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学霸的科幻世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幸运的球球

    以庞学林如今的学术地位,在国内学术界,虽然说不上碾压,但一般人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

    谢勇新笑道“那行,我正好和清华的栾景同校长比较熟,要不要我提前帮你打个招呼。”

    “行,谢会长,那就麻烦你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地那非和立普妥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庞学林从美国东海岸一路走到美国西海岸。

    每到一所大学,均掀起不小的风潮。

    不仅那些数学系的学生和老师想见一见庞学林,就连其他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也想见识一下这位自学成才,独立完成费马猜想证明工作的天才数学家的风采。

    特别是庞学林上了一次奥普拉脱口秀

    《学霸的科幻世界》第一百七十九章西地那非和立普妥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一百八十章 我要一百五十万
    第二天上午,庞学林才从一处安静的院落里出来。

    一晚上的秉烛夜谈,让庞学林收获颇丰。

    一开始,老人可能只是想见一见这位为中国赢得了巨大荣誉的年轻学者。

    但聊着聊着,庞学林历经数个副本世界磨砺,再加上来自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那种特有的气质就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

    广博的见闻,丰富的学识,深邃的思考,很快就吸引了老人的注意。

    两人不知不觉间就聊了一晚上,从一开始学术领域,到后来产业经济、国际时事等等。

    即使在不擅长的领域内,庞学林也能说出三瓜两枣来。

    特别是提到中国未来的产业布局时,庞学林重点强调了几个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通信技术、集成电路、高速铁路、航空航天等等。

    期间,庞学林还提出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建议,比如国家应该考虑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重点培养集成电路方面的人才。

    又比如,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应该考虑将发动机从航空产业中剥离出来,单独成立一家以航空发动机为主的集团公司。

    虽然不知道这些建议是否会被采纳,但身为一名中国人,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有些意见庞学林该提还是要提。

    ……

    从小院出来,就看到刘长征和一男一女两名年轻人站在门口。

    男的三十岁出头的样子,虽然穿着便衣,但一看就是军人出身。

    那女的看起来二十六七岁的样子,一头长长的波浪头,西装套裙,丝袜高跟鞋,打扮冷艳时尚。

    看到庞学林的时候,刘长征眼里满满都是羡慕。

    即使是他自己,想见到这位老人也没那么容易,可庞学林竟然和老人整整谈了一个晚上。

    这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待遇。

    可以说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在中国学术界,庞学林完全可以横着走了。

    “庞老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朱冯章上尉,刚从警卫团退役,今后他将担任你的司机兼保镖。这位女士是杨泉博士,杨泉博士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此前在协和医院工作,从今天开始,杨泉博士将担任你的私人秘书兼保健医生。”

    庞学林微微一愣,说道“刘部长,不用这么麻烦吧,我一个人能照顾好自己。”

    刘长征笑道“这是首长给你安排的,你现在可是我们国家的宝贝,不能有任何闪失。”

    庞学林无奈地笑了笑,只好将目光转向朱冯章和杨泉道“那就麻烦两位了。”

    “庞老师,一点都不麻烦,能在你身边工作是我们的荣幸。”

    杨泉和朱冯章均朝庞学林微笑道。

    刘长征道“行吧,庞老师,那我就不和你多聊了,栾校长已经为你在清华大学安排了住的地方,接下来让小朱和小杨送你回去,另外阿青被央视那位刘记者带出去玩了,晚上刘记者会把她送回清华大学的。接下来我还有事,先走了!”

    “刘部长慢走!”

    和刘长征告别,庞学林便和杨泉、朱冯章一起上了旁边的一辆黑色红旗车。

    庞学林坐在后排,朱冯章负责开车,杨泉则坐在副驾驶座上。

    一路无话。

    庞学林坐在后排假寐,大概过了二十来分钟,车子驶入清华大学,在学校内的一栋白色小楼前停了下来。

    杨泉道“庞老师,我们到了。”

    庞学林睁开眼,和杨泉、朱冯章一同下了车,便看到栾景同,李志国,爱德华威滕等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庞老师,欢迎你来清华大学。”

    栾景同上前和庞学林握了握手。

    随后,众人进屋,栾景同笑道“庞老师,今后这里就是你在清华的家了,威滕教授就住你隔壁,你看怎么样”

    庞学林环顾四周,小楼一共两层,从外面看起来不大,但里面很宽敞。

    一楼有厨房、餐厅、客厅、书房、洗手间,还有一个小卧室。

    二楼庞学林没看,但从一楼的格局来看,应该也小不到哪里去。

    众人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栾景同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庞学林道“庞老师,这是你的聘书,你先看一下。”

    庞学林打开聘书,不由得微微一愣,抬头道“栾校长,这会不会太夸张了。”

    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兼数学系主任,这是栾景同给予庞学林的职位。

    栾景同笑道“庞老师……噢,不,庞教授,以你的水平,出任我们学校数学系主任一职完全没什么问题,我们还指望着你能把清华的数学系带起来呢!另外,你入职之后,我们将额外提供五十万的科研启动资金。”

    五十万,在这个年代,相当于一个天文数字了。

    特别是对研究数学的学者而言,这五十万就跟白送一样。

    一旁看热闹的朱冯章和杨泉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虽然知道庞学林很厉害,却也没想到,他刚入职,清华大学上来就给他送上了这么个大礼。

    庞学林想了想,说道“栾校长,副院长和数学系主任一职,我可以接下来,不过科研启动资金,我需要一百五十万!”

    “嗯!”

    客厅内顿时为之一静。

    李志国和栾景同均有些诧异地看着庞学林。

    一百五十万的启动资金,庞学林这是疯了吗

    这可是数学系,不是其他专业,一百五十万,一般的数学系教授,一辈子可能都拿不了这么多钱。

    庞学林似乎看出了他们的想法,微笑道“栾校长,这一百五十万我不白拿学校的,我有两个很重要的项目,需要化学工程系的老师参与进来,如果这两个项目获得成功,未来产生的专利费用,我可以分清华百分之十。”

    栾景同和李志国不由得面面相觑,栾景同道“庞教授,什么项目,你现在可以透露一下吗”

    庞学林摇头道“很抱歉,这两个项目只有签署合同之后我才能告诉你们,当然,前提条件是学校提供研究资金。如果学校不能提供的话,那我会考虑其他办法,未来这一项目产生的任何收益,均和学校无关。”



第一百八十一章 物理学大沙漠
    栾景同皱了皱眉,到底是什么项目,需要一百五十万的研究经费。

    庞学林在数学上的成就毋庸置疑,但他说的这个项目,还需要化学工程系的教授参与进来,栾景同就有些犹豫了。

    不过一想到庞学林昨晚去的地方,栾景同咬了咬牙道:“好,庞老师,一百五十万的经费,学校里全包了。”

    庞学林笑了起来,说道:“栾校长,那麻烦再重新拟定一下合同吧,另外你尽管放心,这一百五十万,绝对不会白花的。”

    栾景同无奈地笑了笑,现在庞学林说什么都没用,只有真正见到成果的时候,他才会相信。

    接着,栾景同又和庞学林他们聊了会儿天,便和李志国一同告辞离去。

    客厅里就只剩下了庞学林、爱德华威滕、朱冯章、杨泉四人。

    庞学林将目光转向朱冯章、杨泉他们,问道:“杨医生,小朱,你们住的地方安排了吗”

    杨泉抿嘴道:“庞教授,我就是北京人,我家就在知春路那边,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就行。”

    朱冯章则说道:“庞教授,我就住您这里了,您要出门的话可以随时叫我。”

    庞学林点头道:“行,那接下来就麻烦你了。这样吧,我们晚上在家一起吃个饭,大家熟悉一下。”

    朱冯章和杨泉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接着庞学林又把同样的话和威滕说了一遍。

    威滕自无不可。

    他孤身一人跟着庞学林来到中国,学校虽然给他配了一个专职的助理,但要明天才会过来,反正今天没什么事,就在庞学林这里蹭饭了。

    晚上众人决定吃老北京铜锅羊肉,杨泉自告奋勇准备食材和铜锅,朱冯章被杨泉派去买菜。

    庞学林又去楼上看了一下,楼上也有三间卧室外加一个卫生间,还有一个小露台。

    所有房间都打扫干净,家具被褥什么都是崭新的,随时可以拎包入住。

    杨泉收拾厨房的时候,还发现了一罐尚未拆封的西湖龙井新茶以及一套完整的茶具。

    庞学林便泡了壶茶,与威滕一同来到露台上,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天。

    一个多月的时间交流下来,两人早就如同相识多年的老友一般。

    庞学林在前几个世界,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数学、化学以及碳基材料领域,物理方面的东西知道个大概,但对于前沿理论,研究并不深入。

    这一个月的时间,庞学林向威滕讲解庞氏几何的相关理论,威滕则向庞学林普及理论物理、弦论的相关知识,两人均受益匪浅。

    “庞,有时候我会在想,我们做的这项工作到底有没有意义就算我们真的利用数学手段,统一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构建起全新的大统一理论。我们可以描绘出从亚原子世界里夸克疯狂的舞蹈到太空中飞旋双星高雅的华尔兹,推理出从aozha的原初火球到星河的壮丽漩涡,可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终极理论被证实,恐怕也不太可能。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说我们这些搞理论物理的,是空想科学的典型代表。有时候我觉得他们说得没错,如果不能让理论得证,再优美的物理理论都会堕入玄学的领域……”

    威滕有些感慨道。

    庞学林微微一愣,他虽然是数学家,但在现实世界的时候,也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感叹。

    在理论物理学界,这不是某一个人的观点,而是很多物理学家的共识:理论物理学已经开始走入空想主义,“科学圣杯”距人类愈发遥远,依靠大型对撞机对基础粒子的研究从而推动物理学向前跃进,已经走入了死胡同。

    这一点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

    近60年来,再无获得共识的伟大的物理学理论问世。

    近60年来,也再无伟大的物理学家被奉为“灯塔”。

    近60年来,也再无激动人心的新人理论得到验证。

    ……

    就算他和威滕搞定了理论,这套理论将来能不能得到验证,也是个问题。

    毕竟按照超弦理论计算出的结果,大一统理论能量量级目前预测为1024ev,而大型强子对撞机对撞产生1013ev,这之间的11个数量级,被物理学家称为“大沙漠”。

    如果用常规直线加速器,要达到1024ev则需要7光年长。用尾波加速器则需要47亿公里,和三体中的环日加速器差不多长。要想达到量子引力能级的话用常规加速器可能需要几十万光年,也就是传说中的环银河系加速器,以人类目前的能力想要造出能够打破“大沙漠”的加速器,基本是不可能的。

    即使现实世界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也只是基于杨振宁和他的学生米尔斯于1954年发现的理论。

    杨-米尔斯场已经可以解开所有核子物质的秘密,可以解释有关于次原子粒子的任何实验数据。

    在解释电子与光的交互作用时,其精确度达到千万分之一,号称是有史以来最精确的理论!

    这一理论是如此精确,以至于被科学界称之为“标准模型”。

    但是自此之后,理论物理学界提出的任何新的想法,就再也没有了任何验证的方法。

    这也是后世杨振柠先生说高能物理“盛宴已过”,公开反对中国建设大型对撞机的原因。

    表面上杨振宁反对中国建设对撞机,但实际上是他对“基础粒子研究”失去信心,这可是物理学最前沿的领域,也是物理学终极理论的希望之所。

    一个顶尖物理学家对当代最前沿的物理学研究方向不再信任,或许这就是物理学的悲哀。

    庞学林笑了笑,他没有威滕这样的感慨。

    一方面,他主要研究领域还是在数学上,对这个问题认识没那么深刻,另一方面,无论是他自己身上携带的这个神奇的系统,还是自己所经历过的这几个世界,都预示着人类想方设法期望得到的大统一理论,远远不是物理学的尽头。

    “威滕教授,我们完全不用如此悲观,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前,物理学家们以为牛顿力学就是物理学的尽头了,在黎曼提出黎曼几何之前,欧式几何统治了数学界整整两千年。或许我们试图寻找的新理论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我们是在为人类的未来趟路。科学的进步,文明的进步,总是在不停的试错中前进的,寻找到真理的天才们是人类的英雄,但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在错误道路上探寻一生的科学家们,同样也是英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现有条件下,找出最有可能的那一条道路,至于这条路是对是错,那就交给后人去评判吧!”

    爱德华威滕笑了起来,举起茶杯道:“庞,你说的没错,让我们为那些走在错误道路上,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科学精英们,干杯!”
1...7778798081...2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