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学霸的科幻世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幸运的球球

    庞学林将用数据线将手机与电脑相连,半小时后,oss顺利在手机中植入了分系统。

    庞学林拿起手机玩了一下,系统界面与原来的eui类似,但不管是流畅度还是其安全性、智能性,都比以前高出n倍。

    遗憾的是,这套系统是基于oss建立起来的,没办法大规模移植,否则单单这样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就可以为庞学林带来无数的财富。




第九十四章 考核
    刘廷波的动作很快,第二天一早,就打来电话,说帮庞学林联系上了一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佬。

    “小庞,我给你介绍的是我们江大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所长徐兴国院士,徐院士长期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材料,太阳能光伏硅材料、硅基光电子材料和纳米硅半导体材料等,他听说你对材料学感兴趣,就让我带你去看看,只要你完成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学习,可以直接报考他的研究生。”

    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庞学林哭笑不得,徐院士是硅材料领域的专家,自己如果真报考了他的研究生,那未来用碳纳米管搞出碳基os,那可就砸了自己导师的饭碗!

    心里虽然这么想,庞学林还是答应了下来。

    他擅长的主要还是高纯度碳纳米管以及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如果真的能说服这位大佬改行,未来未尝不能开发出真正的碳基芯片来。

    “行吧,刘院长,那你和徐院士约过没,我大概什么时候去找他合适”

    “今天下午吧,他下午正好有空,我们去实验室找他就行了!”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

    下午两点,庞学林就在刘廷波的带领下,在江大玉泉校区的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见到了徐兴国院士。

    徐院士五十多岁了,国字脸,浓眉大眼,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位大帅哥,即使在这个年纪,身形也没有丝毫走样,精气神十足。

    “小庞教授,久仰大名,早就想见见你了,只是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玉泉校区这边,所以一直不得见,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了!”

    徐兴国起身微笑道。

    庞学林虽然年轻,但其学术地位真要说起来,甚至在身为中科院院士的徐新国之上。

    毕竟在国内,院士大几百号,可菲奖大佬级别的人物,也就庞学林这么一个。

    因此,对于庞学林,就算对方有求于自己,徐兴国也没有丝毫怠慢。

    “徐教授,您好!”庞学林微笑着和徐兴国握了握手道,“刘院长应该都和您说过了吧,我想再学点材料学方面的内容,不知道您这边方不方便。”

    徐兴国笑道“方便,我这边没什么问题,不过想要考我的研究生,你至少得具备本科的专业知识水平,我听老刘说你已经完成了材料学本科专业课程的自学了”

    庞学林点头笑道“是的!”

    庞学林这是往低了说了,事实上在流浪地球世界那些年,他并没有放松学习,特别是材料学、化学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他都学了一遍,甚至单独按照他在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领域的水平来看,这个世界超过他的人恐怕还不存在。

    徐兴国笑道“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套卷子,你如果能做到八十分以上,那么我直接让材料学院给你组织一场专门的专业课考试,如果你还能通过,到时候你再写一篇毕业论文,学校直接授予你工学学士学位。明年直接来我这读研究生,你觉得怎么样”

    庞学林道“没问题!”

    “行,那咱们废话不多说,你先把这份试卷做了!”

    徐兴国显然之前已经有所准备,把一份还散发着油墨香的卷子递到了庞学林的面前。

    庞学林接过卷子,直接在办公室找了个位置,提起笔解答起来。

    一旁的徐兴国和刘廷波也不说话,饶有兴致地看着庞学林答题。

    这份卷子虽然是徐兴国临时弄出来的,但却有十几道大,但题型涉及到了材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难度与材料专业的考研试题相当,算是对庞学林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考核。

    比如第一题,就是关于材料物理领域的。

    阐述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结构特点。

    庞学林扫了一眼,便直接在空白处写下了答案。

    这种基础题型,对庞学林而言,答案早就已经印在了脑海里,几乎都不用多想。

    导体中含有未满带,在外场的作用下,未满带上的电子分布发生偏移,从而改变了原来的中心堆成状态,占据不同状态的电子所形成的运动电流不能完全抵消,未抵消的部分所形成的电流就是宏观电流。绝缘体不含未满带,满态中的电子不会受到外场作用而产生偏离平衡态的分布,而一些含有空带的绝缘体……

    第二题,让庞学林解释量子尺寸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成离散能级,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分子轨道,能隙变宽,进而导致不同于宏观物体的光电及超导性质,比如说导体向绝缘体转变,光谱吸收的蓝移现象,磁矩大小与电子的奇偶数有关……

    第三题,在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中,用到汽液固生长机制,让庞学林简述一下这种生长机制的基本原理。

    庞学林同样轻松拿下。

    接下来第四题……

    第五题……

    ……

    只花了不到半小时时间,庞学林便将徐兴国出的这份试卷全部解答完成。

    “徐教授,这些题目我全部答完了,您看看吧!”

    徐兴国接过书卷,从上到下过了一遍,不由得有些惊讶。

    这些试题虽然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却非常多,而且涉及面也较广,从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力学到新型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人工带隙材料等等,庞学林非但在半小时内将这些题目彻底解答出来,而且中间没有任何错漏,这就很难得了。

    就连他手下的一些研究生也不一定能做到这样。

    这说明,庞学林在材料学领域具备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一旁的刘廷波有些好奇道“老徐,小庞教授答的怎么样”

    徐兴国笑道“比我想象的好,小庞教授,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还真不敢相信你竟然能将这份试卷做满分,就连我手下的一些研究生也不一定能做到!”



第九十五章 论文选题
    庞学林笑了笑道“徐教授过奖了!”

    徐兴国沉吟了片刻,又道“庞教授,既然基础理论方面问题不大,那我尽快让材料学院的老师们对你的各门专业课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话,你就可以直接准备毕业论文了,关于选题方面,你有什么想法吗”

    庞学林在数学领域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如果再修一门材料专业,就算本科毕业论文,肯定不能像普通学生那样随便应付了事,怎么的也得有一定水平才行。

    因此,论文选题必须慎重考虑。

    庞学林闻言,直接从随身携带的背包中取出一份打印好的文件,直接递到他面前道“徐教授,这是我想要做的课题,实验方案已经设计好了,您帮我斧正一下吧!”

    徐兴国微微一愣,他原本想着,庞学林毕竟只是自学了材料学专业的一些基础课程,没有经过实验训练,对于材料专业的前沿研究恐怕也不会有太深的了解。

    因此,做毕业论文的话,自己倒是可以指导他做好选题和实验设计。

    谁曾想庞学林连论文选题和实验方案都做好了。

    不过徐兴国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一个自学的野路子,水平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徐兴国接过庞学林的选题报告翻阅起来。

    很快,徐兴国脸上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变得震惊起来,到最后甚至有些凝重。

    这份关于制备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材料的实验方案,行文老辣,实验思路巧妙,且不说这个方案是不是具备可行性,单单能想出这样一个方案,在碳纳米材料领域,就足以占据一席之地了。

    更让徐兴国吃惊的是,庞学林在里面通过数学手段,推导出了这套实验的理论模型,连他看起来都异常吃力。

    不过想想庞学林在数学上的造诣,徐兴国似乎又有些理解了。

    “庞教授,这份选题和实验设计是你自己写出来的”

    庞学林点头道“如假包换!”

    似乎意识到徐兴国的为何会如此震惊,庞学林又补充道“我之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时候,曾经跑去材料系旁听过一段时间,后来还帮他们做过一个项目的数学模型,所以对于材料学领域的一些实验,我不算陌生。”

    “噢!”

    徐兴国算是接受了庞学林的解释,他沉思了片刻,说道“庞教授,我擅长的主要在硅材料领域,对碳纳米材料前沿研究不太熟悉,说实话,你这个选题和实验方案,我能给出的意见不多,这样吧,不过我们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长江学者李长青教授,是碳纳米材料领域的专家,他应该能给你一些专业上的指点。他今天正好也在,我给他打个电话让他过来帮你看看。”

    说罢,徐兴国拿起桌上的电话拨过去说了几句。

    一旁的刘廷波则有些傻眼。

    庞学林不就拿出一个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实验方案吗

    连徐兴国都拿不准

    难道这个课题已经涉及到了材料学最前沿的领域

    这岂不是意味着,庞学林在材料领域的水平,甚至比他自己所说的还要高出许多

    二十分钟后,一名看起来微胖的中年男子走进了徐兴国的办公室。

    几人寒暄了一下,徐兴国直接将庞学林的实验方案交给了李长青。

    很快,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了下来,只余下李长青哗哗的翻页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长青的目光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庞教授,你这里以多壁碳纳米管为载体的铁剂催化剂,之前有用实验验证过吗”

    庞学林道“实验没做过,但是通过理论计算,这种高温下不易变性的催化剂是有其存在可能性的。”

    李长青点了点头,看着手中的方案沉思。

    徐兴国有些好奇道“长青,庞教授这个方案怎么样”

    李长青道“现在还很难说,不过这个思路我个人是认可的,假如真让庞教授给做出来,这至少是一篇nature、science级别的论文。目前碳纳米管材料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制备出高强度的碳纳米管纤维材料,另一个方向就是制备有序的高浓度、高纯度电子级碳纳米管材料,庞教授的这个方案,在制备电子级碳纳米管材料方面,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庞教授你真的准备用这个实验作为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这会不会太浪费了,这个选题,都可以拿来当博士论文选题了!而且,能搞出这种方案来的,说明你在材料领域的专业水平达到相当程度了,你干脆来我们材料学院当教授吧!”

    徐兴国与刘廷波对视了一眼,显然没想到李长青对庞学林方案的评价高到了这种地步。

    刘廷波连忙道“这可不行,庞教授马上就要担任江大庞学林数学科学中心主任的职务,哪有时间到你们材料学院担任教职。”

    徐兴国微笑道“过来兼职也是可以的嘛!庞教授,刚才老李也说了,你这个论文选题放在本科阶段实在是有些浪费,要不要换一个选题”

    毕竟本科阶段如果就放出这样一个大招,那今后硕士、博士论文,那该怎么办

    总不能比本科论文差吧。

    “算了,就这个吧!”

    庞学林淡淡笑道,丝毫不担心。

    这个实验方案,在流浪地球世界可是制备电子级碳纳米管材料的经典方案。

    当年他搞出来之后,又经过流浪地球世界诸多科学家的改进,拿到现实世界中来,想要发一篇顶刊不要太简单。

    至于浪费

    后续在高纯度碳纳米管材料基础上,制备高强度碳纳米管纤维,制备高纯度石墨烯二维材料等技术,都可以拿出来水论文,其无论价值还是质量,都不会比眼下这个论文差到哪里去。

    徐兴国有些无奈,只好道“那行吧,至于这个实验,就放在老李那个实验室来做,走我们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经费,庞教授,你觉得怎么样”

    庞学林道“没问题!”



第九十六章 法语翻译
    徐兴国想了想,又问道“庞教授,本科专业课考核时间以及项目组正式开始运行的时间,你看怎么安排合适”

    庞学林道“还有两周我就要去一趟巴黎,考核的事等我从巴黎回来再说吧。倒是这个项目组可以开始组建了,这个实验采用气流聚焦法,和传统的化学气相沉淀法以及溶液法有着较大的差异,另外实验本身就需要较高纯度的单壁碳纳米管作为耗材,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项目组越快组建越好!”

    徐兴国沉吟片刻,将目光转向李长青道“老李,你呢”

    李长青笑道“我这边问题不大,实验室可以随时抽调人手出来。”

    徐兴国道“行,那你先和庞教授组建项目团队,有什么需求尽管和我提,我这边会尽力支持!”

    “徐教授,那就麻烦你了!”

    ……

    从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出来,刘廷波似乎依旧对庞学林在材料学领域的水平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刚才从徐兴国和李长青对庞学林这一实验方案的重视程度来看,足以说明庞学林有多厉害了。

    而且庞学林今年才23岁啊,这样下去,庞学林的未来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刘廷波有些难以想象。

    “庞教授,你如果接下来组建碳纳米管项目组,可千万别放松在数院这边的工作啊,特别是数学科学研究中心的组建,需要你的地方还有很多。”

    刘廷波说道。
1...4243444546...2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