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如今看来,方书琦确实没有车队进入徐梁的决策圈,或者说,徐梁此事做的非常严密,毕竟方书琦也是东林党人,让他知道太多,有可能误了大事。
不过方书琦可以透过蛛丝马迹看透徐梁与自己的想法,确实厉害。
崇祯并没有直接回应方书琦的说法,只是摇摇头说道:“此乃无可奈何的办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方书琦抬着头说道。
“那先生说,此时朕若是去南京,可有可能”
方书琦摇摇头说道:“换做京南大营还在的时候,陛下若是想要南巡,根本没有人可以阻拦。京南大营有靖国侯掌控,与铁桶一般,连李过都打不过靖国侯,陛下想要南巡,易如反掌。”
“可如今河南尽数失去,京南大营陷落,陛下走水路已经不可能。同时李过已经调动不少兵马,进军山东,打的刘泽清连连败退。陛下连陆路都没有的走了。”
崇祯点点头说道:“山东之事,朕确实知道。前些时日,山东元璐送来折子,说流贼进入山东之后,攻打城池,开仓放粮,兵马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如今看来,太子想要离去,都难了。”
“陛下,莫非忘了虎豹骑”
“虎豹骑朕看中的是徐梁这个人,而不是虎豹骑,如今虎豹骑损兵折将,怕是连一万人都没有了,能成什么气候”
“陛下!虎豹骑人虽然不多,但是护卫太子殿下上路足够了。”
“贼军势大,纵然是有一万将士,又能有什么用处”
“陛下若是南巡,携带宫中嫔妃宫鹃甚多,况且目标身为庞大,李自成自然会穷追不舍,想走是不可能的。但是关键时刻,有了唐王先行吸引火力,陛下坐镇京师,吸引李自成的目光,而靖国侯与虎豹骑所吸引的目光就少之又少了。此时由虎豹骑护卫天子殿下,先行去天津卫。天津巡抚冯元彪早就上书过南巡准备事请,到了天津卫便可以徒增一卫的兵马。当初成祖编制天津卫可是早就算好了这一天的。”
“就算是到了天津又如何”
“陛下,当太子殿下到了天津之时,想必您已经殉国了。届时太子登基,身边都是从龙之臣,岂敢不忠心耶将士们用心作战,臣子们忠心效忠,太子殿下必然如同龙归大海,腾云致雨。太子殿下出了京师,再也不会坐困愁城,可以制贼,而不制于贼,如今靖国侯深厚陛下两代帝王圣恩,定然感恩图报。陛下可以写三封遗诏,命令史可法率领大军北方迎驾。另一封驰风左良玉为公爵,进剿剿襄郑之贼,使贼有后顾之忧。第三封信加封吴三桂为王,将辽东之地尽数封赏给吴三桂。不给李自成的东西,未必不能给吴三桂。到时候吴三桂与李自成之间定然也是一场血雨腥风。”
“倘若是李过手下的兵马倾巢占据山东之地,你们又该如何”
“倘若如此,还可以走海路南下。”
“海路”
“陛下应该还记得,左都御史李邦华曾言,京城兵力单虚,战守无一可坚持的。建议准备海船三百艘,率劲卒千人,身抵通州,候圣驾旦夕南幸。这个建议虽然被臣子骂的厉害,但是天津巡抚确实派了三百艘海船在通州候着。”
崇祯叹息一声说道:“国难当头,真心为国家考虑的,没有几个了。”
忽然,本来该在城头驻守的王承恩从外面闯了进来,神色慌张的掀开帘子,跪在地上,“陛下,奴才有紧急的军情奏报。”
第三百零四章 状若癫狂
第三百零四章状若癫狂
崇祯看着王承恩紧张的模样,厉声说道:“慌什么!朕还没死呢!有什么紧急军报还不速速报来”
王承恩深吸几口气说:“今日在钓鱼台,李自成以秦王殿下和晋王殿下做要挟,让城中的将士开门投降。”
崇祯叹了一口气说道,跺脚说道:“想不到,秦王和晋王身为皇族后裔,竟然在关键时刻连殉国的勇气都没有,白白便宜了闯贼。”
王承恩说:“陛下,见到秦王和晋王都成为了俘虏,城中的将士都心思浮动,如今形势十分不妙,陛下此时不应该徒劳生气,而应该将心思放在未来上。”
崇祯皱着眉头问道:“如今形势都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什么未来。”
王承恩耿着脖子说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且京师百姓受我大明天恩照拂三百年,总该有些热血男儿,愿意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
“内帑空空如也,我哪里来的银子去犒赏,况且到了如今这形势,朕也不忍心让这些平凡百姓,白白失去性命。”
崇祯不愿意让平民枉死,只是默默的坐在龙椅上落泪。
王承恩没有办法,只能以头触地,跟着流眼泪。
崇祯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王承恩说道:“王承恩,朕交代你的事情,你做的如何了”
王承恩点点头说道:“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只是此子毕竟不是生在皇家,礼仪上还是有些问题。”
崇祯皱着眉头说道:“唐王好歹也是皇室中人,对于礼仪最为熟悉。你速去教教那孩子礼仪,莫要在关键时刻出了乱子。”
王承恩心里明白,这一次朱聿键怕是彻彻底底的成了炮灰。
因为从始至终,他都以为胜券在握,却不知道,崇祯从他进入京师那一刻,便把当做一把刀。
一把随时利用,然后随时可以丢弃的刀。
但是他不会去点破这件事情,因为他是要跟着崇祯殉国的,他的心思全都放在崇祯身上,至于朱聿键的死活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于是磕了个头,站起身来说道:“奴婢遵旨。”
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崇祯呆呆的坐在御案边缘,很明白大势已去,守城的官兵随时都有可能偷偷的打开城门,做了李自成的从龙功臣。
至于愿意为他的国家献上最后一份力的人,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他知道,城中的红衣大炮的威力。
实弹可以将城墙打开缺口,开花弹可以使一亩地范围内的人畜不死即伤。
至于一般大炮,也可以打三四里远。
但是当李自成来到钓鱼台的时候,所有人都怯弱的准备投降,而没有人去放炮。
他伤心地暗暗叹道:“我大明三百年深仁厚泽,这些守城军民和内臣都受我大明养育之恩,为什么不对钓鱼台地方打炮为什么不对坐在彰义门外的闯喊打炮”
忽然重复说道:“不应该啊!不应该!”
身为大明的天子,他明白,在关键时刻,自己一定是要以身殉国的。
想到祖宗辛苦传下来的三百年的江山,竟然亡在自己手中,宗室的族人,宫中的嫔妃,多数会葬送掉性命。
忍不住就出了一身冷汗,连呼数声,“祖宗!祖宗啊!”
此时的崇祯也顾不得方书琦在身边,状若癫狂的疯狂的捶打御案,后来直接跳到御案上,连茶杯踢撒了,也顾不上。
“我不该是亡国之君的!我不该是亡国之君的!”
吴婉蓉和方书琦站在正殿,屏息看着崇祯,觉得崇祯一定是发疯了。
但是摄于皇帝的威严,大家只是相互望望,没有人上前劝解。
吴婉蓉吓得有些惊慌失色,但是她一介女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但是又不忍心皇帝太过于难过,上前劝谏说道:“陛下,咱们还有虎豹骑,咱们还没有彻底输,陛下您且息怒,珍重龙体要紧。”
崇祯没有搭理她,甚至极有可能跟本就没有听到她的话,只是在大殿里走来走去,极度悲愤。
眼泪顺着脸颊不停的往外流,哽咽着说道。
“列为祖宗啊,由检自从懂事以来,便以中兴大明为己任,身为信王时,努力学习经义,忍辱负重,未敢有一丝懈怠,几次身临死境,都未曾放弃心中的坚持。等到登基之后,这十七年来,我更是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孜孜求治,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
列祖列宗啊!我朱由检比起历史上的明君还要勤奋几分吧为什么要落到这个下场啊!
列祖列宗,你们若是在天有灵,你们就回答孩儿啊!
我崇祯不喜欢玩女人,不住奢华的宫殿,不听信人谗言,没有一点昏庸之主的恶习,也不是身体孱弱的君主,我的身体像是猛虎一样的健壮,我每天可以处理政务八个时辰,我任人唯贤,严于律己,惩前毖后,没有一丝的缺点啊!
我没有什么追求,只求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为什么啊!为什么国家会坏道这种地步”
激动的崇祯用龙泉宝剑去砍描金盘龙柱,砍得木屑纷飞。
一旁的方书琦也吓坏了,他担心崇祯手里的龙泉剑一不心砍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样就真的乱套了。
赶忙上前,抱住崇祯,恳切的说道:“陛下,陛下,这个时候,谁都可以乱,唯独您不能乱啊!皇图霸业,还指望您延续下去啊!”
手中的龙泉宝剑啪嗒一声落在地上,皇图霸业的延续,让崇祯狂躁的心冷静了一些。
这才注意到身后的方书琦,愤怒的说道:“方先生,你说朕该是亡国之君吗”
方书琦对崇祯颇为怜悯,这么希望国家强盛的君主,最后将国家带领导这个局面,其实不完全怪他。
而是国家本身的根本已经动摇了,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陛下是圣明之君,国家到了这种地步,全都是佞臣误国。”
方书琦提到佞臣误国,崇祯顿时火冒三丈。
他不仅深深的恨着自从武宗以来,这些文臣们只讲门户,互相攻计,不顾国家安危,不顾人民疾苦,加上无官不贪,无吏不劣,他尤其恨一些人既阻挠他南迁大计,越想他越怒不可遏,重新捡起龙泉宝剑,放入剑鞘中,迅速地走到御案旁边,在龙椅上一坐,双眼射出凶光,忿恨地说:“朕活不下去了,朕也不让畜生们好过!”
第三百零五章 杜勋
第三百零五章杜勋
冷静下来的崇祯忽然又看了一眼方书琦,忽然意识到这个年纪不大的方先生行事颇为沉稳,气度也非同龄人可以比拟。
从见到自己现在,只是帮自己解惑,尚未说出来意。
这等养气的功夫,非一般在朝廷效力多年的老臣不可做到。不哭是方家的子弟,这水平果然不一般。
便开口问道:“方先生,今日见驾,你还没有说明来意时间也不早了,速速道来吧,若是朕能做到,定然会满足你的。”
方书琦笑着说道:“想必臣不说,陛下也应该知道臣的意图吧。”
崇祯苦笑一声,自古这读书人就喜欢卖关子,让人厌烦。不过崇祯没有心思跟他浪费时间,从身边摸了一通,将虎符拿了出来,这虎符可以一分为二,乃是皇帝和将军调兵的凭证。
扔给了方书琦,笑着说道:“此物给你们又有何用如今天下纲吉败坏,士兵贪生怕死,你们就算有虎符,又能调动多少兵马”
方书琦摇摇头说道:“不管天下崩坏到了什么地步。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总有一天能够中兴大明。”
崇祯并不相信徐梁可以中兴大明。他知道徐梁有这个本事,但是徐梁是否愿意去做,又是另一回事儿。哪有一个人愿意甘心为别人奉献一辈子。
就算是徐梁现在是真心效忠朝廷的,等到有一天他到了那个位置,便注定会诞生谋反的心思。
当初赵匡胤不也是后周的忠臣吗黄袍加身,不也是做了皇帝
这武将最为不能信任。
此次他重用徐梁,与重用朱聿键根本就是一回事儿,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罢了。
不过方书琦所言,确实让崇祯颇为感动。
不论他所言的真假,在这个时候,还有勇气说这话的,就值得他佩服。
“你们还有什么需求吗朕除了虎符之外,对于徐梁有帮助的东西,确实没有多少了。”
方书琦摇摇头说道:“陛下您错过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崇祯诧异的看了方书琦一眼,问道:“何物”
方书琦说道:“陛下的手书,靖国侯既然辅佐太子殿下,自然应该名正言顺。”
崇祯摇摇头说道:“朕希望到时候能够让太子亲自给徐梁这个待遇。正所谓恩出于上。朕毕竟对徐梁有过过错,他在心里对皇室是有怨恨的,而朕给他多少也难以抹平过去的过错。而太子却不一样了,太子与徐梁的关系不错,若是能恩出于上,徐梁必然会感激涕零的。”
见崇祯这个时候,还动用各种心思,方书琦从心底就有些鄙视。
但是却未曾表现出来,而是劝谏说道:“陛下殉国,到时候各方势力必然会争相拥立新君,到时候需要有一道旨意证明太子殿下监国的合法性,而陛下的这道圣旨,正是关键。”
这一次崇祯动容了,若是不能让太子名正言顺的登基,那么先前的一切谋划都白费了。
当下拿出毛笔在御案上书写圣旨。
正在这时,吴祥进入大殿,禀告道:“启禀陛下,杜勋求见。”
崇祯怒目而视道:“这狗奴才这个时候还敢来见朕,不怕朕要了他的狗头吗”
“听说是李自成要求他来再见一次陛下!”
崇祯气的脸色发青,骂道:“这个狗奴才!直接将他乱刃分尸,然后将他扔下城头,朕必须让李自成知道,朕才是太子!逼迫朕不会有好下场!”
方书琦知道崇祯方寸大乱,若是由着性子来,没有什么用处,当下恳求说道:“请陛下暂熄雷霆之怒,见到杜勋这个狗奴才之后,再斩杀他也不迟。至少可以从他嘴里套出一些闯贼的情况。”
崇祯犹豫了片刻,觉得方书琦说的有些道理。他心里同时也抱有一丝希望,那就是能够重新和谈。
但是崇祯心里也有矛盾,那就是他身为一代英主,他绝对不能容忍,一个狗奴才投敌之后,还咄咄逼人的样子。
想起往日里,这个狗奴才在谈判过程中,丝毫不给李自成让步的样子,崇祯就恨不得直接斩杀了他。
吴祥问道:“陛下,要不要叫杜勋进来!”
崇祯冷着脸说道:“这里乃是历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是何等的神圣庄严,杜勋乃是叛徒奸邪之人,若是来此,是对神圣的亵渎!”
“那么……皇爷,在什么地方召见好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