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福王追问道:“谈什么”
安阳郡主道:“他想将唐家在京的店铺交给我打理,每年让我从中抽取两成的利润。”
“什么”福王脸上露出疑色,问道:“他是不是疯了,这种事情怎么能交给一个外人,他这不就是想给你送钱吗”
安阳郡主看了他一眼,不悦道:“什么叫外人,他……”
她本来想说他和赵蔓的事情的,话到嘴边才意识到这件事情不能说,又生生将之咽了下去。
福王瞥了瞥她,问道:“不是外人,难道是内人”
“父王胡说什么呢!”安阳郡主瞪了他一眼,想了想,说道:“他……,他是水儿的未婚夫,水儿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自然不是外人。”
福王一愣,问道:“他和唐水,唐水不是他的表姐吗”
“这个父王就别管了……”安阳郡主挥了挥手,说道:“总之这件事情对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白捡的便宜,你总不能让我拒之门外吧”
“白捡的便宜”福王看着她,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世上哪有什么白捡的便宜,你现在占的便宜,迟早要连本带利的还回去……”
安阳郡主点了点头,敷衍道:“知道了知道了……”
福王看着她,摇头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
陆雅还有三个月就要生了,唐宁看得出来,萧珏很紧张。
在如今的时代,生孩子和闯鬼门关差不多,不过陆雅生育的年龄不早也不晚,她的身体素质也异于常人,不太可能会出什么事情。
“我爹让太医看过了,太医说她这次怀的很有可能是儿子,到时候请你喝满月酒……”萧珏坐在唐宁对面,不停的搓着手,这是他心里紧张的表现。
妻子生孩子紧张情有可原,但提前三个月紧张,则有些为时过早。
萧珏说完之后,又看了唐宁一眼,补充道:“我没有别的意思,你以后一定也会有的……”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你儿子的满月酒,我去不了了。”
萧珏看着他,说道:“不至于吧……”
“和这件事情没关系。”唐宁解释道:“过完年我要离京一段日子,要几个月之后才能回来。”
萧珏怔了怔,问道:“去哪里”
唐宁道:“黔地。”
“这样啊……”萧珏摇了摇头,说道:“那真是可惜了。”
他想到一件事情,看向唐宁,说道:“我听安阳郡主说,你把唐家的店铺,全都交给她打理了”
唐宁对此不置可否。
“那就是真的了……”萧珏看了他一眼,说道:“难道你真的打算……”
唐宁问道:“打算什么”
“我明白了。”萧珏恍然大悟,说道:“都说安阳郡主好生养,说不定她能为你生个儿子出来。”
唐宁看了他一眼,说道:“说什么呢……”
“这没什么。”萧珏摆了摆手,说道:“实话告诉你,有一段时间,我也喜欢过她,女人就要像她这样,前凸……”
唐宁揉
第八百二十九章 举家出游
定元四年年初的大朝会,因为天子的身体有恙,比往年提前结束了一个时辰。
大朝会宣布结束之后,从各地赶来的地方官员有序的退出大殿,大朝会结束,他们最多在京待上几日,便要准备启程回去了。
唐宁和怀王被留下,在大朝会结束之后,又来到了御书房。
王相已然年迈,这些日子,正在逐渐的将更多更重的担子交给唐宁和怀王,陈皇也在有意的锻炼他们,似乎要让二人成为朝中未来的柱石。
刚刚进行完大朝会,陈皇的表情有些疲惫,靠在椅子上,唐宁和怀王走进来,躬身行礼。
“参见陛下。”
“参见父皇。”
……
“免礼。”陈皇坐直了身体,看向唐宁,问道:“都准备好了吗”唐宁点头道:“回陛下,臣已准备周全,过两日便可出发。”
陈皇看了魏间一眼,魏间从上方走下来,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交给唐宁,说道:“唐大人,拿着这枚令牌,可以号令所有密谍,一路之上,凭借它,亦可调动州府驻军,地方官员见此令如见陛下……,您可收好了。”
陈皇这次交给他的令牌,和上次下江南交给他的尚方宝剑作用是一样的。
陈国很大,地方州府高度自治,越是远离京师的地方,朝廷对其的掌控就越弱,到了黔地边界,那些地方官,已经和土皇帝差不多了。
唐宁一个人势单力薄,通过这枚令牌,一路之上,便可获取许多帮助。
唐宁收下令牌,抱拳道:“臣谢过陛下。”
陈皇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怀王时,开口道:“唐宁要前往黔地调查,以后的一段日子,尚书省就交给你了。”
怀王躬身道:“儿臣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
陈皇欣慰的看了他们一眼,说道:“朕有些乏了,你们下去吧。”
“臣告退。”
“儿臣告退。”
……
唐宁走出御书房时,身后又传来陈皇的声音,“你已经有那么多房夫人了,就不要再祸害安阳了。”
唐宁回过头,愕然的看着他,说道;“臣冤枉……”
“朕有没有冤枉你,你自己知道。”陈皇挥了挥手,说道:“皇家尚未婚配的女子本来就没几个,不能都便宜了你……”
怀王和唐宁走出大殿,回头看了他一眼,疑惑道:“父皇刚才说的什么意思”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谣言而已,不可信。”
“不能都便宜了你……”怀王看了看他,问道:“这个“都”又是什么意思”
“都:表示总括,除疑问句外,所总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唐宁看了怀王一眼,问道:“大学士以前没教过殿下吗”
……
京师的某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国家大事不关心,一些八卦杂谈,谣言蜚语倒是一个比一个在乎。
他不过就是去了几次郡主府,某些事情就在京师传开了,看样子连陈皇都有所耳闻。
不过安阳郡主似乎一点儿都不在意的样子,依然能和小意谈笑风生,像是外面的那些谣言根本不存在。
从唐家离开的时候,她走到唐宁身边,瞥了他一眼,说道:“你出门在外,自己小心些。”
唐宁还以为她希望自己永远不回京呢,这样她就能独占唐家的店铺,现在看来,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别误会。”安阳郡主看了看他,说道:“我不是在关心你,你要是有事,谁给我那两成利润”
她转身欲走,却没有迈出去,转头再次问道:“你为什么会找上我”
“我只是觉得郡主值得信任而已。”唐宁
第八百三十章 独揽大权
“多谢殿下。”
唐昭拿起木盒,对怀王微微躬身之后,便匆匆的离开。
怀王拍了拍手,走进面前的茶楼。
不多时,茶楼某处房间之内,他将一个盒子递给头戴斗篷之人,说道:“你应该给他另一盒的。”
那人打开盒子看了看,这个木盒,就是他刚才给唐昭的,此刻则是又回到了他的手里,他看着怀王,不解道:“殿下,这是为何”
这两个盒子,他刚才给唐昭的那一盒,效用和之前的相同,而另一盒,被他们稀释了不少,效用要大打折扣。
原本三个月就能致人死地的药量,效用削减之后,需要至少半年。
怀王站在窗前,望着下方的人流,说道:“时机不到……”
……
除夕至元宵这几日,百姓不用劳作,官员不必上衙,万事皆休。
元宵之后,一切恢复正常。
然而元宵过后已有半月,定元初年的正月已经过去,京中的官衙也正常运作了十余日,陛下却还没有开过一次早朝。
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是陛下的身体欠佳,暂时休朝,朝中的一应事宜,都交由尚书省处理。
而尚书省内,王相已经暂时放下政务,右相唐宁不在京中,整个尚书省,由怀王一人做主。
皇宫,某处寝殿。
太医丞凌一鸿收回了搭在陈皇手腕上的手指,捻了捻胡须,说道:“陛下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碍,应是积劳成疾,臣再为陛下开一剂滋补安神的方子……”
方淑妃眉头蹙起,问道:“一个月前,太医院就说陛下是积劳成疾,这些日子,陛下也没有碰政务,一直在休养身体,身体怎么会愈来愈差”
凌一鸿抿了抿嘴唇,说道:“恕臣直言,陛下的病,怕是心病更多一些……”
他的话说到这里,便没有再说下去了。
陛下的心病是什么,所有人都清楚,他满怀期待的前往西山祭天,却没想到康王在祭天之时造反,此事已成陛下的心结,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
方淑妃还想再说什么,唐惠妃看了她一眼,说道:“难道淑妃连太医的话都信不过吗,还是淑妃的医术比太医还要好”
方淑妃一时语滞,却是不能再说什么了,只能看向凌一鸿,说道:“拜托凌太医了。”
凌一鸿躬身道:“这是臣的分内之事。”
唐惠妃隐晦的看了一眼侍奉在角落里的宫女,对众人道:“行了,既然太医已经瞧过了,就让陛下好好休养,我们都下去吧,不要打扰到陛下。”
众人闻言,纷纷退出宫殿。
唐惠妃走下石阶,正要回宫,却忽然心有所感,停下脚步,转过头,和怀王的视线对上。
“惠妃娘娘。”怀王微微抱拳,对她行了一礼。
怀王的目光让唐惠妃身体一颤,此刻的怀王,让她想起了十余年前的那个孩子,那时,他也是用这样的目光望着她,那目光充满了淡漠,不含有一丝人类的感情。
唐惠妃目光下意识的躲闪,问道:“你还不回去”
怀王笑了笑,说道:“看到惠妃娘娘,便想起了当年年幼之时,受到了娘娘的不少照顾,一时失神,娘娘勿怪。”
唐惠妃并不记得十余年前她对怀王有什么照顾,事实上,当时的怀王还太小,她对他根本没有什么印象。
她看了怀王一眼,说道:“你的母妃死的早,本宫照顾你是应该的,你也不用记在心上。”
“母妃从小就教导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怀王摇了摇头,说道:“惠妃娘娘的大恩大德,赵睿没齿难忘,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娘娘。”
怀王如今手握重权,一个人把持着尚书省,他的这句话分量极重,但不知为何,唐惠妃站在他面前,心中便不由的泛起一阵深深的惊惧,他看了怀王一眼,说道:“你懂得知恩图报就好,本宫身体有些不舒服,先回宫了……”
“娘娘慢走。”
怀王躬下身子,恭送唐惠妃离开,当他抬起头的时,眼中的恭敬之意,早已变成了漠然。
此时,太医院内。
凌一鸿被数名太医围在一起,一人看着他,问道:“陛下的身体到底怎么样了”
凌一鸿摇了摇头,说道:“查不出来任何问题,似乎真的是劳累所致。”
“这不应该啊……”
“这一个月来,陛下加起来也没有看过几封折子,怎么可能越来越严重”
“补药也吃了那么多,总该有些效用……”
……
众太医蹙起眉头,讨论不止。陛下近日多感到身体困乏,太医院经过商讨之后,根据他的症状开了些药,按理说服用了这么多日,他的身体就算没有好转,但也不会继续恶化,可事
第八百三十一章 调动
兵部。
左羽卫将军凌云被调到了西门卫,由谁来接替凌云的位置,是令兵部头疼的一件事情。
羽林卫是天子禁卫,没有陛下的允许,兵部原先是没有资格调动羽林卫将军的,但有怀王的命令,他们却不得不照做。
怀王给出的理由很充分,他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大局,兵部没有反对的立场,也没有反对的必要。
兵部衙门,兵部左侍郎聂谦看着兵部尚书陆鼎,问道:“尚书大人,这件事情,真的不用请示陛下吗”
陆鼎摇了摇头,说道:“宫里传来消息,陛下身体抱恙,若不是天大的事情,不要打扰陛下。”
聂谦为难道:“但这次调动如此突然,短时间之内,兵部应该找谁去接替凌云的位置”
一直沉默的兵部右侍郎看了看二人,忽然开口道:“关于左羽卫将军,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好人选。”
“哦”陆鼎看向周侍郎,问道:“何人”
周侍郎道:“陈将军不是要被调回京师了吗,半个月前,兵部就在考虑将他安置在哪一个位置上,到现在还没有决定,又恰逢凌将军被调走,岂不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陈将军的安置问题,又填补了左羽卫将军的空缺”
陆鼎脸上露出思忖之色,周侍郎所说的陈将军,是边军将领,如今北方边境相对安稳,朝廷开始有意的调回一批边军将领,陈将军就是其中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