑜儿。

    敏儿让开了个位置给她,当她看清楚姜瑜儿时,整个人都疯癫了:“呀!大姐姐,你原来没乱跑啊!”

    姜瑜儿嘿嘿一笑,实在是有些尴尬啊!自己的那些玉米是不行了,但她还能让那个掌柜的给自己找一些回来。他能找到第一次,就能找到第二次。

    几人吃过早餐,姜瑜儿告辞了阮婶,带着两个小的去了镇上。其他几个孩子,只能羡慕嫉妒恨地看着两个不用上学的孩子。

    姜小雨只从不能说话后,就很少去镇上。一是阮婶没时间,二是姜瑜儿每次去,都要忙事情,她也就只能无聊地在家里自个儿玩儿。

    今天姜瑜儿说要带她去镇上,她整个人都高兴得不行。小孩子就是这样,对于上街赶集之类的事情很感兴趣,哪怕什么都不买,只是去逛逛。

    看看那些新奇的东西,看看那些各式各样的东西,看看那些可能平时都能用到,只是可能是新的东西。

    一大早起来,她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给找了出来,还让阮婶给她梳了个头发。平日里一早起来就不知道野到哪里去了的小丫头,今天居然规规矩矩的,跟着姜瑜儿吃完早餐,也不去玩水了。干干净净地等待着姜瑜儿吃完早餐。

    张三顺赶着牛车,一行四人离开了家门。

    出门是,阮婶左一句右一句地叮嘱着姜小雨跟狗蛋儿,要跟着姜瑜儿,不能到处乱跑。

    &nbs



233.第233章 再买苞米种
    姜小雨也一样,馋得不行。

    姜瑜儿见她两个的样子,笑了笑道:“吃吧!不过小心烫哟!”

    “嗯嗯!谢谢姐姐!”小家伙露出几个小小的小奶牙,冲姜瑜儿甜甜地笑了。

    不得不说,小孩子的记忆,真的跟金鱼一样,也就七秒的记忆。在姜瑜儿来了几个月,小家伙除了刚开始的时候会问什么爹娘的行踪,渐渐地,好像已经开始遗忘了。

    现在,他很依恋阮婶。

    阮婶因为失去了丈夫跟儿子,见到身世可怜的孩子,都会跟带自己亲生的一样,照顾有加。

    也是因为这样,姜瑜儿发现阮婶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了。她睡得一天比一天晚,起得一天比一天早,忙得跟陀螺似的。也是因为这样,更加加剧了姜瑜儿要赶紧盖好新房子的决心。

    等新房子盖起来后,他们家就可以再买两个下人回来,照顾几个孩子的饮食起居了。

    还有哥哥,身边也应该跟个小厮了。都说十年寒窗苦,姜瑜儿是个读书人,知道读书人有多不容易。自己那个时代的孩子,每天除了学习,好像就是学习。各种各样的学,数理化,史地政,还有各种才艺的都要涉及。

    现在的孩子没那么辛苦,可这个时代的孩子早熟。他们聪明一些的,勤恳一些的,十六七岁就进入朝政做了一方官员,或者如朝做些简单的事情。

    有些武将家的孩子,或者百姓家的孩子。因为征兵的原因,十一二岁就上沙场的也常有人在。

    说实话的,这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去了战场,最多也就是多了一个亡魂。可这个时代就这样,它没理可讲。如若哪一家摊上了服兵役,要么有银子拿出来,买了孩子一条命。要么就是把孩子送到战场上去,听天由命。

    也是因为这样,姜瑜儿才想哥哥弟弟能考个功名回来,家里免了服兵役已经赋税。她家是寻常百姓,今年上的赋税,以及服兵役填进去的银子不少。粮食也上了不少。

    要不是家里是种两季粮食的,姜瑜儿都不知道,没有这么多田地的姜家,会不会粮食不够吃。

    看着眼前两个吃得香甜的孩子,姜瑜儿心里是满满的幸福。这些都是她的家人,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吃饱了吗”姜瑜儿为两个孩子擦干净了嘴上残留的汁液问。

    姜小雨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表示已经饱了。狗蛋儿也想学着姜小雨的样子拍拍肚子,却被姜瑜儿给制止了:“狗蛋儿,小雨姐姐之所以会比划,那是因为她这里坏了,不能说话。”姜瑜儿指了指自己喉咙的位置,对狗蛋儿道:“你能说话,以后不许学小雨姐姐,没事就瞎比划。”

    狗蛋儿听了,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可看了姜瑜儿一眼后,又赶紧跟了一个“嗯”字!
1...5152535455...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