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烟雨楼台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雾都故事
林依涵还有几个月就要出嫁了,她又是自小养在老太太跟前的,感情自然不同旁人,如果不是怕耽误林依涵绣嫁妆,老太太恨不得把她天天留在自己跟前。所以一听丫环说林依涵来了,老太太马上高兴起来,让大太太给林依涵摆上碗筷,陪着自己用饭。
女儿得老太太喜欢,大太太自然高兴,却少不得说句“这孩子总是来叨扰母亲”的客气话。
有林依涵陪着,老太太多吃了一碗饭,大太太示意郑嬷嬷备一些山楂丸给老太太饭后消食,她自己亲手绞了热帕子伺候着老太太漱口擦脸,老太太对着大太太说:“你也是做婆婆的人了,又管着家,诸事繁忙,原就说过不要你天天来我这里伺候,你就是不听。赶紧去用些饭吧。”大太太平日里不拘言笑,听婆婆说这样的体贴话,心下感动,笑着说:
“媳妇来母亲这里习惯了,一日不来就记挂,母亲还是别赶媳妇了。”
“你呀,就是心眼直,没得总是累着自己,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才是。”老太太说完扶着林依涵的手进了暖阁。
大太太匆匆用了饭。让丫环撤了桌面,自己也进去暖阁陪着老太太说话消食。
林依涵亲自给老太太喂了几个山楂丸,然后站在老太太身后,一边给老太太捏肩,一边轻声细语的把今天去三房看望林巧蔓的事情说了一遍,还把林雨桐回五太太的话也说了,老太太听了冷笑一声,说道:
“这个老五媳妇就是死性不该,永远藏不住自己那点肮脏心思,如今竟然拿个年幼的孩子来挑拨离间,真真的是丢人现眼。”大太太看老太太生气,忙说:
“母亲,我听老爷说了五弟妹哥哥的事情,据说已经不是第一次出这样的差错了,所以三弟才发了脾气,不让他再管迎宾楼的采买,想是因此五弟妹今日才这般行事,母亲不要生气,免得伤了身体。”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给把茶碗递到老太太手里。
老太太喝了几口茶,顺了顺气,才叹了口气说道:
“我和她置什么气,她又不是我大房的媳妇,出了差错也该由她自己的婆婆惩治她,只是她如此自作聪明,没得在雨桐面前丢了我林家的脸面。”林依萱接过老太太手中的茶碗,笑着说:
“祖母,我原本看着表妹年纪小,不想却是个拎得清的,姑祖母教养的孩子果然是好的。”老太太叹了口气,不再说话,大太太看老太太神色感伤,忙说道:
“母亲,媳妇幼年时在京中,曾有幸见过大姑母一次,姑母绝代风华,教出桐儿这样的好孩子也是自然,想来有桐儿陪伴的这些年,姑母也可有所安慰。”老太太点点头,望着窗外,幽幽的说道:
“虽然当年林家被贬出京,可是大姑奶奶得先皇和先皇后怜惜,原本可以在京中安享晚年,只是姑奶奶执意落发出家,且多年不与我林家来往,想来这其中必然有不得已的原因,只是姑奶奶不说,我和老太爷也不便追问,免得再触得姑奶奶伤心。”大太太看着老太太伤感,忙转移话题说道:
“母亲,如今姑母肯为了雨桐筹谋,想来这个孩子是能让姑母挂心的,只要我们能照顾好雨桐,必能让姑母安心,说不定哪日姑母还肯为了雨桐来江陵也说不准,到时父亲和母亲也可与姑母相见。”老太太收起思绪,拿帕子按了一下眼角,笑着说:
&
第四十九章 不知真相
在女儿房里笑容和煦的大太太,出了芙蓉阁的大门,立马脸色阴沉,她吩咐丫环绿桥先去明然堂,告诉邹夫子自己有事需要拜访,然后带着贴身的邢嬷嬷,急步回墨竹堂更衣。
半个时辰后,明然堂里,大太太和邹夫子已经各自喝完了一杯茶,青梅续了茶水,邹夫子使了个眼色,青梅悄悄的退了出去,把门掩上,自己守在门外。
邹夫子能来林家,众人都知道是大太太出面,亲自请来的,邹夫子在林家的一应生活起居,也一直是大太太派人打理,二人关系也算捻熟,因此在彼此心照不宣的问候了一番身体和天气后,大太太道明了来意:
“夫子,三府里的巧曼侄女多日不曾来家学读书,说是病了,不知是何病症”
昨日几个学生告假,邹夫子自然知道她们今日去探望林巧曼的事情,所以适才青梅对她说大太太要来拜访时,她就知道大太太定是起了疑心,而且一定是大小姐林依涵发现了端倪并且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她的这个学生可是个心思玲珑的,林巧蔓在她面前根本就躲不过去。
不过邹夫子当林巧蔓归家时曾答应,只要林巧蔓不再出现在家学,就不会揭穿她,所以邹夫子听了大太太的话,微微一笑,侧身把茶杯放在桌上,朱唇轻启:
“太太,女孩家的,养的娇贵,偶有不适也是正常,所以我当日并未追问过病因。另外巧曼既然身体不适,若是再来大房的家学读书,来回奔波必然辛苦,就请三房为巧曼另择贤师,不必再来明然堂了。”这就是说,邹夫子拒绝透露到底为何时逐林巧蔓出家学,同时也拒绝再教授林巧曼。
邹夫子白净紧致的脖颈旁微微晃动的和田玉耳环,在窗外射进的阳光照射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大太太看的有些失神,当日她第一次去邹夫子府上请师的时候,就曾被邹夫子的美貌惊到。
大太太原以为众人口中德才兼备、堪为女子楷模的邹夫子大概也就是一个刻板严厉的中年妇人,没想到却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美人,而且几年过去了,邹夫子的相貌似乎无任何变化,岁月的流逝只是让这个美貌女人的眼睛里又多了几分韵味,而她那虽然微笑着却略显冷情的面庞依然美的惊心动魄。
大太太回过神来,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告辞离去,邹夫子送大太太到门口就折身返回,让青梅收拾行李,五日后老太太大寿,她给几个女学生放了两日假,自己也可趁此机会回去探望父母和公婆。
这许多年来,她但凡出明然堂回自己家,都是在明然堂门口就坐上轿子离开,从不在林府别的地方多行一步。
明然堂是女学,自是不许府中男子轻易接近,邹夫子又从不参加林家的任何宴会,所以林府的人,除了大太太和几位小姐,见过邹夫子的也就是几位小姐贴身伺候的丫环。
大太太在初次见过邹夫子后,曾向老太太说起邹夫子相貌奇美,老太太原本有些担心,想着邹夫子乃是一个寡居之人,而林家男丁众多,怕是会有所不便,可是后来发现,邹夫子行事极其规矩,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在林家从不出明然堂,也从不和几位小姐之外的任何人来往,连老太太的福寿堂也不曾到访过,林家的大小宴会她从不参加,出了林家就是回婆家或者父母家,而且到自己家也是轿子直接抬进内院,所以多年来,江陵城中邹夫子虽然素有贤名,却鲜有人知道她的美貌。几年下来,老太太早放下了心,反而敬佩之心日增。
且说大太太回了墨竹堂,心里计量许久,还是放心不下,今日,邹夫子虽然不肯说出林巧蔓做了什么下作事情被逐出家学,但也等于承认了林巧蔓是因犯错被逐的,能到这个地步,
第五十章 情伤
在老太太寿辰前的这一日,当林家所有人都在为老太太的六十五岁大寿准备的时候,一顶厚青绒小轿抬出了林府的后角门,青梅和邹夫子坐在里边。
当轿子走到距离江家不远的雅轩书局楼下的时候,青梅悄悄的把轿子的窗帘掀起一条缝,透过缝隙,果然看到一个藏青色的男子身影立在二楼的廊道边,青梅看向邹夫子,欲言又止,而邹夫子只是把脸微微垂下,闭上了眼睛,青梅只得放下轿帘。
轿子一路进了江家的内院,暖阁里,青梅给邹夫子端上一杯热茶,踌躇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说道:
“小姐,那人今日必定又是会等上一整日的,这样冷的天气,你就见他一面吧。”邹夫子苦笑一下,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快二十年没见了,我都快记不得他长什么样子了,以后不必再提了。”说完,一滴清泪划过脸庞,青梅看到自家小姐伤心,忙拿帕子给邹夫子擦脸,自己却忍不住也伤心的哭道:
“小姐,当年之事原本就没有你的错,可你还是自苦了这么多年,你到底要折磨自己到什么时候”邹夫子仰起头,看着青梅说:
“当年之事我虽没错,可我终究只能选择成为江家妇,他也已经儿女双全,我和他,这一世终究不能成为一双人,又何必相见,再徒增伤心。”说完,她站起身,一边取下手上的镯子,一边说道:
“青梅,去取热水来,我要梳洗换衣,晚点儿还要去拜见公公婆婆。”青梅只得擦干眼泪,出去准备。
蔷薇院里,二小姐林依颖正和丫环玉镯在看老太太送来的步摇,二太太裴氏扶着小丫环的手走了进来,林依颖看到母亲来了,忙起身行礼,然后扶着裴氏坐下,又让玉镯上了茶。
二太太并不喝水,只让玉镯把那步摇拿过来看,看着那拇指肚大的晶莹剔透的紫色宝石,下边垂着的一串南珠也是颗颗饱满均匀,最别致的是末端的流苏竟然是用细软如丝线的金丝制成,光泽明亮,若是走在阳光下,就会散发出细碎明亮的光芒,很是别致,二太太用手小心的抚摸着末端的流苏,笑着说:
“你大姐姐及笄礼的时候,老太太就送了一支这样的步摇,大小姐戴着可真是好看的紧,引得多少人羡慕呢,你及笄的时候,老太太没有送,我原还以为只有那一支呢,没想到今日老太太还是给了,可见你祖母也是疼你的,你的婚事也就不用担心了,你祖母让你打扮起来,自然是要给你挑一门好人家。”
林依颖红着脸低下头,二太太心里则是无比的高兴,原本她看着女儿的及笄礼办的简单,远不如大小姐林依涵的排场,她心里有些心酸却也不敢说,谁让大小姐是长孙女,又是在老太太身边长大的。自己家老爷是庶出,婆婆这么多年能不苛待二房,在一应用度上让二房和自己两个亲儿子一样,她已经很满足了,没想到这次老太太竟如此为了女儿相看人家的事情上心,听说虽然不是大办宴席,但是门户相当的几家都已经下了帖子去请,今日又送了这贵重的步摇给女儿,可见老太太是有心给自己女儿找户好人家的。
林依颖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她和大小姐林依涵一起长大,可是自己爹爹是庶出,祖母虽不苛待,却也不像对大伯和三叔那样好,母亲又是个怯懦的性子,所以她从小自卑,不敢和姐妹们比较,事事让着别人,小心体贴的照顾几个妹妹,只是为了能和姐妹们好好相处,让祖母看到她时多些欢喜。
去年,老太太给大小姐定下了江陵知府家的嫡次子唐逸风,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门亲事是林家高攀了,毕竟林家现在已经无人为官。
林依颖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先是替大姐姐高兴,继而又有些心酸,羡慕大姐姐的同时也忧心自己的将来,直到前些时日,祖母和大伯母精心为她准备衣物首饰,今日又派人送来这贵重的步摇,显然是希望在明日的宴会上,让别人都看到,她这个二房的嫡女也一样是受林家重视的。
只是林依颖和她母亲没想到的是,她的亲事会在林家掀起一番轩然大波,甚至间接的导致了二太太的死亡。
农历的十一月初六,是老太太的六十五岁大寿,天还黑着,林家内外院的仆人都已经起床开始准备,到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林府已经布置的一片喜庆,从大门到内院老太太的福寿堂,一路上张灯结彩,大大的烫金的寿字贴在灯笼上,仆人们也都穿上了新发放的冬装,男的一律褐色,女的一律青色,皆是细棉布制成,那些有脸面的管事
第五十一章 祝寿
福寿堂的暖阁里,大太太和郑嬷嬷正在伺候着老太太梳妆,郑嬷嬷伺候老太太多年,熟知老太太的喜好,她利落的把老太太的一头白发往后梳,在脑后分成三层,盘成一个大圆髻,然后在左右两侧各插上两只簪子,最后在发髻正中间别了一直金镶玉的宝蟾簪子,一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形象就展现在镜子中。
大太太一边给老太太戴上块镶青玉的抹额,一边说:
“母亲高寿,可这头发还能如此浓密,盘得了这样的好发髻,可见母亲身体强健,定得长命百岁。”老太太一脸皱纹笑的成了花朵,说道:
“还不是你们孝顺,伺候的好,我老婆子不用操什么心,我只要看着几个孙子孙女都成家立业了,也就知足了。”
“看母亲说的,哪有只顾着孙子孙女的道理,你老人家少不得还要为重孙操心呢。”老太太一听大喜,忙问:
“老大媳妇,可是辰旭媳妇有喜了”大太太笑着点点头:
“可不是嘛,已经请大夫来诊过脉了,快两个月了,这个孩子来的真是时候,赶着母亲的寿辰,可不就是要喜上添喜嘛。”其实大少奶奶几日前就已经诊出喜脉,大太太故意等到今日才说,为的就是给老太太的寿辰增加喜气。
老太太当然是非常欢喜,孙子这辈里,大孙子林辰旭是老太太抱的最多的,读书也有出息,最得老太爷和老太太欢心,孙媳妇魏氏出身书香门第,温婉孝顺,老太太也极喜欢,如今魏氏有喜,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林家新一代的人。
“老大媳妇,你去库房,捡好的药材和补品,凡是用的上的,都给送到辰旭的房里去,今日也不要让辰旭媳妇在我跟前伺候了,让她好好歇着。”大太太听了笑着说:
“母亲说的是,不过今日母亲寿辰,辰旭媳妇无论如何也得来给母亲磕个头,然后儿媳就让她回自己院子歇着,至于药材补品,晚间就送过去。”
“好,好,今日魏家必然也会来人,安排她们去陪陪辰旭媳妇,她初次有孕,想必心里也会忐忑。”
“是,母亲。媳妇会安排好的,你老尽管放心。只是媳妇还有一件事情要提前告知母亲。媳妇昨儿去明然堂找邹夫子说话,听邹夫子的意思,是希望三房府里可以自己请位先生教导巧曼,媳妇也觉得此事可行,这样一来可以省去巧曼侄女来回奔波之苦,二来,三房其他几个孩子也一天天的大了,该读书了,邹夫子也无精力照看太多学生。”
老太太看了大太太一眼,问道:“邹夫子可说了巧曼是患了什么病告假的”
“儿媳问过,邹夫子只说不知。儿媳也不好细问。”老太太和大太太婆媳多年,看大太太的神情,就明白事情恐怕不只是林巧蔓病了这么简单,又加上前日大小姐林依涵说了吕氏挑拨的事情,心里愈发厌恶吕氏母女不安分,便对大太太说:
“你且放心,今日若是三府的人提及此事,我自有应对。你只操心着教导好咱们家的这几个姑娘,别学得像有些人,一肚子的心眼,就只会算计。”大太太点头应下,老太太这才放心,穿上崭新的深红色绣金线福字新衣,扶着大太太和郑嬷嬷的手往正堂走去。
老太太和大太太到达明厅的时候,林家的大小主子们都已经在候着了,老太爷坐在罗汉床上,三个孙子围坐在跟前,正和老太爷说话。
林家的三个老爷坐在明厅左侧,三老爷正在给两个哥哥讲些什么,大老爷和二老爷一边听一边点头。右侧空出第一个位置,是大太太的,二太太、三太太坐在第一排,后边一排坐着林家的几位小姐,伺候的丫环们都立在各自主子的身后,只五小姐林依妍因身体病弱,没有来。
众人看到老太太和大太太出来了,都站起来,郑嬷嬷扶着老太太坐在罗汉床上,大太太走到第二排,和二太太、三太太并排站着,然后众人一起跪下,给老太太磕头祝寿,老太太笑的眯了眼,一叠声要大家赶紧起来,郑嬷嬷端
第五十二章 打秋风
大房的三个媳妇这才起身,搀扶着二老太太落座,四老爷林永昌夫妇带着孩子们一起在大厅中间跪下,给老太太磕头贺寿,等几人磕完头,大老太太方才开口:
“都起来吧,大冷的天,别冷了几个孩子的腿。”堂下的一堆人站起身,四老爷夫妇落座,四房的孩子实在是多,林若柔姐妹两个坐在四老爷夫妇身后,其余的那几个就实在没有地方坐了,挤成一堆站在后边,几个小孩子有的东张西望的打量着富丽堂皇的厅堂,有的悄悄议论大房几个姑娘的衣服首饰,这幅景象在原本静悄悄的明厅显得极不和谐,林若柔涨红了脸,扭头狠狠的瞪着那几个庶出的孩子。
今天来的这几个庶子庶女还是平日里在二老太太和四老爷面前比较得宠的,已然是这幅样子,可见二房的那些个庶子庶女都被教养成了什么样子。
那几个庶出的孩子看见嫡长姐生气了,赶紧闭嘴垂下头,也有心理不服气的,但这是在大房,没有自己的姨娘在四老爷面前撑腰,她们终究有些怕林若柔,平日里这个长姐可就是个厉害人物,从不给她们好脸色。
二老太太让门外候着的丫环进来,两个丫环怀里各抱着一匹杭绸,外边用绣着福字的绸带绑着,那杭绸的色泽暗淡,显见是放久了的存货,这寿礼也是让人挺无语的,二老太太明显是想用这个向大房证明:二房生机艰难,你大房得接济我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