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古称蒲圻((pu qi)),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设置蒲圻县,因湖多盛产蒲草(古时编织蒲团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
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蒲圻县撤县设市,由咸宁市代管。
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从此扶摇直上九万里,名声大噪。
主要景区有:赤壁名胜风景区、陆水湖风景区、雪峰山、三国陆逊营寨、五洪山等。
其中除了赤壁古战场在长江边,陆水湖和雪峰山在市区正南边,五洪山在市区西南四公里,很多多温泉度假村,距离近的朋友可以去玩玩,尝试真正的铁锅炖自己。
继续前行还有个阳新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南与江西接壤,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说实话,叫某某门户的城市太多了,游玩之前不要被表象迷惑,有些城市确实物有所值,有些城市真的只能远观。
而阳新县历史悠久,是文明古县,革命老区。
陶唐时为荆扬之域,虞、夏、商属荆州,西周为鄂王辖地,春秋归楚,秦属南郡。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分南郡始置下雉县,属江夏郡。
三国,吴孙权析下雉置阳新县,以县治阳辛得名。
1912年废州设县,1914年定名阳新县,1997年1月1日起划归黄石市管辖。
县内有风景名胜七峰山旅游区,位于阳新县西北角20公里左右,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武汉、庐山、九宫山、赤壁等环状游圈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
景区由七峰山、三教山、大王山、龙山、虎山等数十座山岭组成,前雅后巍,峻秀雄伟,气势磅礴,其喀斯特溶岩地质地貌为周边少见。
主峰南岩峰海拔8627米,为黄石最高峰。
内有三国古战场羊破寨,太平天国古城墙,有道教金银洞,儒教才子坡,佛教观音阁、南岩寺、七峰寺、细岩寺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七峰禅寺,不仅在鄂东南地区丛寺院中知名度很高,也是黄石地区最有影响的丛林寺院之一。
阳新县志记载,公元780年(唐德宗元年),百衲祖师到七峰山创建禅林,距今1227年,成为鄂东南地区最古老的丛林寺院之一,为阳新丛林寺院之首。
除了七峰山景区,县城西边三十公里左右有个仙湖岛(又称王英水库)。
仙岛湖因湖畔山崖上悬有一块“灵通仙岛”的古匾而得名。
仙岛湖原先叫千岛湖,为了避免与杭州千岛湖重名,后更名仙岛湖。
湖水面积276平方公里,1002个岛镶嵌在46万亩的水面上,恰似银河星座,不是仙境胜似仙境,享有“荆楚第一奇湖”之美誉。
仙岛湖植被优良,物种群集,湖水能见度达7米,盛夏日均气温25度左右,冬日8度左右,且湖岸岩洞成群,洞内成溪。
由于受地理条件影响,形成了自身特殊且优异的小气候环境,清晨,红日破雾,霞光万丈,与湖水的粼粼波光交相辉映;入暮,日落西山,霎时红霞漫天,甚是悦目。
冬日里的云雾更是诱人,雾气在湖面升腾浮动,形态变幻无常,实为仙岛湖天景中一绝。
另有山顶人文景观——天空之城,在海拔为5201314米高的悬崖上延伸出495米的玻璃观景台,整体面积564平方米,山下有索道直达。
景区内还有潜水、皮划艇、高空滑索、高山滑草、悠悠竹排等项目,是一个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不过,在这些地方游玩,一定要做好预算准备,项目越多,费用越复杂,热心‘群众’就越多。
另外山水之间,空气比较潮湿,无论是游玩设备还是民宿居住都要仔细检查,避免受潮出现隐患,比如设备锈蚀、绳索受潮、房屋生虫等等。
水下项目量力而行,神经过敏病、心脏病、高(低)血压、醉酒后等情况不适合潜水。
潜水时,水的压力会使人的耳道感到不适,甚至疼痛。此时应用手捏住鼻子,用力向鼻腔内鼓气,从二使耳道内气压升高,抵消水的压力。在向下潜,入耳内疼痛难忍,应立刻上浮,别逞强。
跟随教练潜水,切记是两人同行原则,两人从入水到上岸都必须在一起,不得私自行动,两人保持沟通,落单时保持镇静,浮上几米,寻找同伴,找不到时就浮出水面,注意观察气泡。
超过十分钟左右,仍无同伴的踪迹,应回到入水地点寻求岸上人员协助,若无必要,请不要猎杀水中动物,至于原因,大家可以参考:大白鲨、巨齿鲨、史前巨鳄、侏罗纪公园等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鄂省黄石市阳新县仙岛湖、浙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和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顿千岛湖并称“世界三大千岛湖”。
第156章 九江
经过阳新县之后,就正式进入赣省地界瑞昌市。
华国自古以来,有水的地方就有文明、有历史、有文化、有古迹,瑞昌市也不例外。
瑞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定居。
东汉建安年间孙权拒曹操于赤壁,使程普屯兵于此,时有“赤乌之瑞,瑞应武昌”。
五代南唐升元三年(939年)置瑞昌县。寓祥瑞荣昌之意,距今历时一千余年均为县级建制。
瑞昌是“华国青铜冶炼文化”发祥地,铜岭遗址是最早的世界采铜冶铜遗址,距今约3300年。
瑞昌剪纸和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华国民间艺术之乡”。
四人一路走走停停,东看看西玩玩,本来三个小时的车程,硬是走了整整一天,临近傍晚时分,才在夕阳的余晖中驶进九江市。
这也就现在磁悬浮汽车速度比较快,并且现在又是工作日期间,否则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一段路如此玩下来,少说也要开个两三天。
进入九江市区附近的第一感觉就是‘水’,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绝非浪得虚名。
巨大的水幕投影在夕阳消失后,第一时间从八里湖中冲天而起,直上云霄,漫天飘洒的水雾在科技力量的控制下,变成一朵朵铺天盖地的荷花。
漫天翠碧送晚霞,迎风招展光变花。风吹彩瓣飘四方,跌落云端是甘霜。
整个城市的高楼大厦外墙上,此时就像是一片荷花的海洋,随着晚风摇曳生姿,要不是导航上确实显示着它的名字,唐风还以为进入了梦境。
九江,简称“浔”,古称浔阳、柴桑、江州,为赣省地级市,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历代为都、郡、州、府治地,有“赣省北大门”之称。
是华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赣省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九江港是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口岸。
九江地理区位优越,襟江傍湖,水运发达,长江过境长度151公里,年流量8900亿立方米,直入长江的河流流域面积3904平方公里,万亩以上湖泊有10个,千亩以上31个,全省最大水库柘林水库库容达792亿立方米。
华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有70%的水域在九江境内,面积近300万亩。
九江人文深厚、风景秀丽,素有“江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之美称。
有华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华夏十大名山“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华国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等风景名胜古迹。
九江是文学家陶渊明、黄庭坚、白鹭洲书院创始人江万里以及建筑家雷发达的故乡。
进入市区后,几人直接开到浔阳区江边,不为别的,就因为导航显示这里算是风景最好的地方,左边不远是甘棠湖,右边则是浔阳楼,前方是波澜壮阔的长江,身后是连绵高楼,在磁悬浮车道上俯瞰脚下,有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转悠一圈后,找个地方把车子还掉,几人算是正式踏上了九江这块土地,不过,唐风几人都有些感叹:人类总是容易被外表所迷惑。
光鲜亮丽的高楼下,很多地方都没有发展起来,拥挤的街道,稀少的人群,商业建筑明显要少于大部分城市,各种摊贩随意聚集,如果不抬头看那些光彩夺目的外墙广告,你一定会以为在某个古城小镇中。
虽然城市发展有所欠缺,但正所谓美食遮千丑,九江赣菜还是值得品味的。
唐风让何胜把酒店房间开好之后,两人便直接开始寻觅美食,至于其他手下,早就被何胜安排到四周,隐匿在附近。
赣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晋时,赣省的商贸旅游活动便较兴盛。
汉《史记·货殖列传》曾描述豫章(南昌)等地说:“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蓏蠃蛤,不待贾而足”。
东晋雷次宗所著《豫章记》,曾描述赣省地方当时的经济交流情况为“地方千里,水路四通”、“嘉疏精稻擅味于八方,金铁蓧荡资给予四境”。
唐宋以来,赣省的“文人菜”盛行,如“文山(文天祥)肉丁”、“东坡(苏东坡)肉”、“老表鸡汤”(朱元璋取名)等,都为赣省的“文人菜”作了注解。
赣菜是在继承历代“文人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
主要风味特色是:原汁原味,油厚不腻,口味浓厚,咸鲜兼辣。
赣菜流派主要由南昌、赣州、九江、赣西、赣东等地方流派组成,虽然不在八大菜系之列,但独具特色。
赣菜选料广泛、主料突出、注重刀工、制作精细,在烹饪中突出“原汁原味”,在烹饪技法上,注重火候,以烧、焖、炖、蒸、炒为主。在原料选取上,崇尚绿色、生态、健康理念。
在味型上,以辣为主。与川菜的麻辣、湘菜的辛辣、鄂菜的酸辣不同,赣菜的辣是香辣、鲜辣,辣味适中,南北皆宜,具有广泛的适应群体。
而九江地方的赣菜流派以炖、蒸和鱼席为代表性特色,如“庐山石鸡”、“鄱湖胖鱼头”等。
南昌代表菜:“藜蒿炒腊肉”、“新雅四宝”、“瓦罐煨”等;赣州代表菜:“四星望月”、“赣南小炒鱼”等。赣西代表菜“萍乡烟熏肉”、“井冈烟笋”等。赣东代表菜如“余干辣椒炒肉”、“田敦炒牛肉”等。
在九江的市区小巷中,有很多传统炒菜店,油烟四起,香辣十足,循着辣味很容易就能找到,至于口味方面,对于外地人来讲,都是差不多的,对于专业人来说,那肯定有专业的地方。
唐风跑了一天,中午就在景区路边吃了点零食,现在突然闻到如此迷人的香辣气息,早就按捺不住,何胜他们身为智能人,现在有收集器供应能量消耗,吃不吃东西影响不大。
“老板,要个银鱼蒸蛋、土椒桂鱼和一罐排骨瓦罐汤。”唐风虽然饿,但是没有盲目的点菜,吃货一定要记得量力而行,只有长久的生命,才能吃到更多的美食。
“好嘞,稍等啊……”老板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店铺里面传来,这是不同于连锁饭店和酒楼的特色。
两菜一汤加上一碗当地的大米饭,足以让人吃的饱饱的,并且这种小型餐馆物美价廉,本地口味浓重,绝对比那些高档酒店吃的正宗,如果有洁癖的话,那就只能另寻他途。
吃饱喝足后,唐风和何胜漫步在这陌生的城市中,不得不吐槽一下,九江的街道是真的窄,也许是地理环境造成的,也可能是城市发展余力不足,但无论怎样,总感觉不够大气。
第157章 鄱阳湖
清晨,天空开始下着蒙蒙细雨。
何胜自己穿了一件黑色雨衣,站在唐风身后帮他小心的撑着伞。
酒店不远就是甘棠湖,甘棠湖靠近长江的边上就是九江港,因为天气原因,水面上的船只很少,往来的人流也不多。
“船只租好了吗?”唐风一边查看着鄱阳湖的资料,一边对何胜问道。
何胜急忙走上前,和他并肩道:“全部都安排好了,并且已经安排人员先过去打探消息了。”
“那就好,等下我们就直接去湖中,对了,何兴那边有什么事没有?”唐风问道。
何胜笑着道:“磁悬浮列车和高铁都接收到了,这两天就要载客运营了,他说等开通了再给您说。”
“那码头那边呢?”唐风问。
“码头那边快装修好了,本周内应该可以试营运,但是我们游船不多,所以还要计划一下。”何胜回答道。
两人就这么聊着,很快就到了港口边上,刚站定,一艘白色快艇便驶了过来。
船上两人都是自己人,两人在船舱坐定,快艇顿了一下,猛的冲了出去,宛如离弦之箭般,电磁动力系统基本上没有任何杂音,只有轻微的抖动。
从九江港进入鄱阳湖河道,要沿着长江行驶二十多公里,沿途细雨绵绵湿湿嗒嗒,可见度很低,平时川流不息的货船也少了很多。
唐风站在船舱里向外看,江水滚滚浑浊无边,尺许高的水浪连绵不绝,河道两岸隐藏在水雾中,除了浪花拍击的声音,一片寂静。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位于赣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华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华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
《尚书·禹贡》已记有“彭蠡”,《汉书》则记为“彭泽”。
三国时,彭泽分为南北两湖,长江从两湖之间的地峡上流过。后鄂省演化为鄂皖交界的龙感湖、皖省境内的大官湖和泊湖。
南湖则逐渐南侵,至南朝时湖水直抵新建樵舍附近,使汉初设置的鄡阳县大部分和海昏县一部分被淹没,民间有“沉海昏,起吴城”之说。
隋时因湖水逼近鄱阳山(原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后因地名鄱阳而称鄱阳山。据考,它位于鄱阳县西北的湖中,20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未找到此山)而名鄱阳湖。
自唐初至明初,湖水逐渐北撤,明清时又南侵。此时湖形似葫芦,北段别称落星湖(因入们以为湖中一小岛是陨星而名)、左蠡湖;南段别称官亭湖(据说因庐山脚下有一官亭庙而名)、族亭湖。
近代,由于淤积和围垦等原因,湖面日益缩小,到20世纪末,湖形已不象葫芦,而象一只昂首欲飞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