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首先就是,扩大我皇明于西南军力!

    不要误会!这是我皇明好心,为了保证你们不被欺负嘛!

    然后就是帮占婆复国,证明我皇明的确没有鹊巢鸠占之心。

    比如现在的安南,我们可不是把陈朝后裔找回来继承了么?!

    当然啦!为了诸位以后不要再兴刀兵,这军伍就裁撤了罢!

    明吉逾听着张小公爷娓娓道来,浑身开始微微的颤栗。

    这种颤栗很快的变成了颤抖,他很快的察觉出来这套制度背后蕴藏的核心!

    那就是大明对西南边陲诸国,面的控制!

    “大人有没有想过,西南之地本属蛮荒!蛮人不服管教……”

    明吉逾缓缓的抬首,那双苍老浑浊的眼睛居然死死的盯着玉螭虎。

    边上的妙安、足利鹤等,见得此神色渐冷手亦按向了刀柄。

    李福达浑身汗毛竖起,他分明感觉到十多束目光正在扫来!

    那些目光用蕴含的杀意,让这个老狐狸冷汗“刷刷刷~”的直冒。

    旁人不知道,他李福达焉能不知?!

    玉螭虎身侧的那些女子看则靓丽,实则危险无比!

    都是从扶桑武家中遴选出来的女子,手上本事又经过高人传授。

    还跟着玉螭虎多次奔赴战场,真正厮杀下来的雌豹子啊!

    “大胆!!”

    于是,李福达二话不说直接蹦起来要对这明吉逾动手。

    然而张小公爷却笑着摆手“嗳~悔迟公莫动气,东吁王陛下也只是有所疑惑罢了。”

    随着这张小公爷春风一笑,顿时李福达感觉自己身上被附着的杀意正在消退。

    老李也是心口一松,陪着笑脸侧身坐下。

    心里无数的草泥马在飞奔,明吉逾你个老狗批啊!

    你丫要找死,何必拉上劳资?!

    要早知道你丫这么不知死活,劳资特么给个鬼你带话。

    想到此,李福达就心里叹气。

    还以为这明吉逾是个聪明人,说不准将来得有些用处。

    谁知道这老货也是个蠢猪,尼玛这蛮夷就是信不过、靠不住!

    “王上不必忧心,此番动作吾皇陛下自然是考虑到这些事宜了……”

    张小公爷亦不隐瞒,直接把货殖会、王宫与两司的情况和盘托出。

    顺便把那些个头人们,不听话的基本都去建设京师这事儿给他说了。

    明吉逾沉默的听着,彻底听完后便不再说话了。

    他甚至颤抖都不再颤抖了,他低着头一言不发。

    哀大,莫过于心死。

    “上朝天国,果然英才辈出!西南蛮夷,钦佩!钦佩啊!!”

    良久之后,这明吉逾才脸色惨然的说出来这么一句话。

    “‘天下风云麒麟儿,国朝无双玉螭虎’!老蛮子……佩服!!”

    张小公爷则是望着他,声音轻柔的道“过奖,只是为了西南长治久安……”

    “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不足挂齿。”

    明吉逾还能说什么?!

    他一脸惨笑,微微颤颤的躬身作揖告辞而去。

    张小公爷的这一番话,已经让他彻底的明白了。

    从此之后西南诸国,有等同于无。

    明面上是诸国国王、诸臣子管理国事、国务,但……实际上呢?!

    整个军伍是没有的,所有的军务都必须通过大明驻军而行。

    举国上下的耕地,尽数归入各宣慰司货殖会所有。

    名义上这些货殖会都是各宣慰司的,但实际上真正掌握了大头的却是大明!

    也就是说,那些耕地的实际控制人是大明!

    当钱财与军伍都控制在了大明的手上后,那么这个国家名义上的王臣是谁还重要么?!

    “王上若是闲暇,在下倒是建议可多读读书。”

    说着,便见的那玉螭虎笑吟吟的从罗汉塌上起身。

    “在下不才,便赠王上一本书罢!”

    便是在明吉逾缓缓转过身去的刹那,张小公爷的声音响起。

    明吉逾听得这话,不由得止住了脚步。

    他缓缓的转过身来,那双苍老的眸子中满是灰败。

    边上的妙安小姐姐那几乎就是张小公爷肚子里的蛔虫,玉螭虎脑子稍微动一下。

    她就知道小公爷想要做什么。

    便见她转身而去,很快的拿着一本《史记》跑了回来。

    张小公爷笑吟吟的接过《史记》,走到了明吉逾的面前将书放到了他手里。

    “《旧唐书·魏征传》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望着明吉逾,玉螭虎轻声道“王上闲暇,当多读体会。”

    缓缓的接过了书,明吉逾深深一鞠。

    “谢螭虎先生赠书,西南蛮人感激不尽!”

    张小公爷笑着摆了摆手“此《史记》中,在下独喜太史公之自序!也希望王上多加体会……”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

    “不死则亡!”

    。

    (iishu)是,,,,!




第七百一十四章 巨舟乘风破浪归,祖孙泪洒码头畔
    【】(iishu),

    潮白河码头上,从河上的商船再到码头上原本的人头攒动都被清空了。

    只有数十个身影在翘首以盼,其中为首者乃是一身着金甲银盔的老汉。

    这老汉身若熊罴虎豹,一双虎目煞气如刀。

    长髯在胸随风轻摆,身后猩红的披风猎猎作响。

    甚至那老汉身侧,除了一位身着大学士官袍的老者之外无人敢站。

    与这浑身煞气的老汉比起来,他身侧的那位文官老者则尽显儒雅。

    便见他在此老汉身边负手而立,虽是眼中不时闪过些许焦急。

    但至少比他身后的那些几乎就要抓耳挠腮的文武官员们,要强上许多了。

    “懋公啊!你这一副要吃人的样子,能不能改改?!”

    这个时候,在金甲老将身边的那位大学士说话了。

    便见得这位老学士颇为无奈,对着身边的老将道“你瞅瞅……”

    “都把他们吓成什么样儿了。”

    这煞气如刃的老将军,赫然便是大明帝部总长、虎头太师、宠冠勋贵——张老国公!

    “哼~!一群掉钱眼里的,某孙儿才多大?!还为他们些许小利奔波来去!”

    虎头老太师那心里是一千个不高兴、一万个不满意,我张家不缺富贵了。

    奔波来、奔波去,可不就是为了帝国、为了你们这帮子狗犊子么?!

    “晦庵公!你不提此事尚好,提则某便一肚子火气!”

    便见虎头老太师那是吹胡子瞪眼的,某就这一个孙子啊!

    你说大明上下多少官宦、武将?!

    为啥就非要我孙子去走这一遭?!他还未成婚呢!子嗣都没留下!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某如何对得起那死去的儿子儿媳啊?!

    能站在虎头老太师身边气势还不垮的,自然是现在的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了。

    叫虎头老太师瞪着眼珠子这么一骂,刘大学士也是满脸无奈。

    没辙啊!谁叫国朝上下,就这位小爷最能挣银子呢?!

    而且……这能是小钱么?!

    李西涯的密奏早就回到京师了,八百里加急!

    密奏里里外外就一句话咱大明这回,发了!

    这能不发么?!

    看着随密奏一并回来的账簿,弘治皇帝当时脸儿就涨红了。

    差点儿就现场给他们跳一个舞去!

    内个俩留守的老家伙,嘴唇哆嗦了半天楞是一句话没说出来。

    倒是萧敬这老家伙看着还沉稳,只是嘴里呢喃着不知道说啥。

    凑近才能听清,这老家伙哪儿是淡定啊!

    他分明就是吓呆了,嘴里呢喃的是一千多万石粮食,可咋装回来啊。

    大明上下君臣,无人捞过这等好处啊!

    这尼玛一下子捞的太大,他们直接吓住了。

    自古以来打仗基本就是白烧钱,没怎么发过财啊。

    这些年小公爷开始推行货殖会,他们才慢慢的有了概念。

    原来打仗不需要咋花钱,甚至还能挣钱。

    可这次张小公爷的手笔玩的太大了,大的让这些个老家伙们都吓住了。

    李西涯的密奏里面写的很长,足足写了三本才写完。

    主要是李西涯这老家伙也没经历过这事儿啊,完不知道如何拣选重点来说。

    张家这位玉螭虎的操作走位,那太尼玛风骚了。

    即便是后来汪直跟他事情说完了,这位阁老脑子还是没转过来。

    停下来整整理了好几天,才算是勉强理顺了。

    琢磨了半天,老李头只能是叹气把自己所知写下来。

    从张小公爷的桂西、黔州布局开始,再到水师、谍报司的配合。

    拿下滇南后作出强攻姿态,逼迫安南抽调重兵防御。

    李福达趁机潜入安南,策反其崇郡公、阮福两位重臣。

    占婆在安南抽调了大军之后,由水师辅帅帮忙起兵。

    随后旋风般席卷整个占婆故地,然后原占婆王假意投靠。

    引安南水师并黎仁孝率军来战,将安南最后的可战之军尽数吞灭。

    最后水师跨海奇袭阳京,拿下来后整军直奔升龙。

    在李福达的配合下,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了升龙、擒获安南王黎晖……

    一桩桩、一件件,别说李西涯记的头疼。

    便是当时看密奏的时候,刘健脑子得转好几个弯才看得过来。

    “来了~来了~~!”

    码头上的人开始激动了起来,因为那艘五千料的巨大战座船开始缓缓的入港。

    张小公爷其实真的不想这么张扬,可这艘战座船上的东西太重要了。

    都是最贵重的东西,尤其是那颗珊瑚树。

    稍微挪动一下,都可能有断裂的风险。

    没辙啊!他只能是让人把这艘五千料的战座船,开赴到潮白河码头上。

    好在潮白河码头这么些年,也将河道扩大了不少。

    往来的商船实在是太多了,原本码头三千料的船舶很快就显得拥挤了。

    于是只能是再深挖河道,并将码头向下扩出去。

    河道上面留给的是一些小型的船队,比如五百料、一千料、一千五百料等。

    而下面的则是两千到五千料,都可以停泊。

    再建的时候京师货殖总会他们就学聪明了,知道要预留足够大的船舶来停泊。

    否则的话,这尼玛跟潮白河码头一样。

    没两下子,就得堵上了。

    预留到了五千料,果然今日就派上了用场。

    “所有人守住各条大道!擅自闯入者,杀!!”

    虎头老太师一声令下,无数的黑甲军卒们呼喝着开始在周边布控。

    有了足够深的港口,大船自然是能够缓缓的靠在了码头上。

    而不必再通过小船,往码头上运货物。

    随着巨大的五千料战座船缓缓的靠近了岸边,站在船首上的张小公爷亦激动了起来。

    远远的,他已经看到了自家的大父。

1...373374375376377...4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