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你就想着节流、节流、再节流!脑子怎么就不知道想想怎么开源!”

    老佀被张仑一番话顶的是面红耳赤,李东阳想打个圆场都被张仑挑着那丹凤桃花瞪回去了。

    “陛下先前问我考学准备的怎么样了,我说我不考了!陛下还惊讶问我怎么不考了!”

    张仑快速走了几步,点着这在场的诸大臣们气哼哼的道:“我考进来天天跟你们吵架,再气死自己!”

    “独山公你也不想想,我这是只为了自己么!”

    “若是发现金银铜矿山者可分一成,那大明得有多少人愿意去找矿山!”

    张仑点着老佀的鼻子就骂道:“你户部一分钱不用出,就有无数的人愿意给你找矿!”

    “矿里不出产你一分钱不用给他们,但只要开一个矿,你户部就有三成矿山收益入国库!”

    “这还能缺钱么!就知道抠搜的,我都不屑说你!”

    谢迁情不自禁一拍巴掌,着啊!可不是这个理儿么!

    “为啥给刑部一成我也给你顺便解释了,免得你脑子拎不清!”

    老佀悲愤莫名,我老佀也是成化三年的进士、历两朝久经宦海年逾六十的老人了啊!

    你这臭小子就不知道尊点儿老!逮孙子似的骂,还说我脑子拎不清……

    “刑部现在手上一堆人,每年各种刑罚怎么就不知道抓他们去做苦役帮国朝挖矿赎罪!”

    卧槽!我刑部也有一份钱啊,原本事不关己的老白就激动了。

    “轻者五年挖矿,重者十年、十五年乃至二十年苦役。赎罪后可得刑部赦,转户部放无罪告身。”

    却见张仑挨个点着朝臣继续道:“罚他们苦役,还可按年俸五两给。”

    五两!唔……的确工价便宜,此时农家一年省吃俭用能落下十两左右。

    这五两抓人去挖矿做赎罪苦役,不算是过分的事儿。

    “按年限每年二两八钱赔于受害或受害者家属,八钱银子火耗。”

    “余者服苦役毕一并发放,免得落草成祸。此举岂非各方皆得利!”

    这下老白和李东阳都捏着胡子若有所思,是这个道理啊!

    罪囚判刑了,可受害者和家属一分赔偿没有岂非可怜!

    下面的皂吏若能分得银子,恐怕侦缉、抓贼、拿人也更卖力几分罢!

    连罪囚服完苦役后的情况都考虑到了,给个无罪告身就是赎罪后重新开始生活。

    判五年那也得有十两银子,服完苦役有十两银子自然可以重新谋生。

    不至于为了口粮再落草成祸啊!

    弘治皇帝更是感叹,那威宁伯说的真是半分都没错,痴虎儿这孩子真是麒麟儿啊!

    “这次挖矿的人我都备好了,那些个御史、贡生反正得赎罪尽数挖矿去好了!”

    老白闻言不由得一个哆嗦,随即望向了同样目瞪口呆的三大学士。

    倒是老佀一拍大腿,着啊!那得两百来号人呢,挖矿开山虽然少了点儿也勉强能用。

    “那些家属也能顺带迁过去,到时候他们安家在夷州国朝就算是彻底控制那里了。”

    张仑说着,咧嘴一笑:“有金者,难保不存银、铜二矿!且夷州地热似安南……一年二至三熟!”

    “其地未曾常耕作,是以异常肥沃可大量种稻!山林中还产杉、桧、樟、楠……肉豆蔻!”

    却见张仑顿了顿,对着老佀轻声道:“若是经营得当,那便是海上江南!”

    老佀听得张仑这话那气息喘的比牛还厉害,呼哧呼哧的眼珠子都红起来了。

    “若是这夷州所产能抵江南,且新开之地全为帝国庄田你还需担心稻粮!”

    张仑此时凑到老佀身边低声道:“独山公,我这里还有一份跟倭寇勾结的海商、盗匪家名单……”

    “估计全拿下来,得有个二三千人!老弱妇孺可耕田,壮年劳力去挖矿!你说……”

    卧槽!我还说个鸡毛,谁挡这事儿那就是我老佀死敌啊!那必须嫩死他!

    &nbs




第一百四十九章 作赋为大父,张家立新规
    张仑眼神有些暗淡。似乎也想到了那天老张站在了庄子门前,那暮色下萧索的身影……

    “陛下与诸位大人此言,却是让小子有些感慨了……”

    缓缓的抬起头,张仑轻声叹道:“便借此作赋一首,答诸陛下及大学士问罢!”

    哎哟~!卧槽,这是要作赋啊!

    弘治皇帝赶紧招手道:“痴虎儿,且来!且来!给朕写下来!”

    说着竟是亲手去研墨去了,张仑直接呆住有点儿不敢上前。

    这玩意儿算不算是大不敬啊!

    “陛下,你这……”萧敬先看不过眼了,但还没等他说话就被弘治皇帝瞪回去了。

    却见弘治皇帝招手笑道:“痴虎儿,莫怕!且来,太后颇喜你的手书!快快写了朕好送去。”

    前段时间张小公爷那话本让太后直接气晕了,最近才慢慢缓过来。

    弘治皇帝还琢磨用什么法子哄哄老太后,正好这痴虎儿来了要作赋。

    那还不赶紧抓这小壮丁写一幅新赋给太后送去么,这大概是哄老太后最好的礼物了罢!

    萧敬也是伺候弘治皇帝多年的老人儿了,稍微琢磨一下就想明白了。

    看诸大臣们脸色有些不好看便下得台阶来轻声解释了一番,老李他们几个才恍然大悟。

    咱大明那是以仁孝治天下啊,弘治皇帝给小辈研墨乃是为求字哄太后开心。

    这就很仁孝了啊!

    张仑长揖到底,告了声罪却没有走去龙椅处而是在皇帝对面立住。

    恭敬的双手从弘治皇帝手中捧过笔来,低头回想了一下便笔走龙蛇将一幅字写就: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幼於菟。”

    顿了顿,再题字“御前答陛下及诸大学士问——玉公子”。

    写完恭敬双手将笔交还,轻声笑着道:“怕是有些不工整……”

    “无妨!此意甚好!”

    却见弘治皇帝啧啧看着拿起吹干,下面几个大臣抓耳挠腮的有心凑上去却又拉不下脸。

    说到底他们还不都是读书人么,麒麟儿诺大名声又做出多首诗词名句。

    这是难得看到麒麟儿当场做诗词啊,怎么会不想凑上前去看看。

    弘治皇帝啧啧的看了一会儿,萧敬轻咳了两声他才回过神来。

    “诸卿也来看看吧!难得麒麟儿当场作赋,朕这也是第一次看他提笔写诗啊!”

    说着,便摆在了御桌子上。

    几个大臣早等得不耐了,哗啦啦一下凑上去看着仔细品咂。

    “啧啧啧……‘怜子如何不丈夫’此句,当出于《战国策赵策》触詟说赵太后篇吧!”

    刘健捻须而笑,摇头晃脑的道。

    “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谢迁亦笑着道:“於菟当出于《左传》,《左传宣公四年》有‘楚人谓如谷,谓虎於菟’之句。”

    “此‘知否兴风狂啸者’应取自《易乾文言》‘风从虎’之意……”

    李东阳也凑上来,笑着颔首。

    而作为此诗现在的作者张仑,则是保持着不失礼貌的微笑躬身作揖。

    因为他纯粹就是抄能力啊,这首诗作者是人家周树人大大的!

    里面的知识点那也是人家周树人大大的,跟他有个鸡毛的关系。

    所以,三大学士如此饱学之士在点评的时候,他只能是保持矜持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好在张小公爷生了一张漂亮的脸蛋,再配合上商务交往中锻炼出来矜持谦虚的表情。

    这就让三大学士还有两位六部尚书觉着,人家麒麟儿也不狂妄嘛!

    你看看人家现在多矜持,多低调啊!

    学士和两个尚书此时便开始寻思,自家亲眷里面有没有待嫁之女。

    这麒麟儿今年十四了罢已是到了成婚的年纪了呢……

    “诸位大人,小子每见邸报总欲品评一番。”

    &



第一百五十章 京师风传建新报,忠义无双张痴虎
    这几日京师再次哄传开玉公子那首新作《御前答陛下及诸大学士问》。

    一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使得无数老父亲在书房里黯然蹉叹。

    再配着传闻中张老国公庄门前,眺望孙儿归来之身影。

    顿时便有那“志冲牛斗,气吐凌云”之盖世豪杰,却心怀慈软的神态跃然纸上。

    也同样是这个时候,京师里陆陆续续的聚集了来参加明年春闱的举子。

    举子多了自然那些什么诗词酒会就多了,只是去岁唐伯虎之事历历在目。

    大家对于去拜访自己的座师、同乡还是比较谨慎,官员们也对举子拜访很谨慎。

    毕竟去岁唐伯虎的事儿闹的多大啊,今科可不就是因为这事儿才折腾出来的么!

    读书人多了,自然是非传闻也就多了。

    关于那位玉公子的传闻终究是占据了最多的,但没人敢去招惹这位公子。

    只是据说那位公子似乎要办一个类似于邸报的读物,每日刊发时评朝政。

    若是玉公子自己一个人办便罢了,大家也就嗤笑一下好奇看看。

    可据说那弘治三年状元郎钱福钱与谦都被他寻来了,担负此刊主责。

    还有其弟子四人、江南名士祝允明、文徵明,再加上玉公子自己!

    这阵容就非常之豪华了,要知道仅凭玉公子他门生四人就有两个解元。

    那可是实打实考出来的,去岁一案只说其行为不检未曾查出舞弊。

    也就是说人家四个弟子可都是能考上进士的大才啊,这一起编纂的刊物能差了!

    随后京师司礼监牌子下面的宝文堂、根底不知的二酉堂、梧桐坊……等等京师内大书坊。

    都言之凿凿玉公子将出一刊,称“大明帝国时弊,皆于针砭报之”是以号《帝国时报》。

    此时大家都习惯叫“大明”、“皇明”,但直接叫成“大明帝国”这算是张仑首创了。

    但大家也觉着听起来很不错,是挺威风的。

    各家官宦商贾小姐、夫人,还有那些青楼的名妓们所关心的却是传说玉公子要再开新话本。

    这新话本要在那《帝国时报》上发布,具体是何话本还未得知。

    一时间坊间沸沸扬扬,无数人翘首以盼到底玉公子这《帝国时报》什么时候发、怎么发。

    没有人知道的是,掀起这沸沸扬扬风波的张小公爷如今嘻嘻哈哈的在殴打本朝太子……

    可怜的小正德今年才刚出阁读书,满心欢喜的来找自己崇拜的张小公爷学习。

    结果到了就被丢上一套护甲,二话不说被噼里啪啦的被收拾的满地找牙。

    “嘶嘶……疼!疼!虎哥儿你就不能留点儿手么……”

    小正德呲牙裂嘴的,张仑则是笑嘻嘻的帮他冰敷。

    莫以为古人夏天和平日就无冰可用,史载周朝时便有储冰之举。

    到了唐朝左右炼丹士偶然发现硝石居然会溶于水,并快速降温甚至结冰。

    宋元时期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集市上甚至有沙糖绿豆、漉梨浆、木瓜汁……等售卖。

    “留手你能学会真本事么!”其实张仑也真没有下狠手,但还是打的小正德呲牙裂嘴的。

    擦了一下左右看无事,张仑“啪~!”的一巴掌拍在伤患处。

    疼的小正德哇哇叫着蹦达起来,张仑却揉着他脑袋道:“输了得认账,写大字去!夫子曰……”

    “得得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我知道!”小正德不耐的摆摆手。

    插着腰对着张仑哼哼的道:“虎哥儿,我也是进过学的好伐!”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多写五百个大字。第二、再跟我打一场!”

    张仑挑了挑眉,哟嗬~!小崽子会两句就跟小爷蹦达上了!

    小正德眼皮子直抽抽:“虎哥儿,咱能不能打个商量给我第三个选择!”

    “唔……吾从善如流,你可以选择跟妙安姐姐打!”

    “……”我特么不如选择跟你打!妙安姐姐那不仅是挨打,还是凄惨的挨打!

    “要不……足利鹤姐姐!”

    小正德直接给了张仑一个白眼,站起身来就往草庐走。
1...4748495051...4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