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幸得萧敬早已使了眼色,让几个内官在边上警醒的侯着一把扶住。

    “尔等所得那都不能说是民脂民膏,那是无辜百姓的血和命啊!”

    白昂气的直哆嗦,手指指着他们便道:“多少次倭寇犯边,有你们和那些海商的身影!”

    “段侍郎,你家六百亩水田就是这么来的吧!”

    那段侍郎听得这话顿时面无人色,居然双股颤栗着“噗通~!”一下跪倒。

    “简家不肯将田发卖,就遭了倭寇全家命丧!你段家以一亩三钱的价钱从官府手上又买来了,好手段啊!”

    “闽南、粤北、江浙……共计飘没四百料战巡船三艘、二百料战巡船六艘!去哪儿了!”

    白昂的这话一问出口,顿时这些个言官们“噗通~噗通~”的都跪下了。

    “好啊~!诸位大人可真是国朝的忠良贤臣啊!端的是国蠹大才啊!”

    白昂说着,竟是声音都开始颤抖了。

    “真如那痴虎儿说的,这朝堂上下便只有那大殿门前的石狮子是干净的罢!”

    刘大夏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这些人其实都不干净。

    若非如此陛下怎么会使东厂、锦衣卫去查实他们,若非是有实证又怎么会一下子抓捕这么多官员!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居然胆大包天到这种程度!

    贪婪无耻到这种程度,明目张胆的联合海商勾结倭寇杀人夺产、倒卖军械!

    “老夫初见厂卫提交证据时,犹不敢相信!帝国朝堂之内,竟会如斯无耻




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骂清流,老张护孙不拆台
    刘大夏、马文升这样的人,他们只能说是被礼教、儒家特别是对于朱程理学渗透的太深了。

    可以说他们很迂腐但不能说他们是坏人,虽然有些时候迂腐造成的大祸更不亚于纯粹的坏。

    至少他们二位没有伸手为自己去捞什么好处,刘大夏后来归乡年迈无力里靠指导子孙耕田为生。

    马文升还好点儿,有“赐玺书、乘传,月廪岁隶有加”不至于还需要自己耕田吃饭。

    却也没说有多少余财,甚至他连州府都极少去只是在家养老。

    这两位至少没有为自己搂多少银子、田产,顶多为官的时候在乡党、姻亲方面有些许照顾。

    这也是大明这个时代礼教本身所造就使然,脱离时代背景去诟病这类事情就是耍无赖了。

    能够做到海瑞海刚峰那样的别说大明,历史上都没有几个。

    这位老大人可是连兵部多给他七钱银子,他都是算清楚要退回的。

    去世后佥都御史王用汲帮他办丧事,发现他居然无甚存银。

    甚至用度都是贫寒文人不屑用的葛布蚊帐、用之多年的破损竹器,顿时潸然泪下。

    官至南京督察院右督御史,却连身后事都需要凑钱来办的……

    尽大明朝二百余年,也就仅海瑞海刚峰一人耳。

    早朝过后,出得朝堂来刘大夏深深吐出了一口气。

    和站在身边的马文升互相看了一眼,只是叹气无语并肩而行。

    说起来其实二人之前的关系并不甚好,马文升当年虽然亦算是正直却也曾试图提拔过乡党。

    他曾想提拔于同为河南籍的刘宇,但刘大夏应该是知道弘治皇帝对此人观感不好。

    于是屡次反对,这直接牵连到了刘宇的举荐人马文升。

    二人算是就此有了过节,马文升后来一度压制于户部侍郎王俨未必就没有因他是刘大夏姻亲的缘故。

    然而这次张小公爷各种骚操作,终究是把这两位大人捏合到了一块儿。

    原本的那些许恩怨在名教大是大非面前都不算什么了,现在俩人更是不可能还计较自己那点事情。

    毕竟按照张小公爷说的,那都是要亡族灭种了啊!

    还特么计较什么你上次丢我一板砖,所以我今儿拌你摔个大马趴报仇!

    先琢磨着咋活下来,自家老祖宗和自己身后还有子孙能供奉香火才是大事。

    “老爷……”出得宫门来,家中的老仆已将今日的《帝国时报》奉上了。

    现在读这《帝国时报》已经成为京师乃至大明上下,都习惯的一件事情。

    而今日这《帝国时报》上除了一些策论、理学文章之外,当头的还有一首张小公爷的新作——《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看着这首诗两大朝臣差点儿一口老血就给喷宫墙上了,这张痴虎写这个《自嘲》就是讽刺他们的啊!

    “运交华盖欲何求”,这句话意思是说劳资现在倒霉了还有啥好要求的。

    “华盖”这里是说华盖星,运交华盖相当于是说自己运气不好倒霉了。

    下面那句“未敢翻身已碰头”就好理解了,意思是说想翻个身都撞了脑袋,到处被人围堵没法动弹。

    再跟着的两句则是形容自己得躲着,不然随时可能跟破船在急流里一样挂逼了。

    只是比较特别的是,这里引用的“漏船载酒”是取自《晋书毕卓传》中的典故。

    其曰“得酒满数百斛……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而“横眉冷对千夫指”则是说以刘大夏、马文升为首的清流千夫再怎么指摘,我张小公爷照样对于横眉冷目。

    直白的说,就是咱张小公爷瞧不上你们这群傻卵。

    “俯首甘为孺子牛”这里的“孺子牛”则是典出《左传哀公六年》。

    其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本意是指齐景公过于疼爱儿子齐悼公晏孺子的事。

    张小公爷用在这里的意思又不一样了,他的意思就是我张家世代就是侍奉皇家的。

    对于你们这票清流自然是“横眉冷对”,皇家和陛下那得是“孺子牛”。

    这里的“孺子牛”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我张痴虎便是为太子耕作的牛。

    最后那两句意思就更简单了,张小公爷就是告诉他们:劳资不屑鸟你们,自己玩蛋去吧!

    咱张小公爷就在自个儿家里蹲着,你们在外边儿爱咋闹腾咋闹腾跟我屁关系木有。

    这都不是最过分的了,最过分的是张小公爷在下面刊登的“笑话一则”。

    那真真是把一众朝臣们气的心肝脾肺肾都要全给炸了,尤其马刘二人。

    其见《帝国时报》上曰:

    一日早朝,帝



第二百零四章 忧心忡忡朝堂众,痴虎御前再骂人
    本站:张小公爷在第二天还是被弘治皇帝给下旨召进宫里了,这既是情理之中亦是意料之中。

    除了弘治皇帝再没有人翻看那些个小册子,他们所接受到的内容就只有火炮、火枪的震撼。

    及海疆外万里之敌已经在觊觎大明了,他们随时可能杀到让华夏苗裔亡族灭种。

    那些勾连成朋党的侍郎、言官们一个都没跑,白昂直接按照之前严惩的模式执行:

    从严、从重、从速!

    最低的十年、最高二十年,从剥功名官身到三代内不得入痒尽数判为苦役。

    刑部抄没出来的家产则是让户部尚书佀钟有些许安慰,若是平日他肯定乐疯了。

    这些个侍郎、言官们仅仅是在京师的家产,现银就抄出来二百余万之巨、金十余万。

    其余珊瑚、珍珠、玳瑁、玉雕、古玩……等等珍宝,更是堆积如山不计其数。

    然而现在佀钟只是有些许安慰,却完全高兴不起来。

    这尼玛随时可能亡族灭种的大祸,如同那刀剑在喉如何能让人愉快的起来!

    三大学士自不必说了,回去后独自在书房沉默不时唉声叹气。

    家中老妻儿女相问,皆不予回答。

    弘治皇帝既然那日召见了老国公,自然是要把其他几部尚书、侍郎及三大学士一并召来的。

    大家坐一块儿唉声叹气的半天,也只能是寻对此事知之甚深的痴虎儿来问策。

    莫觉着这些个朝臣、阁老们痴蠢,人对于未知事物刚刚窥知一二的时候总是无比恐惧的。

    爪哇土人第一次见到三宝太监船队的时候,甚至以为这是天神下凡的力量。

    痴虎儿表演的那火绳勾枪破大明铠甲,再有那速准火炮破城墙实在对他们形成了太大的震撼。

    在这种划时代的尖端武器面前他们的一切底气都显得非常的不足,这源于对敌人的未知。

    而且他们又非是常年行伍之人,如同张老国公这样的回去先查了一下爪哇、夷州及大明周边。

    很快老国公就肯定,对方要远征万里入侵大明就必然要占爪哇、再图谋夷州。

    以此二处为基点,蓄积物资军队才有可能对大明发

    发动进攻。

    毕竟这是万里之遥,即便是他们速度再快来回也需数月时间。

    前后再有征伐、平定,并蓄积物资、组织军队之准备。

    等到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来进攻大明,那估计至少也得在数年之后了。

    再看看自家孙儿把钱能给放到夷州去,还为陛下打造了一支实战的水师执掌。

    那么孙儿所谋划的一切就昭然若揭了,他已然是算到了对方可能发动袭击的时间段。

    在对方发动之前的这段时间依大明的国力,全力发动起来未必就不能赶上对方的工造、军备进度。

    再结合孙儿数次对言官的打击、撮合各部的利益,并扩大陛下对军队的掌控力。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他想做的是捏合各部全力支持军备扩张力求在数年内达到可以抵御入侵的程度。

    言官系统本是太祖时期帝国对于权力的制衡,然而发展到今天已然成毒瘤之态。

    为了卖直邀名他们几乎什么都要弹劾攻讦一下,甚至抱团成朋党、结连贡生一并成害。

    这逼得六部内阁很多时候制定的相关国策,几乎无法推行。

    推行之前还得跟他们先撕扯一番各种较量,打的气喘吁吁最终才能推出部分。

    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白昂当时治水后回报的张秋河修缮之事。

    为这事儿言官们疯狗一样,几乎把白昂祖宗八代都给骂烂了。

    什么“徒耗国帑”、“劳民伤财”、“危言耸听”……

    更有甚至质疑白昂是要“借公肥私”、“趁势索权”……连国贼都有言官在骂。

    这群言官“大砖家”们骂完之后如何呢!

    两年以后,即弘治五年七月,就是在白昂曾经驻足苦思的张秋河畔,伴随着一声轰然巨响!

    白昂最担心的决口大难爆发了:滔滔黄河水肆虐江淮大地,山东南部至苏北地区,



第二百零四章 忧心忡忡朝堂众,痴虎御前再骂人
    本站:张小公爷在第二天还是被弘治皇帝给下旨召进宫里了,这既是情理之中亦是意料之中。

    除了弘治皇帝再没有人翻看那些个小册子,他们所接受到的内容就只有火炮、火枪的震撼。

    及海疆外万里之敌已经在觊觎大明了,他们随时可能杀到让华夏苗裔亡族灭种。

    那些勾连成朋党的侍郎、言官们一个都没跑,白昂直接按照之前严惩的模式执行:

    从严、从重、从速!

    最低的十年、最高二十年,从剥功名官身到三代内不得入痒尽数判为苦役。

    刑部抄没出来的家产则是让户部尚书佀钟有些许安慰,若是平日他肯定乐疯了。

    这些个侍郎、言官们仅仅是在京师的家产,现银就抄出来二百余万之巨、金十余万。

    其余珊瑚、珍珠、玳瑁、玉雕、古玩……等等珍宝,更是堆积如山不计其数。

    然而现在佀钟只是有些许安慰,却完全高兴不起来。

    这尼玛随时可能亡族灭种的大祸,如同那刀剑在喉如何能让人愉快的起来!

    三大学士自不必说了,回去后独自在书房沉默不时唉声叹气。

    家中老妻儿女相问,皆不予回答。

    弘治皇帝既然那日召见了老国公,自然是要把其他几部尚书、侍郎及三大学士一并召来的。

    大家坐一块儿唉声叹气的半天,也只能是寻对此事知之甚深的痴虎儿来问策。

    莫觉着这些个朝臣、阁老们痴蠢,人对于未知事物刚刚窥知一二的时候总是无比恐惧的。

    爪哇土人第一次见到三宝太监船队的时候,甚至以为这是天神下凡的力量。

    痴虎儿表演的那火绳勾枪破大明铠甲,再有那速准火炮破城墙实在对他们形成了太大的震撼。

    在这种划时代的尖端武器面前他们的一切底气都显得非常的不足,这源于对敌人的未知。
1...6869707172...4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