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第三十章日夜大食堂
    前门的知名,不光因为有前门楼子和瓮城,还在于有“大栅栏”、“珠宝市街”和“鲜鱼口”,当然还有“八大胡同”。由于从清代、民国时期传承下来的扎实商业底子,从解放前到1977年,这里一直还是京城人习惯光顾的主要商业区。这时的老京城人都知道,只要去一趟前门,逛一趟“大栅栏”,再到附近几条街溜达一圈儿,吃喝玩乐,外带置办穿戴就全解决了。这里的繁华程度并不亚于西单和王府井,更不是后来那个“外地人懵外地人一条龙”。因此,能把着这么好的地面儿,前门的“把子”“八叉”也不是一般的人。说起来,哪儿行业都讲究世代传承,若是“玩主”圈子里也从这条论起的话,恐怕还真没有谁的资历能迈过“八叉”去。解放前,“八叉”的大爷就是前门一带“穷家门儿”的“团头”,一直把着这块最肥的肉。不但从没让别人的筷子伸进过自己的锅里,并且每家商铺都免不了给他一份进项,就连“衍”字号的洪家,齐仁堂的岳家,瑞蚨祥的孟家这样的大商号也不例外。由此也就可知,年近三十,一身肥膘,武不出众的“八叉”却能统领一方,遥控一方的本事,究竟是从何而来了。还别看“八叉”的大爷一辈子没孩子,“运动”中又被翻出旧帐给毙了,但这个六十多岁的孤老头子一辈子吃香喝辣,睡过的娘们无数,过得着实并不亏。而且就连生前最后的几年也并没耽误工夫。他一身的手段和绝活儿都留给了“八叉”这个亲侄子,把这小子打造成了能接自己衣钵的最佳传人。也使“八叉”继他之后,照样能在前门的地面上呼风唤雨,大吃八方。1977年4月1日,周四。晚上快九点了,西打磨厂“前门日夜大食堂”里,专营炒菜的二层早没几个人了,唯有“八叉”一桌子七八个人还聊得火热,不住地推杯换盏。这不免让频频打哈欠的服务员大姐不胜烦恼。因为都是知根知底的家门口熟人,她自然知道,这伙王八蛋恐怕不喝到凌晨是不会走的。“八叉”身形很胖,一喝酒还上脸,不算热的屋子里竟然光着膀子,头上还顶了块擦汗用的手巾,而桌上两瓶六十五度的二锅头已经见底儿了,餐桌上的菜盘儿也几乎空了,只剩下几盘“花生米”、“芥末墩儿”、“炒麻豆腐”之类的东西。“大姐,再来两瓶。”“八叉”刚



第三十一章合谋
    敢情“八叉”也食人间烟火,刚才不贪不嗔的样子,全他妈是装出来的,这可就好办了。“小地主”立刻知道戳中要害了。他嘿嘿一乐,索性坦言。“打开天窗说亮话,这里边的事儿,我都门儿清。‘弓子’手底下的人,先叫‘红孩儿’给‘抬’进了局子对不对紧接着‘弓子’又为保住40路想去跟‘大民子’打联合,没想到却让‘红孩儿’先一步得手,降伏了‘大民子’,这才被人家给‘包了饺子’。现在‘大民子’那边的‘虎钳子’手骨折了,‘弓子’和几个亲信的腿上都挨了一刀,这两拨人最后还都要掏一千块钱给‘红孩儿’,就算是破财免灾,买下了40路公交线。操的嘞,你旁边看着就不难受啊什么跟什么呀,就这么着就弄两千块,比抢钱都痛快!我还告诉你,喂也得分怎么喂,一口可吃不成个胖子,真这么着让丫吃顺口了,事后这小子钱花完了,我就不信他不再生是非……”“小地主”口沫横飞越说越起兴,不想“八叉”一双直勾勾的眼睛确却突然凑近了他,追问了一个相当要命的问题。“‘地主’,‘二头’在你那儿”“小地主”立刻卡壳。要说“八叉”的脑子转得真是太快了,他真没想到嘴刚一痛快就露了馅。不过,出来混的,没几个脸皮上没功夫的。所以他也只讪笑了两声,就痛痛快快、没皮没脸地承认了。“老兄,不瞒你说,我已经夸下海口,要保‘二头’平安。冲咱俩的交情,你不会为这点小事儿跟我闹意见吧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给我个面子怎么样算你成全我一把……”但“八叉”却不管他这一套,直接就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一家人要一家人,你老东西就不会拆我的台!信你我早晚得死无葬身之地!不过嘛,要是有油水,也不是不能商量。反正办他也没什么意思,只是‘弓子’心里过不去。直说吧,‘二头’这王八蛋给你支什么招儿了,没好处的事儿你肯定不会干……”毕竟一个圈子里滚了多年,相互之间太了解了。“小地主”知道,要想“八叉”先吐口,实在是比登天还难,看来不能不掏点儿实在的东西出来了。“操,就咱们这帮子人,互相打交道真累心!没一个省油的灯!不绕弯子了,开门见山,咱俩联手?



第三十二章暗簧
    1977年4月3日,周六。今儿一整天,洪衍武都过得很愉快。因为临近中午的时候,“大民子”就派人给他带了话儿,说钱已经凑好了。接茬到了下午两点,“弓子”的人也把相同的喜讯传来。最后两边儿都跟他约好,明天如期定点儿交钱。为了这件大喜事,又恰逢周末,洪衍武就有心晚上去找陈力泉一起外出,喝顿大酒庆祝庆祝。碰巧这天下午,“小百子”用弹弓打了几挂子麻雀也找他来了,他便连“小百子”也叫上了,说要带他一起去煤厂等陈力泉下班,晚上同去外头撮饭。于是快到五点钟的时候,洪衍武就和家里提前打了招呼,说晚上不在家吃饭了。随后还刷干净了父亲用过的铝饭盒,带在n兜里才出了家门。不为别的,他自己大吃大喝总不能忘了家里,怎么也得打俩肉菜回来。就这样,去过西院球子家给陈力泉打过电话,约好下班见面之后。洪衍武便带着“小百子”乐呵呵地边聊边走,直奔煤厂。一路上,他的内心都充斥着一种大功即将告成的轻松。可这时,他却恰恰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儿——幸福之时,也正是人最麻痹大意的时候!粗疏大意就必然要付出代价,这一点对谁都一样,于是现实也很快给了洪衍武苦头吃。就在他和“小百子”刚拐进半途中的小川淀儿胡同,一个惊人的突发事件发生了。当时,与洪衍武二人迎面走来了两个青年工人模样的人,俩人胸口上还别着团徽。看上去都是当代最优秀的有为青年样子。可谁又能想得到,他们竟然是专门针对洪衍武来的。就在错身而过的时候,那两个“工人”骤然间就亮出了家伙,毫不犹豫地向着洪衍武捅了过来。说来纯属侥幸!首先因为这两个“工人”为遮挡面目,嘴上都带着口罩,让洪衍武感到格外的别扭。彼此接近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朝对方脸上多看了两眼,才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对方眼中的杀机。其次有功夫的人敏捷性远超常人。洪衍武好几年的苦功终究没有白费,在对方发动之后,他的本能应变十分快速,才会以一线之差,险险避开了要害。可即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能毫发无损,其结果是捅向?



第三十三章对准矛头
    陈力泉同样遇袭了!就在他下班出来,在煤厂马路对面等候洪衍武的时候,有两个假装过来问路的人,把他引进旁边的胡同里,向他发动了偷袭。只不过练成了“火烧身”终究不一样,那俩小子还没掏出刀子,就先一步被陈力泉把手腕子逮住了,结果他们反倒被卸了胳膊,还挨了一顿痛揍。当时,因为陈力泉根本就给对方出手机会,所以在他看来,还仅以为是一般性的报复。随后审问时就没下狠手,只是一个劲儿猛扇大耳贴子。可这样,也就给了那俩个鼻青脸肿的小子可乘之机,于是他们很快就找机会扔出了硫酸瓶子。幸好“火烧身”到底不同凡响,让陈力泉再次及时察觉危险,还是有惊无险地躲了过去。只是糟糕的是,他自行车的车座子和后轱辘却被泼溅上的硫酸给烧坏了。而且当时那硫酸瓶子破裂,腐蚀地面的场面,还被一个过路的老娘们给撞见了。出于恐惧,那女人惊慌失措下一边往胡同外跑,一边还大喊“杀人啦!杀人啦!”,一下子引起了许多路人的瞩目。这样一来,陈力泉既没办法再阻止那俩小子逃之夭夭,又怕被女人引来警察。他也就只好扛着那半废的自行车迅速离去了。随后又一琢磨,他也觉得事情不对劲,为此同样担心起洪衍武来,便索性把自行车彻底扔在了半道儿,急匆匆地往家的方向跑。就这么着,在南横街和盆儿胡同的路口上,他和洪衍武、“小百子”迎面跑了对脸儿,仨人终于聚在了一起。人没事儿就成!见到陈力泉平安无事,洪衍武第一个反应就是心里的一块石落了地。说真的,要是因为自己的事儿,连累陈力泉出了什么意外,那他可真是一头碰死的心都有了。不过随后,他心里的火气也一下蹿上来了?



第三十四章找后账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洪衍武的首要报复目标自然是瞄准了“八叉”和“小地主”本人。只是那两个“老炮儿”全是精的不能再精的主儿,“弓子”都知道躲起来,他们又岂能坐等报复因此和洪衍武预计的一样,当他们登门去找后账的时候,两人都已经彻底销声匿迹。就连“八叉”麾下的“四大金刚”和“小地主”的傍家儿“刺儿梅”,也都同样不见了踪迹。于是洪衍武也就只能把下手的目标,转向他们其余的手下。这么做,一是想尝试一下是否能逼问出他们藏身的消息。二也要彰显一下自己的手段和决心,制造出一种不惜同归于尽的假象,让藏在暗中的所有对头都好好看看。三来已经彻底翻脸。别忘了,“佛爷”们身上也有钱,堤内损失堤外补,能“洗”出多少算多少,聊胜于无,只要落兜里就是自己的。晚上七点,和往常一样,“大金刚”座下的“大佛爷”“二秃子”带着几个小兄弟蹬了一天的车,已经饥肠辘辘。所以他们一下了5路公交车,就快步往廊坊头条的方向走。他们要赶在打烊之前,去“门框胡同”的“飓风饭馆”(即以褡裢火烧闻名四九城的老字号“瑞宾楼”,“飓风”为“运动”末期临时称谓)吃“褡裢火烧”。(“褡裢火烧”相传是由顺义人氏姚春宣夫妻在1876年创制的京城小吃。因其长条型,有时对折,类似旧时背在肩上的褡裢,故名褡裢火烧。其口味类似锅贴,但形状不同。)或许正因为着急,他们全都没注意身后。更是一点都没想到,其实自打他们下车起就已经被人盯上了。结果才刚拐进这条百米长的狭长胡同,他们就被一伙儿八个人从后面追上,围住了。从为首两个人阴沉沉地眼睛里,“二秃子”就知道碰上事儿了。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后腰,那里,掖着一把三棱刮刀。“说!‘八叉’藏哪条阴沟里了”“啊……你是‘红孩儿’”“二秃子”终于看清了黑暗中的一张脸,吓得直抖,拔刀的手也一下松开了。他知道这主儿有多厉害,自己惹不起。“洪爷……我就是个干活的,哪知道‘把子’的去向啊”“‘大金刚’呢,你自己大哥总清楚吧”“我……我真不知道,今儿一直没碰见。要是有什么事儿,他肯定就躲起来了。您也知道,‘?



第三十五章三大悍将
    “大面”说的没错,不但“八叉”的人都藏了个严严实实。等到了天桥地区,就连“小地主”的人也不见踪迹。洪衍武带人整整溜达了一个小时,再没发现一个倒霉蛋。不过,这并没有难住洪衍武。因为有了“小百子”,要想找“小地主”的人,其实远比找“八叉”的人容易得多,别忘了,“小百子”可跟过“大龙”好几年,对“小地主”团伙内部的一些情况相当了解。所以有他这个“汉奸”做指路明灯,许多人就是躲在老鼠洞里也没用。“小地主”的手底下,除了头上刚被缝了十一针,正躺在家里养伤的“大龙”以外,还有三大悍将。他们都是跟“小地主”起家时肩膀并着肩磕一起过来的,各有特长。“猖子”出手快,左右手两把三棱子刮刀能玩出花儿来,扎过无数的玩闹。“墩子”是被开除的专业举重运动员,一亮块儿,往往就能化解对手的勇气。他仗着膀大腰圆和一身力气,一人打三四个跟玩儿似的。但最难缠的还是“小游飞”,那是个打架不要命的疯子,别看没练过什么功夫,可他有为伤敌一千宁肯自损八百的狠劲儿,和一股子死缠烂打、混蛋无赖的泼皮劲儿。谁要跟他对上,他豁出命不要,也要咬掉对手的一块儿肉去。不把对方弄进医院,他绝不干休。“小百子”带着洪衍武首先找到了“猖子”。这小子平时不爱回自己家,总喜欢在一个父母已经被遣送回老家的“小佛爷”家里刷夜。这天也不例外,晚上八点多的时候,“猖子”和他手下哥儿几个,都窝在“小佛爷”家里喝酒呢。“小佛爷”住在沙子口的一栋简易楼里。当时白酒、散啤、松花蛋、花生米、拆骨肉、粉肠什么的,摆了一桌子。这几个人围着坐成一圈儿,他们也不知从哪儿找来仨丫头片子,正你一我二划着拳呢。可就在“猖子”一手摸着一个小“圈子”的脸,一手端着酒杯正要喝口啤酒的时候,小佛爷锁好的家门突然“喀嚓”一声轻响,被人打开了。门外,站的是手拿铁丝的“小媳妇儿”。他的脸上全然一副“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的得意。随后,马上就有七个人先后冲了进来,正是洪衍武他们。只听一句“动手!”这几个破门而入、如狼似虎的老爷?



第三十六章步步紧逼
    “红孩儿”和“陈大棒槌”彻底煽起来了!京城里让他们刮起了一股小旋风!

    因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八叉”和“小地主”手下五拨人,先后遭了他们的毒手。

    先是“八叉”的一个“佛爷”和一个“战士”在前门家门口的街面上挨了刀子,哪怕就是跪在地上求饶称臣也没能幸免。

    接着就是“小地主”麾下的三员大将,也各自在猫着的窝里被找到,同样都落了一身硬伤,住进了医院。

    其余小喽罗,受牵连被揍得鼻青脸肿,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更是大有人在。

    所谓恶事传千里,这个消息在第二天,就飞速传遍了整个南城!

    想别人之不敢想,为别人之不敢为!

    这份狠辣,这份疯狂,令南城的所有“玩主”大为震惊!

    不过另一方面,在所有人看来,凭洪衍武现在的势力和人手,不惜代价,同时与两位“星星级”的“老炮儿”开战,无疑也是一种极其不智的行为。

    每个人都认为,虽然洪衍武一方单打独斗的能力得天独厚,靠着突击性的武力袭击暂时能占尽上风。可“八叉”和“小地主”人多势广,也绝不是善碴。用不了多久,恐怕就将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碴锛儿”。

    到时候两败俱伤,谁也没个好。“八叉”、和“小地主”固然要损兵折将,但洪衍武恐怕也会失去重掌旧日势力范围的良机。

    为此,有些人兴奋,有些人寒颤,有些人在算计,但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情形却呈现出一边倒的怪异局面。

    周日一整天,洪衍武和陈力泉依然带着人在前门和天桥地区游荡。只要看见“八叉”和“小地主”的人,照样一律施以辣手,谁碰见谁倒霉。可偏偏“八叉”和“小地主”就像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了一样,连个人影都没出现过。

    这种情形下,许多“把子”不得不又开始派人四处打听内幕。没想到很快,更详细的情况就传了回来。

    这是因为“红孩儿”主动给各路诸侯带了个口信。他告知各方,说“八叉”和“小地主”合谋,不但派人下死手暗算了他,还抢了他给身患绝症的父亲治病用的钱。所以他们现在都是他的死敌!无论他们躲在哪儿,躲多久,他都一定要抓住他们!

    为此他还特别通晓各方,说谁要是敢与“八叉”和“小地主”勾连,就要谁的命!谁要是打探出他们的下落,他愿意以五百元重金相酬!若是有谁替他宰了这两个人,那就是他洪衍武的祖宗,终身受他的供奉香火!

    简简单单几句话,不共戴天、势不两立的缘由和决心均已经表达的明明白白,也让各路诸侯醒悟之下,心里都打了个突。

    “玩主”圈儿固然没几个好人,可谁都是妈生爹养的,所以首推孝道。甚至还有好几个与之相关的不成文规矩,成为了玩主圈内所通行的最高“道德规章”。

    比如说,“祸不及家人”。再大的冤仇不能牵涉到双方家人,更不许以胁迫和伤害其家人作为报复手段。

    其次是,与父母亲人共同居住的家门属绝对安全地带。无论如何,杀仇追到这样的家门口就得止步。绝不能惊扰别人父母妻儿,更不能砸别人家。要是放不下,可以堵在对方的家门外边,等着他出来。但是,如果他的家长出来轰你,也必须走开。

    最后是,叫阵骂粗话时,决不能辱及对方父母。若如此,不但视为没品格,真打起来,对方下再黑的手也站得住道理。

    这几条老规矩,一直被六七十年代的玩主们保持着、坚守着,可以说在当时而言,暴力还是有底线的。

    所以鉴于以上的原因,没人不认为洪衍武这是要不死不休,玩儿真的了!每个人也都理解,洪衍武为何不惜把40路拱手相送,也要跟“八叉”和“小地主”玉石俱焚。

    “八叉”和“小地主”确实碰了最不该碰的钱,这才烫了手!对这种事儿本来就没人能忍,更何况睚眦必报,以疯狂和凶狠著称的“红孩儿”了!

    于是人人静观其变,有心的人更加留意被卷入其中的各方的消息,要么想着伺机卖个人情,落点实惠,要么就想着火中取栗,谋取更大的利益。

    更多的人,则是死死守好了自己的门户,唯恐会被牵连进此事。因为他们每一方都惹不起,是两头害怕,既怕“红孩儿”和“陈大棒槌”,也怕“八叉”和“小地主”。

    正所谓“神仙打架,百姓遭殃”。所以一时间,附近地区的许多“玩主”都不再上街,“佛爷”也不再蹬车出货,前门和天桥地区的公交扒窃现象遭到了极大的遏制,也让这两个地区公安部门的工作压力莫名其妙地为之一轻。

    没办法,大多数作为底层的小人物们,也只有当炮灰的命。若不等到彻底分出个胜负,弄出个结果,大家是宁可勒紧裤腰带忍饥挨饿,也不会轻易出门冒险刨食的。因为一旦出事儿,那就是血的代价!

    可是,“红孩儿”和“陈力泉”毕竟人手太少,他们能顺利找到对头的行踪吗

    &n



第三十七章吓破胆
    会议开始后,先是“小地主”来简明地描述了一下外面的形势,总结了一下得到的消息。紧跟着就是“八叉”询问所有在座与会人等的意见。

    当时讨论的题目只有两个。到底是倾尽全力与“红孩儿”和“陈大棒槌”进行决战,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铲除

    还是拿他们坏规矩“抬人”的事儿为契机,以他们破坏行市的行为做借口,邀请各路利益受损的诸侯出面主持公道,用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这一切

    这两个方案自然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缺陷。

    第一种方式无论胜败,己方人马必然损失惨重。甚至因为血洗的恶劣后果,不少兄弟还不免陷于牢狱之灾。

    而最糟糕的是一旦输了,手下的兄弟们不但全都白伤白废,恐怕连手里的地盘也保不住。肯定会有人趁虚而入,取而代之。
1...8788899091...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