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妖行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含光大圣
“莫非,这气候的变化,乃是七王一方的修行者动了手脚?”黄河之畔,太攀看着黄河上氤氲的寒雾,心中也是陡然一跳,想起了自己先前在黄河以南察知到的,那气机的变化。
只是,这想法,委实是有些天方夜谭——合道半仙,不近黄河,而没有了合道半仙,那些元神修士们,又有何德何能,能够引动一地天时的改变?
这天时的改变,虽然不如山崩地坼那般的明显,但这也同样是改天换地一般的手段,甚至,这种如同润物无声的手段,比之那山崩地坼而言,还要来的高妙,便是弱一些的合道半仙,都未必是有这样的手段,更遑论那些元神修士?
是以,这般的想法,在太攀的脑海当中,只停留了一瞬,便是被他抛之于脑后。
“算了,无论这天时变幻的原因为何,总归是对帝室有好处的。”太攀沉下目光。
地分东西,人分南北,天时气候,也是从黄河一分为二,较之于黄河以北,黄河以南的气候,更加的温暖,自然的,生活在黄河以南的人,便更加的不耐严寒。
是以,温度的降低,虽然对黄河大营当中的军士们有所影响,但显然,对七王一方的不利之处,却是更大。
“天时地利,地利在手,天时却是更甚,难道,这天地当中,还真的有什么所谓的正统天意之类的说法?”太攀看着面前那浩浩荡荡的河水,沉默着。
天意之说,天命之说,在修行界当中,一向被斥之为歪理邪论,毕竟,修行者们,本就是最不信命的存在——若是信命的话,这些修行者们,也不至于踏上修行之途。
是以,较之于凡人们而言,修行者们,是更相信‘奇迹’这个东西的,毕竟,对于修行者们而言,‘修行’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迹!
草木枯荣,生老病死,诸般恒常,但修行,却能够跳出这恒常,如何不能称之为奇迹?
是以,修行者们,对于所谓的天命,所谓的天意,素来是没有什么敬畏的,天意之说,天命之论,在这天地当中,虽然也有些市场,但都是被斥之为歪理邪说。
便是那些凡人们,也是更加的信奉人定胜天。
然而,这世间,总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叫人不自觉的,想到那天命,想到那天意的存在,比如说此时,又比如说,兵仙韩信传唱千古的暗度陈仓。
在这道法显圣的时代,修行者,便是大军的耳目,战场铺开来,无论是怎样奇妙的调度,在修行者的眼中,都是一览无余,是以,兵法无论是正是奇,最后都免不了大军的直接交锋——故而,楚汉相争的时候,曾经鼎立天地的宗派们,都是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支持那位西楚霸王,因为,那位西楚霸王,在正面的战场上,确实是无敌的存在,而众多的修行者,无孔不入的耳目,又保证了这位西楚霸王,不会落入什么谋算,不会陷入什么阴谋。
在这样的前提下,又有谁会认为,这位西楚霸王,最后会输?
然而他就这样输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就在无数的修行者,无数的元神大修,合道半仙的耳目之下,兵仙韩信,就这样以一种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够想得通的手段,率大军悄然穿过陈仓,一击奠定了局势,逆转了那位西楚霸王的‘天命’!
这其间的变故种种,又岂止是一个巧合所能够掩盖的?
是以,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总会有人感慨,天命浩荡。
便如此时的太攀一般——在这黄河之畔,看着黄河上的氤氲,太攀也不由得感慨着,这帝室的天命,当真存在?
“天命为何?”
“天命为我!”而在遥远无比的万灵山中,那位自上界而来的长生仙人,此时便是立于万灵山最高的那孤峰之上,脚踏着那巍峨的妖灵殿,而在他的面前,则是天师府的道主张白石,以及传法长老,藏镜天。
面对这张白石的疑问,这位长生仙人,如是道。
“我不在,天命为众生。”
“众生之命,便是天命。”
“众生之意,便是天意。”
“这众生,是你,是我,是这山川草木,是这河山大地。”
“是人,亦是妖!”许是大功将成的缘故,这位长生仙人的心情,显得极好,故而,其讲解,也是显得相当的直白。
“故,这天地之间,有帝浆流存在。”
“帝浆流,乃是最为远古的妖族巨擘,给后辈妖灵们最大的保障。”
“只要属于妖族的天命还在,那这帝浆流,便会源源不断的产生。”
“是以,想要诛除妖族,覆灭了妖族的传承,远远不够。”
“唯有逆转了这妖的天命,方见功成。”
“我立这法仪,便是要取我之意,盖众生之意。”
“以众生之意,更革天意。”
“是以,你为我何为天意?”
“我只能告诉你,天意为我。”
“此,方为真正的,改天换地!”
“你二人也算是有机缘能见此革易天数之功。”
“若能在此之间,亏得一二分造化之奇,大道之妙。”
“此后,你二人或可超凡脱尘,与我以道友相称。”这长生仙人身上,衣袂飘飘,那猎猎的衣袍,就好似无边的暗影一般,将整个万灵山,都笼盖其间,叫人看不到半点的光明。
“难怪上真要我等弟子采那万家灯火。”听着那长生仙人的言语,张白石的脸上,也是露出了明悟的神色,“若是论及这苍生之意,又有什么东西,能够与这万家灯火所媲美?”
“可惜,如今帝国战乱,这万家灯火,想要收集完备,怕是要多等一些时日了。”
万家灯火,是唯有那些凡人们才能够产生出来的东西,每到盛世,年节元宵之际,这帝国当中,万万苍生,共同祈天祷念,以灯火寄托所思所念所望。
这个时候,修行者以秘法,择取一城之灯火,在其将要燃尽的时候,取其内最为精粹的本质,凝练如一,便可得一盏明光,号为万家灯火。
这明光,万年不灭不熄,无论是修行者祭炼法器,还是开炉炼丹,只需投入一朵,最后那法器丹药的品质,便会大大的提升。
是以,每一个宗派当中,都会收藏的有万家灯火,或多或少而已——不过,因为先前那浩浩荡荡的元气大潮,天师府库藏的无数万家灯火,已经是大半,都化为乌有了。
“这天地当中,宗派不少,他们的库藏当中,难道就没有这万家灯火?”听着张白石的言语,那长生仙人的脸色,也是一冷,显然,其好心情已经是不翼而飞。
“上真容禀。”
是以,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总会有人感慨,天命浩荡。
便如此时的太攀一般——在这黄河之畔,看着黄河上的氤氲,太攀也不由得感慨着,这帝室的天命,当真存在?
“天命为何?”
“天命为我!”而在遥远无比的万灵山中,那位自上界而来的长生仙人,此时便是立于万灵山最高的那孤峰之上,脚踏着那巍峨的妖灵殿,而在他的面前,则是天师府的道主张白石,以及传法长老,藏镜天。
面对这张白石的疑问,这位长生仙人,如是道。
“我不在,天命为众生。”
“众生之命,便是天命。”
“众生之意,便是天意。”
“这众生,是你,是我,是这山川草木,是这河山大地。”
“是人,亦是妖!”许是大功将成的缘故,这位长生仙人的心情,显得极好,故而,其讲解,也是显得相当的直白。
“故,这天地之间,有帝浆流存在。”
“帝浆流,乃是最为远古的妖族巨擘,给后辈妖灵们最大的保障。”
“只要属于妖族的天命还在,那这帝浆流,便会源源不断的产生。”
“是以,想要诛除妖族,覆灭了妖族的传承,远远不够。”
“唯有逆转了这妖的天命,方见功成。”
“我立这法仪,便是要取我之意,盖众生之意。”
“以众生之意,更革天意。”
“是以,你为我何为天意?”
“我只能告诉你,天意为我。”
“此,方为真正的,改天换地!”
“你二人也算是有机缘能见此革易天数之功。”
“若能在此之间,亏得一二分造化之奇,大道之妙。”
“此后,你二人或可超凡脱尘,与我以道友相称。”这长生仙人身上,衣袂飘飘,那猎猎的衣袍,就好似无边的暗影一般,将整个万灵山,都笼盖其间,叫人看不到半点的光明。
“难怪上真要我等弟子采那万家灯火。”听着那长生仙人的言语,张白石的脸上,也是露出了明悟的神色,“若是论及这苍生之意,又有什么东西,能够与这万家灯火所媲美?”
“可惜,如今帝国战乱,这万家灯火,想要收集完备,怕是要多等一些时日了。”
万家灯火,是唯有那些凡人们才能够产生出来的东西,每到盛世,年节元宵之际,这帝国当中,万万苍生,共同祈天祷念,以灯火寄托所思所念所望。
这个时候,修行者以秘法,择取一城之灯火,在其将要燃尽的时候,取其内最为精粹的本质,凝练如一,便可得一盏明光,号为万家灯火。
这明光,万年不灭不熄,无论是修行者祭炼法器,还是开炉炼丹,只需投入一朵,最后那法器丹药的品质,便会大大的提升。
是以,每一个宗派当中,都会收藏的有万家灯火,或多或少而已——不过,因为先前那浩浩荡荡的元气大潮,天师府库藏的无数万家灯火,已经是大半,都化为乌有了。
()是,,,,!
第三百五十七章 穷则变
【】(),
“修为!时间!”太攀暗自道,这两样东西,是目前的他最为欠缺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两种东西,是相等的,修为,即是时间,时间,即是修为。
这天地当中的修行者,为何每每提及乱世,便是谈之色变?
便是因为,这乱世当中,没有丝毫的法度可言。
修行者之间,平日里所遵循的规则,默契,在乱世当中,通通都不存在,唯有那最为简单直接的厮杀和轨迹,最为直接的利益,才是这乱世当中,人人都信奉的东西。
对于生灵而言,最为珍重的性命,在乱世当中,连草芥都比不上。
尤其是,如他这般的‘天才’,在平日里,那些有能力轻易抹杀他们的前辈修行者,都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顾忌,对他们网开一面,但在乱世当中,所有的修行者,都没了顾忌,又怎么可能有人对他们网开一面?
除开那些前辈修行者之外,那些散修们,也同样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因为谁都知晓,这些‘天才’弟子们下山历练,身上所携带的修行资源,以及他们身上可能会存在的秘密,都等同于一个宝库,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人愿意宣之于口的,嫉妒——有人苦苦修行数十载,却连练气大成,都不可能,有人费尽无数心机,方才得证元神,却又偏偏,止步于此。
但那些所为的‘天才’,却是轻轻松松,如同吃饭喝水一般,就能到达他们做梦都无法企及的地步,在这些‘天才’们的面前,他们所付出来的努力,所付出来的辛劳,乃至于那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渴望,就仿佛是一场笑话一般——这又如何不令那无数的修行者,对此心生嫉妒,乃至于不共戴天,恨不得将那些‘天才’们,杀之而后快?
是以,乱世的来临,对于既有的秩序与法度,是一场挑战,对于这些‘天才’们,同样也是一场至为残酷的生死杀场。
但同样的,能够从这一个生死杀场当中走出来的‘天才’弟子,也必然会成为这天地当中,最为拔尖的存在,无论是心智谋算还是计略实力——在春秋战国之前,并不乏有大宗派担心自家的天才弟子在乱世当中成为众矢之的,平白折损,故而将自家弟子雪藏于山门之内,闭关静修,以待乱世过去,但那弟子,虽然最后也成就了合道,然而,这成就了合道的弟子,确实在之后的争端当中,在其他经历了这乱世熬练的合道半仙面前,输的一败涂地,甚至是连道心,都彻底的粉碎,而受此人执掌的那宗派,也是由此一蹶不振,从一流,坠落为三流,最后断了传承。
由此先例在前,故而,各大宗派,每到乱世降临,都会将自家山门当中,那些天资卓绝,且有志于角逐道主之位的‘弟子’们,‘赶’出山门,在那乱世当中打磨,以此锤炼出真正的和氏宝玉,使的宗派,传承不朽。
故而,这天地当中,乱世将至的信号之一,便是那些大宗派们,都将自家天资卓绝的弟子,遣出了山门……
就现在的局面而言,七王与帝室,对峙于黄河,真正的席卷整个帝国的烽烟,还不曾展开,战争的双方,无论是面对那些寻常百信,还是征丁口以为兵,都是极为的克制,较乱世而言,此时的局面,也只能说是乱世之前的序幕而已,而在这序幕之后,到底是真正的乱世的来临,还是这大幕,被各大宗派,给强压回去,在最后一刻到来之前,谁也说不准,故而,公孙量等人,在知晓了这乱世的消息之后,第一反应,才是寻求庇护,而不是,对太攀这般的‘天资卓绝’之人,生出应有的妄念来。
但显然,这样的局面,维持不了多久,一旦有人真的确定了这乱世的来临,那太攀的处境,可想而知——至于说这乱世,到底会不会来,这对于太攀而言,是一个肯定的答案,这乱世,必然会来。
而这乱世的序幕,和真正的乱世的分野,在太攀看来,便是这黄河!
什么时候,七王大军渡过了黄河,那真正的乱世,就会什么时候来临!
当七王兵至长安城下的时候,为了那五百寿的人间天子之位,战争的双方,绝对不会顾及什么底线,千里无鸡啼,百里无人家,这样的局面,绝对不是想象。
至于说七王大军会不会渡过黄河,答案,同样是肯定的,唯一的争议之处,只在于,他们什么时候渡河而已。
从现在开始,到七王大军,度过黄河为止,便是太攀所能拥有的,最后的,最好的时间——无论是针对他自己,还是针对未来的‘万灵山’。
“只希望,那些宗派弟子们,更加的心高气傲一些,能够等到这乱世真正来临的时候,才会进入这军中,只希望,那些宗派们,也更加的稳妥,能够等到这乱世的局面,逐渐分明之后,再选择对战争的双方下注!”黄河的水面,太攀的倒影,不住的摇曳着。
如今黄河之上的对峙,是太攀最后的,能够以一种最为安稳的方式,或许修行资源的机会——因为现在,就他一个元神存在,愿意毫无保留的,身入黄河大营当中,统领这黄河大营当中的修行者们,有资格与他相争的,公孙量等人,心有计较,而那些宗派弟子,也还看不上黄河大营当中目前能够拿出来的东西——但一旦乱世开启,那些宗派弟子们,甚至于那些合道半仙们,都选择入场,那孤身一人的太攀,无论是实力,还是影响力,都无法于这些宗派弟子,合道半仙相媲美,他又怎么可能得到想要的主导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