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6号鼠标
毕竟。
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肯定的。”韦特点头一叹。
脑中。
想到上个月,缅亚银行集团从阿拉伯世界拿下的几个项目,一阵羡慕,那可是上千亿美元的规模。
设计+管理费,就是好几十亿美元。
天!
太赚了。
而且。
缅亚系企业也会从中赚一大笔,可谓吃的满嘴流油。虽然羡慕,但也知道,这碗饭只能看别人吃。
那是人家的本事。
。。。
刚果金新城。
此刻。
已经十分热闹,看着周围,他们仿佛来到了发达国家的城市。
干净。
整洁。
美观。
几年前,从未想过,他们也会有这样一座城市。这次来的,大部分都是当初出钱集资的热,全乐了。
进屋。
可以看到,这里已经是装修好了。统一标准,不同风格,在建设的时候,就让他们选过设计方案。
电视。
空调。
网络。
冰箱。
......
一应俱全。
当然。
并非所有的都如此,毕竟,这些选择也是要花钱的,有的想要自己装,也没问题,只交付清水房。
不强制。
只是。
此刻。
不少人后悔了。
看到别人都拎包入住,自己还得一点点的装修,有点怪怪的。要知道,首批集资的多是中产阶层。
因此。
不可避免会觉得,邻居家看我家没装修,是不是没钱?
额!
他们也是要面的。
好吧。
说什么也晚了,先装修了再说。
。。。
这天。
刚果金。
全国都在热议新城的事情。
有钱的。
错过了上次的集资,准备下一次建城的时候,一定要弄上一套,无论投资,还是自住,都很划算。
没钱的也暗暗发誓,努力赚钱,住进去,以前是真没啥赚钱渠道。
一天闲着。
瞎溜达。
如今。
门路很多。
有了电。
无数需求冒出来,不说别的,光是修家用电器,也能养活很多人,产生的上下游服务产业也一样。
同时。
很多缅亚系企业,在刚投资。
种地。
养殖。
办厂。
都需要人,还有各种工程之类的,只要肯干,就有钱赚,以前是周围人都差不多,咸鱼也就咸鱼了。
现在。
人家努努力,单车变摩托,摩托变轿车。
顿时。
很多人的三观,发生了改变。
。。。
交付后。
整个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这并不奇怪,很多人集资,并非是想要住,而是投资。
然而。
相较于以前虚无缥缈的设计图,现在有了实物,加上又是首都附近,这里的房子,根本就不愁卖。
其中。
商铺的价格,飙升得更快。
没法。
一般城市。
随着新的建筑不断出现,商铺呈现井喷式增长,论长远投资价值,不像以往一样,一铺养几代人。
很可能,一夜凉凉。
然而。
这座新城。
是不允许新建新楼房的,这也就代表着,商铺的价值,不说养三代,但也能维持很长一段的价值。
不至于太快,一夜间变门可罗雀。
因此。
极具投资前景,不说别的,就说能住进来的,大多不是什么穷人,消费水平,就不是其他地方可比。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两千二百七十八章 狂怼
也正是因为如此。
欧美。
媒体又开始酸了。
“缅方的建城,看似是为该国带去现代化的城市,可是,也把底层和中层人员分开,是一种割裂。”
“这。”
“是否是另一种不公?加剧社会阶层分化?”
“。。。”
洋洋洒洒。
抓住一点,就是一顿指责。
而且。
转载的媒体众多。不少欧美民众一看,好像有点道理,新城建设,多是该国的中产以上才出得起。
最底层的穷人哪有钱?
如此。
看似好心,但却可能会让社会阶层间,产生隔阂。这对常喊平等的他们来说,一下子又找到喷点。
。。。
“说得对,这是在加剧阶层分化,加深社会矛盾。”
“坏处大于好处。”
“没错。”
“缅亚银行集团,并不是真的善,应该回归公平。”
“。。。”
一时间。
指责无数。
其中。
大量的强调公平、公平、公平,而在这些声音中,夹杂着不少要缅亚银行集团把更多订单倾斜欧美。
否则。
就是不公。
对此。
缅亚银行集团理都不理。
而很快。
这些舆论,再次出现反转。
“一群该死的混蛋,又来搞事情,你们做不到的事情,人家做到了,就心里不舒服了是吧,法克。”
“狗屎。”
“只知道吃,长肥肉,不长脑子的家伙。”
“强盗。”
“看看你们,百年来,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肥了你们自己,我们却在贫困线挣扎。”
“一群吸血鬼。”
“你们就看不得别人好,都该下地狱。”
“。。。”
大批的非洲网民,冲进这些社交软件或者媒体门户的评论区,一顿大骂,言语激烈,一点不留情。
这下。
可把很多人给骂懵比了,评论区几乎刷屏,一面倒骂他们吃人饭,不干人事,就知道瞎比比找骂。
啥?
什么时候。
非洲网民这么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非洲还在龟速浏览网页的阶段,大部分地区,信号都没有。
现在。
突然冒出这么多人。
但很快。
不少人也反应过来。这几年,缅亚银行集团的贷款中,就有通讯基础设施,非洲互联网接入数暴增。
数量。
何止是五年前的十倍。
而是数十倍的大增长。
而且。
非洲不少国家,官方语言都是法语、德语、英语之类,登录他们的网站,看懂他们的评论太简单。
不多。
只要五万,就能让整个网站,评论区被刷屏。
“混蛋。”
“强盗。”
“垃圾。”
“狗屎。”
“。。。”
满屏骂人的话。
于是。
看着留言区无数骂声,他们嘴角一阵抽。想要怼回去,无奈己方战斗力太差,渐渐连言都不敢发。
“。。。”
无语。
这群野蛮人。
竟然骂到了家门口。
可恶的缅亚银行集团,干嘛把那边网络建设那么好?要是以前,都是他们一面倒的想干啥就干啥。
随便怼。
现在。
在自己家的网站,被非洲网名狂怼,都不敢太嚣张了。
法克。
谢特。
这叫个什么事啊!
。。。
这天。
刚果金举国兴奋。
同样。
兴奋的还有不少非洲国家,比如莫桑比克,他们当时就是前后脚,同意了集资建城项目,于是乎。
一周后。
他们的城市,也将投入使用。
欢喜。
兴奋。
很多本国有建城项目的,同样也高兴,因为在接下来的的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城市也将可以入住。
届时。
也能享受到一样的生活。
实话。
心里感激。
同时。
心里一哼。
百年。
他们被西方国家,殖民百年,留下的,却是一个贫穷和落后的摊子,只一味向他们索取,不顾死活。
一对比。
欧、美国家的心,都是黑的。
。。。
十一月十五日。
沙特。
首都。
一架大客机,缓缓降落,一大群人涌出,好奇地四周张望。
“这就是沙特?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出国。”
“嗯呢。”
“就是有点热。”
“。。。”
他们是华夏建筑企业的工人们,缅亚银行集团的招标,向来迅速,而且管理严格,不允许分包出去。
因此。
急剧扩大的项目规模,让很多企业的人员,也不断增加,创造了不少就业,他们就是刚从国内来的。
都是熟练工。
简单培训。
即可上岗。
如今。
承接的缅亚银行集团管理的项目,已经是香饽饽,虽然远了一点,但给的待遇,也普遍比国内高。
五险一金,缴纳齐全。
关键。
还能免费出国一趟,即使不能到处跑,也算出国见识了一下,能吹好些天,还有钱赚,干嘛不干呢?
“还以为多好呢,基础建设一般。”
“就是。”
“异域风情倒是浓郁。”
“嗯。”
“。。。”
车上。
看着沙特的首都,大家对于这个土豪国家,顿时心里撇了撇嘴,虽然绿洲的出现,让这里绿树成荫。
可是。
城市建设方面,让人觉得有点失望,和想象中有点不一样,大街上,也没有随处可见的超跑豪车。
“难怪,他们要修新城。”
闻言。
从沙特本地招的华人员工,嘴角一抽,这话没毛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缅亚银行集团这次。
是真的用完美的设计。
刺激到了那些沙特的王室,否则的话,即使是土豪国家的沙特,也不可能随便花三百亿美元建城。
只能说。
这钱。
活该人家赚。
。。。
不久。
出城。
众人看见一片绿地。
眼前的一切。
从沙特招的华人员工,也不免感觉有点震撼,几年前,这可都是一片荒芜,黄沙漫天,现在草木成林。
甚至。
由于用水激增,沙特还计划,从西边的红海,引水过来,一来解决浇灌用水,二来解决生活用水。
这一切的改变。
都来自于缅痶。
绿洲的出现,让阿拉伯这些土豪国家,纷纷掏钱,别的地方不敢说,但是在各国的首都圈的附近。
全变了。
花园。
草坪。
绿树。
土地适合种植后,很多都花高价,从各国进口树种,到处种。特别是卡塔尔,今年三月下了大单。
把全国弄绿。
现在。
正十分热闹地改造着。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两千二百七十九章 供应链
如今。
沙特。
前十大城市,植被覆盖率,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而且。
绿洲的改变,非浅层,不是像铺了一层土皮。若是好好维护,绿洲治理的三年期结束,只要有水。
就能一直维持。
此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
浅层的沙土被改造后,深层的沙土,也会由于上层的渗水,以及微生物繁衍、植物根系扎根等等。
变成泥土。
一劳永逸。
因此。
这些阿拉伯土豪,才肯花大价钱。
现在。
唯一的问题,就是水了,但他们是谁?土豪,大不了花钱海水过滤,人工制造一些淡水河流出来。
随着时间推移。
未来。
由于土质改善,蓄水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久而久之,整个地貌环境,都会得到彻底的向好改善。
“咱也算出了趟国。”
“是啊!”
“。。。”
他们的沙特打工生活,开始了。
。。。
随着各国项目开始施工。
订单。
如雪花一般。
飞往下游厂家,各个缅亚商会成员,再一次感叹,加入商会,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没有之一。
材料。
可以拿到最便宜的。
产品。
还不会被压得极地。
货款。
好久没操心这事了。
总之。
舒坦的不行,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拿出质量合格的商品,不欺不骗。
以往。
他们大多是在本国做生意,但随着加入商会,生意便开始遍布向他国扩张,和他国的商会成员合作。
被坑?
不怕。
商会的存在,几乎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要是被坑,提起仲裁,对于不诚信坑队友的,商会会严惩。
轻的。
罚款。
重的。
开除。
这代表的,不仅仅是商会的扶持没有了,还代表可能被其他所有商会成员所排斥,代价十分巨大。
要知道。
如今。
缅亚商会的成员,全部加起来,控制的资产规模,以及商品流通领域的影响力,几乎到了骇人地步。
没什么人敢这样玩。
敢的。
现在都后悔得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
华夏。
浙省。
一家金属加工厂,厂里主要是做金属材料雕刻,老板办公室,他正接到一个令他兴奋不已的大单。
“好。”
“能做。”
“好。”
“一定按时交货。”
“。。。”
挂了电话。
他脸上的笑容就止不住。
高兴。
虽然自己不是缅亚系的企业,但是上游是啊,除了一些基本原材料,是缅亚系企业内部互通购买。
很多也是靠外部供应。
以此。
形成了一个供应链条。
顶端。
是缅亚银行集团。
其次,便是缅亚系的企业,最后是下游厂商。之前缅亚系企业在华夏并购、新建了上千家的公司。
而在这些公司下。
是十倍于这个数量的企业,跟着他们吃饭。养活了数以百万的工人,给这些企业干活,让人放心。
以往。
最怕。
还是干了活,拿不到钱。
可是。
这些企业财大气粗,背靠大树,订单不缺,付钱十分及时。听说缅亚系内部结算体系,商会有保证。
一方若是资金紧张。
或者。
本来上旬应付账款,下旬才有足够资金,那么,缅亚银行集团将会先行帮忙支付,不耽误账款支付。
因此。
作为缅亚系企业的下游厂商,日子也过得十分舒坦,多少企业,想要进去,获得‘官方’的订单。
可惜。
难。
管理。
规模。
信誉。
......
缺一不可,全都要考察。
对企业。
对老板。
都极为苛刻,但也产生了一个极好的现象,那就是缅亚商会的成员,至少信誉上,是能得到保证的。
那些坑蒙拐骗、以次充好、制假售价。。。各种违反商业道德的商人,直接就被排除在了外边。
可以说。
商会。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商业道德,让这些企业做大做强,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下游厂商来说。
都是大好事。
“努力,争取以后也能加入。”老板干劲十足。
现在。
缅亚商会吸纳的新成员,多是他们这样的有过良好合作记录的,而吸收谁,只有缅亚银行集团能定。
因此。
十分公正。
不需要去巴结谁,也不需要去送礼,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对于商会的理念他很认同。
质量。
就是生命。
商人。
必须得有基本商业道德。回想起来,老板一阵感叹,当初最艰难的时候,获得了唐青旗下抵款公司的批贷。
不多。
一百五十万。
可是。
却让他的厂,走出了困境,对这家贷款公司,在业内早已是如雷贯耳,那是仿佛天使一般的存在。
这几年。
这家贷款公司,帮助了大量的中小企业,活了下来。要知道,中小企业,一直是银行不愿搭理的。
贷款少。
抵押少。
嫌麻烦。
总之。
各种嫌弃。
没办法,它们要么倒闭,要么借高利息资金,多少优秀的中小企业,倒在了高利贷之下,令人唏嘘。
现在。
情况大不同,那家贷款公司,特别喜欢帮助像他们这样,诚信经营,信誉良好,就是账款难收的。
债务。
是压垮一家企业,最重的铁坨。贷款公司并非随便给你钱,让一家没有业务的公司,继续撑下去。
不。
那不叫帮助,叫扶贫。
事实上。
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非常优秀,但最后却是被业务多压死的,就是这么神奇,业务多,成本高。
可由于各种原因。。。货款没到账。
这下。
谁都得麻爪。
之前。
他就是这样,接了一个大单,可对方财务出了问题,导致货款支付遥遥无期,直到现在都还没支付。
无奈。
他本诚信经营,奈何世道无常。
幸运的是。
世界没有抛弃他。出现了一个唐青,要是没有erv那位,妥妥的世界首富,想到上月底的福布斯。
近七千亿美元身价。
苍天!
这是一个人,六年间创造的财富!平均一下,一年一千亿美元,照这个势头,两年后不得破万亿美元。
十年后。
或许。
能看到唐青的财富,突破十万亿人民币。
“。。。”
世界。
果然无常,六年前,谁能料到一个普通城市,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听说一个月零花钱才几十块的人。
会有如今的成就。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两千二百八十章 G21
感慨完。
“咳!”
老板开始回归现实,别人的身价就算再多,也是别人的。生活还需要自己去认真面对,至于传奇。
凡人看看就好!
随后。
他开始忙碌起来,根据传过来的订单内容,开始分配任务,调整生产。这些可都是要出口的商品。
可以退税的。
如此。
厂子的利润。
还会略高一些。但再高,作为一家加工企业,钱也是一直很紧张,毕竟不是所有客户都按时付款。
材料。
人工。
水电。
......
反正。
他从来没感觉,银行卡有几百万,就能浪起来。在外人看来,他这个身价千万的老板,很是风光。
可是。
只有自己知道,大部分时候也是如履薄冰,一些难处,是外人难以想想的。就算一年利润几百万。
他开的也只是一辆便宜车。
买好车装门面?
。。。舍不得。
而且。
以前。
倒是需要开一辆豪车,谈业务方便点,让人感觉有实力。但现在,他的主要客户是缅亚系的企业。
不看豪车。
信用为先。
而且。
出去后,说是缅亚系企业的下游厂商,都能算是一段光鲜履历,不会被人看不起,反而夸你低调。
“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