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瘟疫医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机器人瓦力
这么久意味着什么,估计所有现有的心理学、超心理学、神秘学等的评审方法,不管是常规的、实验性的,就像是十八般酷刑一样,逐一逐一都会往顾俊身上使。
通爷既无奈又焦急,“你们也知道阿俊现在精神状态很差,是人都有情绪高低,这不代表他就是疯了,可是这个时候不给他时间和空间去休息,还整这么多评审,是想把他逼疯吗?”
“通爷,我们有我们的工作方式。”翟明晖说道,“承压能力如何,本来就是一项常规评审内容。”
说完这话,翟明晖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知道决定权不在对方,通爷也不作纠缠,赶紧去找姚世年、曾婵君等站在顾俊这边的人问问谈谈。
一定发生了什么,上面让他做的工作还没时间开展,就忽然来这一出,一定是有了什么新变化。
顾俊被属于评审团的行动人员带走的时候,正和那只被他从街头带回来的流浪狗“康康”在基地里散步。
同行的吴时雨有点意外,连跟着他们的监管小队人员也都意外,顾俊却似乎早已有过这样的预感。
“顾队长,请跟我们走一趟,如果有什么冒犯,多多见谅。”
这个秘密行动执行下来动静不大,所以当顾俊和吴时雨被分别带走了,咒术部基地里也没几个人知道。
而且之后公开的说法是两人一起去度假休养几天,为了安静,没什么事的话暂时不与外界联系。
顾俊在上了一辆黑色越野车之后,就不知道自己是被运往哪里了,后座被隔开了,车窗一片漆黑。
在他前面,有两位负责随身看守他的行动人员,都面无表情地盯着他,什么都不说。
这是他们的工作,顾俊并没有见怪,只是上了车之后,被困在这般密闭狭小的空间内,心里渐有一丝躁乱。
好在这时他在心里听到吴时雨的话声传来:“我感觉这些人要把我带到一个山洞去,听到请回答,哔哔。”尽管他们被吩咐过了暂时不能进行心灵对话,但反正又没别人知道。
“我感觉……”顾俊在心中说着,话却顿住了,感觉是被带往一个地牢。
他默然深吸一口气,改话道:“咸雨,咱们先就好好配合吧。”
“嗯,我有点担心你啊。”吴时雨传话道,“这些人看着不像是带你去领奖。”
“我想就是各种评审,评我的精神状态。”顾俊心中一叹,“其实我也想知道答案……”
两人每天的心灵通话能量有限,说了这几句就停了。过了大半个小时,吴时雨又传了话,她被带到了一间幽静的安全屋,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应该还在大华市内,有天机同僚重重把守着。
有沙发,有电视,有零食,她是没问题的了,让他不用担心。
这天是2月2日,三天后是元宵节,本来他们打算过个好节的,但今年只能这样过了。
顾俊自己在继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如果车子不是在故意多绕圈,已是出了市区,车子直接驶进一栋建筑物的停车库内才停下,他下了车就在隐蔽的室内,这里很陌生,也完全辨识不出位置。
然后,他被带往就在第一层的一个房间,他的新住处,角落有监控,这一点人员对他明示。
顾俊自然注意到了从停车库、通道到房间,这里的布置都十分简洁,尽可能少的东西,尽可能少的心理干扰。
紧接着,他被带去一个评审室,因为评审从今天下午就开始。
这个评审室空旷且宽敞,只在正中间放着评审桌椅和一些仪器设备,那里已经坐有五位评审员。
顾俊的目光看了看周围上下两层,似乎都是空白的墙壁,却又好像阴影重重。
是其他的评审员吧,很多人,他们也在看着,参与着。





瘟疫医生 第六百一十二章 罗夏墨迹测验【求月票,求订阅】
罗夏墨迹测验是人格测验方法中著名的一种,也是少有的投射性人格测验。
被试者通过接受一定的媒介,比如不规则的线条、模糊的图片、不完整的句子或故事,被试或是要说出想象、或是要补全句子和故事,无拘束地释放自己的内心,显露出人格特征,这就是投射法。
而罗夏墨迹测验由10张精心设计的墨迹图构成,测验图片以规定次序出现在被试者面前。
1、4、5、6、7这五张是黑白图片,墨迹深浅不一;2、3这两张主体为黑白,再加了些红色细节;8、9、10这最后三张是彩色图片。全部十张图片皆为对称图形,而且没有意义,但有很多能激发人联想的特征。
罗夏墨迹测验的可靠性、有效性是有争议的,只是几乎所有的心理测验都有着争议。
这时候,顾俊坐在这个空旷的评审室中间的被试椅上,看着旁边不远的投影屏幕中出现了第一张墨迹图。
“顾队长,你看这张图片像是什么?”评审桌后的一位评审员翟明晖问道,旁边其他的四位评审员都在作着纪录。
在顾俊刚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有过简单的自我介绍,态度都十分平和,像是不带任何立场。
这个罗夏墨迹测验不是顾俊今天做的第一个测验,关于他的人格,之前已经做了一些问卷法测验了。他们问什么,顾俊就答什么,他没有掩饰,也不加隐藏,因为他自己也想知道答案。
其实这整个过程,也是同时在做着心理评估吧,观察法也好,会谈法也好,这些评审员都在观察他的精神状态。
如果自己没疯,那就不要装疯,如果自己疯了,那趁早接受治疗。
顾俊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态,虽然心底有躁乱在翻动,但是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好好配合。
此时眼前的这张黑白墨迹图,让他有点意外,不过随即就有所明白,这张墨迹图是他熟知的罗夏墨迹测验的第一张图片,不是为他重新设计的一套图片,甚至不是天机局内部评审时常规使用的。
这不是说明他们对这次测验不重视,恰恰相反,他们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测验,什么都不放过,能测更多就测更多。
“蝙蝠。”顾俊说道,这张墨迹图确实让他第一眼联想起了蝙蝠。
蝙蝠、蝴蝶、飞蛾,是罗夏墨迹被试者们对这张图的前三位热门反应。
顾俊不是第一次做罗夏墨迹测验了,自己早就有深入研究过,对这一套测验机制非常熟悉,他甚至知道自己这么答会得到怎么样的评分,怎么答又能让自己看上去是个心态健康的正常人。
被试反应的速度就能显示很多,反应过快可能有焦虑、躁狂等问题,反应过慢则可能有抑郁、低落的问题。
一般正常人对全部10张图片会作出17—27个回答,回答总数多但质量差就是躁狂那方面,回答总数少但质量高是抑郁那方面,总数多质量也高多为内向者,总数少质量差可能脑部有问题,或者智力低下……动物少是灵敏,动物过多是刻板,动物在20-35%是心境开朗,占50-75%则心境压抑……
尽管有着诸多争议,但罗夏墨迹测验有自己的科学逻辑,有严密复杂的计算方式。
典型的就是当被试者看什么几乎都是尸体、解剖部位图谱、死亡,这个人的心情不会高涨到哪里去。
“还有吗?”翟明晖问道,“你还想到了什么吗?”
评审员们都在细细地看着顾俊,测验不只是在于他回答什么,还在于他怎么回答,包括时间——每张图片从出现到开始第一个反应所需的时间、各反应之间较长的停顿时间、对每张图片反应总共所需的时间;以及他的表情、附带动作和其它重要行为等,都是他的一种显露。
所以就算顾俊十分熟悉这一套,他的那些细微行为还是值得评审员们去把握。
另外,尽管有超过50%的被试者对第一张墨迹图的回答是蝙蝠,但同样是蝙蝠,有人会说是“飞着的蝙蝠”,有人则会说是“死去的蝙蝠尸体”,这又会反应出不同的心境。
顾俊看着那张图片,心里却忽然想,如果是由吴时雨来做这种测验,一张图片她能通感出一百万个反应吧。
而他现在这么目不转睛地看着,感受着那些细节,眼前像有什么在浮动、隐现……
“阿努比斯。”他如实说道,“两边各一个。”
阿努比斯,anubis,?νouβi?,古埃及神话里的死神,以胡狼头、人身的形象出现在法老的壁画中。也是流行文化中很常见的所谓“狗头人”。人们向它祷告,祈求它保护坟墓,保护木乃伊,保护亡者。
人体、动物——包括神话的、虚拟的、真实的概念或身体局部,符号、文字、数字、植物等等,都是被试会有的回答。但是神话不多见,而且是阿努比斯。
古埃及,死神。
奈亚拉托提普,阿佩普,混沌,黑暗,破坏……
连顾俊自己,都意识得到自己现在的精神状态、人格特征偏向哪一边。
五位评审员仍是平静地纪录着,而顾俊还在看着,眼前的景象似有变幻,又道:“面具。”
当说出面具这个词,他心底的躁乱更重,一千张面孔,一千个面具……
戴着面具不坏,戴着面具不坏吗……自己现在,有戴着面具吗……
蝙蝠,阿努比斯,面具,不断在眼前翻涌、交替,顾俊已经看不出别的了,就摇摇头:“没了。”
“顾队长,那么请你告诉我们,这张图片是哪些部分分别让你联想到了这三样事物。”翟明晖又说道。
墨迹图的局部有不同的形态、浓淡、色彩等,是哪里引发的联想?这就是所谓的决定因子。
“都是……整体。”顾俊沉吟道,“没有什么分割,三样事物都是从图片整体看出来的。应该,阿努比斯……是从图片上面两边首先引起的联想吧,像阿努比斯的嘴巴侧面。”
评审员们又作纪录,翟明晖再问道:“你看到左右各一个阿努比斯,这张图片的左右两半的局部细节是不同的,你是否认为那两个阿努比斯,有什么分别?”
罗夏墨迹测验的自由反应阶段要避免一切诱导性的提问,但在提问阶段,评审者可以用一些问题去挖掘被试者隐藏的想法。而且就这个问题而言,图片两边的不同是客观事实,图中的两个阿努比斯有着某种分别也是客观事实。
顾俊继续望着投影屏幕,图片是对称的,但右边一半有些斑驳的墨迹更深,还多了几个显眼的黑点……
他越看,心底的躁乱越要涌上心头。
那些黑白的墨迹,好像正在化开,搅动起来,成了混沌……
“一个是真的,另一个是假的,另一个是……奈亚拉托提普。”
顾俊说道,看了看前面那些评审员,所有人都变得模糊,包括他自己,“但是,我不确定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瘟疫医生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主题统觉测试【求月票,求订阅】
投影屏幕中显示着一张黑白图片,一间西式房屋室内的一条楼梯旁边,有一个长裙女人站在那里,面无表情。
“顾队长,你可以开始解读这张图片了。”
依然是那个空旷简洁的评审室,顾俊依然是坐在椅子上望着投影屏幕。
但是时间已经到了傍晚的六点多,之前的罗夏墨迹测验也已经结束大半个小时了。
那一共做了两个多小时,除了十张常规图片,天机局内部的十张常规图片,还多加十张特别设计的图片。
顾俊没有去计算自己会得到怎么样的评分,一直就是配合测试,但三十张图片测下来,他看到的事物十之八九都能牵涉黑暗事物。无疑他心里压积着很多灰暗,但做他那种工作的,很难避免有所压积,这不代表他已被黑暗吞噬,却被阴影笼罩。
在罗夏墨迹测验之后,休息十分钟,他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就又开始下一项测验。
主题统觉测试,这是早在上世纪30年代由花旗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亨利-默里和克里斯蒂安娜-摩根开发的一种投射性人格测验。它向被试展示一系列能激发负面情绪但又模棱两可的图片,被试要就每张图片讲述一个故事。
故事要包括以下内容:
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
目前正在发生什么
角色的感受和想法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与其它心理测验那样,主题统觉测试的可靠性、有效性都有争议,但它同样有一套复杂的计分系统,从讲述持续时间、频率,到故事的长度、完整性、复杂性、内容等多方面去评审分析,甚至可以细分到被试者说的每个句子。
不过也正因为这套计分系统运用起来非常耗时,所以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因而那些有经验的心理医生,会依靠自己的临床直觉去得出一些结论。
但眼下的这次测验,顾俊对每张图片说的每个故事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完整纪录下来,详细地分析评估。
主题统觉测试的完整版本包含32张图片,其中有显示男性人物的、显示女性的、男性和女性都有的、性别不明确的、成年人、孩子,还有的没有人类人物,有一张卡则是完全空白的。
虽然最初设计这些卡是为了覆盖所有群体,但后来任何卡都可以用于任何被试。
创始者默里建议一次测试使用20张卡片,不过一般从业者只选定8-12张卡片。
顾俊不知道自己要做多少张,很可能是全部或者更多,他同样对所有常规的32张图片卡了如指掌,不过这个测试已经做了半个小时多,做了7张图片了,他还没有看到哪一张熟悉的图片出现,这些似乎全是新设计。
但他有点疑惑,一套成熟的心理测验是经过长时间大量的临床数据,才从初始设计变得成熟的。每张旧图片靠着海量的病例才能展现出存在的机理,新图片带来的不确定性,无法一下子搞得清楚。
这次对他的评审这么大的阵仗,如果是想测个清楚明白,直接拿些新东西来测是不适合的。
本来被试讲述故事并没有时间限制,因为持续时间也是一项评分考量,而他现在每张图片只有5分钟去解读。
一项评分机制的改动,都会引起整个系统很大的变量。
现在变的不只是一个主题统觉测试,还有罗夏墨迹测验,还有别的……
除非这些不完全是新的,除非……玄秘局那边也参与进来了。
对于玄秘世界的心理和精神病学,顾俊自然有了解过,但那些涉及玄秘局秘密技术的,不完全了解。即使有了天玄总署,天机局和玄秘局的技术交流亦不是直接全部共享的,远远不是。
顾俊心头一阵莫名的纷乱,如果组织真的是把玄秘局也拉进来审他,那么对他的信任程度……
不只是信不信两界全民免费医疗计划,而是信不信他这个人……
“顾队长?”那边的翟明晖又问了一句,“你还有4分钟。”在右边的另一位评审员拿起水杯喝了口水。
这一个个的测试下来,对于被试者是一种精神考验,但对于评审员,同样不轻松。
就算这些是最为资深的评审员,但他们面对着的,是被称为天机英雄的人。
“嗯……”顾俊应了声,望着图中那个面无表情的女人,限制时间也许是为了降低他的伪装,可他根本不打算伪装,讲了起来:“这个女人在等她的丈夫回家,外面下着很大的雨,天色非常黑,雷声很大……”
随着这么说着,在他眼中,那张图片好像活了过来,那轰隆的雷声似在耳边。
“已经晚上七点多了,雨下得越来越大,但她的丈夫还没回来,她丈夫一般都在六点就会准时回到家的……那个年代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她无法立即联系她的丈夫,她开始有点担心。
女人开始向她诚心信奉的神明祈祷,祈祷她丈夫不要出什么事。
他们刚刚新婚不到一年,彼此相爱,生活过得很甜蜜,他们正打算要一个孩子,很多计划都已经做好了。
女人祈祷完没多久,门铃突然响了,她迫不及待地奔过去开门,是丈夫吧?她想。
她打开了门……”
说到这里,顾俊停顿着了,缓缓深吸一口气。
心中有两种故事走向正在拉锯,一种是发自心底的原始想法,另一种是意识的好心修改。
最后,他选择了更为强烈的那种翻涌,忠于这次测验,说道:“门廊上什么都没有,女人只看到了外面的狂风暴雨,她不知道自己刚才是听错了,还是门铃被大风吹飞的杂物撞响了。
这场风暴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早上,而她的丈夫,直到天明依然没有回家。
女人再次看到她的丈夫,是那天下午在当地警察局的验尸房。
她的丈夫死了,昨晚她的丈夫在赶回家的路上,被一棵被风暴掀翻的大树砸中,当场死亡,血肉模糊。”




瘟疫医生 第六百一十四章 元宵快乐【求月票,求订阅】
通过心灵对话,吴时雨知道顾俊在这次评审的头三天时间里,除了2号那天是从下午开始,每天都是从早上八点,就在评审室坐好然后开始接受各种测试,一直到晚上九点才结束。
中间除了午餐、晚餐和上洗手间,其余时间都在测、测、测。
第一天、第二天主要做的人格测验,而第三天是智力测验。
各种测验、发展量表、适应量表做了一整天,包括有韦氏量表、比奈量表、瑞文测验、考夫曼儿童能力成套测验……
吴时雨当初特训时也跟沈博士学过一点心理学,对此就有疑问了,做这些测验是为了什么?
她能理解那些人格测验,比如句子完成测验,评审员给出一个句子的开头或结尾,再由被试者补全它。像评审员说“小明宁可……”被试说小明宁可在麦当劳里饿也不在肯德基里饱。
如果被试是真心真意地做,这种测验挺能表现出来一个人的想法。
但是,但是,智力测验的发展量表是给0-3岁的婴幼儿用的,因为4岁以前的小宝宝智力和生理功能的发展和分化不完全,才用这种方式。4岁以后就用测验和适应量表来测查了。
咸俊过完今年的生日就24岁了,为什么还要做一些婴幼儿才做的发展量表?
是想知道咸俊是不是天才,还是想知道咸俊有没有返老还童?可他也还没老啊。
吴时雨是不太懂了,这种测验似乎除了给咸俊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没什么用处。
而且咸俊说不只是婴幼儿期(0-3岁),还有学龄前期(4-6岁),儿童期(7-12岁),全部都测得很重。
“可能是我多疑吧……”顾俊对她说,声音透着疲惫:“我感觉这些测验在带我去回忆……我曾经是莱生会灵童,在我很小的时候,一定有做过各种不同的智力测验……莱生会那帮人对我很重视,他们应该会希望我表现出超凡的智力水平……今天我做了很多这种测验,就是像在挖掘一个儿童不寻常的智力……”
“咸俊,你有点怀疑这些测验的真正目的?”这个想法,让吴时雨心中的担心更甚。
“目的应该还是想弄清楚我……”顾俊又说,“但可能不只是精神状态,还有别的什么。”
三天时间,即使是分隔两地,而且只有寥寥的几句心灵通话,吴时雨亦能感觉得到,顾俊的精神压力越来越重。
那份重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灵连系,每一次相比上次,她都觉得更加费劲。
以前是5g信号,短短三天而已,就变得跟bb机似的,而这次全面评审还不知道要持续多少天。再这样下去,得回到通讯基本靠吼的石器时代。
吴时雨想为顾俊做点什么,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她被关在这间幽静的安全屋,手机一开始就被收走了,也没有电话,这里守卫严密得连祖各也溜不进来。
想来想去,好像还是只能用好心灵通话的机会多安慰几句。
元宵节这天,在顾俊往常的早餐时段,吴时雨向他心头敲了门。
“元宵快乐!今天什么安排?”
顾俊之前告诉过她,每天的测验安排都没有事先通知,直到前一刻才会晓告。
过了没一会儿,顾俊的声音出现:“今天还是没假,等会要做神经心理测验,评估我的脑功能。”
神经心理测验有单项测验和成套测验两种,测查包括感知觉、运动、言语、注意、记忆、思维等,它可用于正常人,更常用于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
顾俊是受过脑损伤的,还装有一块peek头骨,这些测验在当时的康复期就有做过,那时候没什么问题。
这些测验做得可不快,估计又得忙上一整天了,吴时雨想。
去年元宵节,他们还是有一些好时光的,没想到今年都进了牢子,还不是同一个牢。
“加油,那我留着能量晚上的时候再聊。”
她这么说,然后直到中午,她才再问了句:“还好就哔一声,有事就哔两声。”
顾俊哔了一声。之后傍晚晚餐时段也是哔了一声。
到了晚上一直过了九点,差不多是往日顾俊回到休息室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吴时雨再度呼叫。
是因为每次连系都变得更难吧,现在她每次呼叫都有一点提着心,生怕不会听到有任何回应。
但这次,顾俊还是很快出现了,“哔。”
吴时雨往房间里的床躺下,有摄像头拍着也不怕,眼睛一闭,谁也打扰不到。
但他们必须言简意赅,今天剩下的能量不多了,大概还能说上六、七句话的样子。
1...184185186187188...2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