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烤鸭挂前川,口水直下三千尺,一摸兜里没带钱!”
这是晚上六点,洪衍武在前门“京城烤鸭店”门前,下了汽车后的第一句话,当场就把所有人都逗乐了。就连司机孟师傅都乐得合不拢嘴,而且因为一直琢磨着这句颇为有趣的打油诗,他停车的时候还差点忘了拔钥匙。
在当年,司机可是绝对的高端技术工种,更别提是给局长开车的人了。因而无论是按规矩,还是讲人情,都必得请孟师傅和大家一起吃晚饭才行,决不能怠慢。所以大家一直等到孟师傅停好了车,才跟他一起走进了这家在京城饮食界有“天下第一楼”美誉的百年老店。
这年头的“聚德全”还只有一家,别无分号,且相当具有时代特色。
装修风格异常简朴,一层大厅里,全是普普通通铺着塑料布的餐桌,只有凳子没有椅子,墙面也是简单的白墙刷了个绿漆墙围。
而且其间那中杂乱的景象,整个宛如一个大食堂。不但每张桌子座无虚席,拼桌都找不着位子。就连身穿白色工作服手端托盘的服务员,也是出出进进,往来穿梭,忙和的满头大汗。那寒暄声、喝彩声、吆五喝六的划拳声,更是声声震耳,简直嘈杂极了。
这会儿连洪衍武在内,大家都不免有点傻眼了,因为谁都觉着找座恐怕是个天大的难题。好在孟师傅跟着宋局长倒是来过这儿不少次,对内情相当了解。
&nb
第五十一章吃烤鸭
大家终于都挨个去洗了手。不过,可没一个人念方婷的好。特别是“小百子”和苏绣,尤其看不惯。
就在方婷去洗手的时候,“小百子”气哼哼地小声念叨。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自己洗就完了,挤兑我们干吗管得也忒宽了点。”
苏绣跟着也忍不住说,“我们家顿顿饭前都洗手,就跟谁不知道似的,装什么阳春白雪。”
偏巧这时候宋国甫刚回来,正好听见了,俩人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可没想到宋国甫竟也站在他们的一头,同样也是满腹怨言。
“就是,她也太矫情了,这就叫职业病。我爸就不爱洗手,几十年来也没拉过稀。可上次我跟她去‘老莫’,手都快洗秃噜了皮了,反倒吃坏了肚子,拉了我三天才缓过劲儿来……”
这一下,顿时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谁都觉得这个局长儿子实在有趣,本来存在身份隔阂全没了,无形中都和宋国甫着实亲近了不少。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不知为何,方婷洗完手回来,心情倒似乎好了许多。她也不和大伙为难了,同样面带笑容,就像刚才的不快从未发生过一样。
这时,今天点的热菜也都陆续上桌。都是洪衍武的主意,点的是“烩鸭四宝”、“芫爆鸭胰”、“火燎鸭心”、“糟溜鸭三白”、“青椒鸭丁”、“鸭油蛋羹”这几个招牌菜。
再配上刚才的“芥末鸭掌”、“咸水鸭肝”、“酱鸭膀”、“凉拌鸭丝”四道凉菜,那真是满满腾腾摆了一桌子,琳琅满目、香气扑鼻,使人胃口大开。
要知道,在当时的京城餐馆,大多数菜色少得可怜,并不是每家都能做出这样的美味的,也就是首屈一指的几个大饭庄子,才有条件做出如此体面的一桌席面。
就更别说“小百子”、洪衍茹和苏绣这几个苦孩子,今天还是平生第一次正式在外面的庄馆吃饭。在他们过去的人生经历里,几乎就连“木樨肉”,“焦溜肉片”、“宫保鸡丁”这样的大众菜式也没怎么见过。
所以这样一来,这几个人的眼睛都不够使了,个个都盯着桌上的佳肴,也就再没人有心思闹别扭,顾得上去跟方婷计较什么了。
出于礼貌,洪衍武自然得先照应最年长的孟师傅。
“孟师傅,您喝点什么”
“我开车,喝点啤酒就行。”
应该说,这年头司机“酒驾”的情况还极为普遍,孟师傅的选择已经极有职业操守了。不过洪衍武还是从饮食搭配的角度又劝了一句。
“啤酒有气,喝了胀胃。而且烤鸭还没上,我建议您先喝点‘桂花陈’,佐餐去油腻,更能增进食欲。”
孟师傅听洪衍武说的挺有道理,马上从善如流。“好,听你的。”
给孟师傅满上酒后,洪衍武又主动给几个女孩都倒上了点桂花陈。“小百子”贪凉要喝啤酒,洪衍武和陈力泉的杯子则被宋国甫倒上了白酒。
在此之后,见大家还依然只是看,洪衍武和宋国甫便知道他们还是不好意思,只好一起催促众人动手。
“四凉六热,各位请动筷子。”
“大家都饿了,就别拘着了,都快吃吧。”
哪知洪衍茹和苏绣对看了一阵,却由衷地感叹一句。“太浪费了。”
“瞧你说的,我的傻妹妹,吃也是咱们国家伟大之一,这可是历史的积累,更是国粹。洋鬼子你就再给他二百年,也做不出这样的美食来。来吧,都端起手中酒杯,咱们为今天的相识庆祝一下。”
洪衍武的话登时得到了宋国甫的赞同,他同时举杯做表率。
“哈哈,说的好。大家今后就是朋友了。谁也别见外,咱们碰一下,赶紧招呼吧。”
盛情难却,加上也确实饿了,大伙便再不好客气,纷纷都举起杯中酒。一饮而下后,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股热乎气儿,慢慢的升了起来。之后,再无拘束,纷纷举筷品尝。
还别说,不光菜色看着诱人,味道更是不负盛名。洪衍武一尝就知道,这年头的大厨水准,比这家总店三十年之后高出了不止一筹。那就更别说肚子里没什么荤腥的“小百子”几个了,差点连舌头都吞下去。
洪衍茹对芥末鸭掌相当欣赏。
“三哥,这鸭掌里的小骨头,是怎么一根儿一根儿给剔出来的”
“煮到八成熟,再拆骨,既好剔除,又能保持鸭掌外形……”
苏绣对“火燎鸭心”情有独钟。
“小武哥,那这是什么菜真好吃……”
“丫头,你还挺会吃。这‘火燎鸭心’可是茅台烹的,是这儿的一绝呀……”
陈力泉一边吃着“鸭油蛋羹”,也一边发问。
“小武,你尝尝,这味儿和鸡蛋羹不一样啊”
“嗨,这是鸭油做的,早年‘聚德全’以‘一鸭四吃’闻名,这就是其中的一道传统菜。要说人家这才叫本事,下脚料都给你用上了,什么都能卖钱……”
“小百子”的嘴糙,就喜欢简单的肉菜,所以他最为挚爱的是“青椒鸭丁”,一勺一勺紧着往自己盘子里划拉。只是忽然间,他发现洪衍武竟在看他,立刻就不好意思起来。
“洪哥,这鸭子肉太香了,怎么这么软这么嫩啊……”
“那是加了蛋清在油锅里滑炒的。我说你还是把盘子推过来吧,让别人也都尝尝,差点全让你小子一人招呼了。一会可还有烤鸭呢,别怪我没提醒你,就你那吃草的肚子,得悠着点儿,再像这么吃肉可不行,留神滑肠……”
“哈哈哈!”
&nb
第五十二章 尽兴而归
七十年代的“聚德全”烤鸭,绝非后世那种糊弄人的电烤鸭子,仍然是玉泉山脚下的“京城填鸭”做原料,枣木挂炉烤制。
所以确实没辜负洪衍武一番卖力的介绍,果然名不虚传。片下来的鸭肉皮稣脆焦黄,入口即化,香不可耐。热荡荡的薄饼,配以烤鸭酱,大葱及烤鸭,一卷而成,简直是美味透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一边开怀畅饮,一遍甩开腮膀子暴撮了起来。两只烤鸭竟然一点没剩,全进了大家的肚子。
“小百子”吃得最为痛快,连吃了六卷鸭子,到最后吃得小肚儿溜圆,半出溜地躺在椅子上都没法动缓了。
可就这样,他还回味无穷呢。嘴里直念叨,“要能天天吃烤鸭那才叫过瘾,恐怕当了皇上,好日子也就是如此了。”
洪衍武听了,马上接话打趣。“你要想当皇上那也容易,今后自己开一家不就得了”
而给点阳光就灿烂,一听这话,“小百子”还真就畅想起来了。
“要那样,我就中午一只,晚上一只,早上吃点清淡的,就来那个‘鸭油蛋羹’就行”
像这种冒傻气的话自然引得大家直乐,苏绣还忍不住说了句,“那你还不成资本家啦可要小心工人阶级找你算账。”
不过笑话归笑话,不信归不信。当时在场的人,绝没有想到,当时间进入了九十年代,“小百子”还真就成烤鸭店的老板,品牌名称就叫做“鸭皇上”。
并且由于分店遍布京城四处,买卖异常兴隆,本应该同一时代出现的另一家知名烤鸭店的品牌却彻底消失了。
可惜到了那个时候,脱胎换骨的“小百子”已经拿烤鸭不当回事了。他也就是偶尔“忆苦思甜”一下,才会点上一只,怀念一下当初第一次跟着洪衍武吃烤鸭的情景。
所谓好菜配好酒,这顿饭,大家不光吃得好,喝得也很尽兴。
不但洪衍武、陈力泉和宋国甫喝光了那一整瓶“五粮液”。那几瓶啤酒和一瓶“桂花陈”,也被其余几个人给列了清单。
到末了,宋国甫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直张罗再来一瓶。
可洪衍武见孟师傅直打哈欠,洪衍茹和苏绣也喝得小脸红彤彤,便摇摇头,还是拒绝了。
“常言说得好,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乃英豪,不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自消。‘大果脯’,你看孟师傅都累一天了,我妹妹和绣儿第一次喝这么些酒,一会你还得送方婷回家。所以咱们还是聋子点炮仗——散了吧。你要想喝,咱们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怎么样”
宋国甫是个好性子,见洪衍武实在不愿意,说的也有道理,便不再勉强。
不过到这会儿,通过一天的接触,他们的关系也到了可以随意称呼的程度,确实也可以算是朋友了。于是他只一笑便说,“行,小武,那咱说好了啊,有空你去找我。平渊里1号楼,二单元201。”
洪衍武微微一笑,便把地址记在了心里。“一定。”
至此,大家再无二话,当即便各自收拾东西,准备离去。可没想到都到临别的时候了,洪衍武居然又带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他从后厨一下弄出了十二个鸭架子来。
所谓鸭架子,也就是鸭子的骨头架子。在烤鸭店吃烤鸭,如果顾客买的是一整只烤鸭,那么按规矩,鸭架子也应该交由顾客带走。
实际上,由于厨师片烤鸭,只挑最精华、好下刀的地方片。因此鸭架子上面往往残存着不少的贴骨肉,这种肉最香,拿回家下汤倍儿有营养。
可是当年普通人很少有机会去吃烤鸭,偶尔品尝也不懂可以往回带鸭架子的规矩。要论常吃的主儿呢,这种情况基本都是官场宴请,吃完了拎俩鸭架子回去,也实在不好看。
所以这么一来,“京城烤鸭店”里的卖出多少烤鸭,基本就能剩多少鸭架子,自然就都成了服务员和厨师的“洋落儿”了。(土语,指吃剩下或用剩下的东西。最初“洋落儿”单指洋货,后来通用。)
为此,饭店也出了个政策,鸭架子可以外卖。不过,考虑到当年老百姓的情况,一旦广而告之,恐怕这点鸭架子马上就会供不应求。于是为了内部利益考虑,这一条便秘而不宣。只有内部员工的家属和不多的人知道内情,时常跑来弄些实惠。
作为洪衍武而言,他走的时候可不会忘了要自己的鸭架子,没想到听服务员一说,鸭架子想要有的是,才五毛一个。
这年头,想多吃点肉那太不容易了。所以一听还有这么惠而不费的好事,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则,洪衍武当时就掏了五块钱多买了十个。
当年家家户户没冰箱,买下这么多鸭架子,洪衍武自己当然是吃不了的。他的目的其实想是好处均沾,今天来的人人有份,除此之外,他也惦记着东院的邻居们呢。
而他如此“英明神武”的决策,当即就得到大家由衷欢迎。除了方婷怕“折面儿”,(土语,即丢面子丢脸的意思)死端着架子不肯接受以外,其他人全都欣然收下了。宋国甫要了一个,孟师傅拿了俩。
&
第五十三章 噩梦
当天回家后,洪衍武刚一进门,就挨了大哥洪衍争好一通数落。
这不光是因为他们在外面吃晚饭,没跟家里人说,让家里的饭菜白白热过了好几回。
也是因为他们迟迟未归,引得苏裁缝担心起女儿来,跑到洪家来问了好几遍。让洪家人为此十分愧疚。
不过好在,洪衍武带回的两饭盒“珠联鸭脯”、“酱爆鸭片”,和那七个鸭架子有着“免罪符”一般的作用。当这些东西一摆在了桌子上,不但让满嘴唠叨的大哥一下就看呆了,也引得母亲和大嫂都好奇地围过来,询问东西的来历。
不用说,宋国甫就是洪衍武最冠冕堂皇的借口,拿他说事儿,很轻易地打消了家人的疑心。而东院的几家老邻居们,在收到了洪家人送去的两只鸭架子之后,也是个个眉开眼笑。
特别是苏裁缝,他在听苏绣讲述了这充满快乐一天之后,再看看女儿拿回来的俩鸭架子,便为自己去洪家的叨扰尤为不好意思。只得又特意跑了趟洪家,郑重地谢了洪衍武一回才算安心。
而这种种的情形,却也让洪衍武的大哥,像是被人强行用糖块堵住了嘴。甜是甜,可齁着嗓子眼儿也够难受的。于是在一种说不出道不明地别扭中,唯有他一个人,照旧没个好颜色地回了自己屋。
不过,虽然这场小小的家庭风波及时休止,整个东院的各户人家也对洪衍武交口称赞。可由于今天方婷在饭桌上,曾说过一些高鸣的近况,在这一天的夜里,洪衍武却做起了噩梦。
甚至可以说,整整一宿,他都噩梦不断。
他不仅梦见了自己前世中因为帮高鸣做事,每一次获罪入狱的场面,也重新梦见了他被高鸣囚禁在黑暗里的日子。到最后,他甚至还梦见了从未发生过的可怕景象。
梦中的他,竟然重新回到了世界末日的那一天,然而就在他趁着雪夜要逃出别墅的关键时刻,高鸣竟然突然出现在门口堵住了他,接下来就挑断了他的手筋脚筋,最后又把他在冰天雪地里生生活埋
这种毛骨悚然极其真实,等到洪衍武终于忍不住发出一声惨叫,从床上翻身而起时,汗水已经浸透了床单。
陈力泉自然被叫声吵醒了,他实在想象不出洪衍武在梦中经历了什么,于是赶快拉开了灯绳。等他眯着眼睛一看闹钟,才不过凌晨三点,便压低着声音询问。
“小武,你怎么了做什么噩梦了”
洪衍武一看清陈力泉的脸,情绪登时安定了许多。这一刻,泉子能把灯拉开是他最为庆幸的事儿,否则,恐怕他还真以为自己又回到上一世,遭了高鸣的毒手。
猜你喜欢