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逆流青春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关东风

    听到生老三的话,于跃顿时炸了。

    “三叔!孩子才多大啊这天多冷你知不知道路多滑你知不知道你在炕头上可得劲了,你骑自行车去镇上我看看,看看你冷不冷,看看你能不能不进沟子!”

    于跃突然一顿质问,生老三猝不及防,哪里想到这孩子敢教




第一卷 小城故事多 第104章 坑你点
    听到于跃叫自己上车,生红雪愣住了,但她觉得于跃那略带微笑的脸庞似乎充满魔力,让她生不出半点抗拒。

    于是,她下意识的抬脚,不过越靠近车子,她的心跳的越快,如果,他上车了叫自己亲他怎么办

    这个亲,自打于跃逗人的说出口,在生红雪脑子里就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她彷徨、迷茫。

    于跃这三十多岁的老男人只是逗弄一下他眼里的小萝莉,根本不曾意识到自己只比生红雪大了三四岁,更不知道小姑娘一边感激自己,一边挣扎忐忑。

    上了车,于跃伸手掏出五百块钱,见生红雪上了车,在生红雪紧张之中递了出去。

    看到于跃手上拿着几张百元大钞,生红雪直接愣住了,抬头看着于跃,一脸茫然。

    “这钱你拿着,别让你爸妈知道,上学的时候花,买点吃的,买点文具。”于跃说。

    生红雪不住摇头。

    “拿着,听话!”于跃说。

    生红雪咬着嘴唇,继续摇头。

    “怎么,说说为什么不要”于跃问。

    生红雪还是摇头。

    “你得给我个理由啊,不然我不走。”于跃说。

    生红雪为难了,良久,道:“不是我的。”

    于跃笑了,这是什么答案,当然不是你的。

    “我给你,你拿着了,那就是你的了。”于跃说。

    生红雪摇摇头。

    “你上学的时候,你爸给你钱买文具么即便给也不够用吧”于跃问。

    生红雪没说话,但答案很显然。

    于跃也知道肯定如此,他之前以为老妈觉得这孩子可怜是因为家穷,现在他发现,穷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生老三不重视这个闺女。

    于跃知道,这姑娘后来不念了,当时知道,也没觉得是多大问题,农村么,很多孩子都是如此,特别是女孩子,读出去的不多,但现在,他觉得可能不是生红雪不想读,而是他爹不肯供。

    一天接触下来,于跃有个想法,他不供,我供。

    没有任何企图,就是因为觉得这孩子可怜。

    反正自己有这个条件,全当做慈善了,有钱人不都做么,几百万几千万下去也真未必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自己花不了那么多,或许就改变了她的一生。

    很值得。

    “拿着吧,这点钱对我来说不算啥,但给你能解决不少问题,就当我借你的。”于跃说。

    生红雪摇摇头:“我还不上。”

    “还不上这点钱你都还不上”于跃问道。

    生红雪看看于跃:“我家苞米都是我爸的……”

    噗!

    听到生红雪的话,于跃直接笑了出来,见生红雪不解的看着自己,于跃问道:“你知道人生多漫长么”

    生红雪无辜的眼神看着于跃,这个问题好高深,还真没想过。

    人生…..在生红雪看来,不就是从年轻到年老么。

    只是在她的潜意识里,年轻是这个镇,这个村,这个屯,年老也不外如是。

    于跃看着生红雪道:“好好念书,等你长大了,去了大城市,这五百块钱可能就是你一天的工资而已。”

    一天一天能赚五百块那怎么可能

    生红雪觉得于跃说的太不真实了。

    “拿着,等长大了,赚钱了,记得还我。”

    趁着生红雪发呆,于跃自主的

    掰开她的小手,把钱夹了上去。

    “收起来,别被你爸妈看到,也别告诉他们。”于跃说。

    生红雪茫然地低头,呆呆的看着手里红彤彤的钞票,吧嗒一下,泪珠子掉了下来。

    ……

    当生红雪藏着五百块钱忐忑的回到屋里的时候,没有迎来父亲的责怪,相反还得到了一个笑脸,那是极其陌生的一种感觉,她在父亲的脸上看到了赞赏和骄傲。

    生红雪不知道父亲具体是因为什么,但显然,于跃那二百块钱是关键。

    “老于家!啧啧,行,虽然也没啥钱,但挺好。”

    生老三说了句老婆孩子都听不懂的话。

    啥时候找人传个话呢不行,现在闺女还太小……

    哎呀,这还得好几年呢干脆趁早算了!

    没事还能去亲家喝点,多好。

    于跃还车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自己忘了给人加油了,一阵懊恼。

    “哎呀,你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我都找我大婶要你电话去了,吓死我了。”陈大利看到于跃回来后怕道。

    于跃知道这家伙怕自己出事,笑道:“没事,放心吧,就是耽误了一点。”

    说着于跃掏出一百块钱。

    “干啥啊”陈大利看的迷糊。

    “大利哥,忘了给你加油了。”说着于跃把一百块钱丢在了炕上。

    “哎妈呀,不行!”陈大利拿起钱就往于跃怀里塞:“加啥油加油,你用大哥车是看着大哥了,不能扯那些没用的。”

    这时候陈大利的媳妇也说话了:“可不咋的,你这孩子咋还外道呢。”

    陈大利的媳妇长得不算漂亮,但也耐看,为人贤惠也知书达理,和邻居处的都很好。

    “嫂子,那不行,我大哥借我车都是信的着我了,我也是没见外,要不然都不好意思借车呢。”于跃笑着说。

    “那也不行,我这车省油,两三块钱的事,加什么油。”陈大利继续推辞道。

    “大利哥,别撕吧了,你要这样以后我还咋借车啊。”于跃说。

    “啥玩意咋借啊,你要开就开,也不是啥好车,哪有那些事儿啊。”陈大利说。

    “那不行,你就当我提前给油钱了,以后开我也不给你加了。”于跃道。

    “不行!”陈大利还在坚持。

    “行了大利哥,我也不和你多说了,我妈都不知道我干啥去了,你可别跟她说我借车了,我得赶紧回去了。”于跃说着就走。

    这钱本来打死



第一卷 小城故事多 第105章 那可真不少
    挂了电话,于跃把小姑的电话发了出去,然后又给小姑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拿了钱,包车回来。

    毕竟这样安全。

    换了以前,于玲是万万不会花这个冤枉钱的,但现在侄子叮嘱,那也就奢侈一回,何况还很舒服呢。

    无声无息的坑了周老板五万,于跃一点负罪感都没有,也不是他眼界小,只是五万块钱对于现在来说很关键的,直接能把家里的饥荒堵上,父母肯定心情大好。

    而且这东西成立之后,虽然是周老板出资,但五五分成于跃也不觉得自己多赚,因为收粮的主力军还得是老爸,这边雇人啊管理啊,也都是老爸,周老板派个会计和技术员基本就差不多了,所以受之无愧。

    第二天临近中午,于跃一家三口来到了叔叔家,小姑回来了,自然一家人要在一起吃饭,叔叔家负责张罗,不过菜肴一般都是两家凑得,不是规矩,是习惯,于妈每年都会这个时候拿来小鸡和猪蹄,血肠什么的。

    小姑这个城里人一直都是家人的骄傲,所以每次回来一家人都特别开心。

    见到平原市区的出租车直接开进院里,一家人都笑着走了出去,尤其叔叔家的弟弟于朗,撒欢一般奔了出去,见到姑姑下车,直接扑进了于玲怀里。

    于跃看的一阵羡慕,从小到大,自己从来没享受过小姑的怀抱啊!

    “这孩子,别把姑姑衣服整埋汰咯。”婶子责怪一声。

    于玲笑的灿烂,摸了摸于朗的头,笑道:“朗朗又长高了!走,进屋给你好吃的!”

    于朗小脸顿时开了花,他等的就是这个。

    于跃和叔叔上去接过于玲的大包小包,于玲见小侄子松开自己,转身掏出四百块钱递给出租车司机,然后说了声谢谢。

    看到出租车倒出院子,一家人有点懵。他们以为是拼车回来的,因为出租车也有干跑线生意的,就是拼四个人,凑够了价就跑,平常一般是一个人四十,合起来一百六,过年过节的就贵点,可能要五十,虽然比客车贵点,但快还舒服。

    只是这次,显然不是!

    “老闺女啊,打车回来的啊”于跃奶奶心疼不已,四百块啊!

    于玲看了眼于跃,笑道:“嗯呢,于跃给我出的招,包车!”

    包车!那就不是一趟的价了,难怪四百,这是付往返的钱啊!

    一家人下意识看向于跃,于跃嘿嘿一笑:“这不寻思大过年的让我小姑少遭点罪么。”

    “净扯淡!客车初二就通了,打车干啥啊,还包车,多浪费钱啊!你给出啊”爷爷骂道。

    于跃笑道:“没事,小姑有钱人!”

    于玲笑道:“有钱也没你有钱啊!”

    说着看了眼于跃手里的书包。

    于跃了然,这就是钱了。

    众人说了两句话赶忙进了屋子,妈妈和婶子继续把菜下锅,于玲要帮忙,两个嫂子没同意,说完事了。

    于玲只得进屋陪家人聊天。

    “彪子挺忙啊”于跃爷爷问了一句。

    于玲点点头:“嗯呢,挺忙的,就没

    回来。”

    对于小姑夫,一家人心里都有数,过问纯粹是表示关心,知道忙不忙那家伙都不愿来。

    只是这次还有点不一样,往年过年还是来一趟的,只是一年一趟而已,现在,居然过年也不来了。

    于跃当然明白,小姑这次也不想让他来,因为没恢复呢,怕家人看出问题跟着担心。

    “咋样啊这一年能挣多少钱啊”奶奶最关心的还是女儿的生活。

    “挺好的,多多少少咋的还不养活个家。”于玲笑着说。

    这时候妈妈和婶子也忙完了,只等开锅吃饭了,也进屋坐了下来。

    婶子笑着接道:“那可不是啊,别看现在赚的多,花销也大,要真没点能耐真不好养活,别说你们搁市里了,就农村现在都不好过,你就说我们吧,苞米是没少打,十好几万斤,去了买地的,去了投肥投子,将丁的够这一年花,这还是于朗上小学呢,要是等上了初中高中啊,估计也得拉饥荒,反正就是没亏了嘴。”

    听到婶子的话,于跃心中又是一阵反感,每年都这样,一家人本来开开心心的,她非要说一些耐人琢磨的话。

    这番话看起来好像就是随便唠嗑,但一家人都明白中心思想。

    首先,这是基于一点,叔叔婶子占了便宜。

    因为爷爷奶奶还没有正式归入叔叔婶子家,所以正常来说,在爷爷奶奶不种地的时候,老两口的地应该是哥俩一人种一半的。

    但因为爷爷奶奶稀罕小儿子,当初叔叔结婚的时候老人觉得大儿子成家已久,日子也算过起来啦,所以就把地给了叔叔婶子种,他们每年象征性的给点买地钱,虽然是一家,但没归伙,于跃爷爷奶奶还是花自己的钱,所以不种地当然也得要一些。

    所以这个基调在那个时候定下来了,现在虽然名义上还是卖给叔叔婶子,但大家都知道,俩老人老本攒的差不多了,根本不要地钱了。

    毕竟他们也没什么花销,吃的喝的大多都是自家种的,现在年纪大了,和叔叔婶子在一起,他们也不必买米买面,逢年过节又有儿女给买衣服,所以基本就没有花钱的地方。

    至于买药什么的医疗费用,那都是俩儿子均摊的。

    所以总的来说,就是叔叔婶子一直在免费种老人的地,比哥哥占了便宜。

    &



第一卷 小城故事多 第106章 省的操心
    小姑轻飘飘的一句话出口,婶子的笑容直接就僵硬了。

    她怀疑子自己听错了,然后疑惑的看向于玲。其他人也有点迷糊,快赶上于跃了还是…...一周的

    于玲说什么胡话呢

    于玲见到众人的反应心里莫名的有些骄傲,然后故意疑惑的看向于跃:“你没和家里说”

    于跃登时就慌了,小姑啊,说啥啊,甭管赚多少钱,在一心望子成龙的爹妈眼里自己都是不务正业啊!

    赶忙嘿嘿一笑,于跃道:“这里的钱都是开粮库的,是周老板拿的本钱,不是我的。”

    嗯哪里的钱

    众人疑惑的时候,于跃直接拉开书包准备摊牌。

    接着,一家人就看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

    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再到叔叔婶子,从来都没看到过这么多钱,一沓沓通红的钞票极具震撼效果,一家人全看的呆住了。
1...5051525354...3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