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未来旅行社系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月亮海

    游走在城市中,当地人和外地人基本上能一眼分辨,因为当地人脸上都会涂抹一种叫做特纳卡的粉末。

    “特纳卡”是由黄香楝的树枝研磨而成的黄香楝粉,这种粉末涂在身上,不仅幽香沁人,而且有防止蚊虫叮咬、消毒祛病、保护皮肤之奇效。

    据考证,作为传统的防晒化妆品,缅甸人涂黄香楝粉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大约可上溯到2600多年前。

    文字确切记载,11世纪前后,黄香楝木就已经开始在皇家普遍使用了。缅甸女性喜用黄香楝树粉来美容,加之特纳卡制作简便,价钱又便宜,因而深受大众欢迎,一般缅甸妇女都会随身携带特纳卡。

    在日常生活中,对绝大多数缅甸人来说,早上起床洗脸后,往脸上抹“特纳卡”,这不仅是保护皮肤的一种方法,也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哪家的妇女、小孩早上起来没有往脸上抹“特纳卡”,他们就会认为这家人太懒,早上没洗脸。

    还因为具有天然的馥郁芳香,在中规中矩又偶有情趣的缅甸人生活中,黄香楝木常常被赋予美好浪漫的意蕴。

    在一般的情况下,未婚的少女喜欢将“特纳卡”涂满前额和鼻梁,结过婚的妇女则只涂脸的上半部,寡妇只涂脸的一半,老年妇女则随心所欲,可涂可不涂。因而“特纳卡”也成了缅甸人生活习俗的标志特征之一。

    怀着好奇的心思,唐风也到路边找当地人涂了一些在脸上,是几片树叶的样子,但可能是因为初次使用,这种香味还需要一点时间适应。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一切以经济为目标的环境下,旅游似乎除了拍照便没有了其他事情,但是当你身处一个与之前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拍照可能都会遗忘,因为目不暇接的事情太多了,好看的美景,好吃的美食,从未见过的当地特色,这些都会深深的吸引你。

    穿着花裙子的阿姨,留着络腮胡子的大叔,身披橙色袈裟捧着饭钵的小和尚,骑着摩托车,穿梭自如的小伙子,顶着纱巾的姑娘,恬静地在街边售卖着小东西,心态开放,友好而内敛,所到之处都互相以礼相待,一派真实的缅甸古朴气息,有种亲切而厚重的历史感。

    “阿乐,你说这样的城市,还能保存多少年?”唐风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有些感叹的问道。

    “老板,根据历史资料来看,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文明进程极度低下,高等文明懒得动手,另一种就是文明进程极度发达,别的文明打不过。”福天乐面无表情道“而这里,显然是第一种,但这也取决于地球能和平多久。”

    唐风有些无语,这种感性的话语就不适合和智能人说,在路边找了辆三轮嘟嘟车,两人便奔赴预定好的酒店。

    东奔西走跑了一天,肚子开始不争气的叫唤了,酒店餐食分为三种,一种是西餐,一种是自助餐,还有一种是缅甸餐。

    到了当地,肯定是吃当地缅甸菜了,缅甸和泰国美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酸、辣见称,但缅甸菜肴却远远不及泰国美食般风靡全世界。虽然同样是酸辣,但缅甸佳肴的酸辣风味吃起来却要含蓄且保守多了。

    虽然缅甸是一个小国,但是这里聚居了一百多个民族,民族的融合使得缅甸菜向缅甸文化一样丰富多彩。

    缅甸人却非常热衷于各种各样的油炸食品,如炸洋芋、炸玉米、炸花生、炸豆子、炸洋葱、炸香蕉、炸葫芦、炸虾等。

    缅甸的油炸食品跟华国的制作方法不太一样,他们喜欢将这些东西和着面粉搅拌后,加上缅甸的各种香料一起放入油锅里炸,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缅甸的油炸食品是当地最有特色的一种小吃,香喷喷的油炸食品,拌上他们特制的拌酱,那种味道,也只有在缅甸你才能品尝得到。

    鱼汤米线也是缅甸比较有特色的小吃之一,据说冬阴,其实并不是泰国的“原产品”,而是缅甸北部的一个地方特色食品。

    传统缅甸烹调方式,虽然煮咖哩,但都不以椰浆入菜,因为椰浆含有胆固醇,多吃对健康不利。

    由于在缅甸的华人比较多,所以,在缅甸,尤其是在曼德勒,你可以品尝到很多具有华国风味的小吃。而这些风味小吃中,又以滇省风味为盛,比较著名的就是滇省的麻辣菜了。

    另外,缅甸人是一个爱吃饭的民族,无论是大富人家或贫苦阶级,都一律多饭少菜,也因此,缅甸菜会比较酸、辣和咸,实在是下饭佳品。

    。






第199章 莫肯族
    


    吃完饭,回到酒店房间,已经是夕阳西下。

    透过房间里宽阔的落地窗,能欣赏到焰红的日落沉入群岛深处,海平面上一艘艘渔船起网收鱼。

    晚霞中栖息的白鹭,在船只的轰鸣声中千鸟齐飞,声如破空,给安静的海景带来生机。

    酒店花园中,一些绿植之间、过道廊桥里,随处可见的神龛让人不由心生肃穆,相比印尼那边的三头六臂青面獠牙,要好看许多。

    静谧的夜晚,天空上银河当空,群星璀璨,和远处海面上的波光粼粼,以及小城中万家灯火相互辉映,深吸一口空气,满满尽是大海和大自然的芬芳。

    清晨,随着海鸟的叫声,唐风早早就起来了,金色的太阳从海岛背后缓缓升起,气温瞬间拉高,丝丝水雾从绿植上渺渺飘出,看起来十分奇妙。

    福天乐跟随在他身后,选择分部位置的人员已经出去行动了,他们两个只需要等待接收即可。

    吃完早餐,闲不住的唐风便决定出海一游,虽然这一路他都在出海游玩,但是说到底,越南和柬埔寨都只属于内海,并且那一片海域,下水游玩的人们比鱼还多,而不像这里,人迹罕至,直接面向印度洋。

    丹老群岛与普吉同属安达曼海域,却被称为缅甸的“失落之地”,在旅游旺季时旅客量甚至不到10000人。

    如大溪地般的绝美海域、诗巴丹的多样海底、马代的细腻沙滩,集合于一体,出现在世人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初期,外国人在这里的活动范围有限,必须由当地旅游部门的“地陪”人员陪同。“地陪”一般为政府文职官员,大多通晓英语,还会帮着导游一起翻译莫肯人的土话,以便让游客了解这些少数民族饱尝艰辛的往昔。

    而如今莫肯族在全球各国的扶持下,人口和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改变,而他们也从海上吉普赛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安达曼海域的专属向导。

    唐风和福天乐在当地旅游公司包了一艘船,其中除了船夫以外,就有一个莫肯族向导,经过一两百年游客的熏陶,他们大多数都会当地语和英语、华文,毕竟靠游客吃饭,如果连衣食父母的话都听不懂,那生意肯定是会少很多。

    离开码头,莫肯族汉子开始了自我介绍,他说他的中文名叫陈,唐风问他为什么叫陈,但他只是呵呵一笑,说不出来,倒是船夫叼着烟斗道“他在高当码头被人欺负,有个姓陈的缅籍华裔救过他,后来有华国游客来了,他都说自己叫陈。”

    有了这一段渊源,几人之间的隔阂少了很多,加上除了船夫年纪比较大一些,两人之间年岁相仿,但由于陈常年出海,所以看起来又黑又老。

    驶出港湾,掠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海岛,穿越一片片茂密的红树林,不时有莫肯人的渔船驶过远处,海岛上还出现了三三两两的莫肯人小茅草房,但多数都是水上棚屋。

    以前他们住这些棚屋是为了生存,而现在这些棚屋更多的是给那些游客旅者准备的,他们早就在政府的帮助下,在海岛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村镇,虽然没有高当那么繁华,但也有着属于莫肯族独有的文化氛围。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丹老群岛的旺季,海水平静,天气晴朗,最适合出海游玩,现在已经到了7月,台风频繁,已经不是一个适合出海的好时节。

    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海上漂泊,终于到达了陈居住的海岛,岛上最多的就是孩子和老人,经过陈的介绍,按照族内传统,年轻人每年都要去很远的大洋捕鱼,要几个月才回来一次。

    莫肯族几乎每个人都是捕鱼达人,他们矫健的身姿,熟练的捕鱼技法,远超全球绝大部分种族,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比机械还要厉害。

    这里的孩子们生来就会游泳,而且在1岁左右就已然训练成一个游泳达人。

    即使是儿童也能在水底下憋气长达5至10分钟,而且不作任何保护措施能独自潜入30米以下的海底浅滩。

    这里的孩子似乎生来就有较其他地区都要好的视力,因为祖祖辈辈生活在海域之上,孩子们的眼睛进化到即使从海面往下看,都能十分清楚的看见水下约20米深的海底世界。

    在陈的家里简单地休息了一下,整个草屋家徒四壁,年迈的长辈微笑见礼,随后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陈带着他们几人在村里走了一圈,家家户户都差不多,根据陈的说法是,这里是族内,需要保持原有的状态,在大岛上或者城市里,才会有文明的痕迹。

    随后几人去岛边游玩,岛边全是莫肯族人的小木船,远处的海上更多,看着他们站在船头,手持标枪,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仿佛化身为一个个金甲战士,手中的金色长矛宛如雷霆之势,瞬间入水,眨眼间一条一米左右的大鱼挣扎着被挑起,鱼鳞闪烁,金光万丈,水花四溅,彩虹当空。

    “怎么样,厉害吧?这是我们莫肯族的看家本领,如果哪个族人不会,就说明不适合族内生存了,那么他就得脱离族群回到岸上,成为分支。”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状况,看来这个传统被认定成为了族内的天赋技能。

    “很实用的技能,那你们族人现在除了出海捕鱼,还有做其他职业的吗?”唐风有些好奇道,毕竟现在科技文明进程到了这种阶段,完全脱离社会的种族基本上不存在了,除了养活自己以外,为国效力也是一种出路。

    “有,怎么没有,因为我们视力比较好,现在有很多青年都被各个国家招去做航天员、飞行员了,还有一些在美国、英国、俄罗斯以及你们华国当兵,各国出的价格也高,我们族内的人员也沾光了。”陈开心的说道“还有一些标枪捕鱼的长辈,被各国聘请到海军任职,专门教海军游泳、潜水、搏杀,我们每年都能收到很多各国援助物资。”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也弄了艘船出海,当然不是游玩,而是陈手痒了,顺便抓捕一些晚餐食材,而福天乐则安静的站在一边做好警戒。

    夜幕降临,在陈家吃了一餐丰盛的海鲜晚餐,之后去村子后面的小湖泊里洗澡,上游是一条冰凉的溪水。

    晚上叫上船夫,四人在沙滩上边喝茶边聊天,很是惬意,抬头望天黑夜青水,海浪涛涛。

    。





第200章 印尼
    


    时光匆匆,眨眼间几天的行程就已走完。

    离别前回望村落,炊烟袅袅,孩童们扑腾跳水,妇女们晾晒海鱼,老人们缝补渔网的情形似乎从未远去。

    看到一座座渐渐远去的小岛,难免有些感慨,想着外面尔虞我诈的生活,小岛清澈的海水和沙滩深深印进了他的脑海,还有那条清凉甘甜的小溪。

    “朋友,看开点,我这个本地人都没伤感,你这是做什么呢?”陈看到唐风神情有些沉重,开玩笑道。

    “哎,我只是想着马上就离开了这样美好的地方,以后再来不知何年啊。”唐风苦笑着说道。

    船夫一口烟雾吐出,似有所感道“人生不就是这样,来的来,去的去,用你们华国人的说法就是时光易老。”

    “呵,这词新鲜,和小姑娘学的吧?”唐风被船夫一句话逗乐了。

    “哈哈,没错,近几年来这里的华国女性比较多,这些女娃一个个多愁善感的,弄得我们都怕他们跳海了,每次接一单生意,一路上小心翼翼的,关心她们不太好,不关心又怕出事。”陈似乎找到话题了,吐槽道。

    “嗯,陈说的没错,看风景嘛,这么漂亮,非要弄些什么听不懂的词儿,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再不就是拉着满大海跑,又要拍风景,又要拍人,我这船就那么大,每次都说腿没拍好,要拍好我得下水去拍才行。”船夫这一说,激动的挥舞着烟斗,看来深受其害。

    回程比出发快了一些,但也花了四个多小时,到达高当正好中午。

    唐风在酒店洗漱一番后,福天乐进来汇报,高当景区管委会已经被占领了,同时分部也建立好了,现在只需要他过去安装收集器就好了。

    既然万事俱备,唐风自然不会多做耽搁,在码头两百多米远的分部中,把当地招聘的人员都集中起来见个面,开个会之后,在办公室角落里安装好收集器,此次分支任务算是完成90,只等这里驻守十日没人抢夺成功,任务才算完成。

    而主线任务还需要到一个国家建立分部,加上甲米和高当还有剩下这个分部的航线开通,最少还需要十天的时间,而这十天,恐怕也是最危险的十天,因为还有三天,世界各国都将开启竞争。

    下午收拾妥当后,福天乐根据唐风的要求,已经安排好了航班,下一站的目的地是印尼。

    在等候飞机起飞时,唐风竟然意外的收到了李军的来电。

    “兄弟,你上电视了。”李军激动的道。

    唐风有点懵,什么状况?急忙问道“上什么电视?你不要忽悠我,我正忙着呢。”

    “我忽悠你干嘛,武管会第一期华国国际竞争榜出来了,未来旅行社以占据海外两大旅游景点,名列第14名,其中下龙湾属于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景点,是民营企业中唯一冲进前20的独资旅行社。”李军兴奋道“还说开个小旅行社,搞这么大了也不给我说,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兄弟?你在哪里,今天必须请我吃饭。”

    “你之前不是陷入了失恋的悲痛中嘛,我就不好意思打扰,今天吃饭可能不行啊,我人在缅甸,正准备去印尼。”唐风笑着道。

    “狗日的,一个人出去旅游也不喊我,你不知道旅游和失恋最配吗?你什么时候回国?”李军咒骂道。

    “大概一个星期吧,最长不超过十五天。”唐风估算了一下说道。

    “还要那么久啊?算了,不想说你,对了,告诉你个坏消息,周婉儿可能要订婚了。”李军说。

    “啥?订婚?这……”唐风本来还比较开心的,瞬间就有些难受了。

    “你也别多想了,又不行动,光想着有屁用啊,况且人家也不知道你心思,这个年纪谈个恋爱结个婚不是很正常嘛。”李军这话他分辨不出好坏。

    “你想说什么?”唐风问道。

    “我说出去玩要带我,反正大家都是单身狗。”李军大声说了一句后,迅速挂断电话。

    唐风默默地看了手机一眼,一天之内,情绪起起伏伏,一言难尽啊。

    不等他多想,飞机马上开始了登机,福天乐站在他旁边,一如既往的尽忠职守。

1...6465666768...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