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黎鏳让自己的神色平静下来,望着下面的莽瑞龙道。

    “东吁王派你来做什么!”

    这莽瑞龙闻言,躬身抚胸行礼道“想必,我联军大败之事大王已经知晓了罢!”

    “哼!本王还以为,你们东吁对此一无所知呢!”

    既然东吁都察觉到了,黎鏳自然就懒的遮掩什么面子了。

    却见他握住了自己的王座扶手,死死的盯着这莽瑞龙沉声道。

    “怎么!你们东吁有什么消息!”

    莽瑞龙苦笑着垂手,轻声道“我东吁两位王子,亦不曾回来……”

    “逃回军卒语焉不详,只说明军有神器可远远打杀战象……”

    黎鏳毕竟是安南王,接触大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且从安南逃回来的军卒口中,他亦是得知了这种情况。

    “那不是什么神器,是明军的火炮!”

    黎鏳满脸阴郁的望着莽瑞龙,沉声道“但比他们从前的火炮,强了很多!”

    顿了顿,黎鏳缓缓的站了起来冷声道。

    “好了,相信明吉逾王派你来不是跟本王叙旧的!有甚事,你直说!”

    现在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蹦达不开东吁也逃不了安南。

    当然,如果能够卖了东吁或者攻伐东吁换取大明的原谅……

    黎鏳肯定毫不犹豫的这么做。

    然而这似乎不太可能,自己派去滇南春城的使节迄今未归。

    这已经非常的说明问题了。

    哪怕是使节传回一封信来,黎鏳也会安心很多。

    至少知道发生了什么,大明打算如何对付他。

    任何消息都没有,这才是最可怕的。

    “我安南与东吁相隔甚远,恐怕想要互为犄角也难罢!”

    这句话黎鏳没有说出来,但莽瑞龙心底里肯定也清楚。

    “便是明国兵强马壮守住了滇南,恐怕也伤亡颇重。”

    莽瑞龙终于说话了,毕竟东吁的明吉逾是从混乱中求生存而起家的王朝。

    相较起黎鏳来说,他更加清楚的知道弱者应该如何生存。

    或者说,临遇到这类事情的时候该如何处置。

    “我王之意,是我两国一并由安南乘船前往金陵再转道京师。”

    莽瑞龙很快的将明吉逾的想法给说了一遍,简单说就是认怂、求活。

    东吁现在还没有资格在京师的鸿胪寺驻使节,但安南还是有的。

    想必东吁也曾试图派人到滇南,去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

    从现在莽瑞龙的情况看来,他们和安南一样什么都没有查到。

    “如今春城毫无消息,只能是转道金陵入京师求条生路……”

    顿了顿,莽瑞龙躬身再次行礼。

    “我王建议,两国一并前往、多予厚礼于朝臣……”

    “听闻弘治皇帝极为疼爱皇后,可往后族行走一二……”

    “诸多御史亦可发力,哪怕多撒些许财物亦在所不惜……”

    随着莽瑞龙一点点的说来,黎鏳不断的点头。

    两国一并过去,一方面财力可以多加支撑。

    另一方面也是加大话语权,若是仅有一国、又是新败。

    大明会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可真不好说。

    “两国虽相距甚远,然亦可互相守望!”

    莽瑞龙再次单膝拜倒,沉声道“此番行事,关乎我两国生死!”

    “所以必当立下盟约,若安南遭明国进攻则我东吁必出兵攻明国!”

    “反之……亦然!”

    黎鏳琢磨了一下,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进入大明的领土作战,和大明到安南来作战这是两个概念。

    在安南的土地上黎鏳不敢说能彻底击败大明,但拖住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到时候东吁再强攻大明,滇南空虚之下未必就不能奏效。

    分开他们两国,无论是谁都无法单独对抗大明。

    但两国结盟一处,又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开战。

    黎鏳还是有些许信心,可以与大明一战的。

    “你且先到驿馆稍作歇息,本王与诸爱卿商议后再答复与你!”

    莽应龙没有多说什么,躬身在内官的引领下退去。

    待得莽应龙离开了,黎鏳才对着这些个殿内的文武大臣们道。

    “都且说说,此事当如何行之!”




第六百七十二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壹)
    在自己的大臣和东吁使臣面前的角色转换,黎鏳倒是做的很自如。

    而随着他的话语下面的安南文武大臣们,也嗡嗡嗡的议论开了。

    之前是几乎什么消息都没有,又是安南自己独立应付。

    于是这些个文武大臣们惶恐不安,如今蹦达出来一个东吁。

    双方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再者那明吉逾提出的方式听着似乎也可行。

    所以这些个朝臣们开始琢磨,如何让安南脱离这场大难。

    “陛下,此番与东吁一并前往明国虽是可行却筹码未必足够”

    却见一名大臣站了出来,躬身作揖道。

    “如今明国兵强马壮,未必就肯如此善罢甘休啊臣以为,当价高筹码”

    黎鏳不由得点了点头,现在大明兵强马壮只是认怂大概没法过关的。

    再说了,如果真跟大明硬着来

    万一大明皇帝发狠了,不顾一切要搞掉安南、东吁怎么办

    大明现在的北方可是没了边患的,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集中兵力到西南来。

    “你且说说,当如何加大筹码”

    下面的大臣躬身拜下,沉声道“臣建议,若必要时可出兵为大明拿下西南诸地”

    黎鏳闻言不由得苦笑,若是真的金银珠宝没法奏效。

    这个卖命的方式,或许大明会愿意。

    毕竟亲自派兵去打的话,还是需要辎重粮秣的。

    安南国此番征伐,也是上代圣宗累积下来的资本。

    圣宗后期几乎都在拓展国力,没有再行征伐之事。

    而到了黎鏳这一代,除了这场也没有发动什么战事。

    加之安南吞下了占婆后,一年三熟的稻子让国库无比充沛。

    否则的话,他们哪儿有那么多粮秣支持他们发动战争

    “臣附议陛下,占婆之地产粮颇多年有八十万石有奇,明国则产粮不丰啊”

    黎鏳不住的点头,大明缺粮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金银珠宝未必能够打动明国皇帝,可粮食肯定能让他有所意动。

    “臣以为,哪怕割舍些许粮秣若能换得我安南喘息亦是划算的”

    下面的文武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没有头绪的事情整理出了一个大概。

    如果过去的金银珠宝不奏效,那么就拿出粮食这张牌。

    再配合上安南愿打下西南诸地,献于大明。

    想必如此之下展现恭顺,大明总会有所异动。

    这回过去求和的基调也订了下来,必须恭谦、必须恭顺。

    去的人要懂事儿,不得和大明闹起来。

    黎鏳一挥手,让这些大臣们回去拟定奏章送上来。

    然后他要钦定此番出时明国的人选,同时还要确认付出的代价。

    “阁下可想清楚了么”

    毗阇耶,占城国的旧都。

    数十年前便是在这里,安南人攻破城池。

    虏盘罗茶全及其臣民三万余人,杀死四万余人而归。

    并将占婆王盘罗茶、虏众献于太庙,而占婆人因此深恨安南。

    “明国上朝,终究没有忘却我等忠臣啊”

    斯雅因德拉贝尔曼此时换上了一身占婆衣装,跪倒在地上呜呜的哭泣。

    他算是占婆国残余的王族血脉之一,贝尔曼逃亡到马六甲原本没奢望能打回来。

    安南人迫于各方的压力不敢明面上拿下占婆,只能是扶持了一个伪王。

    而这个叫于宾童龙的伪王,一直暗搓搓有动作。

    忠诚于原占婆国的势力,经过几次起兵几乎消耗殆尽。

    残余的势力不是逃亡到其他国家,便是无奈的臣服下来。

    “大明不曾忘记占婆,只是之前北方边患严重无暇顾及”

    在贝尔曼面前站着的儒衫男子,笑吟吟的望着他轻声道。

    “如今我大明北方边患已然平息,所以老夫便受委派前来为占婆复国了”

    贝尔曼呜呜的哭泣着,手里捏着一封卷宗。

    便见他脑袋在地上磕的“邦邦”作响,嘴里大声道“李大人明鉴”

    “只要我占婆复国,从此刀兵皆归上国占城再不设城关”

    “只求上国为我占婆复国、为我国主复仇,平踏安南贼子”

    这位李大人眼皮子抽搐了几下,心道这占城王子倒是光棍啊

    本还以为需要多费口舌说服他答应条件,怎知他居然连兵权都交出来了。

    看来真是恨安南到骨子里去了。

    而这位李大人,自然就是悄然潜伏到了旧占婆国来的李福达。

    李福达是不知道这位贝尔曼的苦楚啊,若是他清楚啥情况也就对这位占城王子的选择不意外了。

    占城国与安南国可谓是仇深似海,当年安南一度借自己兵马雄壮没少抢占占婆的国土。

    这也就罢了,后来看占婆居然给中原进贡。

    安南回头就开始勒索占婆,要求占婆也给他们进贡。

    占婆自然不愿意了,给大明是心甘情愿。

    你安南算个锤子啊

    这安南就不愿意了,于是提兵就把占婆给肛了。

    占婆到底不够安南打,被肛的不要不要的。

    还好当时被调停了,占婆就此委委屈屈的给安南上供了。

    但心里的火气可一直都憋着呢。

    再后来就是安南趁大明无暇南顾,发兵把占婆给灭了。

    还把人家国主,也就是贝尔曼的他爹的脑袋砍了。

    拿回去献祭太庙。

    所以这贝尔曼对安南,那是恨到了骨子里啊

    而且把兵权给大明对于这位王子来说,可没啥太大的心理压力。

    当年安南仗着自己兵强马壮,没少抢占婆的土地人口。

    后来是郑三宝大人的大军来了占婆,占婆王请三宝大人主持公道。

    安南才不情不愿的把抢走的土地换回来,三宝大人走后他们又抢回去了。

    占婆王当时那气的,可打不过没辙啊

    只能再求救,永乐陛下直接发兵把安南给肛了一顿。

    然后安南才吐着血,把抢走的土地又还给了占婆。

    有着这些经历,再有亡国之恨。

    这位王子自然是不介意把兵权交给大明,反正自己拿着也干不过安南啊

    “大王且放宽心安南伪王当年篡位,我大明本就要惩戒于他”

    说起来这个后黎朝,那也是非常的不地道。

    他们家老祖当年起兵挂的是安南陈朝的名号,毕竟他们黎家当时的名字不值钱啊。

    而在他们之前的胡朝也是篡位,被大明打爆的。

    于是黎家老祖便拥立了一位陈朝血脉,然后好团结其他豪强。

    可大明退兵之后,黎家立马就把这陈朝的血脉给弄死自立为王。

    大明当时对此是不承认的,一直要求陈朝的血脉才能继承位置。

    为这个双方磨了很久,最终以三年一朝贡才请得大明的册封。
1...334335336337338...4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