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虽然有东厂、锦衣卫在做反间谍工作,但谁知道有没有漏网之鱼呢
“臣明白!”秦良玉道:“当年萨尔浒之战,便是军情泄露,以至于王师惨败,这等愚昧之事必不能再让它发生。”
徐梁点了点头。
萨尔浒之战中,奴儿哈赤对明军各路将领、行军路线、出发时间都一清二楚,自然可以做到“凭你几路来,我自一路去”。现在新军打仗也是一样,有东厂细作在北京盯着,清军所有动态了如指掌,自然应对起来得心应手。可见战争的确不是靠人多就能玩得转的游戏。
李守臣走后没几天,《光明军报》就刊发了创刊号。一切都仿照现代通用报纸的制式,不过用的都是俗体字,以方便军中文化水平不高的战士阅读。
李守臣的报告被修改后刊登在创刊号上。因为总训导部的教育需要,其本人也被塑造成了一代英雄。而英雄不仅仅需要战绩,还需要令人钦佩的道德力量。李守臣突破敌军封锁,千里归建的“义气”,丝毫不逊于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
而这,还只是一个萌芽。
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年不如一年
李守臣回来的时候,王栋立刻迎接上来,满脸兴奋的说道“李大哥,你回来了。”
自从知道李守臣的身份之后,王栋连对李守臣的称呼都变了,开始叫李哥。
李守臣对于王栋的客气有些不适用,说道“你这是咋了。”
王栋转身拿了一把椅子,拉着李守臣的腿说道“李哥,你坐。”
李守臣越发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王栋凑近了说道“李哥,陛下是不是脑袋后面有个光盘。我听训导官说,陛下是天上的帝君,也不知道真的假的。那陛下要是帝君,是不是都不用拉屎的。”
“这话……”李守臣也不敢说陛下是凡人,但是他确实觉得陛下不像是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神仙。
今日的与陛下的一番交谈,李守臣能看得出陛下的年富力强,以及对待袍泽的那种如沐春风的和蔼。
当下说道“日后你自己去看不就是了。”
“日后”王栋的心情有些低沉,“李哥,你是不是要留在军中不回去了。”
“日后确实留在军中,但是也不是不回去。”
“那是几个意思”
“先说留在军中。”李守臣微笑说道“陛下亲自恢复我的军旗,并且授予我上校军衔。”
“上校我滴乖乖,那是多大的官啊。”王栋对于上校军校并没有什么概念,尽管他也算是见过上校的人。
“上校再网上就是将军了,比如军中的大佬,高燕、阎应元这样的,都是将军军衔。”李守臣笑着说道“等我军装发下来,给你看看,肩膀和胸口上的徽章,那可是真金白银打造的。”
王栋是真心的替李守臣开心,开心的几乎合不拢嘴,“陛下出手真的阔绰,看来我李哥是回不了村子,只能成为传说了。”
“回!必须回!”李守臣斩钉截铁,“我的差事就是联络陕西的义军,然后发展敌后根据地,袭扰清军,扰乱清军的后方。如今手上有了一个团的编制,你想当兵吃皇粮不”
“我想当军官,最好肩膀上有三颗星星。嘿嘿嘿。”王栋在心中意淫了一番自己船上军装,上面有三个金色星星的形象,顿时感觉威风凛凛,不由得忍不住嘿嘿傻笑了。
李守臣只是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会王栋的傻笑,有了一个空架子的团部,别说王栋,就是他们老巢的所有人几乎都能当上军官。
不过要想真的当上军官,那还必须有实打实的军功才行。
“趁着队伍还在组建,物资还在调配的功夫,咱们先得琢磨琢磨怎么把敌后根据地建设做好,还有你在村子里有多少信得过的弟兄,看看能不能先把队伍拉起来。”李守臣说道。
王栋的脸色也严肃起来,也不跟着瞎幻想了,脑子飞快的转动,说道“若是说附近的村子,恐怕还得找老椰子。”
王老爷子是附近正儿八经的兽医和妇科大夫,方圆百八十里的乡亲,不论是生娃还是生牛,都要找王老爷子。
若是吸纳这么一位在乡间有资历的老爷子为同志,那肯定是十分可靠的。
关键还是在战法的实践上。
既然是敌后根据地,那么就要直面敌人的威胁。
根据地会成为一座孤岛,一个没有依靠的孤岛,一旦出现了叛徒,那必将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所以,根据地的群众百姓基础非常重要。
在两个人绞尽脑汁抓紧时间,一边儿研究陛下的精神,一边儿想着如何开展敌后运动的时候,总训导部和总参谋部,也在积极的调配人员,普及敌后作战技巧。
虽然他们不会成为独当一面的义军将领,但是起码的正确的理念要有,以免出现拉后腿,或者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发生。
不靠谱的队友,还是其他队友的事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zt0g
敌后游击战法是不错的战法,但是若是没有优秀的队友配合,只能牺牲那些愿意大名流血流汗的火种的生命,这是徐梁万万也不想见到的。
目前正面战场没有大规模的战事,虽然每日里案头上有处理不完的公务,徐梁依然对于开辟遮新的战场的事情格外感兴趣。
关于敌后工作的新的紧张,每天必须第一时间放到他的案头,这让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前世做警察管户籍那会儿的事情,整个人都有精神了许多。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玩乐。就有那么一批人,每当工作就会使他感觉快乐。
毕竟马克翁曾经说过,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
而生在红旗下,虽然被封建社会残害,不得不坐在高位上的徐梁,也并未彻底忘记自己曾经的身份。
……
新的一年,一晃就过去了,抛开让人喜悦的战事不说,今年的春天也开始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虽然整体的气候条件依然不容乐观,但是随着高产农作物的推广,人民的生活总算是有了盼头。
“阿嚏!”柳如是走到皇帝书房门口,鼻窦无缘无故发了痒,轻轻打了个小喷嚏。她连忙取出手帕擦了擦,确定没有任何不雅的迹象,方才报名而进。
“陛下……”柳如是一抬头,看到徐梁躺在躺椅上,脸色微微发红,已然是睡着了。“……下。”她降低了声量,缓缓走上前去,想为皇帝盖上一条毯子。因为地砖下烧着火,整间书房里热气腾腾,所以必须要开一些窗户发散火气。而这正是风寒的突破口,像这么和衣而睡不盖被子,肯定是要生病的。
徐梁对于生病却没柳如是那样惊恐。他一直享受着全国最顶尖的医疗待遇,对于伤寒致死缺乏直观概念。而且按照他前世的养生理论,最好是每年都能得一次小感冒,这样可以锻炼自身的免疫系统,正所谓“小病不断,大病不生”。
当薄毯盖在了徐梁身上,徐梁带着小憩之余的燥热惊醒过来。
“什么事”徐梁觉得血液还没有流到双腿,只得保持着这个缺乏风度和威严的姿势。
柳如是退开一步,道“陛下,可要回寝宫歇息”
“什么事。”徐梁又问了一遍,已经失去了之前的耐心。
“臣请陛下敲定今晚晚餐会的座次。”柳如是不会挑战徐梁的耐心,连忙呈上坐席表。
这是个例行晚餐会,有山西布政使司的官员,也有光复区的势家、地主、豪商。这种混杂的晚餐会看似无法推动任何事,但对于熟知内幕的人而言却并非如此要与皇帝陛下一起用膳,可是需要一笔不菲的门票钱。
徐梁扫了一眼,点头道“可。”
柳如是知道皇帝从来不在意这种“无意义”的小问题,而且官员的座次是官职和政绩安排的,豪商地主的座次是根据捐款数额来定的,她们也只是排列一下而已。
“陛下,户部课税司的官员已经到了太原,如果陛下没有特殊安排,将安排他们在后日午时、十二点觐见,汇报税法草案。”柳如是道。
“之前都有哪些安排”徐梁站起身,走向黄花梨书案。
柳如是不用看手里的时间表就能一一报出了。
“晚餐会后,陛下要在八点接见新任山西布政使张诗奇;九点,都督秦良玉要就《光明军报》第二期的‘国家’专题进行请示。十点三十分,陛下要听取真沧防线战况回报……”
“等。”徐梁打断了柳如是“两天前的战况不会因为我听或者不听而有变化,这个时间可以腾出来。”
“陛下,十一点是您的休息时间。”柳如是提醒道。
“生前何须久睡,死后自然长眠。”徐梁轻轻敲了敲桌子“让课税司的人十点三十分来。还有,这句话给我找人制成标语,给那些每天都要睡四五个时辰的人好好看看!”
与太原行辕的火热不同,北京城风云惨淡,尤其是内城中的满洲人,都是一副惶惶不可终日,感觉天塌了一般。
尽管有些人家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买了粮食和包衣,准备回到关外种地,但在北京的好日子却是多过一日是一日不是,反正这个时节的东北肯定冰雪未消,没到耕种的时候。
退一万步来说,满洲人是渔猎民族,对于气候节气原本就不如农耕文明敏感。就算误了春耕在他们眼里也不是什么大事,顶多就是收成差一些,饿死一些包衣奴才罢了。
真正导致惶恐的原因还是北京的粮食不多了。非但北京,运河掐断之后,畿辅州县的粮食都已经告急。
上次大军出征的军粮就已经开始从民间收集,导致清廷的民望跌入冰点,许多人铤而走险,成为了“反贼”。须知,这些人可是冷眼旁观大顺取代大明,大清取代大顺的传统良民啊!
原本信王邸,后来的东宫外邸,现在的睿王府,此刻烛火通明,多尔衮、苏克萨哈、谭泰、武拜、爱星阿等人围坐一桌。桌面上有酒有肉,仍旧是满洲人的吃法,却多了一分精致,正是民族大融合的表现。
“陕西已经站住了脚,现在得让大军尽快入川。”多尔衮吃得满嘴油光,道“入川之后就地征粮,然后打下湖广,发兵南京,要彻底断了明军的后路!”
苏克萨哈等人并不答话,只觉得主子想得有点多。如果没有盘踞山东的明军,江南未必打不了。然而现在山东这里啃不下来,贸然南进岂不是孤军深入只想着对敌人实行两面夹击,难道自己就不是被人两面、甚至是三面、四面夹击的状态么
如果入川而不能彻底剿灭张献忠和李自成。那就是三面;如果入湖广而不打两广,则是四面。
大明实在太大了!
第七百三十三章 吴泾入狱
至于是因为酒酣耳热,还是因为日益操劳而导致的气血亏空,暂时看不出来,但此时多尔衮的脸上却着实呈现出一股病态的潮红之色。
昔日里战场上留下的累累军功章,如今成为身躯日益巨大的负担,而让自己食之入髓的美娇娘,满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身体,还是精神上带给自己的胜利感。此外,为了掌握权力,通宵达旦的处理政务,为了让自己更加体力和精力充沛,每日不曾停歇的抽着鸦片。
这些东西,都在消耗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力。
多尔衮比谁都清楚,这样下去最后丢掉性命的,一定是自己。
但是大清的兴衰荣辱,就在自己眼前,除了自己一旦挑起之外,还能什么依仗呢
他丝毫不顾及周围重臣们的冷淡和忧虑,仍旧规划着席卷整个大明帝国的宏伟蓝图。
苏克萨哈和武拜是多尔衮最为亲信的大臣,此时此刻除了暗自发苦,却也什么都做不了。
至于谭泰和爱星阿这种半路投靠过来的人物,随着满清局势的不断恶化,也逐渐丧失了信心。虽然大多数目空一切的满族人,那些见证了从辽东一路征服到京师的族人,依然能轻易被空话、大话欺骗。
但是地位到了谭泰和爱星阿这种高度,如何是轻易能够被骗的人物。
他们比谁都了解局势,也是在心中有着明确而清晰的目标的人,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自己的实际利益。
摄政王,我们知道应该听你的。
但是局势到了这样的地步,您别总是说,我们能为您做什么,首先您要整明白,您能给我们多少好处。
虽然嘴上不敢直接说出来,但是有些东西,即便是不说,那坐在主位上的多尔衮也能明白的一清二楚。
“主子,外头有人要见您。”一戈什哈小心翼翼走到爱星阿身后,道“是内务府办事旗人,吴泾。”
爱星阿还没说话。多尔衮已经发话了,道“吴泾现在这个时候跑到这儿来找你,莫非是有紧要事着他进来。”
那戈什哈松了口气,既然里面的主子要召见那个汉军旗人,自己拿了五十两银子的门包也就不烫手了。
五十两啊!
若是算上正门和二门的分润,这位侍郎光是门包就给了一百两,实在是太大方了!
不一时,吴泾被请进了多尔衮宴请重臣的花厅。一道道鹰隼一般的目光打在他身上,让他不由自主垂下了头。作出一副奴才模样。
“你可有什么急事”多尔衮问道。
吴泾连忙跪地磕头,道“主子,这事奴才只能对主子私下说。”
“胡说!大丈夫事无不可对人言!”多尔衮一拍桌子,一双细眼眯成了缝“难道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吴泾垂着头,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地,很快就被地砖下的热气蒸发不见。
“主子。是机密事。”吴泾道“并非信不过几位主子,只是兹事体大,越少人得知越好些。”
多尔衮这才没有发怒,起身道“你随我来。”
吴泾定了定,站起身看了一眼爱星阿。跟着多尔衮往后面偏厢去了。爱星阿颇有些遗憾,他猜到吴泾肯定得了重要机密,本想先告诉他的,结果却被多尔衮直接劫和了。
多尔衮进了偏厢之后,屏退左右,对吴泾道“说吧。”
“主子!”吴泾跪在地上“奴才侦知一桩大事!”
多尔衮不禁眼皮直跳,强自镇定,道“说。”
“京师之中有一波逆贼,阴谋暗杀满洲贵人,还要行刺朝中重臣,名为锄奸义勇。”吴泾道。
——终于!终于来了!汉人终于忍不住要造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