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微微一笑,转头对陈圆圆笑着说道:“圆圆,随我去卧室,将那件宝物拿来。”
陈圆圆奇怪地回望他一眼,眸子一闪,黛眉先是一拧,忽然有些恍然和受伤的味道,那双明亮的眸子里燃烧着愤怒的火苗儿,她轻轻站起身,向朱慈烺躬身道:“民女随徐大人去一趟卧室。”
徐梁见她神色,心中有点愧意,可是这种事情还是提早说清楚好,埋在心中总有发作的一天,两人之间的气氛有点儿发僵,一前一后默默地走到徐梁卧室处,徐梁开门在内翻找了一阵,取出一把微带弧度的墨绿色鲨鱼皮的雁翎刀,提着走了出来。
关闭门窗,陈圆圆默默的看着徐梁,忽然深吸了一口气,眼帘一阵急速地眨动,眸子带着层薄薄的雾气,用僵硬的声调问道:“大人,想必已经听说了那件事情了吧”
徐梁垂下目光,狠下心肠道:“身处庙堂之险,自然身不由己,很多事情不是我能控制的,一如陛下昔日将你赏赐给我。我根本没有办法拒绝,这一次也一样。”
“圆圆难以接受其他的女人高高在上,趾高气扬,圆圆希望单独拥有大人。”
对于陈圆圆忽如其来的表白,徐梁的脸上闪过一丝愧疚,摇摇头说道:“你若是感觉我徐梁不是东西,你还是走罢。我徐梁心里只有天下,装不下太多的东西的。”
陈圆圆自嘲的一笑,说道:“果然,在你们男人心中,我们女人什么都不是。万千柔情,也抵不过铁马的江山。像我这样出身的女人,更不值得大人在乎了吧”
徐梁听懂了他说什么。不由的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陈圆圆垂下眼眸,退而求此次,幽幽的说道:“我希望他日大人做了陛下的乘龙快婿,不忘昨日为您抚琴的女子,圆圆只希望在大人心里留下些许影子可以吗”
两行清泪顺着玉颊簌簌而下,脸色略有些苍白憔悴,看起来愈加可怜。
徐梁摇摇头,艰难的回答道:“我还是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徐梁提剑走了几步,忽然又停住,头也不回的说道:“你我之事,也算是缘分一场,我奉劝姑娘一句,早早离去,莫要伤了心肝。我徐梁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了爬的更高,我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我的无情,还请姑娘多多谅解。
昔日冠军侯曾言,匈奴未平,何以为家。这天下不靖,我徐梁也不会将感情真的放在一个女人身上。
悠悠一叹,悄然而去。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太子说刀
第二百二十四章太子说刀
徐梁离去,陈圆圆忽然转过身来,泪眼婆娑,望着徐梁坚强的背影,幽怨的说道:“好狠的心,为了天下的百姓,这天下的女子便皆可抛弃吗莫非这女子便不是天下人吗
徐梁啊,徐梁,你到底在躲避什么什么呢”
这一会儿功夫,朱微婥在院中鼓动如簧之舌,东一句,西一句,虽然没有什么条理。
但是隐隐约约却表达了对朱慈烺的埋怨。
他不应该答应徐梁去说这一件事情。
分配流民土地,让他们去种植,这件事情看起来乃是一件善政,但是触动朝中的权贵的利益却非常多。
尤其是朱慈烺只是太子,而不是当朝的陛下,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
以免让朝中的大臣们攻击,要知道太子殿下还有两个兄弟。
若是让朝臣不满,以此事做文章,引起太子的废立之事,无疑会给本来混乱不堪的朝政雪上加霜。
而朱慈烺对于朱微婥的劝告却不怎么上心。
年幼的太子殿下,心里装的更多的是如何让大明帝国重新兴盛,至于触动谁的利益他反而根本不上心。
太子抬着头,看着担忧的姐姐,笑着说道:“姐姐,眼下朝政已经差到了这种地步,我身为太子,理应出一份力气,况且为了担心触动朝臣的利益就不去发言,那么有朝一日,国家覆灭了,我再想说话,又该去与谁说呢最近我读了很多书,都是国家覆灭的故事,君主或者跳崖,或者上吊的事情,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我是朱家的子孙,我的使命便是让大明中兴。
若是能够中兴大明,即便是与满朝大人为敌如何我朱家又不是没有做过这种事情。
谁敢阻拦,要了他的脑袋便是了。太祖爷爷做过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与那些大人们妥协,迟早要丢了江山。
丢江山的罪人,我父皇不能做,我朱慈烺更不能做。”
徐梁听了太子与公主的交谈,在外面不由的点点头,这个太子不错,有几分大明先祖的影子。
有这样的太子,若是朝政还没有坏到极致,中兴未必无望。
徐梁回到书房,怕朱慈烺问起陈圆圆,忙将雁翎刀双手奉上,笑道:“臣知道太子尚武好兵,恰巧寻到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刀,特献给太子赏鉴”。
朱慈烺听说是神兵利器,果然大为惊喜,他连忙接过来“嚓”地一声抽刀出鞘,顿时满室毫光,那长刀刀身修长、刃薄如纸,雪亮的刀刃上隐现龙纹,瞧来寒光闪闪,锋利无比。
徐梁微笑道:“这是……”。
“雁翎刀,这是极品的宝刀”,朱慈烺打断他的话,兴冲冲地道,他将刀举至与眉相齐,眯着眼看了看刀锋,然后又双手举刀试了试刀的重量,呵呵笑道:“这刀比宫中所藏的雁翎刀看来更胜比分,大明的铸造工艺确实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匠人确实比不过他们的先辈。正如今日的朝堂,满朝文武,比起昔日的先辈,差了又何止一个档次。”
徐梁惊讶地道:“太子认得这刀”
朱慈烺得意地笑道:“宫中有不少宝刀,父皇允许,本宫确实经常有机会把玩,但是却没有一把如此的。”
徐梁就知道朱慈烺会喜欢这东西,却没有想到他竟然认识这把刀。
他正惊讶,朱慈烺用指肚轻拭剑刃,欣然道:“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平安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徐将军,你知道吗这是先祖赐给兵部尚书毛伯温的宝刀。那时雁翎刀就已名声远扬了。
徐梁想不到朱慈烺对武器这般有兴趣,而且如此了解,他佩服地道:“是,毛大人用过的刀,如果大明今日的刀依然那么锋利,又有毛大人这样的能臣,想必这闯贼势必不敢如此的猖獗。”
朱慈烺听了哈哈笑道:“徐将军虽然带兵有方,毕竟在大明呆的时间短,哈哈哈……我大明军队人人佩带这种宝刀,是不可能,不可能的。”
徐梁见他大笑,不由急道:“有甚么不可能太难道大明就铸不得此刀”
朱慈烺笑嘻嘻地道:“不是没有铸刀工匠,实是这种宝刀费时费力,需要的精钢又多出自哈蜜卫,时下哈密卫被谁控制,我想徐将军比我清楚吧剩下能产精钢的地方少之又少,我大明军队何止百万,人人佩此宝刀盛世尚且做不到,更不要说如今”
徐梁没有想到,太子往日里在宫廷里瞎折腾,一副不学无术的模样,可是谈起兵器却是一副高人模样。
当下有些苦涩的笑道:“如此说来,我们便只能使用落后的武器吗我听说辽东的蛮夷的腰刀,吸纳了倭寇的工艺,已经能做出非常锋利的武器了而李自成自从建立伪朝廷以来,便专注于打造锋利的武器,在与顺军的交锋中,臣不止一次感受到他们锋利武器所带来的杀伤力。”
他心中一动,又想起了火器。如果能够早出射程更远,射速更快的步枪。那么时局会更好一些吗
想到这里,徐梁又不禁摇摇头。刀都做不好,更不要说火枪了。不炸膛,就是老天爷保佑了。
朱慈烺笑道:“兵器不如人,未必便没有法子克制他。”
他有了卖弄学问的机会,眉宇间大是得意,“宝刀锋利、坚硬,可是一旦硬生生碰撞造成损坏,就成了不可修复的废铁,用铁棍或厚背朴刀皆可克制”。
他双脚微分,“嗖嗖”地挥舞了两下宝刀道:“辽东蛮夷的新刀我在宫中已经见过了,细作早就将他们的武器送到了宫中进行研究,他们的刀更重速度、用的是臂力、腰力,他敢硬碰那他的刀就完了。
我大明虽然重视火器,但是大多数士兵用的还是长矛吧
朱慈烺面色发苦他,他明白大明之所以大规模装备长矛,并不是这东西有多好使,而是因为穷,长矛是最简单,最容易集中生产的武器了。
不过他却不是简简单单就认输的性子,高傲的模样,一如大明的昔日睿智的君主一般。
“若是一般的长矛遇到这样锋利的武器,自然一斩而断。可是如果长枪用桐油泡过,又防火又结实,就算只用长矛,像这样锋利的雁翎刀同样占不了便宜。李贼和闯贼的武器在锋利,也比不过这把雁翎刀吧”
徐梁目瞪口呆,他本意只是向朱慈烺献宝,万万想不到朱慈烺居然能想得出这样地办法。
徐梁心悦诚服地道:“太子英明,臣见敌人武器强大,而我军武器落后,便想只有造出更强大的武器才能克制,却没有想到如此简便可行切合实际的办法,实在惭愧。”
朱慈烺见折了他锐气,这才沾沾自喜地笑道:“徐将军不必自惭,其实本宫想得出来这主意
你在真定府率兵作战,方大人便上书提起武器落后之事,消息传回京来,言官御使们都上奏折要求严惩作战不力的将领。只有一人上书说卫所武器不如对方,并提出这些办法,本宫瞧的有趣,这才记住了些。”
他想了想道:“那人是谁来着对了,叫宋义朝,你认识他吗”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天子赐婚
第二百二十五章天子赐婚
“原来是他”
徐梁的眉头轻轻一皱,旋即恢复了平静。
当初与阎应元结交的时候,徐梁便从阎应元口中对于尚且有些陌生的宋义朝有了一定的了解。
此人参军多年,战功显赫,但是却一直没有升迁。
而是以一个副统领的身份辅佐在白眉身边,导致白眉一直骂名不断,说他嫉贤妒能,从最初手下的臧天朔到宋义朝都是名将,却因为他的阻拦,无法走上更高的位置。
既然有人替他鸣不平,就可以明确此人的才华不一般。
此外,从阎应元蛰伏于民间,声名不显的时候,宋义朝就料定他将来势必会名垂青史,并且一直在资助他。
他表面上是官军,实际是闯王的安排在大明的细作。
其隐藏之深,几乎骗过了所有人。若不是到了最后,他对徐梁忽然痛下杀手,恐怕就连徐梁自己依然埋在谷里。
这一样一个心机深沉之人,隐藏在朝廷的队伍之中,竟然发表了如此真知灼见的折子,可见他的细作工作做得有多么成功。
谁能想到一个想尽办法对付李自成的人,会是细作呢
看到徐梁深思的模样,太子笑着问道:“徐将军果然认识此人”
徐梁不愿意节外生枝,毕竟宋义朝在朝中也有照拂他的大臣,若是自己此时提及宋义朝的事情,必然会在朝堂之中引起一番血雨腥风。
那么对于自己想要推广高产农作物,安置流民的新政策势必产生不确定因素。
当下点点头说道:“宋义朝曾在真定府从军,是一员难得的大将,只是如今真定府被李闯攻占,不知道是被俘虏,还是殉国了。”
太子殿下一脸惋惜的说道:“恨不能与这位有真知灼见的将军一见啊。”
“算了,不提他了,今日前来,我这边还有大事要跟你说呢。”说着太子殿下将手里的雁翎刀放在一边,从怀里掏出圣旨,摊开说道:“徐梁接旨。”
徐梁看到这一幕,汗毛倒竖,心一凉,下意识的往后一退。
因为太子殿下的雁翎刀就在一边,自己会不会这一跪,下面雁翎刀会不会顺道砍了自己的脑袋
这在大明是有先例的,当初袁崇焕就是借着宣旨的名义,趁机斩杀了毛文龙的。
这一段时间,朝堂之上对自己的事情议论纷纷,崇祯对于自己一直有偏见,自己若是跪下,会不会被突然看了脑袋
看着徐梁退后一步,太子以为徐梁要行参拜大礼,微微一笑,“徐梁将军不必行此大礼,父皇准许你站着接旨。”
太子这么一说,徐梁倒是诧异了一番,崇祯什么时候变得那么人性了,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崇祯一直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人,不过来不及多想,徐梁正好借坡下驴,笑着说道:“那就恕臣下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礼。”
太子殿下殿下心思纯正一些,没有发现异处,倒是朱微婥看向徐梁的脸色非常难看。
徐梁穿了铠甲不假,但是确实内甲,根本就不碍事。
朱微婥隐隐约约的感觉,徐梁虽然不像是那些佞臣一般,但是对于朝廷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忠诚。
大明还从来没有臣子站着接旨的。
父皇让你站着接旨,那是恩赐。但是你一个臣子,就敢真的站着接旨吗你这是大逆不道。
朱慈烺双手摊平圣旨,朗声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梁坚守居庸关,击退李闯百万大军,与国有功,虎豹骑新军扩编为虎豹军,徐梁特封靖国侯,蟒袍一件,白银五百两,京师府宅一座。钦此。”
“谢主隆恩。”
徐梁刚要起身,太子殿下微微一笑,说道:“徐卿,莫急,还有呢”
徐梁弯着腰,眉毛一撇,看向旁边的朱微婥与朱慈烺,朱微婥看向自己的脸色不善,朱慈烺则是像是邻家孩子一般,充满了微笑,让徐梁摸不到头脑。
“徐梁接旨。”
朱慈烺像是变戏法一样,从怀里又掏出一副圣旨,轻轻的摊开。
徐梁无奈之下,再次弯下腰,这一次徐梁明显听到了朱微婥在一旁冷哼了一声。
徐梁暗暗思忖,女孩子生什么气
年纪,心思就跟门缝一样狭窄,这样你苦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呢
太子看了徐梁一眼,摇头晃脑,字正腔圆的念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靖国侯徐梁人品贵重,行孝有嘉,文武并重,今已至弱冠,尚无家室,朕心忧之。
子嗣传承,乃人伦大礼。将军赤胆为国,岂能孤苦一人。
朕有一女朱淸慧,秉性端淑,持躬淑慎温脀恭淑,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动谐珩佩之和、克娴于礼,敬凛夙宵之节、靡懈于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