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工部的事情多且繁杂,唐宁将那些图纸给了工部的工匠,让他们先做出一套来看看效果。
之后便是一些修桥铺路的杂事,陈皇对于修建宫殿不是很热衷,最近在西北的交通驿路上,投入了大量的银子,可谓是真正的进入了战时准备。
几个州的水患,工部也要出些方略。
另外,工部除了自己的事情之外,还要配合别的部门,几位大学士向陛下申请建造一处大型官舍,供贫寒官员居住,以方便他们每日上朝上衙,这些事情要工部落实。
兵部要生产一批新的军械,运往西北,也要工部督造。
户部送来了一些报废的衡器,要工部造出一些新的来,还要人手,工部尚书休了病假,侍郎出差在外,这些事情,桩桩件件,都要唐宁亲自经手。
偏偏这些事情,件件都是要紧事,西北的驿路修建不能耽搁,兵部的军械更不能延误,户部送来的衡器,是官用砝码,每两年一换,倒是可以稍稍推后,至于大学士建议的官舍,需要的是木匠,和其他几件事情并不冲突,可以马上安排……
在这之前,唐宁还要将重骑兵的预算算出来,给陈皇报备上去。
整整一天,唐宁连饭都没有吃几口,到了下午的时候,已经忙得有些头晕脑胀,靠在椅子上,觉得闭上眼睛就能睡过去。
他其实是一条咸鱼,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一刻都不得闲的生活,这么辛苦的为陈皇做事,他不嫁个女儿都有点说不过去……
工部放衙之后,他也不能回家,而是要先进宫一趟。
当然,这次进宫不是和陈皇商量嫁女儿的事情,而是报备打造重骑兵的预算。
陈皇依然是在御书房,不过不是在批阅奏章,而是在考校三位皇子。
唐宁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
现在开口的是端王,他站在殿中,拱手道:“父皇,今草原威胁日渐严重,西域之地又起了不臣之心,儿臣以为,文臣治理朝纲重要,但武将守卫好边疆,才是国泰民安的前提,今西北将乱,朝廷应当扩大武举,甄选出更多的将才,输送往西北……”
陈国虽然没有重文轻武,也
633.第632章 不要命啊
第632章 不要命啊
唐宁看着陈皇,重复道:“回陛下,若要组建一支十万人的重骑,每年至少需要五千万两银子。”
五千万两银子,其实还只是他的保守估计。
十万重骑兵,可不是十万人马和十万铠甲就够了,还包括马具、饲料,铁匠杂役的雇佣费用,骑兵的饷银,马匹的更换,军械盔甲的维护,以及出征的损耗。
更何况,一直重骑兵队伍里面可不止是重骑兵,一般而言,十万重骑,至少要配备三四十万的辅兵,这些钱自然也得算在里面。
对于一支拥有十万重骑兵的队伍来说,每年五千万两银子,其实并不多。
内廷富足起来之后的陈皇,也是真的飘了,几个月以前,朝廷每年结余的银子,全都用在重骑兵上,最多只能维持一万人的数量,十万重骑,一年出头,就能将整个朝廷吃空。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陈皇高坐龙椅,自然也不了解这些实情。
震惊之后,陈皇便皱眉看着他,问道:“不过是十万重骑,怎么会需要这么多银子”
陈皇根本不了解十万重骑的概念,唐宁看着他,耐心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十万重骑兵不仅需要大量的军械马具,还需要准备骑兵口粮,战马粮草,此外,还需大量的辅兵,杂役,铁匠,这些人都需要粮饷,不仅如此,重骑兵每年的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十万铁骑,每年消耗五千万两银子,其实并不多……”
陈皇只知道十万重骑能横扫草原,无往不胜,却不知道要花费这么多的银子。
若是每年要拿出五千万两银子用于这些,朝廷倾尽全力,也只能维持两年,他自然不能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看着唐宁,脸上露出笑容,问道:“国库的银子都要用在刀刃上,五千万两自然是拿不出来的,唐爱卿可有什么办法”
唐宁的脸色黑了下来。
国库都没有什么办法,他能有什么办法
五千万两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硬要凑的话,虽不至于凑不出来,但问题是他凭什么
他和陈皇非亲非故的,没有理由倾尽家财做这些,反正就算是他为朝廷养这么多的骑兵,陈皇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陈皇对重骑兵的预算只有五百万两,因此只能将十万重骑削减为一万,一万重骑,再加上随行的其他兵种,已经足够对草原产生很大的威胁了,数量再多,只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遇到陈皇这么能作的皇帝,也算唐宁倒霉,以他目前这种花钱的态度,说不定等不到两年,自己就得再下一次江南……
十万变一万,任务量也不小,唐宁在让人加紧督造的同时,还要处理工部的其他杂事。
五百万两银子,只换来了一万重骑,陈皇显然有些不开心,所以唐宁只能节省一点,一文钱掰成两半来花。
两位大学士要求的官舍,已经让工部的匠人去盖了,唐宁一开始就叮嘱过负责的大匠,一切从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官舍经济实惠能住人就行,一些太过花俏的东西,能少就少了。
有些地方能少,有些地方则不能少。
兵部要求的军械,关乎将士的性命,则要格外的慎重,严格按照标准,不能缺斤少两。
工部郎中送来了新的一批军械样本,这些都是随机抽样取出来的,交给兵部之前,工部要先检验检验。
唐宁单手拎起一把陌刀,此刀入手极重,挥舞起来会很吃力。
这种陌刀每把重十五斤,换算成后世的计量单位,也有十公斤左右。
普通的刀也就三五斤,一般人自然是用不了这种刀的,在战场上使用此种兵器的,都是最勇猛的猛士。
唐宁随手将之扔给老郑,说道:“十五斤的陌刀,看看怎么样。”
老郑是刀的祖宗,刀好不好,他说的才算。
老郑接过刀,在手上拎了拎之后,说道:“刀是好刀,重十三斤九两,没有你说的那么多。”
&
634.第633章 查!
第633章 查!
这两年时间,从户部到工部,唐宁已经走遍了六部,见过了太多的事情。
六部之中的官员,有贪赃的,有枉法的,有尸位素餐的,有结党营私的,真正的清流不能说没有,但唐宁见的的确不多。
人无完人,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时候也都适用。
比如他不能要求唐夭夭腿长的同时,身材还要前凸后翘;不能要求赵蔓天真可爱的同时,还要想苏媚一样成熟妩媚,这样女子不是没有,但可遇不可求,总不能什么好处都让一个人占了。
同样的,朝中的官员,品性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瑕疵,有人爱财,有人贪色,但他们却将分内的事情做的很好,得到了众人的一致称赞,与之相比,便没有多少人关注他们糜烂的私生活。
唐宁看着地上的陌刀,透过它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从各地的盐场一路打通到工部,制作这些有问题的权器,再绕过工部的检验程序,将之运送到地方,可不是贿赂一两个人就能办到的事情。
而且,有问题的不止这一套权器,该少的时候少,该多的时候多,这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官商勾结,薅朝廷的羊毛,挖陈皇的墙角,也不知道挖了多少年,吃进去了多少。
唐宁看了看那小吏,说道:“去将张郎中找来。”
水部郎中张昊很快便走进来,问道:“大人,可是这批军械出了什么问题”
唐宁没有回答他的问题,问道:“平日里工部的权器,都是经谁之手检验的”
张昊虽然不知道他问这些做什么,还是老实的回答道:“回大人,这些权器,每次都是崔侍郎亲自检验的。”
唐宁轻叹口气,喃喃道:“崔侍郎啊……”
唐宁其实很不想被人称作是扫把星,可这口锅他已经背了这么久,想摘也摘不下来,也没有人会听的他的解释。
张昊看着他,试探问道:“大人,可是这批权器有问题”
“把制作权器的工匠都抓起来吧。”唐宁点了点头,看着他,说道:“张大人要做好挑重担的准备了……”
“啊”张昊疑惑的看着他,问道:“什么重担”
……
早朝之上。
近日的早朝持续的时间都很长,时局发生变化,朝廷每天都要做出大量的部署,来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任何变故。
此时,端王与户部尚书,已经在朝堂上僵持许久了。
僵持的原因在于扩大武举一事,陛下命端王负责此事,但武举并不是说扩大就能扩大,扩建场所需要银子,考官的酬劳需要银子,安排比试需要银子,为了吸引人才所设立的奖金也需要银子,这些银子,都需要从国库里出。
但想从户部那里拿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还只能拿到最低的数目。
若是在以前,康王和端王为了能争到在朝的话语权,是从来都不在乎银子的,户部给的少,他们自己会补足剩下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端王一系,曾经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变的七零八落,端王依靠的唐家,也被人抢了在江南的钱袋子,如今的端王一穷二白,怕是拿不出多少银子了。
户部尚书看着端王,为难道:“殿下,两千两银子不能再多了,如今西北战事吃紧,陛下连内府的银子都捐出来了,国库的余银,更是全都用在了西北,拿不出太多的银子来……”
端王看着他,皱眉道:“本王做的,难道不是支援西北的事情,扩大武举,才能为军中输送更多的将才,钱大人难道连这一点都看不清”
看到端王连几千两银子都要和户部尚书争论这么久,康王脸上露出笑容,说道:“皇弟也不能怪钱大人,国库吃紧,每一笔银子都要用到刀刃上,我等身为皇子,为父皇、为朝廷分忧是应该的,不过是几千两银子而已,皇弟自己从府里拿出来就好了,若是皇弟手头拮据,不如从皇兄这里先拿五千两,如何”
众官员面面相觑,康王这番话说的,明为相助,实为嘲讽。
他是在嘲讽端王连区区的几千两银
635.第634章 康王之忧
第634章 康王之忧
工部今天很热闹。
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官员齐聚,当着工部诸位官员的面,将所有的权器都重新检验了一遍。
工部官员看着检验结果,抿了抿嘴唇,皆是难以置信。
与朝廷规定的标准权器相比,工部的权器轻的轻,重的重,如果不是制造权器的工匠不认真,便是有人在这上面动了手脚。
前者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工部的工匠就算是再不认真,也不可能出这么大的差错,更何况,每一只权器磨制完成之后,还要经过层层检验,除非有人买通了每一关的检验人员,否则这种不合规的权器,根本不可能被送出去使用。
于是,负责制作权器的工匠,以及所有的检验官吏,全都被刑部和大理寺拿下。
权器的制作是工部司负责,检验的人也都是工部司官员,这一次,工部司上到郎中,下到工匠,几乎是被一网打尽。
至于崔侍郎,朝廷也已经发下了诏令,召他回京。
工部尚书闻讯,匆匆从家中赶来的时候,工部郎中、员外郎、三名主事,五名掌固、书令史,十余名工匠,正排着队被官差从工部押出去。
工部尚书看着这一幕,大惊道:“怎么回事”
屯田郎中抿了抿发干的嘴唇,走上前,说道:“工部司制作的权器出了问题,陛下下令严查,工部司的同僚都被带走了,朝廷也发令召回崔侍郎……”
“权器!”工部尚书听到这两个字,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工部造的权器,不是给工部用,而是运送到各地的盐场,矿场,等任何需要计量的地方。
工部的权器出了问题,牵扯到的,是整个陈国!
唐宁以前在御书房见过工部尚书,走上前,拱手道:“尚书大人的病情好些了吗”
工部尚书看了看他,下一刻便扶着脑袋,说道:“大夫说还要休养几个月才能痊愈,这段时间,工部就麻烦唐大人了。”
“这是本官的职责。”唐宁笑了笑,说道:“尚书大人放心,工部就交给我了。”
工部尚书看着他,嘴唇抿了抿。
放心,他怎么能放心,怎么敢放心
他才不在工部几天,工部四司就只剩下了三司,离开的这几个月,他的工部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虽然心里有些生气,但他却也不想再留在工部了,扫把星自己惹下的烂摊子,还是交给扫把星自己去收拾吧。
这些事情牵扯出来的东西,即便是他也会感到头疼。
工部尚书匆匆离开之后,唐宁也离了工部衙门,去往户部。
这些权器是出自工部,工部崔侍郎要负主要责任,等到他被召回京之后,自会有人问罪。
但那些盐场矿场的问题,却需要从户部调查,各大盐商,需要在户部备案,才有贩卖的资格。
他刚刚走进户部衙门,户部尚书钱硕便迎出来,笑道:“唐大人要的东西,本官都已经帮你准备好了。”
钱尚书显得很积极,唐宁能够理解,这次事件,牵扯到的不止是工部,陈国的大部分盐商,都要被拉下水。
一旦查实他们的罪名,他们不仅要将这些年吃进去的都吐出来,还要交数倍的罚银,家底不厚实的人,怕是要倾家荡产了。
而这次的罚银和江南不同,是光明正大进行的,收缴上来的银两,也全都要上缴国库,陈皇但凡要点脸,就不好意思在这上面动手脚。
唐宁将户部提供的材料交给了大理寺,刚刚回到工部,便有宦官传信,陛下召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