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陈州同介绍说这是自己的师兄王宗,当年一起在陕西做文案。

    自己的本事便是由师兄引荐,随其父所学后师兄代父授艺的。

    后来退休就一起回来了,只是他年纪大了喜静不喜动。

    老王宗让足利鹤练了一套刀法,沉吟了会儿指点了两下。

    看着足利鹤居然能举一反三,三两下已得章法……

    亦是一声叹气,对着陈州同说师弟你当年若是有她五分天赋,师兄我也不至于忧心绝学失传。

    说的陈州同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这天赋他不是说有就有的啊!

    除了悟性,更重要的是身体协调性、身材是否高大,还得天生力量如何。

    尤其练枪一途,都说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

    这枪除了难练之外,就是对身体硬指标的要求大。

    要练好的话,身材、身体协调性、力量……等等都是有硬性要求的。

    足利鹤本身就有蒙元血统,于是身材哪怕比之普通男子都高出一头。

    常年习武还能斩将杀阵的,那身体协调性和力量不言而喻。

    老王宗带着足利鹤、陈州同和张仑闭门给三祖师上香磕头。

    祖师共计三位:北宋陕西大侠铁臂膊周光祖、南宋抗金名将岳武穆,还有元末明初道教三丰真人。

    老王宗跟几人解释明白,他们所学的这套传承自北宋周光祖。

    当时是枪法、刀法各一套,本有弓法可惜后来蒙元时期不能练,失传了。

    只有传下刀枪、锻体、练力,完善于岳武穆手上传于王家。

    后来王家前代得遇三丰真人,并得到指点拜之为师。

    三丰真人对王家的大枪、刀法进行了完善,再传一套拳法、一套内丹调补。

    最终就形成了他们现在手上所练的这套拳、刀、枪,外带内家养炼的功法。

    老王宗交代完了宗派来历,便着手开始给足利鹤教刀枪拳,外带内家养炼。

    陈州同是不敢私传的,即便是张仑那也是拜师才传下功法。

    张仑也跟着学,然后可怜的张小公爷就被打击了……

    老王宗教了十天,就告辞离开。

    张仑:喵喵喵

    老王宗见状,说张仑有什么不懂可以问足利鹤。

    足利公主殿下现在基本已经融会贯通,剩下就是在战阵里磨砺了。

    张仑:这意思,我是渣渣

    老王宗毫不客气的用眼神告诉他:和她比,是。

    “师弟若是要超越她二人,也并非是不行。”

    看着张仑落寞的样子,陈州同沉吟了会儿才道。

    “哦!师兄还有秘法!”

    张仑眼前一亮,我就说嘛!这些个老家伙都属芝麻的,不榨不出油啊!

    陈州同看着张仑那双丹凤桃花尽放光,无奈的道:“王师兄临行前交予,只是此法有些挂碍。”

    “怎么说!”张仑眨巴着眼睛问道。

    陈州同沉吟了会儿,道:“你毕竟是英国公家嫡孙,还须成婚生子的……”

    “卧槽!难道是要割鸡~割鸡~的自宫神功《葵花宝典》!”

    张仑瞪大了眼睛叫嚷了起来,陈州同一头黑线嘴角抽搐:“这都什么跟什么!”

    “什么自宫神功!没听说过有这等邪门的功法!”

    陈州同叹气道:“我说的是三丰祖师传下的童子内炼法,叫‘龙虎还丹金汞真铅诀’”

    “本来此法是一套,但下半部丢失了所以只剩上半部。”

    看着张仑陈州同轻声道:“此法月余有感,三月小成。”

    “短则三年长五年,不至大成而破身则前功尽弃。”

    张仑呼出一口气,不是割鸡就好。

    不然哪怕练成东方不败咱也是不练的,小爷手上可是有佛朗机炮+火枪队。

    啥东方教主来了照样一顿给你轰了,何必要割鸡练神功啊!又毛病!

    “那后半部是说啥的!”张仑好奇的问道。

    陈州同倒是也没有藏私,摆手道:“后半部是阴阳调和法,言夫妻之道。”

    &n




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前直决开武举,忠直老臣殿前议
    弘治皇帝看着面前的这一封封的密报,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和眉心无比的疲惫。

    御史缔结朋党、贡生冲击扶桑公主驻地的事情才没几天,东厂、锦衣卫调查江南卫所的结果也来了。

    毕竟是要清查数十个千户所,这可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任务。

    即便是现在汇总的也只是大致的情况,这大致的情况已经让弘治皇帝感觉触目惊心了。

    “着三大学士、兵部尚书来见……”弘治皇帝的声音中充满了疲惫。

    这大明似乎一天比一天更难打理了,从前还觉着游刃有余。

    然而一层层揭开却发现实际上是千疮百孔,四处漏风、哪里都是漏洞……

    看着密报上揭露的一层层问题,弘治皇帝整个背脊都在发凉!

    这是没发生剧变啊,若是生出剧变的话这些卫所能靠得住吗!

    “臣……”李、刘、谢三大学士,还有兵部尚书马文升刚到便要行大礼。

    却被疲惫的弘治皇帝摆手道:“虚礼就莫要行了,这些……你们且看看罢!”

    萧敬沉默的将一份份的密报拿给了台阶下的四位大臣们,随后回到皇帝身边躬身肃立。

    台阶下的四位开始还有些莫名其妙,但随着这一份份的密报打开来四人的脸色都变了。

    大量的兵员逃离、严重缺额、粮饷不足、从无操练……

    卫所百户、千户奴使兵丁为自己干活儿、霸占屯田,将粮饷中饱私囊……

    瞒报兵丁暴乱,役使亲兵杀人!逼反卫所小旗、总旗……

    一桩桩、一件件,看着四人触目惊心浑身冰凉!

    这稍有不慎那将是颠覆国本之祸啊!

    “陛下,老臣有罪!”最先跪下来请罪的,是兵部尚书马文升。

    弘治皇帝在他话刚出口,还没有跪下之前便疲惫无比的道:“此时有罪如何,无罪又如何!”

    “事已至此,还是先讨论个章程出来为要。”

    看着奏报三大学士不由得叹气,章程能讨论什么章程啊!

    这不是一家、两家卫所的问题,这是全大明十余都司、三百余内外卫、六十余千户所共同的问题。

    此密报所查不过是江南地区千户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其他地区呢!

    难道就没有了吗!

    派出御史钦差,即便是查处一时、查处一批却又能保证多久!

    而且这些千户、卫所就这么老实让你去查!

    逼急了,拉上人马落草为寇流窜为祸……

    那造成的兵灾更甚于此害啊!

    “朕之前开设武举,然并不重视……”弘治皇帝声音苦涩,轻声叹道:“看来,是朕之误啊!”

    四位大臣们都不敢说话,只是沉默不语。

    为何不敢语啊!成化十四年内阁票拟曰:

    “武举重事,未易即行,令兵部移文天下,教养数年,俟有成效,巡按提学等官具奏起送处之。”

    直白的说就是搁置了。

    弘治六年再开武举却必须先试策二道,这是挑选武将!

    明史上还说弘治十五年南京户部右侍郎郑纪上疏,请武举三年一试,孝宗不从。

    实际上呢!是当时兵部回覆“武举已有举行之典,亦足以激励人心,不必轻易纷更。”

    弘治皇帝没有对此表态,就被兵部所驳回了。

    所这根本就不是弘治皇帝的问题,完全就是文臣们担心武将分权所以死死的压着武举一事。

    弘治皇帝想到了张仑在来信给他说的话,沉吟了一会儿才道。

    “拟定个章程,下月便开一次武举恩科!”却见的龙椅上的弘治皇帝沉声道:“此次……提乡试!”

    李东阳闻言皱了皱眉,觉得似乎太仓促了。

    但再看看那些个密报只能是叹了口气,皇帝这是着急了。

    这些密报上的讯息实在是太过触目惊心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卫所相当于全部烂透了。

    无怪乎仅仅是数十倭寇就能够横行江南肆无忌惮的滥杀无辜,甚至杀戮完毕还敢住一宿。

    这对弘治皇帝的刺激那不是一般的大,相当于视大明官兵如无物啊!

    马文升还待再说些什么,却被刘健拉了一把摇了摇头。

    “臣等遵旨!”弘治皇帝嗯了一声,摆手让他们退去。

    待得他们离开后才对着身边的萧敬沉吟了一会儿,道:“寻汪、王二公来见。”

    萧敬听得这话不由得眉头一跳,但还是躬身应是随后直直出了大殿。

    弘治皇帝在大殿上沉默了一会儿,却径自翻出张仑发来的书信。

    打开来再次一点点的看着,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注意到阶下站着二人。

    萧敬则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到了弘治皇帝身边,依旧肃然而立。

    “劳烦二位了……”弘治皇帝对着阶下的二人微微颔首,这二人则是俯身拜下却不说话。

    二人一老一中年,中年那位看起来体态微微发胖,面白无须穿着一身富家翁的道袍。

    笑眯眯的叫人看不出其底细,只是细细的眉眼中不时闪过的一丝精光说明此人不简单。

    “威宁伯此举落了个清闲,可朕却陷入无人可用之地啊……”

    看着阶下那位老者,弘治皇帝叹气道:“这朝中诸臣……呵呵……”

    “陛下就不必劝说了,若非先帝内臣早已身首异处了。”

    那阶下的富家翁悠悠的叹道:“内臣为大明、为皇家已是尽了心力,可内臣风评如何!”

    “威宁伯倒是出来帮您了,可他若不行此死招恐怕也是难得善终罢!”

    那富家翁对着弘治皇帝便作了个长揖:“内臣主西厂,所办之案有几件冤枉!”

    “内臣数出战阵,与威宁伯率军杀敌生死不惧,他们……又说过内臣几句好话!”

    这富家翁模样者,赫然便是宪宗朝声名赫赫的西厂提督、久镇辽东多次杀推鞑靼的大太监汪直!

     



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论痴虎,为卿寻出路
    “这麒麟儿不好名、不好权,唯重者一曰为义、二曰为利!”

    却见王越拱手作揖,躬身道:“老臣与他多日相处,细细想来麒麟儿虽重财,则更重于义!”

    弘治皇帝听得王越的话默然不语,他开始想到与这痴虎儿接触以来的点滴。

    他出行前朕赐了他数千两,回头他卖了话本就拿了三万两送来,说全朕的情谊。

    若说他这是讨好朕这皇帝,那他心思细腻的助那些被倭寇掳去的女子们重新生活又怎么说!

    他重于的乃是大义,他心中的大义。

    想到东厂、锦衣卫奏报中,他当着苏州知府曹鸣岐之面怒斩勾结倭寇之陈观鱼……

    那是何等气魄、何等豪放,当真不愧他天下风云麒麟儿之名。

    只诛首恶,却又向曹鸣岐请之轻处从犯。

    当杀者虽刑律加身亦斩之,罪不至死者躬身遵律求酌情轻处。

    这便是仁,非妇人之仁。乃君子之仁。

    钱能是不敢瞒着弘治皇帝,张仑与他的事情是怎么解决的。

    弘治皇帝想不到的是张仑居然让钱能给那嫣然姑娘道歉,钱能乃是南京守备太监啊!

    然而,他就是这么做了。

    弘治皇帝更想不到的是,之后他先让自己的弟子以读书人之身份与钱能致歉。

    自己再亲自致歉,还给钱能做了赔礼。甚至不忘了其他东厂番子。

    一码归一码,你错了要认账道歉。

    我错了也得认账,给你道歉。

    此事仅与义理是非对错有关,与身份地位无关。

    古往今来明白这份义理的、嘴里说着这份义理的,不知凡几。

    然而真正如麒麟儿这么实实在在的去做的,又能有几个!

    “而且,老臣发现此子甚会避嫌……”
1...4445464748...4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