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想要在朝堂混的如鱼得水,要么是有着雄厚的背景和势力,要么就抱上一条粗大腿。
什么端王康王的,加起来都不如陈皇的一根腿毛,只要不做出越过陈皇底线的事情,在这京师就能活得很舒服。
和康王摊牌已经有几天了,他也没有做出什么举动,让唐宁逐渐开始意识到,从两年前入京到现在,一路摸爬滚打,他也算是有些身份的人了
临近年底,兵部还有些杂事,需要经过他的手,唐宁来到自己值房的时候,吴郎中正捂着肚子,满头大汗,见他进来,立刻道:唐大人,你来的正好,周侍郎那里催的急,你帮我将这些整理好的卷宗交给周侍郎,我先去趟茅厕
去吧。唐宁对他挥了挥手,拿起桌上的卷宗,向侍郎衙走去。
兵部有两位侍郎,一位就是他认识的聂谦,另一位周侍郎似乎在边军中待了不短的时间,前两天才回来。
唐宁走进堂内,没有看到聂谦,只看到一名中年男子坐在位置上,不用猜他就是那位周侍郎,他将卷宗拿过去,放在桌上,说道:周侍郎,这是兵部司的卷宗。
兵部司?周侍郎抬头看了看他,问道:你是何人?
唐宁道:唐宁,奉陛下旨意,暂任兵部郎中。
周侍郎拿起那些卷宗,随意的看了看,随后便将之重重的摔在桌上,冷声道:一团乱麻,兵部司整理的是什么东西,拿回去重新整理,全都整理清楚了再来交给我
唐宁微微一愣,不知道这位周侍郎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难道是吴郎中整理的这份东西有问题?
他将之重新拿起来,准备带回去让吴郎中再看看,顺便传达一下这位周侍郎的意思。
周侍郎看着唐宁走出去,才缓缓站起身来,这位新来的唐郎中,与他说话的时候,不卑不亢,看起来有些气盛,此类属下,在启用之前,需要好好敲打敲打才行。
他踱着步子,走出衙门,听到走廊上有两名小吏在议论。
真的啊,唐大人当着陛下的面承认他想报复刘侍郎,这样陛下都没有罚他?
不止没有罚他,还重赏了呢,刘侍郎就倒霉了,本来这吏部右侍郎之位应该是他的,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这算什么,户部韩侍郎才惨,他得罪了唐大人,现在连命都没有,还有刑部侍郎,听说已经被流放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唐大人的报复
还有礼部那几位,当初和唐大人抢送婚使来着,结果一个出门被车撞,一个走路掉井里,一个拉稀一个月,简直太惨了!
唐大人当真是我见过心眼最小,最小气,最斤斤计较的人
嘘,小声点,被他听到我们就惨了!
听着两位小吏的议论,周侍郎站在衙前,面色发白,一下又一下的擦拭额头上的冷汗
第四百七十八章 斗到底!
唐宁走进值房,将那一叠卷宗又放在吴郎中的桌上。
哎,真倒霉,昨天不知道怎么了,吃坏了肚子吴郎中捂着肚子,从外面一步一步挪进来,挪到桌前的时候,看到桌上的卷宗,诧异道:唐大人,这
唐宁道:我刚才拿给周侍郎看了,周侍郎说这些卷宗整理的一团乱麻,让拿回来重新整理,整理好了再交给他。
一团乱麻?吴郎中怔了怔,说道:我明明整理的很认真啊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周侍郎看起来很生气的样子,吴郎中你可要小心些
啊?吴郎中面露苦涩,说道:聂侍郎还好说话一点,周侍郎的脾气向来不好,这下可完了
他颓败的坐回位置,忽然看着唐宁,试探问道:唐大人,您当真在陛下面前说,你是为了报复礼部刘侍郎
唐宁点了点头,说道:常言道,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刘大人无缘无故的刁难我,自然也要礼尚往来
他话还没说完,便看到周侍郎快步走进来,大步走到桌前,拿起那份卷宗,看着唐宁,满面笑容道:这卷宗整理的很好,是本官刚才看错了,看错了
唐宁还没说话,周侍郎又道:原来这位就是新来的唐大人,真是一表人才,人中龙凤,本官刚刚睡醒,有些迷糊,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唐大人不要见怪。
周侍郎客气了。唐宁摇了摇头,说道:周侍郎也是一心为公,我怎么会见怪呢?
他不由的多看了这位周侍郎一眼,吴郎中说他脾气不好,看起来不像啊,这么彬彬有礼的一个人,怎么就脾气不好了?
周侍郎看着他,脸上带着笑容,问道:我刚才和唐大人说话的声音是不是有些大,唐大人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没有啊。周侍郎客气的过分,唐宁心中反倒有些诧异,说道:周侍郎刚才的声音一般,没有很大。
没有很大就是还是有些大了周侍郎吞了口唾沫,说道:本官下次一定注意,以后我要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唐大人尽管直言,千万不要记在心里
周侍郎神色紧张的说了一番话,这才一步三回头的退出去。
周侍郎实在是有礼貌的过分,甚至有些卑躬屈膝,刚才的那么一瞬间,唐宁差点以为他不是兵部郎中,而是兵部尚书。
唐宁望向吴郎中,不确信道:周侍郎的脾气不好吗,完全看不出来啊
吴郎中吞咽了一口唾沫,从未见过如此的周侍郎,喃喃道:周大人这次回来,改变是挺大的
唐宁眼见着周侍郎出门的时候,还回头对他躬了躬身,中华自古都是礼仪之邦,都是侍郎,如果礼部侍郎刘风也能像周侍郎这么懂礼貌,他又何必浪费那点儿油墨和纸钱。
礼部。
祠部郎中刘进坐在自己的值房中,喝着茶哼着曲儿,好不悠闲。
自从那个小心眼的扫把星走了以后,礼部众人的日子就好过多了,不会莫名其妙的遭灾,也不用担惊受怕,喝茶的间隙,他还有空乞求漫天神佛保佑,让那个扫把星再也别回来。
礼部最近不太平,刘侍郎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的,十拿九稳的吏部侍郎被人搅黄了,尚书大人很生气,刘侍郎的情绪也不太高。
这些事情,都没有逃过刘进的眼睛,甚至在这之前他就知道,刘侍郎这次肯定要被淘汰,根据他的观察,没得罪那扫把星的人,都有许多遭了殃,和他结下梁子的,还没有一个人逃的脱他的报复,按照常理,刘侍郎也不会幸免。
至于这一次的报复,到底是开始还是结束,他就不清楚了。
他小口呷了一口茶,膳部郎中从外面走进来,看着他,问道:刘侍郎母亲明日六十大寿,刘大人要去贺寿吗?
当然要去。刘进站起身,说道:六十大寿可是大事,我们这些做下属的要是不去的话,刘侍郎心里会怎么想?
那明晚我们一起。膳部郎中点了点头,又叹息口气,说道:刘侍郎这次若是能够能拿下吏部右侍郎的位置,那便是双喜临门,老夫人六十大寿上也会增色不少,可惜被那唐宁搅了,难怪刘大人那么生气,说是要和那唐宁斗到底
斗,斗到底?刘进怔了怔,问道:怎么个斗到底?
膳部郎中笑了笑,说道:侍郎大人拿唐宁没办法,可不代表拿其他人没办法,那唐宁的岳父不是平安县令吗,平安县今年应试的秀才名额,比往年少了两成,这是平安县令的教化之失,若是这个数字明年再减少,他就要被调往外州了
朝廷向来都重教化,毕竟朝廷如今大部分都是靠科举取仕,通过科举晋升上来的,日后都会是朝堂上的中流砥柱。
外州县令,若是连续三年教化考评不合格,要么降职,要么罚俸,京畿地区还要更严格一点,连续两年教化不合格的,很可能会被调往外州,虽然同样是县令,但外州怎可与京师相比,是明显的降职了。
官员的教化考评不归吏部管,而是归礼部,参与科举的秀才人数就是其中的一个考核标准,不过这个数字每年有波动很正常,除非是连年降低,否则礼部也不会刻意为难。
但如果礼部侍郎想要用此来刻意为难的话,也是合乎律法的。
刘进回过神来之后,抿了抿嘴唇,看着膳部郎中问道:你是说,刘侍郎要动唐宁的岳父钟明礼了?
膳部郎中点了点头,说道:刘大人应该是要报上次的仇了。
刘进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哎,冤冤相报何时了啊
这些事情我们管不着。膳部郎中挥了挥手,说道:明日酉时之前,我去找你,我们一起去刘侍郎家贺寿。
刘进扶着额头,说道:明日,明日我怕是去不了了
刚才他还答应的好好的,现在却忽然反悔,膳部郎中看着他,诧异道:啊,为什么?
明天,明天刘进想了想,看着他,说道:明天我可能会生病,你们到时候帮我向刘侍郎赔个不是
唐宁今日既没有和小如小意出去逛街,也没有和唐夭夭切磋,而是在家里赔岳父大人下棋。
岳父大人这两日下了衙就会直接来这里,等到吃饭的时候才回去。
唐宁知道他是在躲着岳母,岳母大人因为诰命品级不如女儿而心有戚戚,导致官职只有五品的岳父大人也没什么脸去面对她,于是能躲则躲。
不过,小意能升四品诰命是因为他的左骁卫中郎将就是正四品,诰命夫人的品级一般与丈夫等同,岳父大人想要岳母心里好受点,除非他能把平安县令换成京兆尹
虽然京兆尹的职位现在空出来了,但他一年多之前调任平安县令的时候,就已经是连升三级了,这才过了不到两年,就再次来一个三级跳,这可能吗?
第四百七十九章 完颜之讯
陈国对于文武官员的晋升,都有一套成熟且严格的系统,唐宁对此很熟悉。
武官中,边军靠战功,禁军靠排名,萧珏靠面子,晋升是可以很快的,只要功绩足够,完全可以年纪轻轻就晋升高位。
相比于武官来说,文臣的晋升则极为缓慢。
普遍而言,哪怕只是半级,也要熬足数年的资历,当然,像他这种有颜值有能力还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和经历的人可以例外,两年熬到正四品,不是问题。
但大多数人,都是要一步一个台阶的慢慢向上爬的。
比如平安县令想要晋升京兆尹,常规路线是先官升半级,外放到外州,当一个刺史的佐官,之后再用几年的时间爬到刺史,积累几年政绩,调任回京,却也不能直接任京兆尹,还要先在京兆府任一佐官,再经过数年,等到京兆尹被调离之后,才有机会接任。
岳父大人已经经历了一次三级跳了,第二次的可能性不大,为了照顾他的心情,唐宁下棋的时候都让着他。
一局棋还没有下完,宫中便有人传信,陛下宣召。
唐宁看着唐财主走进来,起身道:岳父大人,我先进宫了,这局棋让唐伯伯陪你下吧。
不知道陈皇又找他有什么事情,唐宁换了官服,虽那宦官走出门。
唐财主坐到唐宁原先的位置,抬眼看了看钟明礼,问道:姑爷天天见皇帝,你这个做岳父的,怕是还没有见过几次吧?
钟明礼其实只见过两次皇帝,第一次是中进士的时候,陛下集体召见,他在人群中甚至没有勇气抬头,第二次是陛下微服私访,有幸面圣,说过几句话,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他瞥了唐财主一眼,问道:你见过吗?
没有。唐财主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我一个商人,见皇帝有什么用,你可都五品官了,啧啧,这官当的,还不如你家姑爷
钟明礼落下棋子,淡淡道:你也是大商人了,说起做生意,似乎也不如我家姑爷
唐财主冷哼一声,说道:你这个靠姑爷上位的,有什么资格说我?
钟明礼瞥了瞥他,反问道:难道你不是?
唐财主怔了怔,目光望向他,问道:你说什么?
钟明礼意识到刚才那句话的漏洞,纠正道:我是说,你也是靠我家姑爷。
他说话的时候,刻意将我家这两个字咬的很重。
唐宁还以为陈皇这次是单独召见他,进了御书房,才发现殿内人数不少,户部左侍郎方哲,吏部左侍郎方鸿,礼部侍郎刘风,还有兵部周侍郎,还有几位则是生面孔,加起来一共有十余人的样子。
陈皇偶尔会在早朝之外开一开小朝会,唐宁被他临时叫过来几次,一般是问问政事,或者是有什么事情吩咐。
刘风瞥了他一眼就移开了视线,方鸿对他微微点头,方哲靠在柱子上似乎是睡着了,只有周侍郎走上前,看着他,微笑着说道:唐大人也受到陛下召见了
唐宁总觉得周侍郎笑的有些硬,而且很格式化,似乎是故意装出来的一样,不过别人态度这么好,他也不能端着,看了看上方,笑问道:陛下还没有过来吗?
周侍郎客气的回道:魏总管说了,陛下一会儿就到。
距离御书房不远的一处偏殿,陈皇思忖许久,才落下一颗棋子,喃喃道:这局棋下的时间有些长了
对面的中年男子道:陛下先去御书房吧,草民在这里等陛下。
罢了,让他们等一会儿,这局棋下完再说。陈皇挥了挥手,说道:你也别草民草民的叫了,听臣听的久了,朕到现在还听不习惯。
中年男子低头道:草民早就是个死人,也不配再称臣了,能陪陛下下下棋,解解闷,就已经心满意足。
朕留下你的命,可不是让你陪朕下棋的。陈皇重新落了一子,将一本奏章递给他,说道:调京兆尹去了吏部,京兆尹这个位置又空了出来,这是吏部报上来的名单,你看看。
中年男子伸手接过之后,扫了一眼,开口道:十个名字,康王五位,端王五位
他们倒是分的公平。陈皇扯了扯嘴角,说道:朕的朝堂,要是不盯紧一点儿,就被他们瓜分光了。
他重新捏起一颗棋子,说道:再不去,他们该等急了,还有什么话,你一并说了,这个朝堂上,除了唐宁之外,也只有你这个死人敢和朕说真话了
中年男子想了想,片刻后才开口:《国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关于唐大人刊印的报纸,虽然确有用处,但也不可任之由之,朝廷也要加以约束,亦或是干脆朝廷自己刊印,禁止书坊私印
朝廷刊印,需要一大笔银子啊,北方形势越来越紧张,朝廷的每一笔钱,都要花在刀刃上陈皇思忖片刻,说道:朕会提醒他的,他做事也有分寸,更何况,这件事情,朝廷也不适合去做。
舍不得银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实在拉不下来脸,在官印的报纸上写陛下乃是天选之人,陈国在陛下的带领下,一定会变的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