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所以皇后一般礼仪性场合自称多是“本宫”,而“本宫”词并非皇后特定词。
而是相对一部分宫廷内皇族王室,达到一定条件都可以使用。
首先一点无论嫔妃、公主、皇子、太子……要有自己的封号、宫殿,这才能有资格使用“本宫”这个词儿。
而且是以上见下才可以使用,你对皇帝、太后肯定不能这么用。
至于帝后、帝妃之间的称呼,有叫封号也有叫“爱妃”的。后妃自称则是“妾身”、“臣妾”等。
有些时候皇帝会叫后妃的闺名、小名,以示亲昵。
足利鹤闻言微微一笑,依扶桑礼双手扶于前躬身道:“若是此事,臣女倒是有些见解……”
若是宫内女官抑或是官宦命妇,在帝后面前是有资格称“臣妾”的。
这点可以从《明史杨继盛传》的记载中,得到佐证。
里面有一段是说他妻子知道他被判死刑,于是给皇帝上书的事情。
“其妻张氏伏阙上书,言:臣夫继盛误闻市井之言,尚狃书生之见,遂发狂论……
……倘以罪重,必不可赦,愿即斩臣妾首,以代夫诛。”
这里就是说她上书给皇帝,说她的“臣夫”丈夫继盛误信谣言又乱说话。
后面则是说如果这个罪行极大无法赦免,“臣妾”她愿意
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闱之困终有解,只需有人去扛雷
御书房里,张仑看着自己跟前的几个老汉颇感无奈。
礼部侍郎张升气势昂然显然是击败了边上垂头丧气的刑部尚书白昂,还有户部尚书佀钟。
“痴虎儿,你且道来!此事独山公与廷议兄已然答应随我操办!”
说着,老家伙还恶狠狠的望向此二人道:“是与不是!”
“是……”老白和老佀有气无力的回答道,心里皆飞奔过无数的草泥马。
马勒隔壁的张柏崖,你个臭表脸的狗东西!
撸着袖子说我们俩敢不答应配合,你就带着礼部上我们俩家吃住去!
有你这么干的么!有你这样的朝臣么!
你特么可还是成化五年的状元郎啊,能要点儿碧莲么!
张升一瞪眼珠子,用眼神反骂:狗屁的脸面啊!我礼部就差被举子们堵门打人了!
臭鸡蛋烂菜叶子扔了一头脸,特么出门都不敢穿官袍还讲个屁的脸面啊!
都闹到这份上要是还不提出应对法子,我老张估计要被仕林活活骂死!
“主意我能出,但不许说是我出的。”
张仑眨巴着自己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笑嘻嘻的道:“得统一口径,是柏崖逼着陛下答应的。”
三大学士、两位尚书和一位侍郎听得这话,先是一愣随即心里一顿卧槽!
结合这痴虎儿一贯的行事风格,他出的招儿无疑是又损又狠的!
连上次剁了贡生手指的事儿他都敢干,这次却推说要让张柏崖来扛炮。
可见这枚雷那绝对是不小,顿时大家的眼神就望向了张升。
张升的脸色也是阴晴不定,很显然这连痴虎儿都不肯扛的雷绝对不小啊!
但想到自己都到了这份上了,那还怕个鸡毛啊!
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
“老夫扛了!痴虎儿你且说便是!”
但张仑却不先说,而是对着弘治皇帝长揖到底:“陛下,起居注可得注明这事儿!”
三大学士、两位尚书和张侍郎闻言不由得眼前一黑,这尼玛得多大的雷啊!
以至于这痴虎儿说出之前,居然是要求起居注要注明不是他说的。
见张仑如此,张升突然有些后悔了。
自己这是不是莽撞了啊!这尼玛看起来有点儿要命啊……
“萧伴伴,且给柏崖公记上去……”
弘治皇帝笑眯眯的对着身边的萧敬道,却见萧敬对着身侧的小太监摆了摆手。
那小太监便飞快运笔,不一会儿便录写完毕点头示意。
张升黑着脸,对着张仑便道:“好了,老夫这已经把黑锅背上了!你且说罢!”
见得已经被记录下来了,张仑这才笑嘻嘻的说出了自己的法子。
其实这个法子并不复杂,也不麻烦。
就是前后这牵涉的人实在太多,没个大脑袋扛着是完全不行的。
这修造不是得壮丁么!不是得大量的人手么!还得大量的银子么!
在这京师里谁手上最多!
答案呼之欲出:外戚、豪门,勋贵!
提出这个情况张仑并不担心张家会被波及,原因简单极了。
本来张家在京师里就没有留下多少人,顶多是一些老亲兵和少数采买家仆。
这些人到时候迁到城外庄子去就行了,顺便也让小周管家对他们管教管教。
待遇提高、知识水平提高,但相应的惩戒也得跟上。
免得将来给家里惹下什么大祸来。
而且历史上张家少数被弹劾的几次,从来就没有涉及豪奴悍仆欺人之事。
以那些御史言官的脾性如果是有类似的事情,肯定捅上去了。
被弹劾的多数是家里豪遮、九边屯田、军政出错……等等问题。
张仑所说的法子很简单,这京师里一堆堆的豪奴悍仆哪里会缺人啊!
刑部要做的就是严厉打击他们的违法犯罪活动,历年积案顺便清空!
外戚、豪门、勋贵……自然也不能放过,放过了哪儿来的银子!
他们家的那些个子弟只要有劣迹
第一百七十二章 弘治皇帝来扛雷,帝国初次执律鞭
张仑眨巴着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一脸无辜的样子,反正别指望我去扛雷。
这枚雷太特么大了,简直能炸死一大片人啊!
“痴虎儿啊!你说说你这脑袋怎么长的,怎么满脑子都是阴损招儿啊!”
弘治皇帝哭笑不得的看着台阶下的张仑,叹气道:“你也别为难柏崖公了,此事还是朕来吧!”
台阶下的张升听得弘治皇帝一番话,不由得感激的赶紧拜下呜呜的哭了几声。
既然弘治皇帝肯扛雷了,三大学士和两位尚书便松了口气。
别看老张是个正三品侍郎乃国朝重臣,可若是把全京师泰半的豪门贵戚们全得罪了……
他也扛不住啊,兔子急了还得咬人呢。
何况这些个豪门贵戚可都是吃着人肉、人血长起来的,一咬牙真找人把老张做了咋办。
只有千日做贼哪儿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啊,上次马文升革除京营弊端都差点儿被人给怼了。
为了他的安全弘治皇帝还专门派出十余大内侍卫随行,算是硬生生把他保下来了。
一气儿得罪了满京师的豪门贵戚,这事儿可比革除京营弊端严重多了……
有了弘治皇帝扛雷,三大学士、两大尚书和张升这位侍郎则是开始发挥聪明才智完善张仑的方案。
比如京兆尹、五城兵马司得出动配合抓捕,刑部需要提前侦缉、准备刑档。
京师里那些欺行霸市、勒索敲诈、打行碰瓷儿……等等的城狐社鼠无赖子,也该清理一下了。
干脆趁着这次机会一并给他们收拾了,全数送去劳动改造。
眼瞅着春闱的时间就快要到了,所以大家要精诚团结、紧密配合!
弘治皇帝表示:此次京师严厉打击违反犯罪活动,必须要做到严格依法惩办!
原则就是,有罪必捕、有罪必判!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从严、从重、从速,严厉惩处各路犯案的、京师百姓意见最大的城狐社鼠、豪奴悍仆、豪门贵戚……等等。
内阁李东阳、刘健、谢迁三大学士,户部尚书佀钟、刑部尚书白昂及礼部左侍郎张升同时表示。
他们将紧密的团结在英明神武的弘治皇帝陛下周围,努力为此次任务鞠躬尽瘁绝不懈怠!
奋力打赢这场春闱书院修建攻坚战,为帝国选材大业、科举盛事做出应有的贡献。
弘治皇帝陛下沉重的表示:此次春闱书院修建,时间紧、任务重,各部门需要加强协调不得怠慢!
同时,弘治皇帝陛下指示《帝国时报》负责人、帝国著名词话家、诗人张仑。
需要协调好舆论基调,配合这次帝国的重大严厉抓捕惩处行动。
张仑先生当即表示,《帝国时报》是国朝喉舌、针砭时弊!
自己将会和《帝国时报》诸位同仁,一如既往的支持国朝、支持神武圣明弘治皇帝陛下!
这场史称“大明帝国第一次严厉打击惩处各类犯案综合治理行动”,此时缓缓成型。
次日,英国公府张家老国公开始将一些家仆、家人送到城外庄子去暂住。
不过本来英国公府家仆们活动就不是很多,以至于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点。
当日下朝后弘治皇帝陛下召见三大学士、户工刑三部尚书、礼部侍郎,及京兆尹、五城兵马司指挥。
同时京营负责的英国公张懋亦被召见,直至傍晚才匆匆离开。
有些人嗅到了丝丝不同的味道,但弘治皇帝经常召见各臣属议事倒也没有人怀疑。
第三日,工部派出营造前往城郊丈量土地似乎筹备营造事宜。
《帝国时报》最新刊文报道,时报主笔翰林编修江潮江天信亲自从礼部侍郎张柏崖、户部尚书白廷仪处得知。
国朝已经对春闱之事有了定论,陛下前次召见多位臣工便是商议此事。
依照陛下的意思是新修造一所贡院,事于会、殿二考。
此事尚且在规划中还需各部门配合,等到国朝定下自会发布邸报。
大家一看,哦!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最近盛传陛下召见五城兵马司、负责京营的英国公。
估计这是要动用这两方的人马再配合徭役,不然哪儿够人手在春闱前造出贡院啊!
这事儿也有先例来着,陛下还曾命京营往修造圆通寺。
后来这事儿被张老国公谏止,这才作罢。
陛下召见五城兵马司、英国公,大概是想要发京营一并参与修造罢!
纷纷扰扰中弘治十四年姗姗到来,所有人不由得收束了心思先过这良辰美景。
所谓“自
第一百七十三章 豪门贵戚皆逮捕,城狐社鼠尽锁拿
大过年的工部、刑部、户部……乃至京兆尹、京营频繁出入大内,一条条的命令飞快的被下达到各部门。
按照张小公爷的建议这次将会召开公审大会,当众宣读、宣判。
然后赔付受害者款项,以体现皇恩浩荡、帝国法制威严。
为此刑部、翰林院多名官员被提调熟律,准备到时候作为公审主判。
上元小正月,元夕有花灯。
京师一如往年一般的热热闹闹的,豪门贵戚在各自家中豪奴悍仆的开路下一如往年一般。
趾高气扬的在花灯场里晃荡着,但好歹前段时间京兆尹多次发帖到家里。
于是也是遭了些许训斥,终究是不敢太过跋扈。
在青楼上耍了一气儿,又到花灯的场面上耍了一通酒疯、砸了几个摊子。
城狐社鼠们则是趁机碰瓷儿、摸钱袋子,打了几个闷棍蹭了几笔钱笑嘻嘻的感叹这元宵节真好。
夜色渐深花灯撤去,人群也渐渐散开……
皇宫大内御书房里此时却灯火通明,弘治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肃然一言不发。
御书房内龙椅台阶之下摆着七八个条桌,三大学士、刑户工三部尚书、礼部侍郎张升。
一并在此匆忙的处理着不断传来的各种消息,一道道命令被发出执行。
子时三刻,五城兵马司来报九门封闭全城落锁。
丑时六刻,京兆尹巡司来报各街坊已经清空不复再有行人。
寅时四刻,刑部、京兆尹、五城兵马司……全数准备完毕。
寅时五刻,英国公张懋来报,京营已全部集结完毕等待陛下命令随时可以开拔。
寅时六刻,萧敬、牟斌来报锦衣卫、东厂及大内禁卫全数准备完毕!
寅时七刻,所有人全部都在御书房内垂手而立等待着皇帝的最终下令。
端坐在龙椅上的弘治皇帝低垂着眉眼,缓缓的吐出了三个字:“开始吧。”
“喏!!”
在寅时的最后一刻,这座元宵结束后就像是昏睡过去的城市突然醒了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