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妖行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含光大圣
“晚辈又如何不知”
“只是,老师惨遭横祸,连功法都不曾传承下来,没有功法,弟子又如何能够成就神境”
“若不能成就元神,以弟子一人之力,又如何能奈何得了他们六人”刘玉的言语之间,满是无力。
“哼,嵩明道友作为元神之辈,对今日的局面,自然是早有所料。”
“你且听好,这沉山决的全本,便在你师门的秘库当中。”
“至于秘库的线索——你记清楚,本座只说一次。”
“星摇影动,月落石出。”
“记清楚了么!”太攀缓缓的道。
“星摇影动,月落石出”
“星摇影动,月落石出”
“星摇影动,月落石出!”口中一连念叨了三遍之后,刘玉的脸上,才是从疑惑,化作了恍然,最后转而做狂喜。
“原来如此!”
“前辈传讯之恩,刘玉永不敢忘!”刘玉退后两步,恭恭敬敬的,朝着太攀弯腰一拜——这个时候,他对太攀的说辞,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怀疑。
这种事关秘库的暗语,对每一个修行者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东西,若非是值得信任的话,修行者绝对不会将这暗语,随意的告知他人,这也便是意味着,能够知晓这暗语之人,必然和嵩明三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第二百四十一章 思虑和谋划
换而言之,便是说,目前的太攀,对于刘玉而言,就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至少暂时值得信任。
“既然如此的话,那你便好自为之。”
“只希望嵩明道友的传承,莫要断送在了你的手上。”太攀意味深长的朝着刘玉一句,然后其身形,便是消失在了刘玉的面前,任刘玉如何的呼喊,都不曾对他有丝毫的回应。
徒呼良久未果,刘玉才是大松了口气,虽然太攀在他看来,暂时值得信任,但一个隐藏了身份的神境大修,依旧是给刘玉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压力。
细细的收拾了这山腹当中的东西,离开了这山坳,既然有人已经来过这山坳,那于他而言,这山腹当中,就不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至于那一架弩车,许是超过了刘玉的储物袋所能容纳的上限,故思虑一番之后,刘玉便是心痛无比的,将那无法带走的弩车给摧毁。
等到刘玉离开以后,太攀的身形,才是重新的在这山腹当中显现,停在那散碎的弩车旁边。
太攀伸手,那弩车散落下来零件,便是被元气托举着,落到太攀的掌心。
“果然,他背后,还有一位大匠!”一连查看了十多枚散碎的零件,试着拼凑一番无果之后,太攀便是确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测。
太攀拿起来的这十多枚零件材质已经有些年份,但其表面以及各处的接口,却是有崭新无比的打磨的痕迹,而且每一处接口,都是严丝合缝,不露半点缝隙,被拆下来之后,太攀想要将之再接回去,但因为那零件上有了裂纹,那接口,就再也无法吻合。
显然,这一架弩车,就是一位不知名的大匠,用一些旧的零件,细心打磨而出。
——而刘玉先前离开的时候,选择将这弩车毁损,而不是拆卸下来带走,就已经证明,这弩车,绝对不会是出自于刘玉的手上。
这也就说明,刘玉的背后,绝对有着一位大匠的存在,而且这大匠对他,颇为亲善,否则的话,这人绝对不可能替刘玉制造出这一架弩车来。
“大匠!”太攀沉吟了一阵之后,便是将衣袖一扫,劲风呼啸之间,这山腹内部,一应杂物,都是被那劲风给卷了出去,扔到了那山坳之外。
这一处山坳当中,天地元气甚是浓烈,加之又勾连地脉,故此,太攀也是有意,将这一处山坳,作为自己在这长安城附近的别府——长安城中,乃是城隍君神域,非修行者久居之地,气之境的时候,还无所谓,但成就元神之后,那几乎是凝成了实质的压力,实在是叫人心头惴惴,不胜惶恐,唯一在那神域之外的隐市,偶尔暂居到还无所谓,但那十方楼,毕竟是九大宗派掌控之地,若是长居于此的话,耗费倒还是其次,但太攀的身份,却总归是有着暴露的可能。
将这山腹内部打理了一番,有从顶上沿着山壁间的罅隙,破开几条通道,将外面的阳光引进这山腹当中,令这山腹内部,多出几人明朗都和融融暖意以后,太攀才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一处别府,除开清幽隐蔽之外,还有一桩好处,那就是容易令刘玉回头找到自己——虽然已经完成了嵩明三人托付给自己的嘱托,也已经取得了天之泪,但这并不代表着,太攀和刘玉之间,就再也没有了交集。
相反,太攀对刘玉,还有着几分谋划——首先,是嵩明三人留下的秘库,那秘库当中,藏得有嵩明三人半生的珍藏,别说如今两袖清风的太攀,便是九大宗派的弟子,如徐求道等人知晓了,只怕也会心动。
太攀相信,那秘库当中,绝对有着嵩明等人寻觅而来的,待自家弟子成就元神之后,祭炼法器所用的宝材。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是能给太攀省下不少的功夫,除此之外,那秘库当中,其他的东西,对太攀而言,也未必是没有用处。
其次,则是此番对自己施加魇镇诅咒之术的那幕后之人——作为将嵩明等人牵扯进这事端当中的来的刘玉,有很大的可能,知晓那幕后之人的身份,而这,便是太攀所需要知晓的。
毕竟,太攀还没有大气到,有人要置自己于死地,并且付诸行动之后,还无动于衷,这是不死不休的仇怨——很多时候,仅仅这是这样的想法,就足以是令两位修行者兵戎相见,不死不休,更不要提,已经付诸于行动了。
然后,便是第三点,便是刘玉背后的那位大匠,这一点,是太攀见了那弩车之后所临时想到的,但对于太攀而言,也是最为重要的——若非是想起了这一点,只怕太攀此时,还依旧是处于一叶障目的状态,在两种法器之间,举棋不定。
哪怕这位大匠并非是精通于铸造之法,但太攀依旧能够通过这位大匠,和一位精通于铸造之法的大匠搭上关系——百工相通,一位精通大匠,绝对不是孑然一身,而其之交游的对象,也必然是其他的大匠。
修行界中有戏言说,若是结识了一位大匠,便能够以这位大匠为纽带,结识天地当中所有的大匠,此言,虽然略显夸张,但也并非无稽之谈。
至于说找寻大匠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铸造兵刃,然后以兵刃为凭,祭炼法器。
——在想起了大匠的存在之后,对于自己要祭炼的法器,太攀就有了决定。
他要选择的,自然便是以那七修化真道当中所记载的,独属于妖灵的法器。
毕竟,在知晓成仙并非修行的终点,于仙人之上,还有这更加莫测的景象之后,太攀的内心,就已经是偏向于那七修化真道了,毕竟,这云天万景经当中记载的法门,所祭炼出来的法宝,对于自己而言,也就只能用到成仙而已。
至于说现在该怎么办——这自然不是没有折中的办法。
若是能有顶级的千折兵刃,那这兵刃在手,纵然是不曾被祭炼成法器,那太攀同样是可以持剑纵横,往来无忌。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千折的兵刃,除开其内没有符文禁制,无法令修行者御剑而动,斩敌于千里之外以外,就威能锋芒而言,已经是和法器,没有了太大的区别。
同样是可以灌注真元,同样是可以如使臂助,同样是可以,撕裂修行者的护体真元。
法器,恃之以成道,兵刃,持之以纵横,一者求道,一者杀伐,二者之间,却是正好相得益彰,互为阴阳。
所谓一通百通,在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太攀突然就对那些大匠为何受无数修行者的尊奉,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
毫无疑问,如他这般,内炼法器,外修兵刃的修行者,绝对不止一人,而这些人,都指望着能够从哪位大匠的手上,获取一柄趁手的千折,甚至于万锻的兵刃。
而这些人,和太攀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在这些人受伤,他们暗藏的法器,便是他们最大的底牌,而对于太攀而言,自己却是少了这一张底牌,如此而已。
只是,有没有哪位想修行者以种种条件,强逼哪位大匠为其铸造兵刃,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他难道就不担心,那大匠心意难平之下,在他那兵刃上,留下什么致命的却又极其隐蔽的缺陷,等到其依仗兵刃与敌手相争的时候,猝不及防之下,兵刃陡然折断,那会是什么后果
没有人愿意这事,落到自己的头上。
至于说会不会有人明察秋毫,能够察知那兵刃上有没有什么隐患,呵,有这样水准的修行者,自己锤炼出千折以上的兵刃,也并非是不可能,又何必要强逼哪位大匠,给自己招来无穷后患
和结识一位大匠就等同于结识了所有的大匠相对应的,是得罪了一位大匠,那在其他的大匠面前,也都没有了好名声。
第二百四十二章 阴霾
而太攀这所有的打算,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节点,就在于刘玉,尤其是刘玉背后的那位大匠。。
嵩明三人的秘库,以及那对自己施以魇镇诅咒之术的人的相关信息,都能够通过逼迫的方式,从刘玉身上取得,甚至不需要逼迫,只需要太攀表露出了这样的意思,刘玉都会将太攀所需要的东西,拱手奉上。
但独独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和大匠结识交好的机会,却不是能够依靠逼迫得来的,稍有不慎,或许结识的机会,便化作了结仇的事实。
故而,在确定刘玉和那大匠的关系之前,太攀只会谨慎再谨慎,以免是恶了刘玉背后的那大匠在这天地之间,一位大匠,就是如此的有影响力,纵然不是本人,只是和这位大匠有所牵扯,那其他人,也同样是会对这人,以礼相待。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着刘玉上门了。”太攀从山壁上,削出一方山石当做几案,端坐于几案上,沉思着。
太攀毫不怀疑,刘玉一定会回头来找自己。
几位神境大修的秘库,半生的积累,落在一个气之境的修行者手上,就好似是小儿持金过闹市一般,又怎么可能不惹人觊觎
刘玉想要安稳顺利的取出那秘库当中的珍藏,就必然是要托庇于一位神境大修门下,获取了这神境大修的支持之后,方可前往那秘库。
至于说私下里暗中行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则,秘库开启,若无神境大修遮掩动静的话,秘库当中的珍藏,必然会引动附近天地元气的动荡,这很难瞒得过他人,二则,在今日之后,盯着刘玉的目光,必然会越发的严密,这也会令刘玉接近那密库的行动,越发的艰难。
当然,如果刘玉足够的有魄力的话,以那密库当中绝大部分的珍藏作为代价的话,倒也未必不能将那密库当中余下的东西都取到手。
甚至他若是更果决的话,那密库当中的东西,只取修行法门之法的话,那他这一行,更是十拿九稳。
只是,按照刘玉先前的表现,他又如何能有这样的决断
换一步说,刘玉若真有这样的决断,那太攀扶他一把,当结个善缘又能如何
待刘玉修行有成,未必不是一枚有用的棋子。
而且,即便刘玉有这样的决断,那这长安城中,哪一位神境大修最有可能得到刘玉的信任
除开以师门故旧的身份,将暗语告知刘玉,同时又没有表现出对于那密库的觊觎之心的自己之外,还能有谁
想着这些,太攀又细细的回想了一下自己在刘玉面前的言行,确认没有丝毫的纰漏之后,才是沉下了目光。
从那蛮山荒海界离开的时候,武安侯风孝文,托身于血肉傀儡,在那蛮山荒海界中于与太攀见了一面,两人在蛮山荒海界中谈了好几个时辰。
想起风孝文对自己的要求,太攀的目光,越发的沉凝。
对于修行者而言,气之境,只能算是幼童,但成就元神之后,幼童就已经长大成人,这个时候,神境大修们,就必须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来。
于一个势力当中,半仙巨擘,是定海神针,擎天玉柱一般的存在,等闲不出,而神境大修,元神之辈,才是一个势力的中坚力量,是为后辈们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是以,神境大修们,已经不可能如先前那般,心无旁骛的修行了。
尤其是如今的情况,万灵山中,连气之境的小妖们,都被派了出来,而九大宗派,也同样是将自家的修行种子外放。
在这潜波暗涌得长安城附近,那些同为气之境的小妖们,已经不知经历了几度生死,作为中坚的元神之辈,也同样有所折损,若非如此的话,徐求道的千寿宴上,武安侯风孝文也不至于亲自来到此间以做威慑。
于太攀本身,能够安安稳稳的成就元神而从来不曾接到来自于武安侯府的命令,以打乱自己的计划,这已经是武安侯风孝文看在他天资卓绝的份上了。
“局面当真是糜烂到了这般严重么!”想着风孝文的要求,太攀心中,也是多出了几分阴霾沉重。
如今帝室和七王的大军,隔河相望,看似按兵不动,到实际上,归属于双方的修行者们,却是在黄河沿岸,展开了惨烈无比的厮杀。
而在这厮杀之间,支持帝室的妖灵们,不但要面对着七王七王一方的修行者,同时还面对着天师府一系的修行者。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类修行者而言,尤其是那些散修们,这一场战争结束之后,不论胜负,都难免受到清算。
然而,参加对于妖灵的猎杀,却是对于这些人类修行者而言的“政治正确”,是以,很多修行者,在黄河沿岸的战场,以及还在帝国控制下的疆域内,妖灵们的情况相当窘迫,几乎是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况,如同一个软柿子一般,任是谁,都可以来捏上一捏。
这一段时间一来,妖灵们的损失,叫武安侯风孝文心痛无比!
要知道,妖灵和人类的修行者是截然不同概念,妖灵一甲子才得一轮转,而人类的修行者,只要舍得资源,那气之境的修行者可谓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是以,对于部分人类的半仙巨擘而言,哪怕是用十个散修的性命,去兑子一个妖灵的性命,或许都还有的赚。
而武安侯风孝文的要求,便是要太攀想一个对策,以减缓妖灵们如今的窘况,并且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帮一把那些妖灵们,但眼下的情况,又叫太攀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唉!”几番思虑以后,太攀还是忍不住的又叹了口气。
对于武安侯的嘱托,太攀并没有想要拒绝或者说敷衍的意思,毕竟,无论如何自己妖灵的身份,都是不容抹杀的,而且万灵山,也从来不曾有负于自己。
所谓人不负我,我不负人,既然万灵山不曾有负于自己,那太攀,自然也不会有负于万灵山,这是太攀最基本的准则针对妖灵的准则。
第二百四十三章 分析
“九首!”山腹当中,沉思良久之后,太攀才是低声的沉吟道。
他们新成立的势力,九首,虽然成员稀少,又没有什么实力,但九首的横跨度,却是极广,就目前而言,九大宗派,就已经横跨了五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