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兴整理了一下衣服,站起来道:“这是根据国内现有情况来分析预测的,根据我的计算结果,整份计划预计年底前完成,其中第一和第二条预计用时两个月,第三条渗透计划预计五个月,主要看人手和资金方面……”
“行吧,既然你有信心,那我就等结果。”唐风把计划递回给他道:“今天四百多人接收到了吗?”这三天能量又有了两万多,他一起兑换了h型智能人,接收人是何兴。
“已经接收到了,另外考虑到老板安全问题,我让新来的何胜接手霆子强的工作,您看可以吗?”何兴恭敬的问道。
“可以。”唐风同意道,h型比t型战斗力强,安全防护也比较好,他没有理由不答应,后面还要去完成支线任务,也更加有保障。
当何兴坐下去之后,霆子豪站了起来:“老板,我推荐何兴担任公司营运总监。”
唐风看了两人一眼,两人都十分正常的看着他,仿佛是天经地义一般,他没有多做犹豫,直接同意了。
“等会儿我会发一份任命邮件,你们自己安排。”唐风说,反正公司自从霆子豪来了,都是他在打理,再说这也是系统的计划之一,他也没有什么好考量的。
随后何胜来报到了,是一个和何兴年纪身材都差不多的青年人,他和隔壁霆子强交接后,霆子强就和何兴、霆子豪一起走了。
公司的事情到此算是告一段落,把客厅收拾一番后,回房间换了一套衣服,今天他还有一件私事要办。
星城五星大厦,唐风自从上次和韩蓉母子俩来吃过一顿饭后,又有好久没来了,上次华山之旅打破了顾青菡的阴谋,让他纠结了好一阵子,现在面对这地方,还是倍感难受。
他这次没有别的事,就是来看看顾青菡这边,因为上次霆子豪说他父亲派人过来了,他想看看这些人是不是在附近,然后让何胜逮住一个截取记忆看看,他想知道顾青菡他们的计划到底是什么,不弄清楚,心里始终有个结。
第149章 洞庭
下午四点多从星城出发,到岳州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坐的孙远军的磁悬浮跑车,这次可就没有那个待遇了。
不过岳州作为湘省唯一的一个港口城市,交通方面自然无可挑剔,从真轨站出来,毗邻的就是公交站,去往市区和周边县城的班车流水作业,完全不担心交通问题。
唐风和何胜下车后,早就预约好的汽车已经等在车站外,上车后直接坐到湖边酒店。
由于上次已经把岳州大致游玩了一遍,所以这次没有太多兴趣去夜游了,晚上连巴陵广场都没去,就在酒店附近的街道上吃了些本地菜肴。
岳州作为一个既临江又临湖的古城,美食大多以淡水鱼为主,上次只吃了一部分,这次他就专门挑了一些之前没吃过的菜,像石锅回头鱼、洞庭鲴鱼肚、翠竹粉蒸鱼、蝴蝶过河、银针鸡片等等。
之前唐风有听过很多游客说,来湘省就是吃口味虾、牛肉粉、臭豆腐等等,但其实湘省的名菜佳肴有很多,只不过被这些小吃的名头所掩盖,大部分人来的时候能想到的湘菜,估计也就只有‘青椒炒肉’和‘辣’这两个字眼了。
要知道湘省独有的湘菜,也是八大菜系之一,既然能名震一方,必有其独特之处。
湘菜,即湘南菜,在星城地区又被称为本味菜,是华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
在公元前300 多年的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被流放到湘南,写出了著名诗章《楚辞》。其中的《招魂》和《大招》两篇就反映了当时的祭祀活动中丰富味美的菜肴、酒水和小吃情况。
秦汉两代,湘南的饮食文化逐步形成了一个从用料、烹调方法到风味风格都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使用原料之丰盛,烹调方法之多彩,风味之鲜美,都是比较突出的。
1972 年从湘南星城市马王堆的軚侯妻辛追墓出土随葬遗策中可以看出,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湘南的精肴美馔已近百种。
仅肉羹一项就有5大类24种。用纯肉烧的叫太羹,是羹中最好的,有9种,均为浓汤;用清炖方法煮的清汤叫白羹,有牛白羹、鹿肉芋白羹、鲜鳜藕鲍白羹等7种;加芹菜烧的肉羹叫中羹,有狗巾羹、雁巾羹、鲫藕中羹3种;用蒿烧的肉羹叫逢羹,有牛逢羹、羊逢羹、豕逢羹;用苦菜烧的肉羹叫苦羹,有狗苦羹和牛苦羹两种。另外还有72种食物。如“鱼肤”是从生鱼腹上割取的肉;“牛脍”、“鹿脍”等是把生肉切成细丝制成的食物;“熬兔”、“熬阴鹑”是干煎兔或鹌鹑等。
由于湘南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所以自唐、宋以来,尤其在明、清之际湘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更趋完善,逐步形成了全国八大菜系中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湘菜系。
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湘菜历来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香辣。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湘南气候温和湿润,故人们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湿。同时,爆炒也是湘南人做菜的拿手好戏。
湘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
湘江流域以星城、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湘南菜系的主要代表。著名代表菜有:“海参盆蒸”、“腊味合蒸”、“走油豆豉扣肉”、“麻辣仔鸡”等,都是名菜佳肴。
洞庭湖区以烹制河鲜、家禽和家畜见长,多用炖、烧、蒸、腊的制法,其特点是芡大油厚,咸辣香软。代表菜有:“洞庭金龟”、“网油叉烧洞庭桂鱼”,“蝴蝶飘海”、“冰糖湘莲”等,皆为有口皆碑的洞庭湖区名肴。
湘西山区湘西菜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口味侧重咸香酸辣,常以柴炭作燃料,有浓厚的山乡风味。代表菜有:“红烧寒菌”、“板栗烧菜心”、“湘西酸肉”、“炒血鸭”等,皆为驰名湘西的佳肴。
另外经典菜品有组庵湘菜系列,被称为“湘菜之源”,是湘菜中的著名系列和重要流派,由湘南晚清至民国时期名人谭延闿及其家厨所创立。
谭延闿(1880年—1930年),字组庵,湘南茶陵县人,生于浙江杭州,历任华国国民政府主席、华国国民政府第一任行政院院长,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组庵湘菜创始人。
总之唐风奉劝各位一句话,湘菜品种繁多、样式各异,大家不要老盯着口味虾和臭豆腐不放,来一趟不容易,多吃点好的正宗的。
一夜好梦。
清晨起来后,从酒店阳台上就能看到浩瀚如烟的洞庭湖,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所描绘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洞庭湖,历史上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称。
名称的历来,有许多的说法,在《史记》、《周礼》、《尔雅》等古书上都有“云梦“的记载,同时也是很多玄幻小说、网络游戏、戏曲、影视剧等文化作品中的大型副本之一。
《汉阳志》说:“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合起来统称云梦。
当时的云梦泽面积曾达4万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如今的湘省面积不过2118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当时的洞庭湖有如今的湘省五分之一那么大。
《地理今释》载:“东抵蕲州(现隶属鄂省蕲春县),西抵枝江(现隶属鄂省宜昌市),京山以南(现隶属鄂省荆门市),青草以北(现隶属湘省浏阳市,95年改名为枨冲镇),皆古之云梦。“
简单的形容一下,就是现在的宜昌、武汉、九江、星城四地中间,没有陆地全是水,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大概地形。据说当初屈原从宜昌流亡到湘南就是坐船而来。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说:“云梦者方八、九百里。“
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分割成上千个小湖,大部分在鄂省境内,这也是鄂省为什么叫千湖之省的原因。
长江以南由于洞庭湖地形低洼,没有分割成若干小湖,所以保留了一片浩瀚的大湖。
因为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自此不再叫云梦,而将这片大湖称之为洞庭湖。
先秦之后,云梦泽逐渐解体,江湖关系转变,直接影响到洞庭湖的演变。
汉晋以来,长江流域人口逐渐增长,垦殖活动强度增大,自然植被受到破坏,长江的含沙量开始增高。
随着荆北云梦泽的逐渐淤塞,荆江河床自动调节抬高,加上受西北—东南方向新构造掀斜运动的影响,湖泊的淤积过程开始加速。
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的形成,使边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荆江堤防不断修筑,江面束狭、泄洪不畅,洪水位开始抬升,江水顶托倒灌机率增大,每当大洪水通过荆江段常形成决口,“九穴十三口”形成。
穴口大量分流长江洪水,使洞庭湖呈现明显扩涨之势,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水域面积扩大。
形容湖水波澜壮阔的“八百里洞庭”一词,便开始在这一时期的诗文典籍中出现。
第150章 湖心
十九世纪中叶,洞庭湖开始由盛转衰,进入有史记载以来演变最为剧烈的阶段。
从6000平方公里的浩瀚大湖,萎缩到目前2691平方公里的湖面,就是在这一百多年时间内发生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和政策的因素。
道光《洞庭湖志》记载它的范围是:“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环湘阴,凡四府一州,界分九邑,横亘**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此后由于分流入湖的洪水夹带大量泥沙,湖盆不断淤积,自1983年后,这个长江水系重要调节湖泊被分隔为几个部分,并且逐年缩小,开始进入它的衰老阶段。
目前洞庭湖大致可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部分,以及大通湖部分。
东洞庭湖位于华容县墨山铺、注滋口,汨罗市磊山,益阳市大通湖农场之间。湖泊面积13278平方公里,1988年,东洞庭湖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洞庭湖-岳阳楼风景名胜区”。
也就是说,大家游览岳阳楼时,所看到的洞庭湖就是东洞庭湖,而君山也正是处于这一地区。
南洞庭湖跨岳州市境与益阳市之间,指赤山与磊石山以南诸湖泊,湖泊面积920平方公里,界于东、西洞庭湖之间,主要有东南湖、万子湖和横岭湖。
西洞庭湖,在益阳市、柳城市境,指赤山湖以西诸湖泊,到20世纪仅存七里湖和目平湖(有资料显示还有半边湖、大连湖),湖泊面积4439平方公里。
其中津市、澧县、安乡等地附近,毛里湖、西湖、杨坝当、哑河、七里湖、珊泊湖等等大小湖泊,皆属于古洞庭范围。
大通湖在湘省南县的青树嘴镇东,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的湖泊之一,其面积124万亩,是湘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
洞庭湖自古为五湖之首,是中国水量最大的通江湖泊,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洞庭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
洞庭湖年均入湖径流量3018亿立方米,是鄱阳湖的3倍、太湖的10倍。
它的巨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使得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无论是调蓄面积还是调蓄水量,它仍然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调节湖泊。
唐风和何胜吃完早点后,直接来到了轮船码头,岳州码头众多,有游客码头、轮船码头、集装箱码头、外贸码头等等,除了集装箱码头和外贸码头在长江口以外,游客码头和轮船码头就在岳阳楼附近。
现在科技发达,浮空设备的普及使得坐船的人日渐稀少,只有少部分游客还在体验这种出行方式,不过吃遍山珍海味,偶尔品尝一下粗茶淡饭也别有一番滋味。
他们租的是一艘小型游艇,因为怕耽误的时间较长,所以直接包了一天,整艘船的工作人员就只有船老大和他儿子,唐风这边则是他和何胜以及两名手下,四人看起来和普通游客没什么区别。
因为不知道湖中心具体位置,所以唐风直接咨询了一下船老大,船老大长期混迹于洞庭湖一带,但是对于湖中心并没有什么研究,支支吾吾想了半天,也说不清楚。
最后唐风只好让他们把船先往君山岛附近开,沿途打量观察,看看系统会不会像去五岳时那样,到附近后会发出提示。
随着太阳升起,湖面的水雾逐渐散开,离开岸边一两公里后,浑浊的湖水开始变得清澈,时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四溅开来的水花显得生机勃勃。
唐风从船边探头张望,湖底一片幽深,总感觉水底隐藏着什么怪物一般,让人心神不宁,仿佛在那黑暗深处,有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正在注视着水面,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看了几眼,恐惧感越来越强烈,再加上船只摇晃,头晕目眩的感觉更是让人胃部翻涌。
他捂着额头退回船舱,何胜默默的跟在他身后道:“老板,其实你不必恐惧的,如果有问题,收集器早就扫描到了。”
“不不不,我这不是那种恐惧,嗯,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你就当我晕船好了。”唐风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这种恐惧和平时的害怕不是一个类型,也不是一个级别的,就像人看到尸体了一样,你害怕的不是尸体,而是死亡,但是你并不能否认你害怕尸体。
何胜似懂非懂了看了他几眼,走到舱外找船老大拿了一些缓解晕船的药片,顺带弄了一瓶矿泉水一起递给他道:“晕船就吃药吧,有我们在,你就把心放肚子里。”
唐风吃了药,也不知道是药效好,还是何胜的话比较暖心,总之很快就缓解了,胃部的翻涌也被压制住了。
游艇在湖面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君山岛码头隐约在望,头上的浮空平台往来不绝,很多早出的游客都汇集在此。
唐风感受了一下系统模块,没有丝毫的动静,只能让船老大往南边开去。
游艇往南行驶时,途径藕池风景区,唐风不由从船舱站起来,从窗户往外看去,本想看看那边现在弄成什么样了,可惜什么都看不到。
越往南行驶,湖中的岛洲就越多,并且面积逐渐增大,直到距离君山十公里左右,往右是大片东洞庭水域,被岛洲、农田包裹无路可寻,往左是岛洲之间的水道,连接南洞庭。
游艇时速在四十节左右(节(英文:knot),单位符号kn,是一个专用于航海的速率单位,1节=1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0514444m/s),相当于汽车74公里每小时,算是过了高速最低时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