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有后盾这人生就是不一样,跟特么开挂了似的。
张诚能说的击技好手,那必然是比曾经自己手上的那些好手更厉害的。
最重要的还是侦缉、追踪的好手,那些人起到的作用可比击技的好手们更多了。
有这批人在,李福达想要闹点儿事儿、想要查查谁的根底。
只需要请张诚出手,瞬间就能够把他们给摸个底儿透。
“这些时日,咱家先随你到滇南去罢!”
张诚说着,转身对着小公爷轻声道:“桂西司提司孙河,回头我让庞辉帮你联系。”
小公爷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而汪直亦是开口道。
“咱家也随着过去罢,方便协调互相支援。”
顿了顿,汪直继续道:“相关谍报,会交由调查局转交给你!”
三言两语间,便算是将此事商定了。
亦是这个时候,李福达躬身轻声道:“诚公,悔迟还有个不请之请……”
“你且说说看。”
张诚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让李福达有一个说话的机会。
李福达呼出了一口气,轻声道:“若是此间事了,往江南行事时可否请庞大人随属下一并前往!”
张诚没有说话,只是眯起眼睛望着李福达。
后者垂首苦笑着轻声道:“悔迟前来时,对庞大人多有得罪……”
说着,便把自己潜伏到了桃林前拜下求见小公爷的事情一并说了。
张诚脸上的阴郁这才散去,微微一笑道:“无事,若滇南情势稳定便由他随你下江南罢!”
汪直则是抬手遮住了前额望了眼天色,轻声道:“走罢!”
“想必诸家土司们,现在已经快到了。”
张诚看了看天色,亦是点了点头。
两人随即起身便朝着草庐外行去,李福达则是默默的跟在了后面。
对着小公爷感激的行了一礼,这才离去。
他很清楚,如果没有小公爷在这里做保的话这两位未必会见他。
便是见他,答应的事儿他敢信么!
“夫君,恐怕这李福达将成大器了。”
足利鹤小姐姐见得他们离去,这才呼出了一口气。
刚才几个人在这里,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交锋。
足利小姐姐算是在这里,见识了一把大明这种体量下诞生的老狐狸们是如何交手的。
于是她不由得感叹,自己的那些手段与他们比起来简直是小打小闹。
顶多算是些许小聪明、急智而已,他们这些谋算着一大片地区的。
甚至体量相当于整个扶桑国的老狐狸,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变数太多,此事难说。”
小公爷对此倒是比较淡然,成不成大器没走到最后谁都说不好。
人总是会变的,有的人是越变越强、有人则是会迷失方向。
有人腰缠些许金银、得了些许名望便得意忘形,手舞足蹈中死于捧杀。
天才!张小公爷从来不敢自诩天才,实际上他一直都认为自己不聪明。
比他聪明的人太多了,比他强的人太多了。
甚至从学生时代起,那些比他聪明的、学习好的人多了去了。
出来工作后,比他聪明的、比他显得更能干的多了去了。
“你足够自律,足够自知。”
当张小公爷询问处男哥,为何当时会选择帮自己的时候处男哥是这么告诉他的。
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唐开元名相张博物作《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其曰:
“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自律,即是在无人督促下亦能自行其律、毫不懈怠。
古往今来几乎能有成就者,此点近乎一致。
高度的自律,几乎是脱颖而出的根本要求之一。
自知,自老子的《道德经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
于是才有了那句成语“自知之明”,能够自知才能够不惑。
能不惑才能不陷,根本上来说这是当时处男哥看重小公爷的原因。
“你能自律,就意味着你能成事。不过是时间问题。”
处男哥当年是这么对小公爷说的:“你有自知,只要没跌毁这点你倒不了。”
“这世界上能成事儿的人不少,而其中一部分相当于是站在风口上的猪……”
“他们是被吹起来的,是被浪潮带起来的。”
风总会停歇,浪潮总会落下。
只有风停下来的时候,才知道谁才是真的有翅膀。
只有浪潮落下来的时候,才会知道谁是身无片缕借潮头。
大浪淘沙,沉者是金。
风卷残云,剩者为王。
“自知的,知道自己是怎么起来的、知道自己是什么根底。”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
当时的处男哥是冷笑着说出这么一番话的。
“冒险!根基不扎实,冒险混到的也不过是沙上堡垒。一道浪拍上来,立马啥都没了。”
“人呐!有多大脑袋扣多大的帽,多大的腚子穿多大的裤衩。”
“莫要占了一时便宜,就以为自己风生水起谁都不放在眼里。”
“亦莫让别人吹捧了几句,就真当自己天下无敌……”
处男哥的这些话,小公爷从来不敢忘。
他时时刻刻都谨记着,自己也就比这个时代的那些老狐狸们多个几百年的见识。
有了一些后世带来的红利,但不代表着他能比这些老狐狸们聪明多少。
更不意味着他能够在政治斗争中,把这些老狐狸们斗垮了去。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且再看看罢!”
小公爷对着足利小姐姐微微一笑,轻声道:“李福达成否、败否,未至该棺定论不得。”
望着自家的小夫君,足利鹤那双妩媚的碧眼中带着些许的迷离。
她最喜欢的便是俊俏的小夫君,表现出来的这种冷静与睿智。
他似乎从来不曾真正的迷惑,他似乎永远对一切都淡然处之。
那种在面临着事物时候展现出来的雄性魅力,是她从来未在其他人身上看到过的。
我的小夫君呐,你真叫妾身身死亦甘愿追随呢……
“殿下!米鲁、田蕾她们带着四家土司一并来了,在桃林外求见。”
亦是这个时候,侍大将樱子匆匆赶来。
对着亭内便是一礼,垂首道。
“且领他们进来便是。”
在没有旁人的时候,这些个姬武将们还是愿意叫小公爷“殿下”。
毕竟可是扶桑敕封的“东照宫”呢,这也显得她们与小公爷的关系不同一般。
樱子脆生生的应了一声,随后便转身离开了草庐。
没一会儿,便见得黔州四家土司一并被领了进来。
“牢骚太盛放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
妙安小姐姐的眼神也迷离的起来,拉着小公爷便道:“少爷!接下来的呢!”
这……这特么怎么接下来啊!
小公爷哭笑不得,这是后世那位大佬的作品。
可那位大佬的作品是基于他当时的经历,拿出来这个时候说典故解释不通啊!
比如: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这怎么解释!小公爷跟谁去粤海喝茶了!
张诚、汪直他俩,可都没跟小公爷去过粤北啊!
还有后一句: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小公爷才十几岁,上哪儿三十一年还旧国啊!又是读谁的华章!
“咳咳咳……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姐姐,我们先办正事儿!”
极为无奈的小公爷只能是干咳了一嗓子,然后不等扁嘴的妙安小姐姐再说便站起来。
对着躬身作揖行礼的四家土司回礼,轻声道:“诸位辛苦!且坐!”
早有姬武将们将刚才的几张椅子收回,并多摆下了椅子。
杨爱等人感激的拱了拱手,告罪一声便坐下了。
小公爷笑吟吟的为他们洗杯、换茶,一套行云流水的冲洗泡后才抬手道。
“请茶!”
四人这才端起了茶盏,轻抿了一口。
“诸位在黔州为帝国辛劳,在下是知道的。”
对着几人微微一笑,轻声道:“上回的封赏,已经下来了罢!”
“多得伯爷相助,在下等感激不尽!”
杨爱几人感激的拱手,若不是国朝真给他们下了好处谁会继续卖命啊!
而且这黔州货殖总会也开始盈利了,四家愕然的发现:
好像……这么一来,挣的银子更多了。
地位相对的来说更为稳固,最主要是不必操心太多政务。
地位变得很是超然,主要是下面的头人们也靠着货殖总会发财呢。
向心力来说变得更强,除非他们脑子一抽要造反。
否则的话,在黔州这一块儿他们过的可是无比滋润的。
“在下此番前来,便是要让诸位更进一步的!”
小公爷很是和善、很是诚恳的望着他们,只是足利小姐姐从自家夫君的笑容中看到的……
是那种老狐狸盯上了小鸡崽儿的表情……l0ns3v3
第六百二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伍)
若是在没有经历粤北一遭之前张小公爷说这话,几位老狐狸估计呵呵一笑不以为杵。
便算你是天下大名士、国朝英国公家小公爷,还是军功挣来的伯爷又如何!
你能给咱啥机会更进一步啊!
可现在不一样了啊,小公爷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早把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
安排的明明白白,说到的也给他们做到了。
“伯爷!您一句话,咱刀山火海都跟您淌了去!眉头皱一下,就不是人养的!!”
安贵荣很激动啊,为啥!
因为上一回黔州剿匪之后,前往京师皇家军官学校里的就有他儿子。
还有俩堂侄儿,如今都顺利毕业了。
两个堂侄如今在九边任职,最高的已经混到中尉了。
给安贵荣的来信里信心满满,说是过几年要立下几次军功也混个封爵。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安荣贵也不例外。
大儿子安万钟就是个不省心的,好酒不说还经常酒后打人。
这也就罢了,出去打猎还故意用箭射旁人、纵马伤人。
为这大儿子老安是操碎了心啊,二儿子安万镒倒是不闹事儿了。
但他身子骨不好,能不能活得过老安还是个问题。
小儿子安万铨倒是个懂事儿的,能文会武处事公道。
可位置又不好传给小儿子,否则大儿子闹腾起来又是一场家变。
这下好了,大儿子去了军校被人按地上摩擦了一番。
又在京师里见了大世面,看不上黔州这小地方了。
来信说自己要在外建功立业,还特地说位置以后给弟弟安万铨便是。
只是说希望父亲能多给些许银钱,好让他在外活动结交有机会出战立功。
懂事儿了啊!老安这是内牛满面啊!
老安算下来这年纪也不小了,还能熬上多少年啊!
说到底啥谋划可不都是为了子孙么,如今儿子出息了、家业有传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