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烟雨楼台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雾都故事
“你现在就让人把那女子带过来”。赵旭挣扎着想阻止,却又被赵坤踢了一脚,赵坤擦了一把头上的汗,命下人去内院带人。
进来书房的女子面色虽然有些憔悴,却仍是难掩姿色,她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赵旭和一旁的赵坤,眼里满是恨意,然后直接走到书桌前面,对着慕云廷跪了下去。
慕云廷看了一眼面前的女子,淡声道:
“说说,你是怎么来这里的,还想不想在这里待下去,若是不想,只管说,本公子会替你做主。”
那女子听了慕云廷的话,抬起一张已经满是泪痕的脸,哭道:
“民女是吴村人,是家中独女,还有双亲要侍奉,却被这赵旭强抢回来,双亲多次上门,都被拒之门外,如今母亲已经病死,父亲也时日无多,民女之所以还苟活着,就是为了能有一天找到伸冤的地方,如今公子既肯替民女做主,民女就死而无憾了,只求公子杀了这贼人,替民女的母亲报仇。”
那女子说完,给慕云廷磕了三个头,突然就一头往桌子上大力撞去,慕云廷坐在桌子后边,其他人也来不及反应,那女子已经头破血流的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慕云廷脸色大变,对着墨香道:
“立刻送她去医馆,快一点。”墨香上前,来不及避嫌,抱起那女子就奔了出去。
赵坤已经跪在了地上,磕头请罪道:
“都是下官糊涂,只听了母亲的一面之词,并不曾亲自听这女子辩解,还请公子治罪。”
慕云廷忽然笑了起来,只是笑容却让赵坤浑身冒汗,俯身在地不敢抬头。
“本公子给你两条路,第一,本公子让御史参你治家不严,纵侄行凶,逼死人命,那么你轻则罢官,重则流放,至于你这侄子,至少也是斩监候。第二,本公子念你官声不错,只是因为愚孝才筑下大错,不去张扬这件事情,但是你要让人挑断这畜生的脚筋,从此以后将他禁锢在家,不得出屋门一步。”
赵旭听完慕云廷的话,吓得呜呜的叫
第二百五十六章 刻簪
慕云廷提起酒壶,赵坤赶紧端起了自己的酒杯,慕云廷给赵坤倒了一杯酒,放下酒壶说道:
“缙云山在大人的治下,惠慈庵的静慧师太和她的那个俗家弟子,不知大人可否知道”
赵坤一愣,马上就想起了几年前的那场风波,忙说:
“下官知道,当年因为家中那孽障胡闹,还差点儿得罪了师太。”
慕云廷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了当年的事情,只接着说道:
“静慧师太是家母的好友,她那徒弟是我挚友的表妹,以后若是惠慈庵有求,或者王家人有了难处,还请大人照拂一二,慕某在此先行谢过。”
赵坤一愣,立刻想起当年自己断的那起争女案,当时的原告就是姓王,是静慧师太那个俗家弟子的母家。
“慕公子,下官想斗胆问一句,可是王家和师太的那位弟子和好了”
慕云廷点了点头,回道:
“当年作恶的人已经故去,王家如今也知道错了,林小姐已经安置好了家人,你不必特意做什么事情,只是若他们有事情求你的时候,还请你照拂一二。”
赵坤明白,立刻应下,他是知道静慧师太原本姓林的,如今听慕云廷以“林小姐”称呼师太的那位徒弟,他大概就已经明白了,何况林云志骤然成为户部尚书的事情,赵坤自然是知道的,于是便在心里告诫自己:如今缙云山上住着的人,不仅是户部尚书的至亲,还是能让镇北侯府的公子亲自关照的人,自己只要做好了这一件事情,就不愁巴结不了尚书府和镇北侯府。
慕云廷和墨香离去后,赵坤立刻回到衙门,让属下安排人手,做好缙云山周围的巡查,不得出一点岔子。
因为和赵坤叙话,慕云廷到达惠慈庵的时候,已经是巳时末了,静慧师太知道慕云廷今日要走,特意交待厨房早点准备斋饭,为慕云廷送行。
叙话的时候,当静慧师太问慕云廷昨日赵家的事情是如何处理的时候,慕云廷笑了笑,说道:
“赵大人是个明理的,已经将赵旭禁在家中,再不会放他出去了,那个被抢的女子,也已经安排她回家去了,师太尽管放心就是。”
静慧师太微笑着点头,虽然她知道事情恐怕没有慕云廷说的这样简单,但是也没有再追问,对于慕云廷做的事情,她是再放心不过的。
只是,林雨桐看着慕云廷云淡风轻的样子,却在心里怀疑,她才不信慕云廷会这样轻易的只把赵旭禁足了事。
送慕云廷到惠慈庵门口的时候,趁着师傅和师姐没跟出来,林雨桐就悄悄的问慕云廷:
“二公子,你到底是怎么处理赵家的事情的”
慕云廷就知道林雨桐这个小丫头一定不会轻易相信他刚才说的话,于是清了清嗓子说:
“也没什么,就是赵坤觉得他那侄子太过无法无天,就让人挑断了赵旭的脚筋,要把他一辈子囚禁在屋子里。”
慕云廷说的轻松,林雨桐却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说:
“是二公子逼赵坤这么做的吧”
慕云廷连连摇头,答道:
“当然不是,我只不过是给他提了个建议而已。”
林雨桐看着慕云廷有些无赖的样子,抿嘴笑了笑,轻声说:
“二公子何必急着否认,你这样做其实也是在帮赵坤,否则他迟早要落个罢官抄家的下场,这样起码还保住了他侄子的性命。”
慕云廷眼睛一亮,拿扇子点了点林雨桐的头,笑着说:
“果然还是小妹了解我,说,想要什么奖励”林雨桐不满的摸了下头,说道:
“不许动我的头,你真讨厌。”说完转身准备回去,秋菊和春草还在不远处等着她呢。
慕云廷上前一步,拦住林雨桐,笑着说: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团聚
老太太回过神来,立刻就让人拿着老太爷的名帖去请太医,荀院使亲自来了林家,给三太太和五少爷看诊。
“夫人只是忧思过度,加之生产时伤了身子,才会成如今这样,只要能放宽心情,加上药石调理,就可以恢复如初。”
荀院使说完,却沉默了一阵,才又接着说道:
“只是令公子乃是胎里带来的不足之症,虽也可用药调理,但是孩子幼小,不可用药太猛,只能循序渐进,倒是很需要几年时间。”
荀院使的话,让三太太瞬间又泪眼朦胧,她宁愿自己的病治不了,也希望儿子可以早日好起来。
老太太却镇定,沉着的对荀院使说:
“多谢荀大人直言,就按您的意思来,多久都使得。”
荀院使点头,出去写药方去了,老太爷也亲自陪着跟了出去。
遣了林依萱、林依婷带着林辰健出去玩儿,老太太才拉了三太太的手,劝道:
“你一向性子要强,如今却再不可任性,只管好好的在京中住下,等你和健儿的身子都调理好了,再去想别的也不晚。”
三太太知道老太太的意思,含泪说道:
“母亲,都是我没有教导好女儿,才让宇儿殒了性命,我这辈子都对不起梅姨娘和老爷。”三太太说完,再也忍不住心里多日来的压抑,伏在老太太身上泣不成声。
老太太叹了口气,拍着三太太的背说道:
“倒也不能只怪你娇惯坏了女儿,五丫头也不是第一次作恶了,本性难移,你只一味自责又有何用,从今以后,狠下心来,不要再惯着她才是正途。”
老太太的眼神中有了些狠厉,孙子林辰宇从小活泼可爱,就算是庶出的,她和老太爷也未曾少过一丝关爱,林辰宇去了的时候,她几个昼夜难以安眠,连刚强的老太爷也背地里哭了两回,所以又怎么能不恨林依妍狠毒,若不是顾及三太太为林家生了四个孩子,又身子不好,岂会只让林依妍落发出家了事。
三太太止住哭声之后,才哽咽着说:
“母亲,我如今算是明白了,再也不能惯着五丫头了,否则早晚还得出大事,我临走的时候,也交待过娘家人,不许她们去庙里给妍儿送东西,必要让她吃番苦头才成。”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
“你能想明白了就好,你还有萱儿和婷儿,都是好孩子,还怕没人孝敬你不成,至于五丫头,就让她待在家庙里吧,总归她是林家的嫡小姐,谁也不敢真正的虐待她,吃不了什么苦头,也就是不能再像以往那样锦衣玉食罢了。”
三太太点点头,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她是得打起精神了,林依萱还有不到半年就要出嫁,纵使有老太太和大太太帮忙,她这个做娘的既然来了,总是要亲自打理女儿的嫁妆的。
初夏时节,林雨桐十一岁的生日来临,除了老太太提前让人从京中送来了众人准备的礼物,宝珠一家也和王元辉夫妇一起来到了惠慈庵。
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王元辉却如同换了个人一般,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虽还是一身庄户人的打扮,但却是一身的新衣服和新鞋,脸上也多了笑容,见了林雨桐也不似原来那般拘谨害怕。
赵金晓带了一双儿女一起来的,一见林雨桐就笑容可掬的凑上来说:
“好闺女,都是托你的福,你这弟弟在镇上的私塾读了半个多月的书,已经得了先生几次夸奖了,若是以后能有点出息,娘只恨不得给你磕头才好。”
林雨桐笑着叫了王志光到跟前,考问了他一会儿,发现这王志光还真是聪明,就这半月,竟是已经把百家姓和千字文背了个大半,而且看的出这小家伙很是自信,对读书这件事情抱着极大的热情。
林雨桐心里也高兴,对王元辉夫妇说道:
“不说志光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依云(1)
盛夏的京城骄阳似火,刚刚巳时,街道上的行人就已经少了许多,除了那些为生计奔波的小商贩还在外边苦等,许多人都已经躲进屋子里乘凉去了。
就在这样空旷的街道上,一队马车缓缓的行驶着,打头的一辆褐色马车里,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透过窗帘的缝隙,悄悄的打量着街道两旁的建筑,许久才垂了头,小声的对旁边的嬷嬷说:
“黄嬷嬷,我从没见过外祖母,你说她老人家会喜欢我吗”少女苍白的脸上带着明显的不安,规规矩矩放在腿上的手也苍白的能看到条条青色的血管。
一身半旧衣服的黄嬷嬷轻声的安慰少女:
“小姐可是不要再担心这个了,你是老太太唯一的嫡亲外孙女,如今夫人不在了,老太太亲自写信要你来京城,又怎么会不疼爱你呢。”
少女听了黄嬷嬷的话,没有安心,反倒是红了眼圈,哽咽着说:
“若不是母亲走了,我又怎会到如今这个地步。”
坐在旁边的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也忙跟着劝道:
“小姐,今天第一次去见老太太,你要打起精神,也好让老太太看了喜欢。”
少女拿着帕子一边擦泪一边说:
“从今往后,我就是寄人篱下,你们也要处处小心,外祖家门第高,必是有许多规矩,我们千万不要让人笑话了。”
黄嬷嬷和那个小丫头赶紧点头,又劝说了一阵,少女方才忍住了眼泪。
这个纤瘦单薄的少女,就是林老太爷唯一嫡出的女儿林安珍的独女,名叫莫依云,今年十六岁了,刚刚从广西来到京城,坐在她旁边的两个人,一个是跟了她多年的黄嬷嬷,而那个年纪还小的丫头叫琴书。
林安珍是老太太的长女,比大老爷林安邦还要大上两岁,因为是长女,又自幼沉着有见地,很得老太爷夫妇喜欢,虽然在林安珍及笄的时候,林家还偏居江陵,且还背着罪臣之后的名声,可以林家的声誉和财力,完全可以给林安珍找一家门当户对的夫家。
可是,谁也想不到的是,一向贤淑稳重的林安珍在自己的婚事上,却无比执拗,她拒绝了父母为她相看的好几户人家,非要嫁给当时还是个穷秀才的莫子卿。
老太爷夫妇并不是看不上墨子卿的贫寒家境,而是老太爷认为莫子卿为人气量狭窄、城府太深而又缺少仁义,即使将来有了成就,也未必能够长远。
而老太太则是看不上莫子卿那个尖酸刻薄的寡母,怕女儿嫁过去了会被婆婆拿捏。
直到林安珍耽搁到快二十岁,拗不过她的老太爷夫妇才不得不答应了林安珍,可是带着大量陪嫁嫁进墨家的林安珍却只过了不到一年的安生日子,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墨家在娶了林安珍之后,过上了呼奴唤婢的生活,林安珍也并不在意拿自己的陪嫁去补贴夫家的生活,可是莫老太太却开始处处刁难林安珍。
莫老太太既想享受儿媳妇带来的富贵生活,又不肯让人觉得自己是在占林家的便宜,便抓住林安珍一直没怀孕这个短处,处处刁难儿媳妇,以便在下人和亲朋中间树立自己的威风。
莫子卿费尽心机的娶到林安珍,既是看上了林安珍这个人,更是看中了林家的名望和财力,所以成婚的前几个月,待林安珍也算的上是体贴周到,可是禁不住母亲挑拨,且自己也终于中了进士,有了一官半职,觉得终于可以在林家人面前吐气扬眉了,莫子卿本相毕露,以林安珍久无所出为由,一下子就纳了两个妾室,其中一个还是贵妾。
莫子卿微薄的俸禄还不够他自己出去应酬的,莫家几十口人吃用着林安珍的陪嫁,却心安理得的作践林安珍,那个贵妾怀孕后,更是蹬鼻子上脸,当着莫子卿母子的面,也敢对林安珍颐指气使,动不动就抱着肚子掉眼泪。
&nbs
第二百五十九章 莫依云(2)
坐在后边一辆马车里的是老太太派去接莫依云的三个婆子,一路上,她们也没能和莫依云说上几句话,此刻,一个年龄最大的婆子叹了口气说道:
“我老婆子跟着老太太办了几十年差事,就数这次心里最没谱了,竟是不知道该如何回去给老太太回话。”
另外一个婆子想了想说:
“有表小姐在,自会给老太太说清楚咱家姑奶奶的事情,咱们只把在莫家那几日看到的情形给老太太说了,别的就不要多管了。”
坐在门口的那个婆子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前面的马车,才低声说道:
“我看啊,咱们还是得谨慎着点,前边那位别看没几句话,可是个不好伺候的,咱们若是说了她不喜欢的,总归是不美。”
年龄大的婆子脸上漏出一丝讽刺,说道:
“那是自然,莫家再亏待咱们姑太太,那也是她的家,关系着她的脸面,她不给咱们脸面没关系,但是我却不会向老太太隐瞒一丝一毫,不然岂不是愧对老太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