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哎~瑞夫兄,此番扑买你可曾听到什么风声没有!”
“嗨~能有啥风声啊,那肥肉必是诸家货殖会取了去。我等啊……喝些许汤水就不错了。”
货殖会!扑买!
杨李二人互相看了一眼,果然啊!到这龙蛇混杂之地,必有收获。
“谁说不是呢!但有汤水就不错了,还要求啥!莫不成还想去参加‘抄卖’么!”
他们二人循声用余光扫去,却见是两位亦穿着儒衫的汉子在相谈。
“瑞夫兄,要说这玉螭虎还真是财神爷啊!走哪儿,就哪儿发!”
却见最初说话的那汉子啧啧有声“可惜,金陵未有货殖会!与京师那边竞争不得。”
“不对啊!源惟兄,你可是徽商一系的!当可掺入一股呐!”
那叫瑞夫的儒者道“若是徽商一体,倒是能掺和到‘抄卖’里去。”
“嗨~!甭提了,就为这会首之事吵到现在都没完。小弟这不是躲清静来了么!”
听这二人不再说起关于扑买的事情,杨李二人很快的收回了余光。
小二这个时候一边卖力的擦着桌子,一边恭声道“二位客官要点啥!”
“店里有甚可口的,一并端上来便是!少不了你银子!”
这点小事儿自然不需两位大佬开口,护卫头子这个时候已经站了出来。
拿出三只一两的银币,摆在了桌上。
“得嘞~!您且稍待!”
这伙计看得三两的银币摆上来,顿时眼珠子都绿了!
好家伙,这三两银子别说是在不甚富庶的春城了。
便是在京师,那也是可以耍上一把的。
甚至边上的些许客人,亦都不由自主的把目光转了过去。
可这二位老者看着慈眉善目,身边的那些护卫却看着很不好惹啊。
没一会儿,盘盘碟碟的三两下被好几个伙计一并端了上来。
咣咣当当的就摆了一桌子,杨一清扫了一眼不由得眉头一皱。
“牛肉!”
大明可是禁杀耕牛的,民间私宰可是重罪!
这让身为官员的杨一清,如何能不皱眉。
“客官莫要担忧,这些可都是安南作战时候打死的牛!非是我大明的耕牛。”
那伙计似乎也看出来杨一清的不悦,赶紧笑着躬身解释。
听了这话,杨一清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扑买、抄卖是甚事情!”
小二明显很是诧异,对着二人道“小的还以为二位老爷亦是来参买的,却是不知情么!”
“我家老爷问什么,你说什么便是!”
护卫头子再次走了过来,从钱袋里掏出几个十钱铜子儿塞到了小二手里。
小二见状不住的点头一把将铜币装到袖子里,这才躬身作揖。
“好叫二位老爷知道,扑买是查没自滇南土司们的资财……”
这小二倒是老实,主要是收了钱、那护卫看起来也很不好惹。
但接下来从这小二口里得到的消息,直接让杨李二人傻眼了!
what!扑买抄家权,这尼玛啥玩意儿!
抄家不是国朝的权利么!啥时候可以轮到用来拍卖了!
杨李二人的脸色瞬间就黑了下来,尤其是杨一清。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目无法纪!
抄家这本属国朝权利,如何能够转手卖之!
一念至此这二人也没有了吃饭的心思,冷哼一声便是起身。
“走!出城,老夫要亲自问问这玉螭虎……”
杨一清双目冷冽,声音低沉“究竟是谁人给他的权力,竟然能扑买国朝抄家之权!”
说罢直接起身便往外走,李东阳脸色复杂的跟了上去。
倒是护卫头子一摆手,便有护卫在后面跟着让伙计拿来食盒装这些一口未动的菜肴。
而他则是带着剩余几个人匆匆跟上。
张小公爷可不知道自己被两位大佬盯上了,如今他正在自己的营寨里与沐昆喝茶。
对于自己的未来,沐昆还是很忐忑。
黔国公府该何去何从,沐昆无从得知。
所以他来找这位小公爷,因为之前这位小公爷的话打动了他。
而这次平叛,也让沐昆真正的见识到了国防军的强大!
“安南、东吁是要平的,但占其国对于我大明的声名可不好……”
一如璧人般的玉螭虎,笑起来依旧是那么的温润。
沐昆缓缓垂首,轻声道“还请不吝赐教。”
边上的妙安将茶注满,小公爷一摆手“且请茶!”
待得两人喝下这一盏,小公爷这才温和的道。
“安南、东吁,终究是距离国朝甚远……”
“所以啊,当有王族镇于西南边境之外!方可稍安!”
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国公府觅去处(下)
“您的意思是”
沐昆愣愣的看着小公爷,却见漂亮的张小公爷矜持的一笑。
端起了茶碗,轻声道“请茶”
沐昆不敢怠慢,赶紧跟着端起了茶碗。
两人轻抿了一口,张小公爷这才微笑着道。
“洪武陛下时国朝初立、边疆不稳,需有忠心重将镇于西南、握大权方可安稳。”
张小公爷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反而是看似说起了不想干的话语。
“今非昔比,若是此番国朝撤安南、东吁之兵力,又疏通沿途驿道”
沐昆没有插话,他只是垂首安静的听着。
随着张小公爷的陈述,他则是心里住的点头。
粤北、黔州和桂西三地的改制已经可以看出来,国朝国体将有大变。
随着国朝皇家掌控的军力加强、驿道的完善,这种以王爵镇守边疆的情况必将改变。
收回王爵的大部分权力和兵丁,已经是势在必行之事。
北方鞑靼边患不再,国朝自然要腾出手脚来收拾多年尾大不掉的各路王爵。
而随着西南的平定,安南、东吁的平息。
那么首当其冲的会是谁自然是他沐昆的黔国公府啊
谁叫他黔国公府首先就是非朱姓王爵,且又正好借着西南平叛彻底除掉了威胁。
同时现在大军,还就驻扎在春城呢
所以黔国公府若要继续存在,最好是在陛下做出对他们的处置决定之前就先自行处置。
“自削兵权、不涉官衙,仅留上奏监察、护卫一百”
张小公爷微微一笑,竖起手指轻声道。
“每代黔国公世子,皆须往京师为太子伴读一并入读帝国皇家军事学院”
沐昆听得这话不由得激动的浑身颤抖,他可不是完全的傻子。
否则的话历史上本被称赞聪慧、懂礼、好诗书的他,为何后来自污贪田跋扈
说到底就是成长到一定程度了,沐昆知道自己不能太出色。
一个远离京师的边疆异性王,有数代人望、手握重兵。
你还谦谦有礼、好诗文,礼贤下士你想干嘛
要造反么
即便是他没有这个心思,也难保别人不会认为他有这个心思。
人不在朝中,那些个朝臣们说多了
皇帝未必就不会有心思,而哪怕有一丁点儿这样的心思。
对于远在西南的黔国公府来说,都是致命的。
若是自除兵权又自削护卫,还明确要求不涉官衙政务。
一个上奏权而已,又把自己儿子送去与太子为伴读。
这妥妥的是国朝忠臣做派啊
便是在沐昆激动的拜谢小公爷的时候,樱子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公子,外间有两位老爷来访”
说着,把对方的名刺给递了上来。
小公爷拿过来后看了眼,不由得笑了笑“且带他们进来罢”
说完,待樱子告退下去。
才对着沐昆道“内阁西涯、石淙二公,已是到了。”
叫小公爷这么一说,沐昆心神领会。
没一会儿,便见得李东阳与杨一清二人被领了进来。
“哈哈哈二位大人,多日不见风采依旧啊”
张小公爷笑吟吟的迎接了上去,但透过李东阳和杨一清的眼神他看出来不对了。
这俩感觉来找事儿的
杨一清本欲进来后就发作质问一番的,但看到有外人在还是脸色平静的回礼。
小公爷脸上没有带出丝毫的情绪,依旧是笑吟吟的将沐昆引荐给他们二人。
沐昆也是个懂事儿的,一瞅人家大概是有事儿商量。
于是见礼一番后,便自称有事儿告退。
将沐昆送到了营外,目送着沐昆离开小公爷这才回来。
妙安小姐姐瞅着杨一清这老家伙,不由得撇了撇嘴。
哼哼哼跟我家公子置什么气呢
其实走回来的小公爷也一脸莫名其妙,这俩老家伙跑来跟小爷撒什么气啊
“将军,老夫且问”
杨一清好容易忍到了小公爷回来,便是要开口诘问。
但却被边上的李东阳理智的拉住了,沿途上他想了想。
觉着小公爷绝对不会是自作主张,无的放矢的那种人。
“痴虎儿,老夫听闻春城里说要将安南、东吁抄家事宜扑买”
小公爷一拍脑袋,原来是这事儿。
当下笑这摆手,抬手让妙安去取来了一个盒子。
直接递给了李东阳,后者打开一看不由得叹气果然如此。
却见盒子里装着一轴圣旨,居然用的是七彩色。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看着这开头、再瞅上面的祥云龙纹绣,杨李二人知道这圣旨是假不了的。
再看内容,杨一清顿时脸就红了。
皇帝居然同意了这件事情,而且命张小公爷在他们二人到来前全权处置。
“老夫鲁莽了、鲁莽了在此,老夫给玉螭虎陪不是了”
杨一清倒是光棍的很,一见是皇帝同意的当下就起身给小公爷大礼道歉。
“石淙公快快请起,如此大礼小子不好担待啊”
倒是李东阳双手将圣旨放了回去,苦笑着道。
“此事肯定不简单,痴虎儿还是好好与老夫等说说罢”
李东阳见状笑吟吟的岔开话题,不欲让杨一清太落面子。
这也是缓和一下两人的关系,他二人听得李东阳的话也借坡下驴。
再次落座后,妙安扁着嘴不情愿的给杨一清续茶。
李东阳则是苦笑着心道这臭小子,总是不知道哪儿来的那些古怪想法。
有了这圣旨,李东阳其实也猜想出来这事儿的缘由了。
必然是随着第一道圣旨没多久,小公爷就发出去的密奏。
此时他所发的密奏,必然是八百里加急送回去的。
估计到的时候他们还没出发,但陛下下旨的时候李东阳他们已经离开了。
他们行军的速度,必然比不上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圣旨啊
于是,这个时间差的存在让他们不知道这道圣旨。
“其实,此事也简单的很”
给这俩老家伙笑吟吟的解释了一番,顿时杨一清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此番扑买的有好几项,其一便是抄家的扑买。
因为只能是根据俘虏的口供,去估算被抄家的会有多少资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